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告诉你一个华盛顿的故事
2309700000005

第5章 投身军界(1)

我希望我将具有足够的坚韧性和美德,藉以保持所有称号中,我认为最值得羡慕的称号是:一个诚实的人。

——华盛顿

(一)

1752年底到1753年初,英法两国在俄亥俄流域都加紧了行动。尤其是法国人行动更快,气焰也咄咄逼人。他们多次重申法国对俄亥俄地区享有的绝对主权,并不断将前哨阵地沿俄亥俄河向前推进。

为扩大自己的势力,孤立打击英国人,法国人还派出许多冒险家当说客,挑唆印第安人站在法国人一边,采取敌视孤立英国的立场。对那些坚持亲英立场的印第安部落,法国人则采取野蛮的驱赶和屠杀政策。一时间,俄亥俄河畔狼烟四起,哀鸿遍野。

1752年底,有消息称:法国人正在筹划一次大行动,准备从路易斯安那至密西西比河沿岸建立一系列的军事哨所,将这一地区与加拿大连成一体,把英国人困死在阿勒格尼山中。1753年春,一支1500名法军组成的军队在伊利湖南岸登陆,开始修筑据点,方向直指俄亥俄地区。

坏消息不断传到弗吉尼亚,丁韦迪总督坐卧不安。如果法军继续南下,俄亥俄地区就会落入法军手中,这不仅对英国在北美地区的殖民扩张是个致命打击,对俄亥俄公司股东之一的丁韦迪总督来说也是个巨大损失。他决定向法军提出书面交涉,派一名特使向法军方面提出书面抗议,警告法国人不要鲁莽行事,给他们的冒险行为以当头棒喝。同时途中还要观察作战地形,刺探法国的兵力部署,尤其是能摸清法军后续支援部队的动向。

但是,派谁去完成这一重要使命呢?

这是一次重大而艰难的使命,事关和、战大局,何况路途崇山峻岭,自然环境险恶,加之印第安人此时态度反复不定,稍有不慎就有生命之虞。前些时候曾派人去过法军司令部,结果使者慑于法军的阵势,还没到目的地就跑回来了。因此,使者必须具备胜任长途跋涉的强壮体格和头脑灵活、善于应变的本领,还要善于与野蛮的印第安人打交道。

华盛顿听到这个消息后,认为这是自己崭露头角、争取荣耀的绝好机会,因此决定写信向总督请缨前往。

当时的华盛顿还不到22岁,显然这个年轻人的勇气让丁韦迪总督既吃惊又佩服,因此他请华盛顿来到总督府,与他进行一席长谈,然后当即决定:授予乔治·华盛顿少校职务,担任出使法国司令部的重任。

接受命令后,华盛顿聘请了向导、翻译、医生、顾问等随行助手6名,并做好了充足的物资准备,带了赠送给印第安人的礼品,购置了马匹、帐篷、食物、药品和日用品等。1753年11月15日,华盛顿一行7人从威廉斯堡启程,向法军驻地伊利湖进发,其间距离不少于1600公里。那时的北美交通闭塞,没有舟车之利,只能以马匹代步。

当时正值初冬季节,已经下去了雨夹雪,河流开始冰冻,沿途的艰辛可想而知。他们一路马不停蹄,经过弗雷特列克斯堡,翻越兰岭,穿过海拔1700米的大草原,走出暗藏危机的沼泽地带,几乎每前进一英里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11月23日,华盛顿等人行至阿勒格尼河畔。在这里,华盛顿逗留了半天,仔细观察了河流两岸的地形地貌,并用土地测量员和军人的眼光对该地形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记录。华盛顿认为,这是法军南下的必经之路,也是英法两军未来必争的战略要地,同时也是阻止法军入侵的最佳设防点之一。只要占据这个制高点,法军就休想渡过阿勒格尼河。华盛顿的这一发现后来曾为英军的战略部署起到了重要作用。

当天晚上,他们到达了印第安人特拉华部落的一个部落中,拜访了该部落的酋长辛吉斯。经过艰苦的谈判,华盛顿终于说服辛吉斯接受了他的建议,一起前往罗格斯顿会见印第安人的“王中王”——亚王,共商防御法国人的大计。

