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凰驭天下
10563800000030

第30章 退敌之策

有婆挲在,也容不得昌明在此撒野,昌明见自己没什么可发泄的机会了,便悻悻的带着人离开了。

昌明的事告一段落,长平只是记在心里,青山不改,他日总会有相报的一天,她现在满心想的都是画像这件事,无缘无故的,皇后找人来给她画像,她到底是想要干什么呢?

那画师也算得上是京城有名的能工巧匠了,片刻工夫,便完成了三幅,全身像,头像,和背身像,一枝细笔将长平的容貌画得很是传神,眉眼含娇,神态详和,如天上的仙子一般。

婆挲将画卷看了一遍又一遍,满意的点头,“果然是妙笔生花,很好,时候不早,奴婢就不打扰长平公主休息了,告退。”

“哎——”长平想追问她缘何要画这三幅人像,但细一想,这婆挲是皇后身边的人,问了也是白问,还是省点力气吧。

“公主还有何吩咐?”

“嗯,没事了。”

她被昌明打成这样,婆挲连一句话都没说,肯定是站在昌明这边了,她心里很清楚。她不想和她多说一句话,话越少,她越少在婆挲面前露出破绽。

宋嫣月拿到画卷,第一时间拿给了皇帝容铮。

容铮见到这画卷中的人,倒是微微一愣,这画中女子,眉眼间颇有点当初淑妃的模样,但又有些与其不同的忧怨之气,让人心神一荡。

他以为宋嫣月又要给太子选妃,也并未走心,“你这是又给安隆安排了谁家的女子?”

宋嫣月凤眼含笑,故作娇态,“皇上可是真不识得,还是假意不识得?”

容铮被她问得一愣,“朕头一次见她,自然是不识得。”

宋嫣月笑道:“难道,皇上没看出,此女子与何人长得像吗?”

容铮知她所指,还是对淑妃的事耿耿于怀,便苦苦一笑,“的确有些相像。”

宋嫣月道:“陛下好生健忘,她便是你与淑妃妹妹的骨肉,昭儿呀。”

“昭儿——”容铮的眼前浮现出那个在阳光下拉着风筝满后园跑,留下一路笑声的小女孩,“昭儿,昭儿已经长这么大了——”

“一晃,已是十年有余,昌明都已经长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更何况,是年纪更长一岁的昭儿。”

容铮心底流过一丝伤痛,“十年了,不知道她在奴隶院现在怎么样?”

宋嫣月轻抬罗裙,站起身来,又重新跪下,道:“臣妾有罪,请陛下开恩。”

容铮一愣,不知她此举何为,“爱妃何故行此礼?有何罪但说无妨。”

宋嫣月道:“昨日,臣妾已着人前往奴隶院,将昭儿接至敬安宫,恢复公主身份,未曾禀明陛下,私自做主,请陛下恕罪。”

容铮龙颜大悦,道:“皇后无罪,无罪,当年,淑妃通敌叛国,朕也是一时气急,将昭儿打入奴隶院,这十年来,想是已经吃了不少苦,最近前线接连告急,国事繁重,朕都将她忘记了,毕竟,她也是朕的骨血,皇后能体谅朕这份心,朕高兴不已,怎会置你的罪?快快请起吧,请起。”

宋嫣月心中早就咬牙,暗忖道:“好你个容铮,今日终于说了实话,时隔多年,你还是心疼这个丫头,哪怕她母亲通敌叛国,背弃于你,你还是割舍不下,难为我宋嫣月一心一意为你,操心各种琐事,却不及那民间一个歌女,真真气煞我也。”

但就算咬碎满口银牙,宋嫣月依然笑魇如花,“长平公主回宫,此为一喜,还有一喜,还未向陛下禀明。”

容铮来了兴趣,“哦,还有何喜?”

“臣妾还有一退敌之策。”

容铮沉吟了一下,他有些不信,“满朝文武,都对北狄战事一筹莫展,皇后你一介女流,能有何退敌良策?”

“退敌,不见得非得兵戎相见,三十六计中,美人计,千百年来,不也屡试不爽吗?”

美人计?!

容铮心头一动。

宋嫣月道:“北狄远在草原,他欺我大央,无非是觊觎我大央耕作,纺织,养蚕之术,我大央若是许他一门亲事,两国交好,愿将此术传与他们,他们自然更愿意在自己的土地上发展,便不再有入侵之心了。”

容铮眉头微皱,“两国许亲交好,倒是历史有之,只是,这人选方面——”

对方是北狄国主,一般女子肯定是拿不出手的,可是若是公主,郡主之类的,谁又甘心嫁与北狄那偏远之地呢?

宋嫣月轻轻一笑,“陛下,我们有如花似玉的公主,你何愁人选?”

公主?!

昌明是她的心尖子,从小宠溺惯了,若是把昌明嫁过去,昌明得把皇宫翻个个儿不可。不是昌明,那就是只能是,长平了。

容铮终于明白了,原来宋嫣月把长平带出来,根本不是什么可怜她皇室血脉受尽羞辱,而是要让她远嫁北狄荒凉之地呀。

容铮眉头紧紧的锁在一起,颇有不忍,“传言那北狄国主,身形肥壮,且今年已经年近六十,他的儿子都已经四十岁了,可昭儿刚刚年满十八,这,是否有些太过糟贱昭儿了?”

宋嫣月见他不舍,心里很不舒服,但仍劝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前线战士赴汤蹈火,身为皇室子女更应为国牺牲,昭儿母亲犯下错误,昭儿带罪立功,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容铮还是犹豫不决,宋嫣月有些不耐烦了,义正言辞的道:“陛下,北狄大军如狼似虎,战事告急,满朝文武皆焦头烂额,陛下你如此迟疑,是要葬送了我大央的江山吗?”

有女如此扶助于他,容铮还能怎么样?

“既如此,那就由你吧。”容铮咬了咬牙,道。

宋嫣月脸上浮现一丝笑容,“臣妾遵旨。”

既为皇上解了危难,立了头等大功,又能顺理成章的除了这眼中钉肉中刺,这一石二鸟之计,果然是想得巧妙,宋嫣月现在自己都很佩服自己了。

宋嫣月派使臣拿了画卷连夜出宫,八百里加急,直奔前线,双方交战,刻不容缓,早点谈和,也免了前线战士在外受苦。

而这一切,做为当事人的长平,还全程都被蒙在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