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一诺千命
1336000000006

第6章 历史罗生门(6)

这天上午,在杭州的一个山村,一群人激愤地谈论岳元帅被害一事。这时一个腰间挂着银瓶,秀巧高挑的姑娘,出现在大家面前,姑娘礼貌地打招呼,然后问:“哪家有狗卖?”一个戴瓜皮帽的人道:“狗是山村人家看门打猎的宝贝,谁会把宝贝卖给你?”姑娘道:“我买病狗。”众人一惊,瓜皮帽道:“病狗也买啊,那巧了,我家阿黑这几天病恹恹地,要死不活的。”姑娘喜道:“那好,让我看看。”瓜皮帽引着姑娘进了一家小院。

瓜皮帽指着一条毛发干燥杂乱、眼红枯瘦、无精打采的狗,道:“就是它,你也买?”姑娘果断地点点头:“给你一两银子,行吗?”瓜皮帽不相信,愣在那里,姑娘将一锭银子塞到他手里。在众人惊疑的目光中,姑娘牵着癞皮狗离开了。她的奇怪举动引起一个人的注意,悄悄跟上了她。

姑娘牵着狗上了山,在一株大榕树下,斜倚着一个老人,姑娘叫着爹说狗买到了,老人“哦”一声不再说话。姑娘将绳子的一头搭在枝杈上,往下一拉,狗便吊起来,一阵嗷嗷叫唤过后,狗不动弹了。姑娘拿出小刀剖开狗腹,从胆囊和胃里取出一些白石状的硬块,拿到一处泉眼清洗。

“姑娘,你在洗什么?”姑娘回头看,是一个眉目俊秀的青年。青年笑着说:“你真勇敢,杀狗开膛一点不含糊;请不要多心,我路过这里,被你的举动吸引住了。”姑娘答道:“我洗的是狗宝,可以用来治痈疽疮疡。”“原来是这样,我来帮你洗吧。”青年说着就要蹲下身。 姑娘赶紧道:“谢谢,不用你帮忙,你走你的路吧。”青年道:“我,一个天涯浪子,哪里都是我的路。”姑娘将洗干净的狗宝晾在背阴处,青年在一旁看着。老人见状道:“公子,我们还有事,请你自便。”青年道:“反正我也没事,也许有用得着我的地方。”二人无可奈何,都不理会他。老人背上生有恶性痈疽,狗宝阴干后,碾成末,让他服下。

姑娘和老人在一处客栈住下,青年跟着,对姑娘大献殷勤,姑娘叫他“讨人嫌”,他连说谢谢姑娘赐给我“陶仁贤”这么一个好名字。这天夜里,月色朦胧,一个蒙面人来到姑娘的门前,用剑刁门栓,姑娘警觉:“谁?”蒙面人已然开门进屋,姑娘拈起床边的长枪,枪吐莲花,剑走流星,二人从屋内斗到院中,几十个回合后,姑娘渐处下风,这时一个身影飞过来,举剑刺向蒙面人,两人合战,蒙面人招架不住,虚晃一剑,跃上墙头逃走了。姑娘道:“谢谢公子出手相救。”青年笑呵呵道:“谢谢姑娘跟我说话。”从此青年对姑娘更是殷勤得不得了,而老人则是一副苦瓜脸。

这天,三人行在一座山间,青年内急出恭,待青年出来时不见二人,四下寻找,终于听到一块巨石背后有人声,趴在一旁看:只见老人将剑指向姑娘,长枪横在地上。姑娘斥责:“人心怎么可以如此险恶?”老人嘿嘿一乐:“不如此怎么能除掉你这将门虎女?”姑娘大骂:“秦贼已杀了父帅,难道要灭我全家吗?”老人道:“斩草不除根,后患无穷,堂堂相爷,这个道理自然懂。”姑娘愤然道:“我真是瞎了眼,怎么就认贼作父相信了你?要杀要剐,悉听尊便。”老人脸上杀气大盛,挺剑欲刺,青年飞剑直击,老人撤剑挡格,二人直杀得天旋地转,青年挨了两剑,仍然拼死搏杀,岳女挺枪加入战团,老人无法取胜,不敢恋战,逃之夭夭。

姑娘告诉青年,上次行刺自己的也是他;她赶青年走,他不愿离开她,她喝问:“我乃岳飞之女,欲刺杀奸相秦桧,为父报仇,你还要跟着我找死吗?”青年表示自己对岳飞深为敬慕,甘愿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岳女被他感动了。

