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高考保卫战
11014500000003

第3章 特殊家访

到了办公室,高一歌就看见他班的班长孟磊在那里等他。高一歌说,孟磊,出什么事了?孟磊拿着一个信封,递给高一歌,说,高老师,咱班的刘光走了。刘光走了?这是他班的尖子生,家是农村的,学习刻苦,人也聪明,高二期末考试,考出了640分的好成绩,属于第一梯队的尖子生。

高一歌看了一眼信,只有一行字:

高老师,我对不起您,我父亲让我转学,我也没有办法。

您的学生 刘光

刘光是什么时候走的?

孟磊说,今天早上起床就走了,好像有人来接他。高一歌说,是谁来接的他?孟磊说,他父亲,还有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是开着车来的。高一歌急忙问,开的什么车?你们看见了吗?孟磊说,好像是一个小面包。我还听见刘光的父亲喊那个人张老师。高一歌的心疼了一下,他知道一定是别的学校把刘光给挖走了。秦主任催他说,你抓紧时间到我的办公室来。

高一歌朝秦主任的办公室走,碰上陈欢老师也急匆匆地朝秦主任的办公室走。高一歌说,陈老师,你也有急事?

陈欢说,我们班的一个尖子被人掐走了,急死我了。听她的口气,颤颤得都要哭了。高一歌苦笑了一下说,那我们是同病相怜了,我们班刘光也被挖走了。你班里走的是谁?陈欢说,田华。她每次考试都是班里的前三名,这次升高三考试成绩660多分,是班里的名牌预备队,明年冲击北大清华就指着这个田华呢。

高一歌和陈欢进了秦主任办公室,看见姜校长也在,腿哆嗦了一下。秦主任说,你们可来了,这下损失大了。姜副校长灭了烟,长出了一口气,说,这两个学生要是找不回来,我们学校就亏大了,这可是两个好苗子啊。高一歌说,姜校长,是我没有看好刘光,这事我有责任。姜副校长说,现在还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我们要想办法抓紧把这两个尖子生追回来。

姜副校长说,刚才让保卫人员调了监控录像,刘光和田华是被同一辆车接走的,车是银白色的五菱之光。

同一辆车?太黑了吧!保安是怎么把车放进来的?

等过去这件事再找他们算账。姜副校长说,幸好监控录像显示了车辆号码。

秦主任说,根据号码推测,这车可能是邻县水城的。

姜副校长说,高老师、陈老师你们两个先放下手头的工作,跟秦主任去把这两个学生给我找回来,我给你们派车。

秦主任说,你们抓紧时间把田华和刘光的家庭地址找来,咱们马上出发。高一歌和陈欢马上从衣兜里掏出一个小本本来,说,花名册我们都随身带着,地址和电话都详细。秦主任说,好,我们现在就走。

姜副校长说,你们赶快出发吧,家里我全天候坐镇,绝不能再让哪怕一个苍蝇飞出去。又对秦主任说,大老板已经安排,你们去会计室带些现金,以防万一。

秦主任预支出三千块钱,两个红包各装了一千元,对司机说,出发吧。

高一歌说,真有意思啊,现在做老师和以前真是天壤之别呀。从前都是学生求老师,学不好要挨戒尺;现在是老师要给家长送礼求学生,搞不好了学生先炒了老师的鱿鱼。

陈老师说,原来教书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那时候师生关系纯洁、简单,现在可好,学生一个个成了太上皇。高一歌说,高考升学率是罪魁祸首。秦主任叹气,说,各个县市学校都在争抢生源,为了一个尖子生不惜低三下四,考个状元真的那么重要吗,这样的教育是不是走调了?

陈欢说,教育真的生病了。高一歌说,不动手术没法救了。秦主任说,省里开始推行素质教育了,只有真正施行素质教育了,这种病态才能缓解。

汽车快要出城了,秦主任买了两箱酒,两箱牛奶,装到后备厢里。

他们先去了田华家。田华的父亲刚要下地,看见一辆小车停在了自家门口,急忙开了大门,放下头,把秦主任一行让到了屋里。秦主任说,你是田华父亲吧?我们是一中田华的老师,今天过来家访的。田华的父亲就愣了,脸也红了,半天说不出话来。陈欢老师故意说,田华今天早上不辞而别,同学说她回家了,不上了,是这么回事吧?田华父亲说,这,这……秦主任说,田华呢?快让她出来,我们要和她谈谈,到底是出了什么情况?

高一歌和司机把车上的礼品提下来,放到田华家,田华的父亲接也不是推也不是,后来,干脆一屁股蹲在那里,说,各位老师,实在对不住你们,田华转到水城一中读书了。

转到水城一中,这不是舍近取远吗,放着我们一中不上去外县读书,为什么呀?秦主任说道。

田华的父亲正了正身子,说,不瞒各位老师,你们也都看见了,我家里的情况比较差,供孩子读书我实在是供不起了。

高老师说,那你送她去水城一中就供得起了?

秦主任递给他一支烟,点上,说,那里的学费和生活费也不低呀?

田华父亲吸一口烟说,实话实说,田华是被水城一中的张老师给挖走了。张老师来我家已经好几趟了,每次来都拿着礼品,而且还告诉我,像田华这样的尖子生,在水城不仅不收学费,而且生活费也免了。

不收学费?生活费还给免了?真的?

真的,一点也不假。田华父亲说。我刚刚从水城学校里回来,他们那里从外县挖了不少尖子生,组了两个班,都坐满了。

这情况秦主任早就听说过,尤其是水城为了挖尖子生,简直是不惜一切代价。这几年水城升学率高,和他们偷挖外地的尖子生有很大关系。这些尖子生到了那里,早上5点不到就开始上课,晚上11点还要再加一节课。因为这些学生基础好,再加上时间抓得紧,多半可以考上重点大学和名牌大学。某国家级刊物就此调查写过一篇报道,说那里是“文明的监狱”。这本是揭露这种疯狂的竭泽而渔式的魔鬼教育的,但文章出来后却变相地给他们做了广告,据说现在省城都有不少学生慕名而来。

秦主任说,我请示一下领导,看看能不能把田华的学费和生活费也免了,再让她转回来吧?

田华的父亲说,我们一中要是也这样,我当然愿意让她回来上学。

秦主任接通了姜副校长,姜副校长稍等后回话说,大老板同意了,这两个同学的学费可以全免,生活费参照他们的成绩每月发一定的生活补助。田华和刘光同学这个分数段暂且一个月补助300元。

秦主任把这个意思给田华的父亲说了,高一歌和陈欢心中五味陈杂,既佩服大老板的力度,又为学校感到悲哀和难过。田华的父亲听了这样的条件,乐得直搓手,说,既然这样,我就找田华商量商量。

秦主任把红包掏给老田,说,您决定了,我们随时把田华同学接回来。老田把钱收好,笑着说,好,好,好。

秦主任说,和田华一块走的是不是还有一个男同学?

老田说,是的是的。叫刘光,是田华的表弟哩。

田华的表弟?高一歌一愣。

他们都在水城一中张老师那里呢。这个没问题,只要学校也给刘光这个条件,我保证他们两个一块转回来。老田说。

那好吧。这事就这么说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