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李云龙戏民国
11393500000040

第40章 良庸进驻“三不管”

陪蔡锷找到了小凤仙,并且一块儿把南皮双烈女罪魁祸首交给了警察厅。厅长杨以德真的就是让这两个家伙站笼示众,整整站了三天,三天后这两个恶贯满盈的家伙终于去地府亲自向那两个花季少女赔罪去了。看到戴、王二人如此下场,天津人无不为之称快!

森贝克收购大公报进展的十分顺利,没过多久,大公报便改姓了李,但对外宣传洋鬼子森贝克成了大公报老板,新的大公报,李云龙并不管事儿,他全权委托给了胡政之、张季鸾和邵飘萍他们主持,他只是提前把大公报的四不方针提了出来,也就是“不党、不卖、不私、不盲”。这段时间,李云龙开始了他的下一部书,也就是“多情剑客无情剑”,他对蔡锷说,“大哥,我这本书的灵感来源于你和小凤仙,虽然故事跟你们没有半分瓜葛和类似的地方。”

也就在李云龙他们想要回奉天的时候,南皮张家通过警察厅长杨以德把邀请函送到了袁克文府上,他们邀请袁克文、李云龙等人去利顺德大饭店赴宴,以答谢捉拿戴、王二人为张家挽回些许脸面的这一人情。

李云龙也想结识著名“香帅”张之洞后人,于是一行人来到了利顺德。李云龙前世的时候,利顺德依旧享誉盛名,是当之无愧的百年大饭店,她见证了那些年代的历史。

赴宴的,有警察厅长杨以德,也就是在天津纵横十多年的“五亿大探长。买办之王怡和洋行的梁炎卿,梁炎卿带着自己的女儿梁九,梁青竹,此时梁青竹也就跟李云龙差不多年纪。还有一名武者,霍殿阁,此时霍殿阁在张作霖军中当教官,这次正好回老家南皮省亲,同样被南皮张家邀请来赴宴。还有一名搞实业的商人潘子欣,在李云龙前世听说,潘子欣是有名的“玲珑空子”,半只脚在帮派内,与袁克文、杜月笙齐名!

而李云龙他们一行人,正好有袁家二公子“皇二子”袁克文。其他人需要袁克文介绍,当然蔡锷的名头不需要多说,只是一个名字,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让在座诸人肃然起敬,即便是杨以德在蔡锷面前也十分拘谨。

美国泰龙公司,是本年度崛起最迅速的一匹黑马,商界无不为之侧目,尤其森贝克又刚刚收购了大公报,虽森贝克初来乍到,他的名头却早已迅速响彻津门!

射雕三部曲、多情剑客无情剑、皇帝的新装作者,少年天才大文豪,九镛!李云龙震惊民国不单单是因为其无双的才情,更是因为其年龄亮瞎了众人的眼睛!尤其是梁炎卿无法把这个与自己女儿梁九差不多岁数的小男孩儿,把目前民国广为盛传的大文豪联系到一块儿,毕竟李云龙的小说都交由大公报连载,并且运作出版,所以九镛的名头在天津更胜于其他地方!梁青竹听到袁克文的介绍,用十分崇拜的眼光看着李云龙,双眼充满了小星星……

梁九梁青竹,她虽然是买办之王的女儿,但名声却不是很多人知道,而多数听说过她的名头的人是因为张学良而记住了她,她是张学良仰慕却没有得到的女人,嫁给一个浪荡公子,最后死于自杀,这是个悲情女子!

相互介绍之后,大家都成了熟人,各自有各自的人脉,日后也许会为错综复杂的关系发展成为朋友。

此宴会,无形之中李云龙成了主角儿,当然霍殿阁听说过李云龙的名头,毕竟李云龙是张学良的义弟,是张大帅的干儿子,还是奉军实权人物“九天鹤”李景林的师弟,作为混在奉军的霍殿阁不可能不知道李云龙,“奥,原来阁下就是我们张大帅的义子,李云龙李公子啊,殿阁在东北军中任职,多次听别人说起过李公子的名头,甚至还是一名深藏不露的武功高手,一直未能得见,今日相逢殿阁备感荣幸!”