这一天二人探得秦桧明日会亲往岳府搜查并封门。秦桧身边有五大护法,一般人根本近不了身。岳女决定实施苦肉计:让青年绑上自己献给秦桧,再行刺杀。

第二天准备出发,青年拿绳索时,岳女突然抓过他的剑,在自己左肩上划了一剑,鲜血顿时流出来。“何苦如此!”他叫着撕自己的衣襟想为她包扎。她出手阻止:“不能包扎,否则骗不过老贼,赶快把我绑起来!”于是他将她双手绑在身后,押着来见秦桧。

秦桧见到被绑的岳女大喜,对青年道:“秦卫东,大功一件,老夫一定重重有赏!”此言一出,她大惊失色:“怎么?你是……”青年得意地一笑:“我是秦相爷驾前五大护法之秦卫东。”她大叫:“你这个奸徒,好卑鄙!”秦卫东笑得很开心:“不这样你会束手就擒吗?”秦桧厉声道:“秦卫东,一剑宰了这小妮子,再给你庆功!”秦卫东狞笑着举起剑,指向岳女,突见他一转手,剑尖直奔秦桧,一条蟒蛇鞭飞过来卷住乌铁剑,秦卫东一惊之下,有双节棍砸向两边太阳穴,他低头之际,一口九环刀跟着砍进他的左肋间,三件武器以间不容发的迅捷之势攻来,配合默契,难以闪避。秦卫东拼尽最后一丝气力大喊:“岳姑娘,为你死,我不悔!”话音未落,秦桧上前飞起一脚,将秦卫东踢倒在地,哈哈大笑:“夫人啦,真让你说对了,青年男女在一起,难免日久生情!”

岳女没想到会是这样,心潮激荡,热泪盈眶,左右手上下一扯,绳索自解,原来系绳时用的是活结。

岳女一拍银瓶底部,从瓶口蹦出一杆短枪,往两头一拉,枪长两米。“二位兄长稍歇,这小妮子由小弟来料理。”秦卫北说着蟒蛇鞭蛇吐信一样点向岳女,岳女挺枪迎接,枪尖碰上鞭尖,鞭子开始缠枪身,岳女往回拉不出,秦卫北得意地大笑,岳女微微一笑,长枪猛然游龙一般向前滑动,枪尖一下子扎进了秦卫北的胸口。

“四弟!”秦卫南、秦卫西两人大叫着各使双节棍、九环刀夹击岳女,二人出手狠毒,攻守有度;岳女尽管将长枪使得天花乱坠,终因势单力薄渐处下风。

“两个大男人欺负一个小女子,好不要脸!”随着话声,一人跃过四周的兵勇,持剑飞身而来。来人正是那老人,他挥剑杀入战团,对岳女说:“这二人交给我好了,你到一边歇着。”岳女虚晃一枪退下。

原来那日两人“反目”,使的是一个脱身之计,他叫杨岩山,是一个身怀绝技的隐者,本住在乡下种地,岳飞听说他是个高人,多次请其出山,但他对腐败无能的朝廷很失望,不愿出山,岳飞并不强求,依然把他视为知己,常以军国大事相商,这种信任让他十分感动。闻知岳飞被害,他悲愤难抑,恨不能食秦肉饮桧血。正好这时岳女悄悄找到他,二人决定刺秦。岳女是女儿身,见的人不多,所以二人扮成父女。没料到一个青年闯进来,那次午夜袭击岳女,是为刺探青年的底细,虽没发现破绽,但总不放心,为防万一,决定分成两路进行刺杀,于是那次巨石背后假说自己是秦桧的奸细,没想到青年居然拼命相救,他借机离开。刚才知道青年的底细,看到他刺杀秦桧而惨死,情绪激动,现在岳女有难,于是挺身而出。

三人斗在一处,但见腾腾杀气,剑带灵气,刀带霸气,棍带蛮气,一时间难分胜负。

岳女退下后并没有歇着,而是挺枪直奔秦桧,秦贼贴身护法秦卫中双锤挡格长枪,岳女并不与之硬碰,使出岳家枪中“山丘流溪”的刚柔相济、无孔不入的绝妙枪法,然而秦卫中的双锤使得也是滴水难进。

