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实用口才全书
2050400000010

第10章 培养良好口才,提升语言魅力(9)

最初,常会觉得对方“无理可喻”、“莫名其妙”,“不可思议”……甚至因此慨叹、生气、摇头……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冷静的思考,仔细的分析,反复的研究和探索,会帮我们很大忙的。

渐渐地,在苦恼和困惑中,找到了一条出路,发现我们的某一句话引起了对方的误会;或者,知道对方对我们的动机有所怀疑;或者,对方提出的问题,都不是主要的理由,因此,他们所说的理由,都是很容易驳倒的。但是,就在这些很容易驳倒的理由的后面,还隐藏着一个或几个最充分最重要的理由。这个理由,他不肯说出来,或是不敢说出来。一个人常常不肯说出他的真正的理由,因为他还不信任我们。也许他不相信我们对他的真正的关心,和十足的诚意,不相信我们有替他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不相信我们能够全心全意地为他着想,不相信我们能够替他保守秘密。

只要他还不相信我们,他就不会把他的内心的秘密向我们坦白地全部托出,那么,我们就不会明白他的用意,不会明白他的动机,我们也就无法说服他们。

从以上的情况看,我们想说服别人,首先必须具有强大的人格方面的力量,必须有光明磊落的心胸,必须要时时都能够为别人着想,使别人产生信赖感。倘若这样,相信你的“忠言”是会起作用的。

在我们周围,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朋友或亲戚,也许自己的家庭中,就有这样的兄弟或姐妹,我们常常觉得他们是不可理喻的,无论如何也讲不通的,我们对他们简直是“爱莫能助”。不过,如果我们懂得怎样去说服他们,不心急,不暴躁,多用点心思,多动点脑筋,也不是全无办法的。当你经过这样一番努力,你对于人们的心灵,和他们思想与行为的关系,就会了解得更细致,更透彻。那么,你说服别人的能力就大为提高了。倘若你能够说服这种不可理喻最难说服的人,那么,说服其他人就更容易了。

在我们朋友之中,不乏善于替人剖疑析难、排难解纷的人,他们都是在经常关心别人,在设法解决别人问题的努力中,积累起丰富的说服别人的经验。

应付语言伤害的秘诀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会不同程度地受到他人的伤害,尤其是要受到某些尖刻的语言伤害。一个人的脸上挨了耳光的伤害还不算重,因为肉体的疼痛过一会儿就消失了,可是,如果一个人遭受语言伤害,那么感受就不同了,将会在你的精神上产生不能忘怀的记忆。而且,肉体上的伤害,可以去叫警察判定程度,而精神的伤害则无法判定,因为这往往缺少直接伤害的有力证据。

语言的戕害难以溢于言表,它会滞留在你的心灵深处,因此你得到同情的机会微乎其微,更不易得到帮助。更糟的是,语言伤害常常很难察觉。因为语言伤害往往十分隐蔽,当你发现时,你也许会去责怪自己而不去责怪对方,这会更加痛苦。

解决语言伤害问题,的确是个难题。如果有人明显地瞪起眼睛对你说:“你是个笨蛋”,你一定知道如何去对付他;可是当有人面带讥笑地对你说:“你应该知道怎么办了,怎么这样不长记性呢”,对这种有伤你自尊心的话,你可能会手足无措,不太容易有应付的办法了,尤其是当你的上司说这种话时,你更会发懵。

许多人在这方面几乎没有受过任何训练。有些人曾认为,这方面的教育是通常所说的修辞问题,其实不然,光靠语言修辞远远不够。如果你从来不曾受过这方面的任何训练,更需要弥补。

对付语言伤害的应变诀窍不在于教会你去如何进攻别人,而是让你学会在自己受到攻击时,如何把对手的工具变成自己的力量,不失身份地去反击对方,要知道,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你完全有能力保护自己,特别是在你运用下述方法去应付各种伤害的情况时,你会变成一个机智的人。

(1)要能防患于未然

你必须时刻能识别自己是否正处在一个遭受语言伤害的境况之中。在和某人谈话以后,你感觉到了伤害的成分,假如你把由此而产生的心情压抑的原因归咎于自己,那么你就没有感受到自己在受到伤害。因为你不懂得什么是语言伤害及其如何识别,你将是常遭到突然袭击,而且经常成为别人进行语言攻击的理想靶子。如果你在这方面得到训练,就会防患于未然。许多人往往欺软怕硬,这也是一部分人的劣根性。当他发现受害者无力反抗时,他们总是寻找那些软弱可欺的人作为发泄的对象。因此第一步你必须学会去识别语言伤害的迹象,清楚并及时地察觉到自己在遭受伤害,在伤害者还没有将恶毒的语言说出口之前,你就应该意识到并且进一步采取对策。

