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美满的亲子关系
1490200000008

第8章 亲子关系决定于教养观念(5)

把自己当做鬼的“鬼父母”

当父母的权威失去效力或者遭受严峻的挑战而感到吃力时,“神父母”当不成,很可能就转变为“鬼父母”,以加强子女的恐惧感和无助感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他们动不动就威胁、恐吓,使子女在恐惧中完全服从命令。在子女的心中,时时有雷电的预感,而且知道来自父母的“雷电”随时会打下来。他们不敢期望晴空万里,也不敢期待风和日丽,却一心一意期望“雷电”早一点出现,然后再莫名其妙地等待下一次“雷电”的来临。这种家庭,离和谐太远;这样的“鬼父母”,不是把子女整死,就是逼使子女稍长大后便离家出走。

讲到无助感,子女就更加可怜。美国心理学家塞力曼(Seligman)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把狗关在实验箱内,用鞍绳绑牢,然后施以电击。刚开始时,狗会挣扎、扭动、哀叫、拉屎、撒尿。但是无论它做何反应,都于事无补,都不能逃避电击的痛苦。隔了一天,工作人员又把这条狗放进另外一个实验箱中,一端是电击装置,另一端则是没有电击的装置,中间只隔一道矮墙,很容易跨过去,狗如果想要逃避电击,只需轻松跨越矮墙,并不困难。但是,电击开始时,狗痛苦地哀鸣几声,便安静下来,不再挣扎,一副逆来顺受的样子,乖乖地承受电击的痛苦。虽然对这条狗的束缚已经解除,但它仍然毫无逃避的企图和反应。狗急居然也不会跳墙,因为它已经产生了无助感,变得十分消极。

“鬼父母”的最大“成就”,应该是促使无辜的子女学习到这种无助感,子女只知道无可奈何地忍受痛苦和折磨,却毫无冲破逆境的企图,更谈不上有发愤图强的行为表现。这种无助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完全是“鬼父母”的高压和恐吓所产生的恶果。

“神父母”有爱心,却要求子女百依百顺;“鬼父母”缺乏爱心,却也要求子女绝对服从。这两种父母,都不可能营造真正和谐的亲子关系,也不能使子女安心地生活。

把自己当做人的“人父母”

我们最好明白,任何人只要活着,就不可能是神。再神也不过是人,何必把自己看成神呢?但是,世界上似乎只有人喜欢装神弄鬼。有些人明知自己不可能是神,却一装再装,务求装得像神。结果装神不像反倒像鬼,那才是得不偿失。不如反过来想:我们既然生而为人,就应该把自己当做人看。只要把人做好,也就不枉来此度一生,问心无愧了。

父母把子女当做人看待,首先就会明白,人有个体差异,每个人各不相同,因此看待子女,也要有所区别,而且加以尊重,并不刻意求同。加上人各有不同的优缺点,不可能十全十美,所以不致苛求子女样样第一,

既然是人,终会衰老,需要子女的照顾。在金钱方面,也应该加以扶持。父母是向子女表明,将来不用子女的钱,先父母如果地下有灵,会不会认为自己的子女在怨责先父母竟然要自己的钱,或者自我标榜在是否用子女的钱这一方面表现卓绝?自己以身作则,奉养先父母,却向子女表示,自己不用子女的钱,是不是同时向子女暗示,自己比先父母更高明一些,或者更有本事,更有办法呢?子女赚钱奉养父母,主要的意义原本不在“养儿防老”,而是子女应该尽这份孝心。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一道理却被一些不明事理的人曲解为养儿防老,并且大加批评,这才蒙受不白之冤,以迄于今。

孩子求学期间,父母最好告诉子女,读完书赚了钱,必须奉养父母,以此来加强子女的责任感,这也是父母应尽的一份责任。父母可以不要子女奉养,却不能以此自我标榜,也不应该因此而倡导子女不必奉养父母。有些人为了不接受子女的奉养,避免养儿防老的讥讽,更下定决心,不生男育女,这是不是十分可笑的做法?

