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每天学点经济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1322900000015

第15章 微观篇 走近市场经济学(1)

微观经济学又称为个体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

无论是作为生产者还是单个消费者,我们都有必要了解一些微观经济学知识,因为它不仅生动有趣,而且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大有裨益。

贸易使人变得更好吗——关注商品市场要学的经济学

生产成本若不影响供给,则不会影响竞争价格。——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大海的表面很难保持平静,社会价值的均衡更是如此。它由供求决定:人为的或法律的东西,往往因为生产过剩和企业破产而反过来惩罚它们自己。——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

▲供给与需求:经济学的心脏

★ 1840年鸦片战争,英国用枪炮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英国商人为能打开中国这个广阔的市场而欣喜若狂。当时英国棉纺织业中心曼彻斯特的商人估计,中国有4亿人,假如有l亿人晚上戴睡帽,每人每年用两顶,整个曼彻斯特的棉纺厂日夜加班也不够,何况还要做衣服呢!于是他们把大量洋布运到中国。

结果与他们的梦想相反,中国当时仍然处于一种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保守、封闭甚至排外的社会习俗。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但没有改变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当时,上层人士穿丝绸,一般老百姓穿自家织的土布,中国人晚上没有戴睡帽的习惯,洋布根本卖不出去。★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在经济学的理论上,可以简单地说就是如何解决供给和需求的矛盾。供给和需求是经济学的最基本问题,弄通了供给和需求也就弄明白了整个经济学。萨缪尔森在他的《经济学》中引用了一句话:“你可以使一只鹦鹉成为经济学家,但前提必须是让它明白‘供给’和‘需求’”。长期以来经济学都致力于供给需求的均衡分析,包括均衡的条件和均衡的稳定性。

众所周知,所谓供给就是提供东西。而经济学教科书上是这样解释的:供给就是指厂商(生产者)在某个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售出的商品量。那么,怎样来理解呢?

供给指的就是“厂商(生产者)”在“某个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 “愿意”并且“能售出”的“商品量”。“厂商”与“某个特定时期”指的是由于研究必要而规定了“什么人”和“什么时间”。“每一价格水平上”是指“具体情况”,“愿意”并且“能售出”指的是限制条件,而“商品量”则是这句话的中心语。将这几层意思连贯起来便是经济学中供给的定义。

该定义和人们日常所理解的供给不同,重点就是“愿意并且能售出”,这是供给的两个基本条件:具备出售欲望并具备供应能力。

★比如非典时期,口罩的价格上涨为2元一个,生产商甲“想”每天生产5万个口罩,这说明甲有“有出售欲望”,但是甲厂的设备陈旧每天最多只能生产3万个,也就是甲厂没有剩下的2万的生产能力了,更别说出卖了。所以在口罩价格为2元一个的情况下,生产厂商甲的供给量只能为3万。头脑中“愿意出售”的5万口罩只有3万的“供应能力”。 ★

再看需求,经济学中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用上面的分析方法不难发现,它包含两层含义:首先,需求来自消费者的嗜好或偏好,是一种纯粹的主观上的需要;其次,需求应该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即能够购买得起。假如一个人很有钱,买得起高档时装,但他对时装不感兴趣,也不打算买,他就构不成对时装的需求;另一个人,很喜欢时装,也想买,但又没有支付能力,他同样构不成对时装的需求。只有主观上有买时装的欲望,客观上又具有支付能力的人,才构成对时装的需求。

明白了供给与需求,生活中的一切经济问题就可以解决了。这是因为,在生活中有两个大家都经常看到的原理,第一个就是供给定理:在一定条件下“商品的价格越高,供给量就越大”;第二个就是需求定理:在一定条件下“商品的价格越低,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就越大”。那么综合这两个定理,在一定的条件下,调节价格就可以解决供给者的供给量和消费者的需求量相等,达到双赢的效果。

