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民俗趣谈
2545900000015

第15章 古代婚制的化石——从传统婚俗看远古时代的婚姻制度

“俗者,习也。”(《说文》)“习而行之谓之俗。”(《乐记》)

有许多风俗,流传到后来就很少有人知道究竟为什么要这样做了。但风俗形成之初,肯定是有原因有道理的。因此我们如果对风俗作一番追根寻源的工作,往往可以发现许多原为我们所不知道的我们先人的生活情况。从这个意义上讲,民俗是古代文化的一种化石,一种活的化石。我们中国的传统婚俗,就是古代婚姻制度的一种化石。从中我们可以窥见远古时代婚姻制度的一点影子。

现在举行婚礼是不分早晚的了,古代是一定在晚上的。但有些地方的山区农村,直到今天,还恪守着这个古老的习俗。那么,嫁娶何必在黄昏呢?对于这个问题,就众说纷纭了。

欧阳修《生查子》有句云:“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王实甫也吟:“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男女情爱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比较地幽秘,往往要借夜幕的掩盖;光天化日之下总不相宜,因此多在黄昏之后。似乎这已成了一条不成文法,成了一种习俗,而且早早已然。《诗经·陈风》曰:“东门之杨,其叶,昏以为期,明星煌煌。”《楚辞·湘夫人》也有“登白苹兮聘望,与佳(人)期兮夕张”之句。男女幽会都是在黄昏的,所以婚姻两字,原作“昏因”。昏,即黄昏的昏;因,据张揖《广雅释诂》:“因,友、爱、亲也。”由此看来,昏因者,即男女双双在夜幕遮掩下相亲相爱也,此是一说。

另一种讲法似与古代阴阳学说有关。我们的先人很不简单,在自然科学兴起之前的一片冥冥之中,居然发现了阴阳两字,将大千世界一切对立而又统一的事物概括为阴阳两个概念。地为阴,天为阳;月为阴,日为阳;夜为阴,昼为阳;女为阴,男为阳,如此等等。东汉历史学家班固在《白虎通·嫁娶篇》中说:“所以昏时行礼何?示阳下阴也,亦阴阳之交也。”在这些古人看来,黄昏正是昼尽夜始、阴阳相交之时。女阴,男阳,男女婚媾,也是一种阴阳相交的意思;取昏时成婚,即示阴阳相交,阴阳和谐之意。所以,许慎《说文解字》注婚字曰:“娶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

其实,昏时行嫁娶之礼的习俗,是源于古代的掠夺婚。

婚姻制度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在原始社会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的过渡阶段,原来从妻居的婚俗变成了要把妻子带到男家落户的新俗。尽管恩格斯称其为“人类所经历的最急进的革命之一”,但在当时是受到了巨大阻力的。这样就产生了掠夺婚。昏时行嫁娶之礼,是因为昏暗不清,便于偷袭抢劫。“娶”,本作“取”这个字原本就从手、耳,是割取俘虏耳朵的形象。《说文》注“娶”字:“娶妇也,从女从取。”又注“取”字为:“捕取也。”《周礼》说:“获者取左耳。”从中,我们似乎也可以窥见古代掠夺婚的一些影子。后来,掠夺婚逐渐成了习俗,变成了假劫真婚了。《易经·归妹》有这样的诗句:“乘马斑如,泣血涟如。匪寇,婚媾。”这可以说是对于掠夺婚的直接描写了。

传统婚俗,新娘上轿必纵声大哭,此之谓“哭嫁”。除汉族以外,我国许多少数民族也有类似的习俗。

历来人们总是把嫁娶视为人生一大喜事。结婚称作“办喜事”;结婚那天叫做“大喜之日”;届时,连门上窗上箱上柜上,也要贴上一个个大红喜字。而姑娘出嫁却偏偏要哭,这究竟是何道理?有人说,这是旧社会妇女婚配不自主,婚后生活往往十分悲苦,故而临轿而泪下。但姑娘家即使找到了个如意郎君,出嫁时也还是要嘤嘤假哭的;时至今日,婚恋自由,生活幸福,某些郊县仍不改哭嫁之俗。其实,哭嫁也是古代劫夺婚的遗风,是劫夺婚留下的影子。妇女从母方家庭中被抢出来,当然难免要纵声大哭了。

产生劫夺婚的年代早就过去,然而劫夺婚作为一种婚嫁习俗,却在一些民族中传承了下来,当然这已是假劫真婚了。所以,劫夺婚又叫做佯战婚。魏晋以后,我国有一些民族仍实行劫夺婚制。据嘉庆《滇南杂志》记载:女家在嫁女三日前,“执斧入山伐带叶松,于门外结屋,坐女其中。旁列米数十缸,集亲族执瓢、杓,列械环卫。婿及亲族新衣黑面,乘马持械,鼓吹至女家,械而斗。婿直入松屋中挟妇乘马,疾趋走。父母持械,杓米淅洗婿,大呼亲友同逐女,不及,怒而归。新妇在途中故作坠马状三,新婿挟之上马三,则诸亲族皆大喜……”这可以说是当时劫夺婚极其形象的描述了。近代,在我国的瑶、彝等少数民族中,也还有抢婚的习俗。

