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研究
1114000000002

第2章 前言

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是一个内容繁杂、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的表演理论体系。古代声乐艺术以“唱”为本位的形态特色制约了唱技理论的形态构成。因此,就古代唱技理论的整体构成而言,演唱的技术技巧成为其主体和贯穿始终的重要理论线索,具有明显的统一性。同时,由于历代的唱技研究者多为文人士大夫,其思维模式、美学理想基本一致,故在理论观点上多是一脉相承,且体现了越来越细致繁密的趋势,具有发展的延续性。因而,尽管古代唱技理论看似零散、随意,实际上仍然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是比较发达的演唱理论。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受不同社会意识形态以及审美心态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时期的唱技理论有其特定的内在特点和精神,故阶段性特征十分明显,体现了古人对演唱实践不断思考、积累的发展过程和规律。

本书意在对古代唱技理论作历史的、立体的分析,为认识古代唱技理论总体构成的基本要素及其特点建立一个理论框架的概要。书中采用史论结合的方式,以微观的文本分析和文献考辨为研究基础,重视古代唱技理论体系的逻辑重构,运用考证、分析、比较、归纳、总结等多种研究方法,并结合声乐心理学、生理学等一些边缘学科的研究成果对古代演唱技术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力求揭示出中国古代唱技理论的发展脉络、形成原因、技术要素、民族特点及其历史地位,由此深化对古代唱技理论的认识,并为当代狭义民族声乐唱技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历史的借鉴。

为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书中内容,需对演唱方法与演唱技术理论两个概念作区别界定。按当代学术界通常论及和理解的民族唱法,实有广义与狭义两大体系之分。广义的指中华民族从古至今产生运用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唱法,根据民族特色的浓厚度和纯正度的不同,可具体分为三种类型。其一,“民族唱法”,主要以民歌、戏曲、曲艺三个民间乐种为代表,其演唱具有最浓厚最纯正的民族特色,创作表演均具民间性质;其二,“新民族唱法”,即现代新民歌、新歌剧所用的唱法,其在创作表演上有较多专业性质,但在唱法上仍保留了较浓厚纯正的民族特色;其三,“民族美声唱法”,作为20世纪80年代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演唱体系,其既具有一定民族演唱特点,又较多借鉴了西洋发声方法,在创作表演上具有明显的专业性质。狭义的民族唱法则专指上列中的第三类“民族美声唱法”。

基于上述分类框架,也基于笔者从纯正民族唱法开始重建中国民族唱法理论的理念,本书研究对象以广义的前两类型为主。“古代”与“唱技理论”两个定语,意在更明确限定研究对象。“古代” 指远古先秦时期到明清时期的声乐实践和理论现象;“唱技理论”则强调本书是对演唱技术理论的研究和总结。限定研究对象一可避免不必要的误会;二可将研究目的和对象精确地统一起来,将民族声乐演唱的共性与个性区别开来,从而找准其内核部分,以更好地揭示民族声乐演唱的特殊本质。

需要特别指明的是,在古代声乐艺术中,民歌、戏曲、说唱为其主要形式。三者之中,民歌出现最早,内容最为丰富,影响范围最大。但是,由于各种历史条件的限制,如民歌多为即兴创作、口耳相传;民间歌唱家社会地位低下,处境凄凉;文人士大夫多对民歌采取轻视的态度等等,这些因素直接导致对民歌研究的缺失,故在民歌演唱方面也没有较多的古代文献可资研究。而另一方面,宋元以来,说唱、戏曲逐渐被文人士大夫所接受,尤其是戏曲,更一度成为文人士大夫的精神寄托。他们不断地加入到唱曲的创作和演出中来,并著书立说,对演唱实践进行总结,因而古代说唱、戏曲的研究文献和理论著述相对保存较多。

正因为如此,本书在研讨古代唱技理论时将更多涉及戏曲、说唱的演唱技术,通过对戏曲、说唱演唱技术的细致研究,找出古代声乐演唱中最本质、最具民族性的技术元素,并在充分继承、吸收古代唱技理论思维的民族神韵及精华基础上,认清其内在的本质特征和观念,找到它与当代狭义民族唱法的本质联系线索,从而为准确界定“民族声乐”学科概念,构建当代狭义民族声乐理论体系提供历史的借鉴。