当然,父母不能存心养儿防老,不应该硬性规定子女要给多少钱,更不可以看子女给多少钱而表现出相应的态度。父母也不能够因为自己的钱够用,便认定子女不需要负有奉养父母的责任。孝心有精神的一面,同时也有物质的一面,子女的处境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是人就应该有仁心,对子女管教应该严格,但是必须出于爱心,严中有爱,子女即使一时不能接受,终究会体会父母的爱心,而逐渐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

子女逐渐长大,开始喜欢凡事表示意见,甚至和父母争辩。这时“人父母”就会想到自己是人,子女也是人,认为这种情况原本是人之常情,不致一时气愤便以子女无理取闹为由而加以斥责。出现这种情况,父母最好忍耐一下,等待争论过后,再向子女说明,相信效果会更好。

人都善于模仿,“人父母”当然明白子女会以父母为模仿对象。记得一位教育界人士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父母不能以身作则,起码也应该以身作例。”不能够时时作则,至少也可以偶尔做例。譬如平日工作十分忙碌,经常不在家中,不能够每天按时分担某些家事,至少也应该利用短暂的时间做一些家事。再由另一半向子女说明:若不是工作太忙,一定会帮忙家事,自己再表示歉意,实在是不得已。

很少发脾气的人偶尔发发脾气,大家才会重视,因而才能够产生一些效果。若是动辄发脾气,大家习以为常,根本没有什么反应,那就是白发脾气,徒然伤害自己。“人父母”明白这个道理,在家很少发脾气、使性子、说重话,所以偶尔发一次脾气,就会给子女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为了避免父母再发脾气,也会特别小心。

严父,并不是整天板着面孔,不苟言笑。态度严峻的父亲,子女大多敬而远之,反而什么事情都想法隐瞒,从而产生很深的隔阂。严的意思,应该是绝不放松。但是所采取的方法和态度,仍然要因时、因地、因事制宜,才算合理。有些人一听到严,一想到严,就立刻认为那是至高无上的旧传统,便是不了解严父仍然有慈祥的一面。让子女轻松愉快,却仍然坚持自己的原则,丝毫都不放松,这才是受子女欢迎的严父。

人的成长,大多有一定的过程。譬如学习语言,一岁的新生儿女,由早期吸吮反射,发展到口腔动作的灵活、舌头肌肉的协调,能够经由哭、笑以及各种声音的模仿,在喃喃学语中奠定说话的基础。一岁半左右,可以使用单一的词汇来表达不同的语意,算是说话的开始。单一的词汇重复使用,是这个阶段的特点。两三岁时,能用简单的口语模仿大人的语气、语调,将所学的语汇组合成简单的句子。三岁以后,才能够逐渐用复杂的语句。大约七岁左右,才逐渐熟练。

“人父母”知道语言的学习过程,所以不致过于焦虑,一直担心子女的语言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有些父母发现子女说话结结巴巴,便认为是口吃,因而刻意要求子女重说,以致增加很多不必要的压力,非但无济于事,反而加重了症状。实际这是不流利,不一定是口吃。但是也不必排斥子女的口吃问题而坚信自己的子女不会这样,这样只会延误治疗的时机。子女语言障碍的治疗,需要父母的参与和配合,父母需提供广阔的语言刺激环境,表现正确的语言模式,对子女施以爱心和关怀,这将有助于子女的语言发展。

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心理的变化很大,“人父母”会顺着这种变化而妥为调理。“人父母”也知道自己不一定了解子女,所以随时在日常生活中细心观察,多花一些时间和子女接近,从子女的情绪、读书心得以及兴趣转变,甚至吃饭、睡眠是不是正常等方面来加以注意。发现子女有错误,不会随意责骂,也不会轻易放过,必定以诚恳的态度婉言教导,以免引起子女的抗拒。

“人父母”不是圣贤,难免也会犯错,但是教养出来的“人子女”却会以“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来回应。这多么富有人情味。“人子女”有时也会心甘情愿地视父母为“神父母”,尽力顺从父母的指导。只要出于自愿,那就是正神,不可能变成邪神。“人父母”做得好,最起码不会成为子女心目中的“鬼父母”,“人父母”会维持人的身份地位,不愧为人,