有些民族尽管早就结束了劫夺婚制的时代,但劫夺婚留下的印迹仍然是可以寻觅得到的。在我们汉族婚俗中,除了嫁娶要“昏时为礼”、新娘子要“哭嫁”以外,劫夺婚的影子还有不少。苏州旧时婚俗,女家见男家迎亲队伍,非但不吹打迎接,反将大门关闭;新娘上轿,决不肯有劳自己的“金莲”,总是要父兄或娘舅等男性亲族抱之上轿;连传统婚俗中的红绿牵巾,据说也是劫夺婚时捆绑妇女的绳索演变来的,到了后来才变成了象征爱的牵巾。藏族妇女结婚前,除了要悲歌、大哭以外,也有女家亲属在男方迎亲队伍到来前,个个手持棍棒,列队于门前的习俗。在英国,新娘在新郎到来之前,要藏起来,新郎来了要煞费一番周折才能找到。19世纪以前,他们还有这样的习俗,新娘的亲属对新娘的出嫁要装出阻拦的样子,甚至撕坏新娘的衣裳。凡此种种,都是劫夺婚制留下的影子。

现在,我们把新婚的第一个月称之为“蜜月”;其实,这“蜜月”两字也是劫夺婚的陈迹。在古代英国条顿族人中,也曾流行过抢婚。丈夫抢到妻子以后,为了避免被对方抢回,便带着妻子逃之夭夭。他们要在荒山野林里隐居一个时期,在此时期,他们每天饮用蜂蜜酿成的甜酒;于是就产生了“蜜月”这样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并且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这种种婚俗,都是古代劫夺婚留下的印迹。而从新娘子头上的一块盖头方巾中,我们却看到了比劫夺婚更为古老的婚制。

新娘子头盖一块红帕儿,从审美角度看,确是颇有魅力的。那红帕儿下面是怎样的一副花容月貌,可以让人的想象自由驰骋,得到一种艺术想象的享受。

那红帕儿就是盖头,南方人又叫它方巾。过去的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些男女,直到了洞房花烛夜,还未曾见过一面,难怪挑方巾时新郎新娘要激动不已了。那红帕儿一挑,出现在面前的,是何许样一个人呢?那一方盖头,曾揭开了多少悲喜剧的序幕。但,当初方巾的发明者绝不是为了追求戏剧效果。那么,盖头方巾的来由呢?

据说北宋末年,康王南逃之时遇到了追杀的金兵,当时一个正在场上晒谷的姑娘将他藏在倒扣的谷箩里,救了他。为了报答救命之恩,康王送给姑娘一条红帕,并说,明年的今天要来迎娶姑娘,到时只要她上山时将红帕盖在头上,他就可以找到她了。康王辞别姑娘,到了杭州,做了南宋皇帝。第二年,他如约而往。谁知山野之间处处都有红帕盖头的姑娘,竟然无法将那个姑娘找到。原来,那农家姑娘与康王邂逅以后,思量再三,觉得嫁个君王还不如做个村妇自在,可皇命难违,却怎生是好?与小姐妹一商量,最后想出了这么个锦囊妙计。这个故事越传越广,姑娘们都觉得有趣,以至从此以后出嫁时都要备一条红帕盖头了。

这当然只是一个传说,其实遮面之俗是早就有了。有人说;“自汉魏之际,便开始形成遮面习俗,”据《仪礼·士昏礼》“妇乘车加景,乃驱”来看,可能还要更早。景,即盖头方巾之类东西。

唐·李冗《独异志》中有这么一个传说:宇宙初开之时,世上只有女娲兄妹两人,他们议为夫妻,却又自羞耻,兄妹两人就上了昆仑山,并且赌咒说:如果天意要我们成夫妻的话,那么就让天上烟云聚合起来吧。结果烟云骤合,于是哥哥便结草为扇,让妹妹以扇障面,他俩就成了夫妻。从这个古老的传说中,我们似乎可以窥测到一点方巾来历的秘密。

无独有偶,类似的传说其他民族中也有。台湾高山族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说是有一次发洪水,淹死了许多人,世上只剩下兄妹两个,妹妹想要和哥哥成婚,哥哥却不同意。后来妹妹告诉哥哥说山下岩洞里有个姑娘,并劝他和那个姑娘成婚。哥哥到岩洞中果然见到一个蒙面姑娘。于是和那个姑娘结了婚。结婚以后才知道,那姑娘正是妹妹。从此以后,新娘结婚就有了蒙盖头巾的习俗。我国海南黎族的传说中说:古代有兄妹两人,妹妹约哥哥到山下去围山追逐,两人来到山下,哥哥向左转去,妹妹用锅底灰涂黑了脸,从右边转去,两人相遇时,哥哥认不清妹妹,于是成了婚。据说,从此黎族姑娘在婚嫁时就有了文面的习俗。文面和结草为扇一样,大约也是方巾的一种变种吧。

方巾的来历是否就是如此,谁也难以论定。然而从这些传说中,我们却可以清楚地看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人类大约是确曾有过一个兄妹可以通婚的血缘群婚阶段了。“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古代把公婆称为舅姑,今天民间还有将嫂子称之为姐,将姐夫称之为哥的习惯。这些奇特的称谓似乎可以从另一个方面佐证历史上确曾存在过这种婚俗。当然,在今人看来兄妹成婚已是不可思议的了。但“在原始时代,兄妹曾经是夫妻,而这是合乎道德的。”

千百年中盖头遮面之俗为何能久传不衰呢?这恐怕还与古人的迷信有关。据说新娘子从娘家一路上嫁到夫家会遇到不少煞神侵扰,头上蒙一块红帕儿就能趋吉避凶,煞神会畏惧而走。另外,姑娘出嫁总有一种羞涩之情,有一块红帕儿遮遮,也颇合新娘的心理。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新青年们革了它的命,往往以墨镜一副取而代之。据说眼下苏州郊县还有出嫁盖头遮面的,但这终究是极少数了。不过,这一息尚存的旧俗,正是古代文明的活化石,得以使我们想起蛮荒时代的婚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