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菲律宾总统夫人的悲歌
11000100000001

第1章 女神在马尼拉亮相

来源:《章回小说》1997年第05期

栏目:当代世界大人物堕落纪实·中篇

一九八六年二月二十六日,对伊梅尔达而言,是个最为悲惨、最为狼狈的日子。清晨,她和丈夫马科斯以及八十多个亲信随从,乘几架美军直升飞机逃离总统府马拉卡南宫,来到了美军驻菲律宾的克拉克空军基地。在成千上万群众的咒骂声中,灰溜溜登上去美国的飞机。马科斯统治菲律宾的历史从此结束,伊梅尔达的“第一夫人”桂冠化为乌有。最不堪忍受的,是她和马科斯不仅不能长驻马拉卡南宫,而且无法在菲律宾呆下去。为了保全性命,不得不开始茫茫无期的政治流亡生涯。

飞机按照他们的要求,在马尼拉上空转了两圈。伊梅尔达透过舷窗鸟瞰,不禁触景生悲,下边是她生于斯长于斯的菲律宾群岛,这里有她成名发迹的马尼拉,有令她贵尊一国、万民仰慕的马拉卡南宫……别了,一切都将告别!扑人眼帘的是一望无垠、烟波浩渺的太平洋,她感到惆怅,失落感孤寂感笼罩着她。大海茫茫,余生茫茫,去之彼国,归期无望……她的泪水簌簌而下……”

伊梅尔达于一九二九年七月二日出生于马尼拉。父亲虽然担任过莱特省圣保罗学院教授兼法学院院长,算是个颇有声望和地位的学者,但家庭经济十分拮据。因为他生有十一个子女,第一位妻子胡安尼塔生了五个子女,于一九二六年因病归西。没多久,他又续娶了一个珠宝商的女儿特立尼达为续室。十年之中,特立尼达又生六个子女。伊梅尔达是特立尼达的大女儿,在她刚满九岁时,特立尼达撇下丈夫和一大堆孩子又离开了人间J出于丧妻的悲痛和沉重的家庭负担,父亲不能在马尼拉呆下去,举家迁到莱特省塔克洛班。这里没有高楼大厦,只有低矮的竹寮木屋和成片的农田,生活条件艰苦。伊梅尔达和她的兄弟姐妹在塔克洛班生活了十余年,酸甜苦辣记忆犹新。她干瘦,但长相清丽,乡亲和同学们都知道她是个倔强好胜的姑娘。一些有钱人家的子女瞧不起她,疏远她。她并不自惭形秽,却能利用她那甜甜的笑靥和清亮悦耳的嗓子把同学吸引过来,同他们欢歌嬉戏,孤立那些富家子女。伊梅尔达每天放学回家,要帮着父亲做家务,甚至要种些供家里吃的蔬菜和瓜果。因此常常耽误复习功课,学习成绩不太好,但她能积极参加学校的公益活动,获得了老师的好评。念初中时,有一次在学校演戏,一条壁虎从房顶上掉下来,落在她背上。为了把戏演好,她任壁虎在背上爬来爬去,装作没事。到演完戏她才叫老师用竹枝把壁虎挑下来,老师和同学们都称赞她勇敢。上高中后,她尽可能挤出时间半工半读,到学校图书馆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每个月能挣一些铜币,她把这些钱交给父亲。父亲很高兴,把她挣的钱放进一个竹筒里积存起来。他对伊梅尔达说:“我希望到圣诞节时,用你挣来的钱买回一条火腿,让全家人都能吃到香喷喷的火腿肉,那多么愉快啊。”

在塔克洛班,伊梅尔达有一定的名气,因为她才貌出众。人们都羡慕地说,伊梅尔达是上帝宠爱的小天使,她不仅长得楚楚动人,还有一副珠圆玉润的歌喉。这的确成了伊梅尔达日后能出类拔萃的资本。一九四九年,当时的菲律宾总统季里诺曾到塔克洛班视察,伊梅尔达被选派在欢迎会上向总统献花。献花之后,她又为总统唱了一首名叫“玫瑰”的歌曲。季里诺总统很满意,并同她合影留念,真是出尽风头。有一次,她还被当地官员选派参加庆祝美军在莱特省登陆两周年的活动。她在花车上引吭高歌,令前来参加庆典的官民和美军倾倒,不少人向她欢呼:“塔克洛班玫瑰”,“塔克洛班玫瑰”。于是,她有了“塔克洛班玫瑰”的雅称。

伊梅尔达在圣保罗学院毕业后,为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到一所华侨办的兴华中学执教,由于收入不高,她不得不利用晚上或假日去做家庭教师。为了摆脱贫困和默默无闻的境况,她只好求助于地位显赫的堂兄丹尼尔,让她去马尼拉谋生,丹尼尔答应了她,资助她来到首都马尼拉,介绍她到一家乐器行工作。老板见她年轻貌美,便让她当售货员。这位天使到来不久,乐器行的生意便红火起来,原因就是她的姿色和歌喉吸引了不少顾客。每逢顾客来选购乐器,她不仅热情地为之推荐产品,而且还能唱上一曲菲律宾流行民歌。据说她每唱一首歌曲,就会卖出一件乐器。老板很高兴,自然要给她一些额外的赏钱。她的歌喉日渐为马尼拉市民所熟悉。有一次,一位朋友举办音乐会,邀请她参加演唱。她自然不放过表现自己的机会,便挑选了几首名歌精心演练。结果,在音乐会上获得成功,受到了听众的高度赞赏。

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观念不断改变,自然不甘心当一名售货员。她希望有朝一日能成为马尼拉上空的明星,在光怪陆离纸醉金迷的上流社会崭露头角。没多久机会来了,马尼拉报纸和电台登播了选美广告。她闻讯大喜,决定报名参赛。可是,身为国会要员的丹尼尔强烈反对,一些亲友也不赞成,认为她参加选美有屏门庭。但好强的伊梅尔达执意参赛。几天后,参赛结果公布了,她却落选。伊梅尔达非常难过,她原以为自己定会中选,无论文化素质、体形姿色、表演风度,都不弱于别人。她感到委屈,认为是评委对她不公平,好强的心理使她生出找市长申诉的念头。她终于来到市长拉克松的办公室,有理有节地诉说自己应该中选的理由。拉克松市长觉得这是一个不平常的姑娘,敢于找市长理论,胆识“超群”。拉克松市长便封她为“马尼拉女神”的称号。第二天,马尼拉报纸刊登了拉克松市长同她会见的消息和照片,电台也播放了她获得“马尼拉女神”称号的消息。从此,伊梅尔达便以“马尼拉女神”的美称为人们所熟悉。她再没有在乐器行干下去,赛马场的经理聘请她去当招待员,时装设计师聘她当时装模特,杂志社的记者选她作封面女郎。渐渐地,伊梅尔达成了马尼拉的新闻人物,成了引入注目的一位“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