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李云龙戏民国
11393500000038

第38章 小凤仙失踪

李云龙决定随蔡锷去天津接小凤仙,蔡张二人有过约定(小凤仙的名字叫张凤云),小凤仙会在天津等蔡锷三年。李云龙带着森贝克,洪七、钟南海等人与蔡锷一道乘车来到天津。

不入天津永远不会明白天津的繁华,不愧为民国排得上号的大都市,在民国这个时代,北方最大的城市就是天津,甚至超过北平。当然,这也不得不说是种讽刺,几百年的闭关锁国,换来的是列强们的任意欺侮,而他们强占的我们国家的土地也就是所谓的租界,却让这些地方变成了国内最繁华的地方。

同样地地方,熟悉的街道,曾经住过的楼房,可是蔡锷却没有见到那道朝思暮想的人影儿,冲进房间内,蔡锷稍一查看,家里并不是有太多灰尘,表明小凤仙离开的时间并不是特长,另外有些挣扎的痕迹,看来这是遭遇了意外,十有八九是被人绑走了。

在茫茫人海中,人生地不熟,如何去寻找一名被绑架的弱女子?“独领风骚举义兵,倒袁护国居首功”的蔡锷,也不免十分沮丧。

忽然间,李云龙记起一个人,说不定他可以帮忙找到小凤仙,毕竟这个人黑白两道都有赫赫威名,李云龙他们来到了英租界伦敦道的一座小洋楼,递上了名帖,“射雕、神雕、倚天三部曲作者九镛前来拜访寒云先生”,为什么没提“皇帝的新装”呢,因为毕竟要拜访的这位是袁世凯的儿子,虽然他们父子关系不合,但终究是父子。

也只有在这个时候,蔡锷才知道眼前的这个小子,竟然还是一名轰动民国文学界的大文豪,心想如果搁在过去科举时代,这小子应该是毫无疑问的文武双状元!

李云龙他们拜访的寒云先生,就是袁家二公子,袁克文,也是天津青帮帮主,青帮大字辈。后世李云龙对这位英年早逝风流倜傥的袁二公子,十分敬仰,这回终于见到活着的民国四公子之首了。

“哈哈,我袁克文倒要见识见识,这九镛大侠是个什么样的人,先是在报纸上写了文章讽刺我父,现在竟敢来到我的面前,不怕挨揍吗?”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放荡不羁,在李云龙心中袁克文是跟电影唐伯虎点秋香里的唐伯虎一样的人物。

“哈哈,原本我以为寒云先生乃民国一大奇人,风流倜傥、超凡脱俗,今日得见,未免有些失望,真是见面不如闻名,大名鼎鼎的,袁二公子亦是俗人一枚,竟是如此小肚鸡肠之辈!”

“哼,好个伶牙俐齿的九镛大侠”说到这里,袁克文声音嘎然而止,“不知哪位是九镛?”毕竟袁克文一看到眼前的几位,大胡子的洋鬼子,一个有丁点儿眼熟的一看就知道当过兵的中年人,还有几个孩子,在这里为身上,他根本看不到哪位具有符合那个神秘的九镛大文豪的气质。

“哈哈,原来大名鼎鼎的寒云先生,亦只是个以貌取人之辈”李云龙出口讽刺,“我虽年幼,但的确有个笔名九镛,写过几部小说,算不得大侠,只能冒充学生。”李云龙早已经习惯了,人们通常都对他的年纪非常惊讶。

“哈哈哈,其实寒云早就对九镛大侠,慕名已久,一直未能得见,今日一见,方知自己虚度了多少光阴,幸会幸会。”袁克文其实也对最近这一年迅速崛起的武侠大宗师,神秘的黑马文豪十分感兴趣,当然更震惊于他的年纪。

“豹岑,多日不见,近来可好?”这个时候蔡锷说话了,蔡锷跟袁克文可是熟人,只因为蔡锷大病初愈,形象片有所变化,所以第一眼看到的时候,袁克文只是觉得眼熟,并没有认出蔡锷。

“哦?您是”袁克文端详了半天蔡锷,“您是松坡大哥?刚才没有认出来,还请松坡大哥恕罪!”

“松坡大哥,九镛先生,不知你们此来寻我袁克文有何要事?”把李云龙、蔡锷他们一行人接到客厅里,坐好之后,袁克文问。

“寒云先生,我们有一事相求,这件事情也只有寒云先生您才能帮上我们”李云龙说道。

“哦,何事,不妨说来听听”

“我们知道,您寒云先生在天津那是手眼通天,手下青帮有无数兄弟,所以我们想请你帮忙找一个人,她的名字叫张凤云,艺名小凤仙!”

蔡锷把小凤仙居住的地址,告诉了袁克文,包括小凤仙的一些特征。

袁克文一听,原来是来找自己帮忙寻找蔡锷的情人,他满口答应着,说尽力找找看。

“九镛,我其实早就想见见胆敢在报纸上讽刺我父亲的大侠是个什么样的侠士,今天又看到了你写的这份拜帖,九镛先生的字儿,不是简单说一个好就概括的,她们具有一种独特的气质,一书法界从没有过的气质。”

“哈哈,寒云先生,我自知自己的水平如何,当不得寒云先生如此评价,而且我的字都是自己瞎琢磨着练出来的,跟寒云先生的字儿还是没法相比的,不过寒云先生,您若不嫌弃,我可以现场写副字儿送给你”

“寒梅傲雪志凌云”,李云龙给袁克文写的就是这几个字儿。袁克文见了李云龙的字儿如同见了至宝,竟把他们甩在一旁自顾欣赏,当然,并不是李云龙的字儿超越了袁克文的境界,而是袁克文从李云龙的字里体会到了以前从没有接触过的独特的东西,“若是没别的事儿,你们就请回吧,我先欣赏下这幅字儿,哦,对了,松坡大哥的事儿小弟是不会忘却的,会安排人即刻去办!。”这袁克文不愧为民国名士,放荡不羁的劲儿真有三国名士的几分风采。

虽然蔡锷心因为小凤仙的失踪心急如焚,但是他也只能等袁克文的消息,于是李云龙通过森贝克在伦敦道离袁克文家不远的地方买了套房子,他们暂且只能在天津住下来等候消息。

这时候,李云龙又记起一件事儿,“老森,我听说大公报现在想要转手,你看看找找门道儿,能不能把大公报买下来。”前世李云龙知道,王郅隆原本是大公报股东之一,1916年他独自收购了大公报,因为王郅隆是安福系军阀的财神爷,所以大公报后来的报道不再是中立的态度,以至于大公报的发行量每况欲下。李云龙对大公报的衰落颇觉遗憾,当然事隔几年之后大公报会重新崛起,但李云龙来了趁此机会把大公报买下来,也就不会有衰落的担忧了,反正一直以来李云龙的作品都是寄给大公报运作,日后变成自家的报社也许更为方便些。

“哦,对了,如果成功收购大公报,邀请胡政之、张季鸾、邵飘萍他们三个来主持大公报工作,届时大公报必定会更上一层楼!”李云龙又说道。

没过几天,袁克文派人传来消息说,有人找到了小凤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