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嘘,我在秘密生长
10621200000073

第73章

罗亚西学医的哥哥告诉她:人在成长过程中,一般有三个“叛逆期”,第一个是在2-3岁,俗称“宝宝叛逆期”;第二个是在6-8岁,一般称为“儿童叛逆期”;第三个则是在12-18岁,是最常见的“青春叛逆期”。

在我的记忆中,我从来没有过任何的“叛逆”行为,哪怕心中有万般不情愿,也从来不敢违背父母和老师的旨意。从小受的教育告诉我们,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再说老师和家长让我们去做的事情怎么可能是错误的呢?一直以来,我都是别的家长口中常常夸奖的那个最乖、最听话、最懂事的孩子,我也以按照他们的心思行事、让他们开心而感到骄傲。

虽然,有时候我也特别想做一件惊世骇俗、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大事,只是苦于没有这样的机会。

小时候特别想长大,觉得长大就意味着能挣脱父母的管束,什么都能自己当家做主。现在长大了才发现:这个“家”原来不是那么好当的,这个“主”原来也不是那么好做的。因为我们自己也不知道现在走的每一步是不是正确?将来会不会后悔?

“真理”是亘古不变的,还是我们现在认为正确的事情随着时间、环境和人的变化,最初的选择将来又变成是错误的呢?

这段时间,施向华那双深邃的大眼睛常常出现在我的脑海,它们总是意味深长地看着我,上翘的嘴角那抹笑意让人那么琢磨不透,冥冥中感觉这好像是她精心给我布下的一个“局”,等着我往里去钻......我觉得我打破“常规”的时候终于到来了!

那天听完韩武的表白,我被深深地打动了,第一次感觉到我应该是喜欢他的,因为看着他流泪,我会心疼。他解释的一切,我认为是真挚的,从头到尾没有丝毫的狡辩与推卸责任,我愿意相信他!

从认识韩武起,我们加在一起说的话也没有那一天多,当他如释重负地宣布:“我说完了!谢谢你没有打断我的话......施向华说你感情上有洁癖,我知道你不会接受我,但这些话今天能当着你的面一吐为快,我已经很知足了!”说完他看着我,一字一句地说道:“希望我们还能恢复到原来同学朋友的关系,你不要不理我,除此之外,我别无他求......”

我看着韩武平静地问:“如果我接受了呢?”

韩武的脸一下涨得通红,不相信似地问:“你......你刚才说什么?”

我说:“如果我不在乎呢?”

韩武的眼泪瞬间夺眶而出,他把手里的书包一下子抛向天空,失态地跑到路边的稻田中,走了好远才转过身来,双手做成喇叭状对着我大声喊道:“安---雪---,谢---谢---你!我---一---定---会---好---好---珍---惜---你!”

和韩武好了之后,施向华和我彻底断绝了往来,在学校遇见我像看到陌生人一般面无表情。

罗亚西说自从和韩武分手以后,施向华从内而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论是性格还是衣着。她首先把长发剪掉了,留了一个香港电视连续剧中、女主角常梳的那种一边倒的短发,显得精神利落,衣服由原来的“宽松型”变为显露好身材的“可体型”。人也变得爱说爱笑了,和男同学开起玩笑来既主动又不失分寸,在她们系举办的联欢会上,竟然落落大方地邀请老师跳舞,简直让所有女生惊掉了下巴。

罗亚西感叹:施向华原来在班里一点儿都不惹人注目,现在居然有好几个男生都在追求她。都说失恋使人憔悴,这对施向华显然是个例外。她还说,施向华从那之后再也没有在她面前提起过我和韩武的名字,好像从来没有认识过我们一样。

听到罗亚西反馈的信息,我内心的感觉十分复杂,既有解脱好像还有那么一丝丝的失落。施向华没有沉湎于失恋的痛苦中,于我而言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负罪感。相反,如果她一丁点儿的痛苦都没有,那么,在我和她争夺韩武的这场“战争”中,是不是已经先败下阵来了呢?不管我承不承认,我和韩武的好,多多少少是夹带着赌气的成分。

罗亚西还悄悄告诉我,她正在办理出国手续,他们家人本来打算让她大学毕业再出去的,现在有可能计划会提前。

听说罗亚西要出国的消息,我的心情一下跌入谷底,当我和施向华在这里“争抢”韩武时,她原来有更大的抱负要实现。

她笑嘻嘻地说:“我才不要像你们这么早恋爱,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看外表,罗亚西给人一副没心没肺的感觉,实际上她是个主意特别正的女孩儿。

她说,她舅舅一家在美国定居,一直希望他们兄妹两人能到他那里念书,哥哥错失了最好的学习机会,他鼓励罗亚西不要像他一样,早早地成家立业,让她一定要趁着年轻出去走走看看,开拓视野。

我不禁想起了我和施向华、梁燕飞,一起去罗亚西家听《FOLLOW ME》时的情景,我们四人一起从小学走到中学,现在又走到了大学。原来,我以为这辈子我们会一直这么携手走下去的,没想到现在越走人越少......

梁燕飞高中没毕业就接了父亲的班,早早进工厂参加了工作,我和施向华因为韩武而反目成路人,现在又听说罗亚西要出国的消息,突然间我感觉一切都那么变幻莫测,未来不可预知。

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我无依无靠像浮萍一样没有着落,心中霎时慌乱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