11月24日晚,华盛顿一行来到罗格斯顿,碰巧亚王外出狩猎去了,他们便在罗格斯顿暂时住下来。

11月26日上午,华盛顿正在等亚王归来,忽然一群准备前往费城的法国逃兵进了村子。经过询问,华盛顿从他们口中得知,法国当局已派遣一支100人的队伍乘坐8艘满载粮食的小船从南方的新奥尔良沿密西西比河北上,向罗格斯顿推进,企图从伊利湖南下的法军回合。目前法军已在新奥尔良和伊利诺斯之间建立多个据点,通过这些据点与大湖区保持联系。华盛顿立即将这些情报记录下来。

(二)

下午,亚王终于回来了,华盛顿立即带人正式拜访。经过短暂的交谈,华盛顿觉得亚王是一位精力旺盛、胆识过人且头脑敏捷的印第安首领,因此在印第安部落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在会谈中,亚王采取了友好和积极合作的姿态,向华盛顿介绍了法军的最新情报,并拿出了他亲自绘制的路线图,指明了去法军据点的走向和最佳路线。从会谈中,华盛顿还掌握了一个重要信息:亚王与法国人之间有着刻骨的仇恨,因为法国人曾残忍地杀害了他的父亲。

第二天上午,华盛顿参加了印第安部落各酋长举行的议会。会上,他告诉酋长们,法国入侵俄亥俄地区,无论是印第安人还是英国人,都会受到侵害。因此,他希望印第安人能为他提供“最好的和最近的”行进路线,以便抗议法军的入侵行为。同时,他还向酋长们献上了印第安人外交礼节中不可缺少的友好象征——一串珠贝。

华盛顿的诚恳态度打动了印第安酋长们,亚王最后代表俄亥俄印第安人三部族向华盛顿保证,他们将与英国人站在同一战线上,断绝与法国人的来往。亚王还安排三部落各派3名代表与华盛顿同行,一起北上前往法军据点维纳吉。

三天后,华盛顿在印第安代表的陪同下出发前往法军据点。一路上,天气十分寒冷,风雪交加,道路崎岖泥泞。幸好有印第安人引导,才避开了许多危险。直到12月4日,他们才到达维纳吉。

维纳吉是一座旧式的印第安人村镇,坐落在阿勒格尼河与法兰西溪的交汇处。刚到这里,华盛顿一眼就看到了高高飘扬的旗杆上的法国国旗。他顾不上休息,立即来到法军据点,但令他失望的是,出现在他面前的是3位喝得醉醺醺的法国军官。没办法谈判,华盛顿只能等待。

12月7日,法军才派出3名士兵护送华盛顿一行前往伊利湖以南15英里的法军司令部柏夫堡。直至11日晚,他们才抵达目的地。

可是,由于法军指挥官外出未归,法国方面的接待人员不能对华盛顿带来的信函给予答复,所以华盛顿等人只得继续留在这里等候。这让华盛顿感到很烦躁,可转念一想:这不正是侦查敌情的好机会吗?

于是,他不动声色地暗暗对柏夫堡的情况进行了一番周密的侦查。柏夫堡地形复杂,背靠大山,三面环河,易守难攻。堡的四周还建有4排牢固的房屋,构成了坚实的外围。堡上到处都是射击孔,炮手和抢手在那里严阵以待。堡内设施齐全,除作战阵地外,还有医疗室、军械库等。

三天后,法国指挥官回到柏夫堡,正式会见了华盛顿。双方都阐明了各自的立场,法军表示法国对俄亥俄地区拥有绝对主权,而华盛顿也阐明了英国当局的立场,但彼此都是命令的执行者,无权做出决策。华盛顿以非常尊敬的口气要求法指挥官给予回函,在复信中,法国指挥官的口吻也客气了许多,委婉地表示会将丁韦迪总督的信件转交给他的上司。最后,双方友好地握手告别。

向法国人顺利地递交完文书后,华盛顿怀着喜悦的心情踏上归途。然而,天气突然变得恶劣起来,狂风骤起,大雪断道,他们花了整整6天时间才返回维纳吉,可马匹一路上已经全部冻坏了,不能再继续使用。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徒步在齐腰深的雪地里走了数百英里返回故里。

1754年元旦,华盛顿越过兰岭。1月16日,经过一路的艰难险阻,华盛顿一行终于返回威廉斯堡,将法方的复函面交丁韦迪总督。此时,离华盛顿出发之日已经过去两个半月之久了。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