▲市场:无所不在的经济秩序

市场起源于古时人类对于固定时段或地点进行交易的场所的称呼,当城市成长并且繁荣起来后,住在城市邻近区域的农夫、工匠、技工们就会开始互相交易并且对城市的经济产生贡献。显而易见的,最好的交易方式就是在城市中有一个集中的地方,像市场,可以让人们在此提供货物以及买卖服务,方便人们寻找货物及接洽生意。当一个城市的市场变得庞大而且更开放时,城市的经济活力也相对会增长起来。

如今说到市场,人们并不陌生。乍看起来,市场里人群汹涌,秩序也很混乱,但令人惊奇的是,市场是如何生产出种类繁多而且数量巨大的物品和劳务呢?

经济学家认为,市场主要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三大基本问题。

1.生产什么:在市场上,消费者差不多每天都在做购买决策——货币正是他们手中的选票,投票多的物品和劳务得到生产,投票少的被淘汰。这些货币最终进入企业成为了工资、租金和红利。当然,厂商是决定生产什么的最终决策者,他们受利润最大化的驱使,离开利润低或者亏损的行业,去生产高利润的物品——这些物品都有最大的需求。

2.如何生产:生产者之间的激烈竞争,迫使他们采用效率最高的生产技术,以便使成本降到最低点。例如,蒸汽机取代马匹,飞机取代火车,电脑取代打字机等都是技术突飞猛进的结果。

3.为谁生产:生产要素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决定了为谁生产。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的水平决定了要素市场生产的方向,它们被称为要素价格。

由此可知,统治市场经济的实际君主既不是国家酌总统,也不是跨国企业的CEO,而是消费者的偏好和可供利用的科学技术。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先天或后天的偏好对物品和劳务进行“货币投票”,但这种投票也是有限制的。因为消费者可以乘飞机去香港,却找不到通往火星的航班。社会资源和科学技术限制了这种消费倾向。但科学技术也不是万能的,如果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的是消费者购买能力之外或者消费者没有消费意愿的物品,那它也不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例如,市场上曾出现的无烟无味的香烟,就因为满足不了人们的味觉要求而归于自动消亡。

▲均衡价格:“看不见的手”的作用

均衡价格是商品的供给价格与需求价格相等时的价格。在市场上,由于供给和需求力量的相互作用,市场价格趋向于均衡价格。如果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则市场上出现超额供给,超额供给使市场价格趋于下降;反之,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则市场上出现超额需求,超额需求使市场价格趋于上升直至均衡价格。因此,市场竞争使市场稳定于均衡价格。

★在人们的印象中,小麦属于“细粮”,玉米属于“粗粮”,小麦的价格一直比玉米贵。可是从2006年以来,“粗粮”玉米的价格却不断上涨。甚至超过了小麦。到2007年时陕西宝鸡地区玉米的工业收购价达到1.66元/公斤,而每公斤小麦的市场价格仅为1.44元左右。人们不禁感到疑惑:经济困难时期让人们吃得难受的玉米,如今怎么又值钱了呢?而且还都比小麦贵了?★

出现这样的现象说明了什么呢?这就说明了供给与需求决定了物品的价格。价格一直比小麦低的玉米为什么突然值钱了,比小麦贵了,这种价格的变化,说明它们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我们都知道市场规律都是由供求关系来决定的,也就是说当供过于求时,市场价格就会下降,当供不应求时,市场价格会上升。可是,反过来呢,当供大于求,价格下降后,需求量就会增加,这时就有可能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从而导致物品的价格上涨,反之亦然。问题是,难道供求关系将永远以这种形式循环下去吗?它们中间就没有一个平衡吗?我们知道,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这种平衡是绝对存在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均衡价格。那么,什么是均衡价格呢?