突然听见一声惨叫,原来是杨岩山的长剑刺进了秦卫西的小腹,秦卫南趁机用双节棍勒住了他的脖子。原来杨岩山见久战无功,是以攻其一点,杀了秦卫西,而疏忽了对秦卫南的防守。双节棍勒得他几乎窒息,秦卫南的前胸紧贴着他的后背,使他无法反刺,这时他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用力将剑插进自己的胸膛,剑尖从秦卫南的后背出来。

这时岳女的长枪被双锤碰了两次,震得她手麻身软,终于秦卫中一锤将岳女震飞出去,重重摔倒在地,口吐鲜血。她艰难地向杨岩山爬去,哭泣道:“义父,我岳氏一门害了您!”

秦卫中手提双锤狞笑着走过来,躲在一口井沿旁的秦桧大叫:“给我砸成肉泥!”双锤砸向岳女,突然杨岩山从血泊中抽剑暴起,一剑斩落了秦卫中的头,他摇摇晃晃,无力地挥动着剑,叫着:“秦贼,还我岳元帅!秦贼,拿命来!……”向躲在一口井沿旁的秦桧走来,秦桧吓傻了:这个人怎么杀不死?“扑通”一声老人栽倒在地。

精疲力竭的岳女艰难地爬到他身边,失声痛哭。杨岩山叹息道:“我现在只恨我服用‘蚀骨回神丸’太少了,否则就会有力气杀死秦贼!”岳女闻听泪流不止,她知道服用蚀骨回神丸意味着什么:这是一种在人的精力耗尽之际可以使人振奋起来的兴奋药物,不过对身体非常有害,能腐蚀到骨头,使其遭受巨大的痛苦。他深知秦桧身边五大护法的厉害,凭二人之力很难成功。在决心刺杀秦桧之前就服用了这种药物,银瓶知道后,坚决阻止,那次他背生恶性痈疽,就是服用此药的后遗症之一,为了减轻他的痛苦,她下山寻狗宝冶疗。他睁着双眼死去,岳女哭着为他抚目,可是眼睛就是闭不上。

岳女盯住秦桧,趴在地上挣扎着,却不能挪动,秦桧起始很害怕,见她已没多少气力了,蹦出来,捡起一把剑,得意地挥舞着,大声叫嚣:“老夫今天要一片一片把你剐了!”话音刚落,岳女突然挺身跃起,一枪扎在秦桧的胸口,她跌倒在井沿边,看着倒地的秦桧,眉开眼笑。

这时从四周的兵勇中走出一人,气度不凡,哈哈大笑:“想杀老夫,你们也太不自量力了,连智勇双全的岳飞都不行,你们还差得很远。”

岳女笑了,笑得很苦:“天啦,你瞎了眼,让父帅死了,却让秦贼这样的人活着!”秦桧仰面狂笑:“皇上是天,上天佑我,谁能杀我?”岳女悲愤至极,抱着岳飞赐的银瓶投入井中……

从此后人呼岳女为银瓶小姐,杭州岳飞故宅前有了一口“孝娥井”。

韩侂胄成“奸”记

韩侂胄,入了《宋史》的奸臣传,在历史上,是与秦桧、贾似道一样遗臭万年的奸臣;然而,这个奸臣却力主北伐,收复失地,并起用主战派大词人辛弃疾共谋大事。有人说他这是好大喜功,可是他当时身任太师、平章军国事,权重宰相,又极得宋宁宗信任,他还有什么“大”可“好”?有什么“功”可“喜”?而且,当时朝中主和派占多数,他主战是不合流不讨好的。如果没有恢复中原之心,他何苦这样做呢?平心而论,秦、贾之流不可与韩同日而语,韩除了人品差一些,并不怎么坏,把他列入“奸臣”之列,实在有些冤枉。那么,他究竟是怎么成为大奸臣的呢?本文试图探讨个中奥秘……

一、趁大丧扶立新君

自宋孝宗传位给太子赵惇后,没成想光宗赵惇是惧内的主儿,受制于李皇后,李皇后心狠手辣,妒杀了赵惇的一个宠妃,可怜的光宗从此精神便有些失常了,朝政大权于是落到李皇后手里。

