书城现实旧城家事
10361000000005

第5章 龚家龙抬头那天

转眼四、五年过去。

春雨淅淅沥沥。从‘’雨水‘’节气起,天时阴时雨,太阳总不出来。已是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天还似鉛一样,灰暗、沉重。

按习俗,’’龙抬头‘’要剃头、要吃‘’撑腰糕‘’

横街上的剃头店提前开门迎客。为了不躭误自家生意,龚先早早来了。临走,把一条乌黑的长辫盘到头顶,寓意‘’好运贯顶‘’

罗梅兴冲冲地在灶屋间里做‘’撑腰糕‘’,一种有夾层的糯米糕。

她蒸上糕后,转身到右边的卧房,不忍心地把熟睡的箫儿推醒。

‘’快起来,等会店堂开门,没时间照顾你了‘’

正在做好梦的箫儿被吵醒。她不肯起床,蹬着小脚哭了,直往被窝里钻。

‘’我要睡觉!我好睏呀‘’

罗梅掀开被角,轻轻地在她小屁股上打了几下,把她拽起来。虽是独女,对她毫不娇惯。

箫儿见姆妈不再理她,也不闹了。

她很乖,才四岁,已不缠人。对父母做生意顾不上她,早已习惯。

罗梅给她取名‘’依箫‘’,小名‘’箫儿‘’,是为了纪念她早已过世的爱乐器的生父。

罗梅给箫儿穿上过年时新做的,大红对襟滚绣边棉祆和棉裤。

给她洗了头,剪了留海。梳上两个小发髻,系上红缎带。

去灶间,给她拿了一块刚蒸好,热气腾腾的‘’撑腰糕‘’。

潮湿、阴冷,使箫儿一刻不想呆在屋内。长脚雨,早把活泼好动的她闷坏。

好不容易雨停了,聪明的她想到,还是到外面奔跑暖和些。

举着糕,一蹦一跳地跑到屋外,照例去找小伙伴玩了。

龚先穿了件紫色钭襟织锦缎长袍,显得紫气腾腾。腰里繫着自家店里做的金线如意百吉缎带,上面结着玲珑的翡翠小玉环。

他剃完头,沿着横街石子路,走过两座小桥,绕过河滩后门,到前面的大街上。

正和小伙伴们玩‘’老鹰捉小鸡‘’的箫儿,看见龚先老远过来,喊了一声:‘’爹‘’。又一阵风地跑了。

龚先只顾低头想生意上的事。不知是否没听见,没有应答女儿。

他迳直朝自家的店堂走去。

龚先和罗梅常常忙得顾不上吃饭。

今天,草草吃了几块撑腰糕,就忙着做事。罗梅在里屋开机器编织,龚先在店堂里站台。

没有雇人,是典型的夫妻老婆店。

罗梅凭聪明、才干和敏锐的眼光,设计出各种漂亮的时新式样。编织的东西质优价廉,加上齐门的水陆方便,生意越做越好。

后来,他们除了做另售外,主要搞各地的批发。

过节时生意更好,不少人会来买条外系的新腰带自用。

常有织锦坊的一些织匠,把干活时‘’落下‘’的丝线、绸锦料偷偷地拿到城外换钱。刚开始时龚先不肯,后来听了诉说,反觉得衣着差、活累钱少的工匠可怜,也就收了。‘’只收货,不问来路‘’是他们这行的惯例。

龚先刚秤完一个工匠的丝线,突然听见河边有人大喊救人,大家的心往下一沉。不一会,邻居的小男孩毛毛飞跑过来,喘着气直喊:‘’不好了,箫儿掉到河里去了‘’……

被小伙伴‘’追捉‘’的箫儿,是收不住身子的冲力,从雨后湿滑的堤岸坡上滑下去的。

大家慌成一团。甩掉手中活儿,龚先飞冲出去。罗梅在后,急扭一双走不快的小脚。大声喊着:‘’救命啊‘’、‘’孩子掉河里了‘’、‘’救人重赏‘’……

路人和其它店里的人听到喊声,也都奔向河边。

只有几棵光秃秃树的堤岸上,因近中午时分,人不太多,大多不会游泳,就是其中有几个会游的,也不敢贸然下去。

这时不巧,河里没什么停泊和驶过的船。

大家伸长脖子朝河面望去,只见远处灰茫茫的水天一色中,有个小红点在随波沉浮着,但很快消失了,再也没有出来。

奈何不得深深的外城河。

等有船老大跳下水去救时,孩子早已完了。

罗梅顿时昏了过去。

龚先如五雷轰顶,跌坐在地上,放声大哭。

等罗梅苏醒过来,已被众人抬到床上。

她嚎啕痛哭,觉得对不起箫儿,一直忙于挣钱,没照看她。

箫儿活泼可爱的样子,一对甜甜的酒窝,一直浮现在眼前。

耳边听到箫儿喊爹爹、姆妈,猛一下,什么都没有。

夫妻俩恨不得把所有的银两扔到外城河里,换回活生生的女儿。

这时雨又下起来了,越下越大。

撕心裂肺的哭声和哗哗的雨声混在一起,震憾着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