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邂逅大师
1455000000008

第8章 维纳斯和蒙娜丽莎

二十世纪中国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破坏了许多博物馆,而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的大革命,把皇宫变成了人民的博物馆。它就是卢浮宫,堪称世界规模第一的博物馆。1792年,即法兰西共和国元年,时任国民政府内务部长的罗兰先生宣布把皇宫建成博物馆,从此让卢浮宫成为“富丽堂皇的艺术殿堂、人民战胜暴君的象征、法国荣华的描绘”。

拿破仑对卢浮的建设也是“功不可没”--他在对欧洲的南征北战中掠夺了大量珍宝,源源不断地运进巴黎的卢浮宫。当然也包括英法联军在中国颐和园抢来的文物。

卢浮宫经常人满为患。当地的旅游小册子上都是劝阻性的语言:“没有什么比呆在卢浮宫里一整天还要可怕的了。”但是我们还是迎难而上,不到卢浮宫能说到过巴黎吗?不看卢浮宫,还算是文化人吗!来自台湾的刘小姐曾给李岚清当过导游,她长得很秀气,普通话说得比我们还标准。她用丰富的知识和细致的讲解把我们引进博大的古老世界。我们戴着无线的耳麦,她用袖珍的小话通娓娓道来,我们听得很清晰。

没想到卢浮宫前门的拿破仑广场耸立一座玻璃制造的现代化的金字塔,那是1983年修建的入口处--华裔设计大师贝聿明铭先生的作品,当时曾遭到一片反对声。贝先生1917年出生在广东长于苏州,17岁到美国学习建筑,后来成为美国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当时巴黎市向全世界征集卢浮宫的修建方案,密特朗总统邀请世界顶级的15位博物馆长对方案进行评选,结果有13位选中贝聿铭的“金字塔”。现在看绝对是盖世精品了。透明高大的建筑并没有遮住周围的宫殿,并且相得益彰。金字塔是古埃及历史文化的象征,也是欧洲文化的源头,建在卢浮宫的入口,适得其所。上尖下宽棱锥的金字塔形,使卢浮宫的入口扩大,阳光透过玻璃使卢浮宫的地下大厅一片明亮。我们跟着来自各国的游人从金字塔走进卢浮宫,抬头仰望蓝天和四周的宫殿,真有一种中国人的自豪。刘小姐说,过去卢浮宫入口狭窄,游人一多拥挤不堪,建成金字塔后出入宽敞,才使卢浮宫的游人成番论倍地增加,最后不得不每天限量参观。这个建筑先遭到愤怒的抵制,后又被赞美为“充满激情的几何结构”,“现代主义建筑的精典”。1993年11月28日,在卢浮宫开馆200年的庆典上,密特朗总统为贝先生授予“荣誉军团司令勋章”。

整个卢浮宫的展览分7个部分:古埃及、古希腊、伊特鲁利亚和罗马、古代东方艺术、油画和雕刻、艺术品和家具、绘图艺术。40万件展品布置在相连的几座皇宫里,走马观花地走一遍,也要几天的时间。根据刘小姐的建议,我们也只能观赏希腊雕塑《米罗的维纳斯》、《胜利女神雕像》和意大利大师达·芬奇的油画《蒙娜丽莎》这三件“镇馆之宝”了。

穿过拥挤的人群,我们终于在一楼的古希腊大厅里看到了那尊白色大理石的高2米的雕像--维纳斯被人团团围住,像正在表演的模特。你好,维纳斯!在众目睽睽下,她目光沉静温柔,矜恃有度,落落大方。她上半身裸露,肩头圆润,双乳挺秀,小腹微凸,线条柔和。下半身由一条披巾围住,身姿转折有致,头微倾,神态安祥。这坦荡而自尊,柔而不妖,媚而不荡的女神形象,为整个世界倾倒,为全人类迷恋。她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女神阿芙洛狄忒,罗马人称她为维纳斯。在奥林匹斯门下,她是爱情和美的女神;在罗马神话中,她是爱情的保护神,还司丰产和植物,她给人类带来食物。我看,她又是活生生的人,在这尊洁白光滑的大理石面前,你会感到她血液的涌动和肌肤的温度,你会

有亲近和触摸她的欲望。

维纳斯来自法国一个叫米罗的小岛。1820年,一位农民无意间在山洞里发现了她,并把她献给了国王路易十八。她的精美让全世界震惊,但断去的双臂,让人类伤感遗憾,让艺术家们浮想联翩。德国人福尔托温戈拉设想,女神应该左手前伸,小臂搁在一根立柱上,手里托着一个金苹果,右手自然下垂,扶着自己自然下滑至腹部以下的衣裙;英国人克罗蒂阿斯则认为,女神应该左手上臂向前平伸,小臂上曲,手里握一只金苹果,右手下垂拉住下滑的衣裙;还有一种较为流行的的意见是维纳斯左手前伸,紧握一面盾牌,右手腾空,略向前下垂。我发现维纳斯的左臂上还有当年有人要为她安装假臂的洞眼。但这所有想像和努力都是画蛇添足。“断臂女神”的残缺美,更增加了这一艺术品永恒的魅力。如果有人问,这标志着希腊雕刻艺术极品的维纳斯美在哪里·我说因为维纳斯更像人。人是万物之灵。人之美,为万物之绝美。希腊文化艺术的人文主义光彩照亮了人类进步之路。