李皇后为了孤立光宗,离间他们父子关系,说孝宗准备废了他,另立新主。这样一来,孝宗重病时,光宗也不去探望,只让自己的儿子嘉王赵扩去问候。孝宗驾崩时,知枢密院事赵汝愚,请光宗主持孝宗葬礼,光宗仍以身体不适为由推脱。这时赵汝愚主张立赵扩为皇太子,主持葬礼。

赵汝愚与李皇后有隙,他已经等不及立赵扩为太子了,一心想让懦弱的光宗退位,将他看好的赵扩推上帝位。于是借孝宗大丧光宗“不孝”的契机,开始积极运作。

赵汝愚认为,此事要想成功,如果得到辈高权重的高宗皇后吴老太后的支持,那就成功了一半,但是他与吴老太后并无什么特别关系,要想见到深在慈福宫中的老太后实在很难。这时,他想到了皇室外戚韩侂胄,此人的父亲娶的是吴老太后的妹妹,而本人娶的又是吴老太后的侄女,由他去游说吴老太后,是不二人选了。

他找来韩侂胄一说,一直在朝中不得志的韩侂胄觉得自己时来运转的机会到了,欣然同意。于是他带了一件礼物去了慈福宫,见到吴老太后,儿子新死,太后满面戚容。他安慰道:“太后节哀,保重凤体!”说着将一件长白山的千年老人参恭敬奉上。

太后于是看座,说:“贤侄婿有什么事吗?”“没事,就是来看看姑妈,不要太过悲伤了。”韩侂胄说着话锋一转,“顺便跟您谈谈心。”“谈什么心?”太后听出他弦外有音,于是开门见山。“有些事,有些事,恐怕您还不知道……”韩侂胄故作犹豫,吊起了太后的胃口。太后道:“不必吞吞吐吐,但说无妨。”“太上皇在病重期间,皇上从来没有去探望;现在太上皇驾崩了,皇上也不去吊唁,更不愿主持丧礼。满朝文武大臣都看不过去……”“竟有此事?我居然一点也不知道!”老太后叫起来,“这赵惇也太不像话了,哪里还有半点孝心,怎么为天下臣民的表率?”韩侂胄趁热打铁:“皇上平时也不理朝政了,朝中大权几乎全被李皇后掌控了,长此下去,恐怕爪子就要伸到您头上了。”太后闻听大怒:“有老娘在,还轮不到这小妮子猖狂!”韩侂胄知道火候到了,于是说:“要想遏止住李皇后的野心,当今之际最好的办法就是废了她的皇后之位,而废皇后之位最有效的办法是……”说到这里,他不敢再往下说了。

吴老太后自然明白他的意思,说:“如果让现在的皇帝效他的父皇退位,你以为由谁继位合适。”“自然是嘉王。”韩侂胄脱口而出,接着又道,“嘉王仁厚慈孝,刚毅果断,立他为新君,将是社稷之幸,黎民之福。”老太后半晌无语,然后决然道:“那就这样吧。我去劝皇上,让他退位养病。同时你去联络朝中大臣,给皇上施压,给嘉王造势。”“太皇太后圣明!”韩侂胄领命,兴奋地出了慈福宫。

此时的赵汝愚已取得统率殿前司亲卫军的殿帅郭杲的武力支持,第二天在孝宗灵前,吴老太后斥责了光宗的不孝之举,又说他身体不佳,劝其退位休养。其实光宗这个皇帝当得是够窝囊的,现在迫于种种压力,只好宣布让位。

于是,在赵汝愚、韩侂胄等人的拥戴下,将嘉王赵扩推上皇帝宝座,是为宋宁宗。

二、流放宰相逐大儒

赵汝愚策划的这次宫廷政变大获成功,他自然成了宁宗最宠信的人,径直升为枢密使,接着又升任右相,而且是独相,这样一来,他军政大权就系于一身了。韩侂胄在此次政变中的“定策”之功也不小,他向赵汝愚求官,不料赵却说:“我是宗室,你是外戚,拥立新君圣主即位是分内之事,何可以言功?惟爪牙之臣才当推恩请赏。”只让他做了观察使兼枢密院都承旨。韩侂胄知道赵汝愚是要独贪拥立之功,心里自是十分恼恨,决定找赵汝愚的茬儿。

赵汝愚开始在各个机要部门安插自己的亲信,特别是引进了一大帮理学之士,让大儒朱熹做了焕章阁待制、南京鸿庆宫提举。宋朝的国策是重文抑武的,此举自然得到皇室的嘉许和天下士子的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