本书写作力求从新的角度分析观察研究中国古代演唱技术理论,其新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笔者在全面查阅古代唱技文献的基础上,将古代唱技理论作为一个完整的有机体,进行全面、多方位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书中初步考论了古代唱技理论的形成原因,揭示出其历史发展的三个时期:先秦到唐代是古代唱技理论的产生时期;宋元是唱技理论的形成时期;第三个时期是明清,为唱技理论的发展与成熟时期。进而对古代唱技理论的主要成就加以考辨,再通过古代唱技与西洋唱技之间的比较研究,突出了古代唱技理论的民族特色,并最终得出结论:中国古代唱技理论在古代音乐思想史上是一支较晚起的理论系统,具有明显的统一性和发展的延续性,系统性较强。同时,中国古代唱技理论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其不仅有着明确的理论观点,更对唱技各个要素的特点、关系以及解决办法等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加以规范,从而形成了一整套切实有用的演唱技术技巧法则。而其不同于西方唱技理论、别具一格的理论内容及其表述形式更凸显了鲜明的民族性,是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理论形态。

其二,在宏观把握的基础上,书中对古代唱技理论的具体成果和结晶进行了微观的辨析,并采用了共性研究与个性研究相结合、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古代唱技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如对各个时期的重要论著及观点,笔者既从演唱实践出发对其进行认真详细的梳理和分析,突出个性;又从整体的角度总结这些唱技论著在理论形态、理论思想上的共性。

其三,本书对古代唱技理论在中国民族声乐演唱史上所应该占有的历史地位进行了评述,并就古代唱技理论在当代狭义民族声乐演唱中的运用及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如以实例证明古代唱技理论中符合科学规律的多种呼吸方法、严格讲究的吐字技术以及丰富多变的行腔技法在当代狭义民族声乐的演唱中仍然有着广泛的运用,从而突出了古代唱技和当代唱技二者在理论思想上的一脉相承和内涵上的情理相通。

从民族声乐唱技理论的发展历史来看,20世纪的唱技理论研究与古代研究有所不同。在西方音乐文化、科学研究方法的影响下,20世纪的唱技理论研究更趋规范化、系统化,是唱技理论发展的新阶段。但是,它们并非凭空出现,在很多研究领域上仍然是古代唱技理论的逻辑发展。如对气息、吐字、行腔等唱技要素的认识,都是建立在古代唱技理论的基础之上。因此,对古代唱技理论展开深入的研究,不仅可以深化对古代唱技理论的认识,还可以深化对整个中国唱技理论发展历史的认识。尤其在当代民族声乐基本概念不清、方向不明确的情况下,通过对古代唱技理论遗产的研究总结,可以使人们建立起认识民族唱法的基本框架,并进一步将古今贯通,使古今结合,从而建立起系统科学的、既有民族性又具时代性的当代民族声乐唱技理论体系。

由于古代唱技理论内容丰富、容量较大;加之年代久远,部分语言晦涩难懂,尤其是当时的一些行话俚语难以理解;而“有声”资料的匮乏也进一步加大了研究的难度,因此尚待花大力搜集整理研究。本书只是就此提出一种思路与构想,并为继承此项音乐理论遗产,发挥其当代效应而作初步探索。掩卷之余,遗憾与不足之处甚多。挂一漏万和不当之处,亟盼诸同好和方家的匡正。

中国古代唱技理论在古代音乐思想史上是一支较晚起的理论系统。一方面,尽管作为理论所依托的古代声乐演唱艺术实践发展较早,但古代唱技理论却相当滞后,呈现出一种不平衡的状态,这种境况一直持续到宋元以后才逐步改变。演唱理论与演唱实践的不平衡性使得古代唱技理论难以像其他如音乐美学理论那样有着较为完善的理论系统和深厚的理论思想的积淀,相对显得颇为零散、浅显。另一方面,声乐演唱艺术的自身特性又决定了唱技理论的发展延续性。在演唱艺术中,“唱”的技术技巧始终是其主要问题,正是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古代唱技理论得以始终统一在规范演唱技术技巧这一焦点上。这种发展延续性使得古代唱技理论能较多地承继前朝各代唱技理论的滋养,从而逐步完善、成熟起来。纵观古代唱技理论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先秦到唐代,是唱技理论的产生时期;第二个时期为宋元时期,是唱技理论的形成时期;第三个时期为明清时期,是唱技理论的发展与成熟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