为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看一看经济理论。在微观经济分析中,需求价格是指消费者对一定量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供给价格是指生产者为提供一定商品所愿意接受的价格。所谓均衡价格,是指某种商品的需求与供给达到均衡时的价格。均衡价格的形成即是价格决定的过程,它是经过市场供求的自发调节而形成的。市场的供给围绕均衡价格上下振荡调节,使市场的无规律性的自动调节呈现规律性。这就是亚当·斯密所说的“看不见的手”在强迫着价格均衡。

西方经济学认为,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市场通过价格调节来协调整个经济中各经济主体的决策,使消费者的购买量与厂商的产量之间保持平衡。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资源配置问题都由市场价格机制决定。由市场的供求均衡形成的均衡价格,能够引导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生产者利润最大化的产品产量组合,恰好与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产品消费量组合相一致,因而使社会福利最大化。那么价格是在经济中起什么样的作用呢?

美国经济学家M·弗里德曼把价格在经济中的作用归纳为:

第一:传递情报;

第二:提供一种刺激,促使人们采用最节省成本的生产方法,把可得到的资源用于最有价值的目的;

第三:决定谁可以得到多少产品——即收入的分配。

这三种作用是密切关联的。根据弗里德曼的解释,价格起作用的情况也就是价格机制。

然而谁都明白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任何一个东西;在被发现之前一概定价为零。那么,为什么我们总要为不同的商品付出不同的价格呢?因为,商品的价格总是在消费者也就是我们自己的竞争中决定的,而与商品的提供者,也就是造物的人,是否收费无关。一块石头,一个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的石头,如果我们争相去买,那么他的价格就会很高。这就是说,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也会在饿汉的争抢下而涨价!

▲蛛网理论:地瓜农夫的智慧

★一位农夫种了很多地瓜,获得了丰收,赶上地瓜涨价,卖了个好价钱,盖上了房子,娶了个老婆,就是地瓜婆。地瓜婆和地瓜农夫一起种地瓜,见地瓜好卖,地瓜婆让娘家人也全都种上地瓜。秋天来了,该丰收了,但地瓜农夫和地瓜婆一点也不高兴,因为去年种地瓜的人少,所以涨价了,而今年种的太多了,全赔了。贫贱夫妻百事哀,地瓜农夫和地瓜破婆在争吵中离婚了。一年后,地瓜婆又回来了,因为地瓜农夫又挣钱了,以后他们再也没有分开过,幸福地过着日子。地瓜农夫怎么又赚钱了呢?因为他请教了一位经济学家,经济学家告诉他,市场受一个叫做蛛网理论的东西在控制着,并告诉他什么时候该种地瓜,什么时候不种地瓜。★

农产品频频陷入丰产不增收的怪圈。经济学家们将这种现象称为“丰收悖论”。丰收悖论是指农民在丰收之年所获得的收入却比平年甚至歉收年还低的矛盾现象。丰收悖论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的需求弹性低和生产周期长。简而言之,消费需求对农产品的价格变动反应迟钝。这种现象说明市场经济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它的调节经济的自发性与滞后性就是其内在缺陷。经济学里的“蛛网理论”就揭示了这一点。

当地瓜涨价的时候,肯定是市场上缺少,这时候必然导致供应增加,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所以供应经常会超过需求,供应增多,需求就会减少,那么地瓜就会降价,接着供应就会减少,需求又会增加,地瓜又会涨价。地瓜农夫正是懂得了利用蛛网的规律,当价格下跌时候,必定是供给增加,那么下年就会供给减少、需求增加、价格上涨,所以他在今年开始种植,下年丰收,这样地瓜农夫和地瓜婆每次都能赚不少。蛛网理论因此有“解释市场供需双方轨迹之美丽的蛛网”的美誉。

蛛网理论是西方经济学中的内容之一,它是运用弹性理论来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一个周期产量的影响,和由于对下一周期的产量的影响产生的均衡价格的变动。引入时间这一重要因素,从动态变化的角度来分析考察需求与供给的变动,其变动情况若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进行描述,得出的图像就类似蛛网,荷兰的丁伯根把这一理论形象地定名为“蛛网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