出于对“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的认识,子女不必对自己的父母做出什么评论。但是,自我反省对任何人都很有必要。父母应扪心自问:自己对待子女的方式是属于“神父母”、“鬼父母”还是“人父母”?或者站在子女的立场想一想:我们平日的表现,在子女心目中,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把父母当神,固然不好;把父母当鬼,那就更加不妙;若是把父母当做人看,就比较放心。但是同样是人,也有不一样的角色扮演,必须是人当中的父母,而不是人当中的朋友,更不是人当中的佣人。

人生有着阶段性的变化,子女的成长阶段,父母最好顺其自然,在教养的方式上做出合理的调整。相信只要调整得合理,必然有良好效果,而且必然会受到子女的欢迎。

教养子女要做好阶段性调整

制订长期的教养子女计划

父母对于子女的教养,最好制订长期计划。依据子女的年龄、实际状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换句话说,教养子女要适时做好阶段性的调整,以求合理。

子女入学以前,以培养良好习惯为主

尽量通过各种游戏或活动,提供各种玩具和用具,以促进孩童手指的灵活性和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在团体游戏中学习相互配合、协调谅解、分担任务的态度与方法。进行各种寓教于乐的活动,引导孩子从中学习所需要的生活经验,逐渐养成一些基本习惯。唯有亲子互动、共同欢乐,父母才知道子女真正的成长情形。这时候,父母还要常以笑容来鼓励子女表现真实的言行,因为明了子女,才有办法观察到子女的身心情况。

譬如婴儿笑的时候,父母也跟着笑,彼此产生交流,真正和孩子在一起。但是心理学家特别指出,不管花多少时间与子女在一起,都只能算陪伴子女,必须为子女做一些事情,才算是共同度过。如果父母仅仅是坐在一旁,各看各的书,或者一起看电视,根本没有注意到子女,这样的陪伴对子女并没有意义。因为只有量而缺乏质,不能真正地交流。对子女来说,父母也是独特的、唯一的、不可替代的。子女希望和父母在一起,更希望彼此有真正的交流,从而营造出温馨的气氛。在父母面前,子女是天真无邪的,所有言行都没有伪装,所以父母可以亲自去了解,对别人的评量和建议,最好只作为参考,未可尽信。父母观察子女的言行,不能够只凭一两次的发现便妄加判断,以免错怪了子女,让子女觉得冤枉而难以接受。

父母当然不可能在家专门教养子女,所以母亲就算原本在职场上工作,怀孕生育之后,也最好能够暂时辞去工作,在家担任全职妈妈。父亲工作之余,也应该抽时间和子女共度,使子女获得更周全的教养。

观察子女的行为,主要在了解子女的动机是什么,但是动机看不见,任意加以猜测也未必猜得准确。最好的方法就是多用耳朵听听子女在说些什么,为什么这样说,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说这样的话。许多父母喜欢在子女面前滔滔不绝,却很少聆听子女所说的话。这种方式只能制造亲子之间父母用心聆听子女的话,才能够通过子女所说的话听出背后的动机,以便进一步了解子女真正的用意。要想让子女把心中的困惑或问题说出来,有赖于父母的沟通技巧。通常父母耐心听完子女所说的话后,只要适当地重复子女的那句话或者其中的几个字,便能够引导子女说出更多的话来。譬如子女说“我不去”时,父母不妨重复“不去”这几个字,子女往往就会顺势说出不去的原因。为了引导子女说出更多的话,父母必须设身处地站在子女的立场,配合子女的年龄、性别和所处的场合,以将心比心的方式,来细心加以体会。

对子女真实的身心情况,父母最好能秘而不宣。因为父母了解子女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寻找子女的缺失,更不是为了炫耀父母的精明,完全是出于有效辅导和合理教养的需要。如果把发现的缺失公开说出来,反而产生不良的后果,增加辅导的难度。我们都知道隐恶扬善是一种美德,可惜一般父母在对待子女时,经常忘了这一点,不但没有发扬这种美德,反而时常背道而驰,不惜揭子女的疮疤,伤害子女的自尊心,甚至逢人就说,生怕张扬得不够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