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沙畹的译事内外
11286700000001

第1章 作者简介

沙畹(E.Edouard Chavannes,1865—1918)以法国驻华使团自由工作人员的身份第一次到中国时,是个24岁的小伙子。抵炒伊始,连“对不起”也不说一声,一步就闯进了《史记》这座古代中同通史大楼,且不见外得紧,在数千年以来积聚的家私杂物当中,翻箱倒柜,像私占人家空屋者,不再出来了。他要翻译《史记》。不,是注译《史记》。按照东汉史学家班固的说法,《史记》是一部“涉猎广博,贯穿经传,驰骋古今上下数千年间”的史书,小伙子曾否自问能否挑得起重担?他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主修的是康德的哲学,是院长佩罗(G.Perro)让他转向中国领域的。你屈指细算,他跟老师考狄(H.Cordier)学了多少天中文?方块字跟欧洲的拼音语言有极大差别,没有词根变化,没有时态,没有单复数,跟口语脱节,因为没有拼音。欧洲人学汉语谈何容易。长久以来外国人研究中国问题,语言是第一障碍。《史记》即使于中国人,要看懂一个故事,也要翻上好几回《辞海》,毕竟是两千多年前的古文。“天其素王之乎?”你想明白,就得去查阅资料。据沙畹后来的说法,当年他就某一个问题去请教中国人,几乎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