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唤醒情商:不失控的情绪管理能量书
10871700000003

第3章 自序

把自己打碎,让改变发生

只有转身面对自己的阴影,我才得以破碎重生。

——伊丽莎白·莱瑟《破碎重生》

生命的本质就是“改变”,但我们的本性却抗拒改变,不断和自己斗争,直到我们从艰难中做出了一个选择,开始从“情感的奴隶”活成“生活的主人”。

畅销书《非暴力沟通》的作者马歇尔·卢森堡曾提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成长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而我自己的成长过程正好验证了他的论断。

第一个阶段:情感的奴隶

我要为别人负责,尤其是要让我的家人快乐,这是我的义务。如果别人不高兴,我会不安,觉得自己有责任做些什么。

我就是传说中的“高情商”,容易取悦别人,不敢拒绝,有眼力见儿,把周围的关系处理得很好。长期以来,我被大家冠以“高情商”的评价。后来,我才意识到这根本不是高情商。

同时我也在成为一个装满情绪垃圾的垃圾桶,因而长期筋疲力尽,无意识地压抑或伪装自己的情绪。

在这个阶段,我不知道每个人的感受都是自己的选择,也同样没有意识到,我的感受是我自己的,我背后渴望别人的认同,表现出来的就是拼命地认同别人。

第二个阶段:面目可憎

在这个阶段,我发现,为他人的情绪负责,牺牲自己迎合他人,代价实在太大。凭什么我要把日子过得这么憋屈,我充满委屈与愤怒。

于是,我似乎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带上厚厚的盔甲,不理会别人的情绪,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我就像一个正在发动的马达,整天疯狂地学习,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学习海灵格的家排,学习沟通,疯狂读书,周末不是去讲课就是去听课,我要成为最好的自己,我要让自己优秀。带着这样的燃烧的愤怒,我野蛮成长着。

我拒绝为别人的情绪负责,尤其是家人的情绪,我总是生硬地告诉身边的人,对不起,那是你的事情,和我无关。

我知道我并不快乐!我就像一个身披盔甲的战士,像一堵墙,即使和亲近的人也隔着万重距离,感受不到温度。

第三个阶段:生活的主人

在这个阶段,当我帮助别人的时候,我会问自己,我是出于爱,还是恐惧、内疚?我开始意识到,我的情绪是我自己的,别人的情绪是别人的,我无法为别人负责,但我同时发现,人与人是相互依存的,需要彼此联结。

我意识到我内在的脆弱,因为我的内在真实地存在着一份没流通的情绪,我允许这份情绪在,我愿意看见它,它就像过去未长大的我,我给它耐心、拥抱,而不是假装看不见它。每次那份情绪升起时,我会在内在对自己说:“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

通过这四句话,我学会了清理我旧有的情绪,从而有机会找回被绑架的我。

当我允许自己有这份情绪的时候,我的爱又重新升起。

感受是自己的事情,但同时看见自己有需求,当自己提出需求的时候,我们就和别人建立了联结。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从南极到北极,而是从头脑到心的距离。知识不流经自己的心,那么知识就只是个传说。而心,需要我们去看见、允许、接纳。这样我们才能成为真实的自己,拥有我们本来就有的爱,才能从心行动。

而当我们发自内心去做某件事时,我们会感觉到内在有一条小河在流动,一种喜悦正在冉冉升起……

在我成长的这三个阶段,感谢我的爱人,是他无条件的爱和宽厚的胸怀支持着我的成长,我自己成长的每个阶段都有他在背后默默地支持我,给我力量。

感谢我的女儿朵朵,因为她的出现,我才开始学习心理咨询,并开始自我成长。

而这本书,见证了我的内在的成长。

我相信每一个人都需要经历这个过程……

来,让我们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