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星光与梦都在
10361200000007

第7章 青葱岁月难再逢7

一天上午,李父吃了早饭,独自坐在院子里抽烟。

李琪拎着一瓶二锅头,半斤猪头肉,来找李父喝酒。

李父让李琪坐在堂屋的大方桌旁等着,自己下厨炒了盘花生米端来,凑成两个菜。才坐下来,和李琪慢慢喝起来。

喝了几个来回,两人各自开始发牢骚。

李父抱怨自己中年失意,李琪抱怨老婆没给自己生个儿子。

喝到快中午,一瓶二锅头喝空了。李父喊李嵩去村里的商店买酒,李琪拦住李嵩不让他去。

李琪起身告辞,李父把他送到门外,回来清理桌子,收起酒杯,洒水扫地,清洗盘子,把一切都归到原位。并叮嘱李嵩,不要告诉李母自己又喝酒了。

李嵩笑道:没关系,你和李琪叔叔喝酒,我妈若是在家,说不定给你们炒俩菜呢。

李父笑骂道:就你精。

李嵩做了个鬼脸,回屋给小明补课去了。

小明问李嵩:李嵩哥,姨夫咋老喝酒呢。大姨回来又该和他吵架了。

李嵩皱皱眉头说:不准告诉大姨啊。

小明说:知道了。

李琪回到家里,兰兰妈问他,去哪里喝酒了。他说:李老师家。

兰兰妈给他打来一盆洗脸水,站在一旁说:李老师家的小子不错。

李琪说:你不要胡思乱想。

兰兰妈问:我胡思乱想什么了?

李琪看了兰兰妈一眼,自负地说:你什么都不用想。他家小子确实不错,但是,跟我的女儿比,还差点。

兰兰妈笑了笑,去做饭了。

过了一会儿,李兰兰从同学家回来,问李琪:我和莎莎做手工活的工钱拿回来了吗?

李琪说:拿回来了。

说完从口袋里取出一个牛皮纸信封,递给李兰兰。

李兰兰打开信封数了数,整整有五十块。

她兴奋地说:太好了,我下午把莎莎的一份送去。

李琪皱皱眉头说:手工活这种东西,当做爱好就行了。你放假了想学着玩,我也没拦着。但是,你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初中阶段的课程很重要,不要分心。

李兰兰说:哦,知道了。

下午,李兰兰来给李莎莎送工钱。

李莎莎拿到自己挣的钱,很激动。还一个劲地问李兰兰,什么时候再去拿点手工活。

李嵩在旁边说:别激动了。快收起来,别让咱妈看见了。不然像压岁钱一样,又没收了。

李莎莎跑进屋子,把钱藏到书包里。

李兰兰和李莎莎,李嵩,带着小明,在院子里踢沙包。

李嵩连续几次都比李兰兰和李莎莎踢的数目多。

李兰兰不服气,扯着李莎莎一伙,一起和李嵩比试。

可是两人踢的数目,加在一起,还是没有李嵩踢的数目多。

小明在一旁喊:加上我,加上我。

李兰兰说:加上你有什么用,你只能踢一两个。

小明冲着李兰兰做了个鬼脸。李嵩在一旁呵呵傻乐。

过了一会儿,又轮到李嵩踢了。他刚从凳子上坐起来,就摔倒了。

原来是小明趁李嵩不注意,把他鞋带系在一起了。

小明得意地说:怎样样?赢了吧。

李嵩在地上笑了一会儿,解开系在一起的鞋带,各自系好。站起来指着小明说:你过来,我保证不打你。

小明扭头就跑得远远的。

又玩了一会儿,李兰兰回去了。

李莎莎开始烧晚饭,李嵩在屋子里帮小明预习数学课本。

李母从地里回来,坐在院子里洗衣服。

过了一会儿,院子里传来李母的吼声:莎莎,你出来!

莎莎从厨房出来,忐忑地说:怎么了?

李嵩也急忙从屋子里跑来救火。

李母拿着钱问:你书包里的25块钱哪来的?

李嵩在旁边说:兰兰下午送来的。是莎莎做手工活挣的。你翻莎莎的书包干啥?

李母一时语塞,过了一会儿说:我去看看她屋里有没有要洗的衣服,想顺手帮她洗了。

李嵩开玩笑说:衣服怎么会放在书包里?你还是改不了想翻哪里,就翻哪里的习惯啊。

李母扭头训李嵩:这是我自己家。我就是想翻哪里,就翻哪里。你去给小明补课去。别在这里添乱。

李嵩只好回自己屋子了。

他瞥了莎莎一眼,暗自埋怨,莎莎藏个钱也藏不好,连累自己一起受气。

莎莎赌气对母亲说:“我不要了,你拿着吧。”说完扭头回屋子了。

李母在她背后说:你还有理了?

李母拿着钱到堂屋,打开木箱子,收到装钱的布包里。走到院子里,洗了手开始做饭,一边做饭一边抱怨:一个一个都长本事了。

小明在屋子里,偷偷对李嵩说:莎莎姐好可怜,大姨又骂她了。

李嵩哄他说:是她不听话,大姨才骂她。你好好补课啊。

小明吐吐舌头说:嗯。

晚上,商店的李叔,送来一瓶芝麻香油,给李嵩。

李嵩很高兴,请李叔坐在院子里的小方桌旁,给他倒了杯水。

这时候,李母从屋子里拿来10块钱给李叔,说:家里没啥好东西回礼,不能白拿你的芝麻香油。

莎莎在旁边看着,一脸不高兴。

李嵩也觉得母亲太较真。

李叔说:我是送给李嵩的,不用你回礼。什么你家我家的,要分的那么清吗?

李父在旁边说:别跟她一样,她就是这个脾气,让她去炒个菜,咱俩喝两杯。

李叔说:不用不用,我不喝酒。

李父说:那可惜了。

李母在旁边说:你以为谁都像你。

李叔说:嫂子,你不能这么说,李老师哪儿不好了?瞧瞧你们家俩孩子,一个赛一个好,村里谁不知道。

李母一言不发,皱皱眉头回屋了。

李父和李嵩陪着李叔,坐在院子里喝水聊天。

李父和李叔聊起村子里的人和事,李嵩坐在旁边听着。

大人们聊天,经常会有郁闷失意的话题。

当时的李嵩,有很多梦想,也有很多迷茫。

他不明白,为什么大人们的叹息,那么沉重。

也不明白,他们为什么需要借酒浇愁。

他觉得自己,会成为一个和他们不一样的人,拥有不一样的人生。

很久很久以后,当李嵩变成了小孩们眼中的大人,学会了就着郁闷下酒,借酒浇愁。

他才发现,郁闷的原因各不相同,郁闷的表情,都是一样的。

也许落在别人眼中,都是一副悲伤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