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民俗趣谈
2545900000018

第18章 生活的情流期望的欢歌

解放前,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在奴隶制和封建农奴制统治下,藏族人民是伴着凄楚的泪水和愁苦的悲歌生活着,命运的重负很难拨响紧绷的心弦,不测的风云随时吞噬希望的火花。只有在节日里,人们才仿佛受纳神佛的灵光,在祭礼和奉献中似乎依稀看到神佛的微笑,因而才能暂时把一切忧伤和悲哀,化作笑语欢歌,使人性自由地渴望,爆发出热烈地呼唤,才能在希冀中感受到精神的轻松、自我的存在和美的愉悦。

藏族节日,大都渊源于古老的宗教活动。人们在宗教活动中,把自己的向往和追求,理想和期望,一古脑儿地抛向神灵和天国,用祭礼和颂歌去博得神灵和天国的同情。所以,人们往往不惜一切代价,用自己创造的美去奉侍神灵和天国,以求得到同等的报偿;人们也在心灵的慰藉中,与神灵共享自己创造的美。正如人们是用自己的面貌去创造神灵一样,人们也认为:自以为美的,神灵也必以为美;自己所爱的,也必定会博得神灵的爱。因此,一个民族的审美倾向和审美情趣,往往在节日中得到充分表现。

藏族有许多节日,这些节日是藏族人民生活的情流。藏族节日,有的是原始祭祀活动的遗风,相沿成习;有的是产生于苯教巫术和祭祀活动,传至后世;而更有许多节日,则是直接起源于佛教传入西藏的过程中,是佛教或藏传佛教的仪式、祭祀和庆典。藏传佛教形成以后,也使原有的节日改弦易辙,统统注入了藏传佛教的教义思想,成为藏传佛教活动的组成部分。

藏历新年,藏语称“洛萨”,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现行藏历的正式使用,始于公元1027年,正是佛教在西藏兴盛之时。新年伊始,神佛便与世俗同庆,来到人间登门造访。初一那天,渴望佛爷保佑的人们,要将长了一二寸的青苗,置于佛龛茶几之上,把用酥油调和白面炸成的果子(藏语“卡赛”)盛于漆盘内供佛爷享用。还要准备一个藏语叫“切玛”的五谷斗,斗内装满酥抽拌的糌粑、青稞粒爆花和人参果等食品,上面插上青稞穗、鸡冠花和酥油制作的彩花扳(藏语“孜卓”)。五谷斗摆在佛像前的香案上。香案上还摆放用彩色酥油捏塑的羊头(藏语“鲁过”)。藏历新年是民间艺术博览,人们是把美的创造,作为供物和祭品,作为祈求丰收的象征,最初是献给春神,后来佛祖至上,也就成了对佛祖的敬意和祈愿了。

传召大会,又叫传大召或祈祷大法会,藏语称“莫郎木钦慕”,是教徒们的祈祷法会,每年藏历元月三四日至二十五日,拉萨三大寺的僧人集会寺中,西藏各地的僧俗群众也络绎不绝,蜂拥而至。这是一次不分教派、不分地区的佛教徒的大集会。传召期间,一切权力归哲蚌寺的铁捧僧人接管。传召,与其说是向佛陀祈愿,莫如说是向众生显示神威,是藏传佛教一年一度的大示威活动。传大召的宗教活动起源于15世纪。1409年,格鲁派始祖宗喀巴在拉萨发起第一次祈祷大法会,集中僧人一万余人,声势浩大,实属空前,顿使其他教派瞠目结舌。显示了新生的格鲁教派不可一世的锐气。第一年传召和同一年建造甘丹寺,是格鲁派诞生的标志。从此,随着格鲁派的得势,传大召的活动也延续了下来,成为全民族欢庆的大典。

藏族的节日,是节中有节。酥油灯花节,又称摆花节、花灯节,藏语“坚俄曲巴”,在藏历元月十五日,正值传大召法会期间。白天,人们云集寺院朝佛,转经;夜晚,集合于拉萨八廓街,其他市镇的人们则集合于本地的寺前广场,搭起各种花架,有的高达一二十米,犹如峰峦叠嶂,上面摆满五彩酥油捏塑的花卉、图案和人物、鸟兽,尤以佛、菩萨、供养天女和高僧形象为多;有的成屏连片,表现各种佛本生故事、经变故事和神话传说故事。花灯点燃,宛若群星,闪闪烁烁,一片辉煌。人们在花灯之下,狂欢起舞,彻夜不眠。这是一次盛大的民间艺术创作比赛,是美的张扬。人们都各自献出最好的技艺,以博得众口称赞、仰慕叫绝。酥油捏塑艺术的起源,可上溯至公元7世纪。相传是文成公主进藏时从长安带去一尊释迦牟尼像,逻些(即今拉萨)的佛教徒们为了表示对佛像的尊崇和爱戴,就在佛像前献上一束束用酥油捏制的花朵。从那时起,藏族的酥油捏花艺术便发展起来了。而摆花节是与传大召同时产生的。1409年,宗喀巴第一次在拉萨举行大法会期间,于正月十五日,陈列各种供品,隆重纪念释迦牟尼示现神变,降伏邪魔,从此人们便沿袭他的做法,每年正月十五日摆花添灯,以祈吉祥如意。