(2)对付要适可而止

如果你学会识别想伤害你,并了解他的“把戏”包括使用的是什么武器,其能量及技巧如何,这就好办了。但也要注意,一个人说话的声音过大,不愉快的面部表情或是公开使用侮辱性的语言,这些常见的伤害手段,它们有时会使你误入歧途,如果你“以暴易暴”将无济于事。因此,反击应该恰如其分。你不仅要恰当地选择词汇,而且用词的程度也应讲究。对一个技巧不高的进攻者,你就不必花费更多的精力,那样既不道德又会显得你心胸狭窄。可是,对付一个高明的老手,就要使出“绝招”,不可轻敌,免得对方感到你无能可笑。也就是说,反击必须恰如其分,语言自卫应该“适可而止”。任何时候都不要去进行过分的回击。

(3)要有绅士风度

虽然你去反击别人的伤害,但一定要保持绅士风度。对于很多人来说,尤其对妇女的自卫是最棘手的事情,很多人发现,在家庭纠纷中,受害者往往是比女人更高更壮的男子。毫无疑问,传统文化的巨大压力使绝大多数妇女仍受到压抑,但在现代,随着社会的变化,“阴盛阳衰”也是事实。妇女有时候也会使用不当的语言向男人发泄不满。我们一直受着这样的传统教诲:“好男不和女斗。”特别是当你的对手比你弱小,你就不应去伤害他,两阵对垒,须旗鼓相当。然而,语言伤害很难用男女性别和力量的强弱去衡量的。有时技巧性很高的伤害语言会出自妇女的嘴里。不过,高明的男人总记住自卫是一种绅士艺术。语言自卫是一种和平的方式,应当能够和平解决的时候,就不付诸武力。

让你在说话时不会卑怯

当你面对别人伶俐的口舌、独到的见解、逼人的语势,可能有些朋友会产生卑怯心理,或缄口沉默,或支吾其词,一副笨嘴拙舌的样子。作为参与谈话的一分子,出现这种情况,不仅不能发挥自己的口才能力,也不利于各抒己见的良好气氛的形成。下面具体谈谈几种说话卑怯现象及克服方法。说话卑怯的现象主要有三种:

(1)在别人独到见解面前

对别人所说的话,我们觉得都是真知灼见,给人以思考和启示,甚至有振聋发聩的感觉。如果在整个谈话过程中,这样的话语层出不穷,我们置身其中,不觉心有所动:别人的水平那么高,见解那么独到、深刻、精辟,我是无法比及的,我要保持沉默,不要说出来闹了笑话,败了别人的胃口,淡了场面的品味。结果越想越别扭,错过了许多说话的机会,把自己弄成了多余的角色。其实交流是由若干人组成,每个人都会围绕话题认真思考,发表一孔之见。这是他认识最深刻、最急于发表出来,感觉上最应与别人交流的东西。其中有精辟、深刻的地方,这是很正常的。我们只要认真听取他人意见,并作积极思考,也会有自己的见解和认识,发表出来也会对他人产生启迪作用。如果仰面看人,自惭形秽,小看自己,怎能不出现卑怯现象呢?

某校文学社经常组织文学沙龙活动,别看这些青年学生稚气未脱的样子,但谈起文学话题,个个高谈阔论,不乏精彩之论。某女生自入社以来很想与同学们交流,可每次活动她都在别人的高见面前丧失信心,有些意见到了嘴边又犯起嘀咕,打了退堂鼓。其实这个女生在文学上还是有见解的,创作上也有所收获。稍加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她是在别人独到见解面前产生错觉,出现卑怯心理。如果她能意识到这些,同样会发表令人耳目一新的见解。

(2)在别人说话优势面前

每个人说话都具有他自己的特色,方式、角度、特点都不尽相同,说话形式的差异表现为说话时的争奇斗艳,这就形成一个人的说话优势。比如有的口齿伶俐,有的严谨清晰,有的音色悦耳抑扬顿挫。在别人这些优势面前,有人可能会想:我能有这样的说话能力吗?我如何比得过他呀?如果听听我的发言,岂不大煞风景,让人难堪。还是不说为好,免得丢人现眼。其实这是心理上对别人说话优势放大所致,是被对方镇住了,不知不觉地将自己的说话劣势与对方优势进行参照。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坚持自我,认真说话,同样会赢得别人的良好反应。