可惜我们无法考证是古希腊的哪位伟大的雕塑家,为我们留人了后人无可超越的世界第一美女的永恒形象。

我们在二楼的意大利绘画馆找到了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这个三四百平方米的大厅站满了人,像看电影一样注视前面墙上悬挂着的高77厘米宽53厘米的画像。这大概是全世界单位面积凝聚目光最高的地方。然后游人们再有秩序地排着队走到画前,仔细端祥。每人不能超过10秒钟。我看到画面上的蒙娜丽莎呈坐姿微左倾,双手交叉胸前,卷曲的头发顺肩而下。洁白的双手和颈部丰满而有弹性。她身穿一件丝绒的衣服,从衣褶上看出质地的高贵。最为精彩的还是蒙娜丽莎的脸部:在饱满的前额下,一双细长的眼睛略微斜视。鼻子挺拔清秀,两片薄唇红润,紧闭的嘴角向上翘起,与眼神一起形成一个淡淡的微笑。这个甜蜜又神秘的微笑成了这幅画永恒的魅力。也许最大的魅力关于这幅画的种种传说。

这幅画是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大师达·芬奇1503年的作品,他出生在中世纪晚期伟大的文艺复兴时代,那是一个“巨人的时代”,他就是那巨人“三杰”中最负盛名者。1452年4月15日,达·芬奇出生在文艺复兴运动的源发地--山川钟秀、人杰地灵的佛罗伦萨附近的一个小镇。他的父亲是小镇的公证人,他是父亲和一位美丽的乡村姑娘的私生子。倍受白眼的小芬奇从小奇情于小镇如画的山水,用手中的笔涂涂抹抹是他天生的癖好。14岁时他来到了佛罗伦萨,拜当地久富盛名的画家、雕塑家维罗齐奥为师。而他的学习是从画鸡蛋开始的,经过相当长的时间,一直到老师满意这止。在此同时他刻苦研修各种知识。20岁时他成了佛罗伦萨公认的绘画天才。28岁时他才有了自己的画室。1495年到1497年,他为米兰大公莫兰的夫人在修道院食堂的墙上创作完成了壁画《最后的晚餐》,画面上耶稣面对着自己12个门徒,判断着可能的出卖自己的人,那13个人的表情成为世界美术史上最精典的镜头。这幅画奠定了达·芬奇文艺复兴时代大师级的地位。然后这并没改变他和这幅作品多舛的命运。达·芬奇被人贵族御用,没有尊严,待遇微薄。1443年,法军炮轰米兰,修道院倒塌,幸亏那面墙没有倒塌,但那幅画受到破坏。直到1454年,专家使用最新技术成功地复原了这幅画。

达·芬奇在米兰工作17年后,心力交瘁地回到家乡佛罗伦萨,以绘画维生难以糊口。但是他锲而不舍地追求真理,在绘画以外的许多领域都有建树,包括军事、建筑、雕塑、音乐、生物学、哲学等。但是他从没想到自己最大的成功却因为《蒙娜丽沙》。1503年,46岁的达·芬奇应当地一位银行家佐贡多的邀请,为他的夫人画像。当时那个女人二十四五岁。达·芬奇让她去掉身上的贵重饰物,保持出水芙蓉般的清纯,又为她讲故事,引出会心的微笑,用画笔真实地记录了这个贵妇的朴素神态。这幅画达·芬奇断断续续画了四年,不断的修改,总是不满意,后来一直带在自己的身边,一直到他去世后才被发现。达·芬奇死于1519年5月2日,他的身过只有几个朋友和他的学生。死前他曾痛苦地说:“我一生一事无成。”

五百年来,人们为这幅制造了许多神话,围绕谁是蒙娜丽莎、蒙娜丽莎是不是在微笑、卢浮宫的《蒙娜丽莎》的真伪争议不休,其专著不比中国研究《红楼梦》的少。1911年8月12日,这幅画突然失踪,一年后又在法国一个边境小镇找回。从此这幅画身如天价。每半年《蒙娜丽莎》从卢浮宫到科研部门“体检”时,由30辆警车和200名荷枪实弹的警察护送。1954年10月,此画到英国展出时,邱吉尔派出6架专机和300个礼仪小姐到巴黎迎接。1963年6月,此画在美国华盛顿展出时动用4万保安人员,每个参观者要经过6道关口的检查。在当今世界上,《蒙娜丽莎》的派头比罗马教皇还要大。

导游刘小姐问我,维纳斯和蒙娜丽莎,你更喜欢谁?我说,神话了的蒙娜丽莎离我们太远了;而人化了的维纳斯离我们很亲近。

我们只在二楼梯口高大的《胜利女神雕像》前匆匆而过。断头断臂的女神只有两侧舒展的大翅膀。卢浮宫使每个参观者都展开从现实飞向远古的想像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