“哦,原来贤侄竟然还会武功,文武双全呐,不简单不简单!”张权五十多岁,精神矍铄。

“哈哈,伯父,云龙三脚猫的功夫,当不得高手,当不得”李云龙笑道。

“呵呵,诸位,我这位小兄弟最大的缺点就是过于谦虚,按我蔡锷的话来说,他就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并且不会走方仲永的后路!”蔡锷小凤仙坐在一块儿,他对李云龙可是佩服的很。

“嗯,我袁克文也赞同松坡大哥的话,前些日子云龙小兄弟还专门给我提过一副字儿,我觉得其功力竟不逊于我师华世奎老先生!”袁克文附和道。

“我说诸位叔叔,大伯,大哥,今天怎么集体来夸我来着,我只是一个小孩儿,喜欢读书,跟随师父学了两年功夫,算不上什么天才,况且,即是算得上天才也没什么作用,还是要吃五谷杂粮,还是不能拯救国家,还是要活在这俗世间看国人受尽洋人、倭寇的欺负!我觉得,你们应该多夸夸我大哥,我大哥蔡锷才是值得夸奖的大英雄,大天才!”李云龙根本没想到,好好地一场宴会全都围着自己狠夸,这算是怎么一回事儿,他被夸得都有些飘飘然,头重脚轻了。

“云龙小兄弟说的极是,蔡将军是真的英雄!”杨以德虽然是袁世凯提拔起来的,但同样袁世凯也对蔡锷有知遇之恩,他真的十分敬佩蔡锷的为人,心里跟明镜儿似的明白,自己只能算是个玩弄权柄的政客,而蔡锷是纯粹的军人,是纯粹的英雄!英雄就该受人尊敬,这与政治立场无关。

“杨厅长说的极是,梁某一介商人,亦是十分敬佩蔡将军所为,只论是非公理,而不为私人恩怨,将军起兵反对帝制,无关任何私人恩怨,九镛书中有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所以蔡将军也当得起一声大侠的称号!”梁炎卿说道。

“虽背后议论自己父亲,不是孝子所为,但我袁克文还是不得不说,哎,最初我就不赞成父亲所为,可是没想到最后却……哎,世间也只有我能够明白松坡大哥的心,松坡大哥一直就致力于把我父亲从帝制歧途引回正路,可惜事与愿违,事与愿违啊!”袁克文一句话道明了袁世凯称帝末路波澜壮阔恩战争真相。

“哈哈,是极是极,我潘子欣久居南方,更是多次听闻蔡将军威名!英雄之名,蔡将军当之无愧!”潘子欣也非常佩服蔡锷,毕竟潘子欣留学过日本,还曾受秋瑾影响,参加过民族革命运动。

“蔡将军当然是英雄,殿阁一介武夫亦是对蔡将军佩服的紧,同样殿阁对李公子少年英雄也十分佩服,前些日子李公子还曾‘飞马踏尽倭刺客、双枪神射护大帅’,在奉天轰动一时,并且殿阁还常听人提起神童李公子的评书是当今奉天一绝!”霍殿阁提起了李云龙在天津讲评书的那些事儿。

“哈哈,什么一绝,也就是混口饭吃,去年小子刚出道儿,没办法,只能靠讲评书在我张叔的张记茶馆讲评书混口饭吃,在平津一代富有盛名的铁嘴霸王,大家都知道吧,他算是小子启蒙老师,后来在奉天也得亏了张记的张三收留,小子能有今天,离不开我张叔当初的收留,可惜,如今张叔却不在了,短短三两个月,便已物是人非!哦,对了,现在的奉天良庸茶社就是过去的张记茶馆。若日后诸位叔伯来到奉天,可以品尝下茶社招牌,十全大补养生茶”提及评书茶馆,李云龙就会想起张三,不免有些伤感。

“哈哈,哪用得着去奉天,我提议咱们在坐的合伙在咱们津门也开一家良庸茶社,当然大股东还是九镛大侠,也就是云龙小友,我梁炎卿正好在南市还有个闲置的沿街小楼,正好入股,杨厅长,张兄,潘老弟你们觉得如何?”

“哈哈,我赞成,杨以德身在公门家资并不殷实,但是我看好这笔投资愿意出1000大洋入股”杨以德出钱投资,投资的不是商场,而是人脉。

“当然,我张家也不例外,肯定投资,毕竟老朽看来这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张权则表示投资,“潘老弟,的意思呢?”

“哈哈,如此美事儿,就是你们诸位想甩开我潘子欣都不成!”潘子欣似乎生怕诸人不让他入股。袁克文,蔡、张二人,包括霍殿阁都会参与其中,尤其霍殿阁原本就有打算离开东北的意思,现在正好在天津发展,离老家南皮也不远……

于是就这一顿饭的功夫,李云龙的良庸茶社开到了天津南市,南市还有另一个名字“三不管”!三不管与北平“天桥”、南京“夫子庙”齐名,说的是:

乱葬岗子没人管!

打架斗殴没人管!

坑蒙拐骗没人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