有一个年轻人说话一板一眼,虽语速缓慢,却很清晰,富有节奏感,还是很能打动人的。可他在大家面前总是说话不多,那卑怯的样子让大家大惑不解。后来大家才知道,他十分仰慕别人说话的幽默俏皮、轻松灵巧,感到自己相形见绌。他只看到了别人说话的优势,却忽视了自己的优势,由此产生卑怯心理,实在大可不必。

(3)在别人心理优势面前

说话表面看是一种嘴皮子功夫,实际上与人的思维状况和心理活动密切相关。而说话能力、思维状况是稳定因素,心理活动则是变化因素。因此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常常是一个人说话水平发挥程度的决定因素。面对不同的说话对象和说话关系,说话心理常会出现微妙变化。地位、身份、关系是影响这种变化的重要因素。

比如一个领导,他在部属面前谈话就具有心理优势,说起话来,思路大开,妙语连珠,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口才能力。此时我们会感佩不已,觉得对方说话水平就是高人一筹。自己未等开口,早已先泄了气,应有的水平也削了一半,只好怯懦洗耳恭听,勉强说几句也气弱语虚,缺少底气。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克服这种羞怯的心理呢?

(1)从生理的角度进行心理调节

生理与心理是互动互制的。心理的变化会引起生理的相应变化。同理,生理的调节也会对心理产生影响。当说话产生怯懦现象时往往难以控制,通过生理上一些调节措施往往能取得良好效果,比如通过深呼吸、搓手、舒展四肢、走动、洗涮等方式,都可以使卑怯紧张的心理消除、缓解。有个青年在公众场合说话出现卑怯心理时,采用漱口、扭拧皮肤等独特方式缓解和转移自己的卑怯情绪,效果也很显著。一次面对几位专家,他开口发言时口舌哆嗦,他喝了几口水,狠拧了自己几下,顿时卑怯心理没了踪影。

(2)以心理暗示进行心理放松

心理的毛病用心理的方法去矫治最直接最有效。心理卑怯现象是心理夸张性感受所致,必须让心理感受重新归位。要达到这一要求,需要采用心理暗示的方式,对对方做客观、正确的认识,对自己做准确、公正的评估,这样就能保持清醒,树立信心。如当别人说话显示出我们所无法达到的优势时,我们可做这样的暗示:这是他的优势所在,我同样也有优势,一样是他比不上的。一个女孩对一个善搭腔会交友的青年羡慕不已,但她暗示自己:我会分析善演说,他比得上我吗?结果她在这个青年面前不再有卑怯心理,守住了方寸。

(3)加强对对方的认识,提高自信心

说话的卑怯现象,从本质上说是对对方评估过高引发的。过高地评价了对方,从而看轻了自己,产生距离意识和崇拜意念,此时既卑且怯,也就自然而然了。我们要加强对对方的认识,切勿对对方过高认定,更不要神化,要还其本来面目,把他看作一个平常人。同时谈话者都是平等关系,发言时也以讲民主为宗旨,不要人为地把双方关系拉开。正确认识自我,摆正自己位置,提高自信心,这样还谈得上卑怯心理吗?有个青年教师生性懦弱,在领导和德高望重的老教师面前常有卑怯现象。如果他能把对方看成平等的交往对象,视作自己的同事,卑怯现象当会彻底消除。

(4)克服表现欲望,注重表达效果

有时我们说话产生卑怯现象,并不是小看自己的缘故,而是极强的表现欲望造成的。说话之初就想着一鸣惊人,压倒他人。当发现别人口才卓绝、见解精辟时,心理上产生失落感、挫折感,情绪上就受到冲击而一落千丈。对此,要培养朴实、自然的说话风格,把自己的意思圆满地表达出来就行了,期望值不要太高。只要心态平稳,卑怯意识也无从谈起。有个教师参加省里的一个教研会,发言时挥洒自如,从容自若。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人何以如此练达?关键是他心态平稳、正常,没有过高的期望。

(5)增强责任感,消除退却情绪

在别人出色的表现面前,一旦产生了卑怯现象怎么办?打退堂鼓草草收场,难免尴尬,给以后说话也带来恶性循环。此时要增强说话的责任感,以力陈己见为职责,坚持下去决不退却,怯懦心理反会得到克服。人往往就是一口气,顶了下去,口舌也随之麻利起来,卑怯现象会自动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