在传召大法会期间,引人注目的还有传统的宗教舞蹈表演——跳神,藏语称“羌姆”。“羌姆”是在西藏苯教的“摇鼓做声”的巫舞的基础上,吸收了民间舞蹈语汇发展起来的。传说八世纪时由佛教密宗大师莲花生首创,内容主要是表现降魔伐妖,弘扬佛法。“羌姆”有许多相对独立的舞蹈片断,诸如凶神舞、骷髅舞、牛神舞、金刚力士舞、护法神舞等。舞蹈者均戴面具,演出时用鼓、钹、号等伴奏。跳神开始,首先举行献祭仪式,群“神”聚集,缓缓起舞,绕场一周,然后相继演出舞蹈片断。最后,恶魔精怪一齐跪在地上,表示均被降伏而皈依佛法。“羌姆”反映了佛教与苯教斗争的历程,是对佛教胜利的礼赞。后期的“羌姆”已渗进了许多世俗的内容,如增加了寿星舞,并穿插摔跤、角斗等嬉戏场面,以娱乐群众。无论是摆花献艺,还是狂舞欢歌,都是在娱神,也都是在自娱。

“雪顿”节,近代也称“藏戏节”,每年藏历六月底至七八月在拉萨、日喀则和其他市镇举行藏戏会演,热闹非凡。在藏语中,“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顿”是“宴”的意思,“雪顿节”,按藏语的意思是吃酸奶子的节日。17世纪以前,“雪顿”是一种纯宗教性的活动。按藏传佛教的清规戒律,夏季里的好几十天,禁止出家的比丘走出寺门,要行三事,即长净,夏安居直到解制。到开禁的日子,他们纷纷出寺下山,世俗百姓都要拿出大量的酸奶子进行施舍。出家的比丘们除了一顿酸奶子佳宴外,还尽情地欢乐玩耍。这就是“雪顿”活动的来源。17世纪中叶,清朝中央政府正式册封五世达赖和四世班禅,西藏“政教合一”制度得到加强,“雪顿”活动也成了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庆。从每年藏历六月二十九日开始到八月上旬,各路藏戏团云集拉萨和各市镇,举行戏剧会演和比赛,歌、舞、杂技也穿插进行。西藏政府还要派负责布达拉宫内务的“孜恰列空”专门管理每年“雪顿”藏戏献演事宜。所以从17世纪中叶以后,“雪顿”活动就成了以演出藏戏为主的节日了。尤其意味深长的是,藏语称作“拉姆”或“阿吉拉姆”,意为“仙女”或“仙女姐姐”,用这样优美的、神话般的、令人遐思的词语给一种艺术门类冠名,这在艺术史上都是罕见的,可见藏族对藏戏特殊的审美感情。关于藏戏称作“拉姆”的来源,有一段动人的故事。相传在藏族历史上有一位佛教高僧,也是一位桥梁大师,名叫唐东杰布。为解除民间疾苦,他一辈子修了许多桥。一次,他正为筹集不足修桥的资金而犯愁,他的诚心感动了天上一位女神,女神便派下七位仙女随他四处演戏,以募集大量的修桥资金,藏戏因此被命名为“拉姆”或“阿吉拉姆”。藏戏也因此发展起来,唐东杰布也因此被尊为“藏戏之神”,每次演出也都要祭祀这位把幸福和欢乐撒播给人间的伟大的戏剧家。

人们正沉浸在藏戏节的欢乐中,又迎来了高原沐浴节。沐浴节,藏语称“噶玛日吉”,每年藏历七月六日至十二日,每天从弃山星升起到隐没,万里高原,到处可见一群群青年男女,扶老携幼,纷纷来到溪边河畔欢快沐浴。在西藏,沐浴活动已有七八百年的历史了。藏传佛教有一则神话说,很早很早以前,有一年的秋天,雪域高原恶魔横行,发生了一场罕见的瘟疫,人畜大量死亡,世俗百姓便向天上的神灵祈祷,感动了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观音菩萨派了七位仙女,从玉池中取了七瓶神水,倒在所有的江河溪水中。当夜,百姓们都梦见一位面黄肌瘦、遍体疮痍的姑娘跳进一条清澈的河水中沐浴后,就变成了一个玉肤冰肌、身体健美的可爱少女。第二天,人们也纷纷下水沐浴,果然瘟疫灭除。从此,一年一度的沐浴活动便成为习俗。如按藏传佛教教义解释,弃山星照耀的河水,清洁明澈,可去五毒(即指杀生、邪淫、偷盗、妄语,酗酒)。至于百姓尽兴沐浴,除为洗涤五毒,断却恶欲,还有求其卫生舒适的意愿。信仰的虔诚总是和人性的需要相统一的,在沐浴中,也许更能在自由无羁的江河中表现自由解放的人性。

望果节,是藏族人民祈求丰收的节日。藏语“望”意为“田地”,“果”为“转圈”,“望果”就是“转田头”。望果节流行于农区,没有固定的日子,一般是在“鸟王”——大雁南飞的季节到来之前过望果节。望果节起源于西藏古代农业部落,早在一千四五百年前,在西藏山南雅隆河谷一带,就有举行大地崇拜的仪式。当时的苯教巫师教农人绕田地转圈,以求天佑丰收。但那时的望果活动还不是正式的节日。以苯教教义指导的望果活动,衍行到8世纪,随着佛教传入西藏,望果活动也就带上了佛教色彩,“佛”替换了“天神”,不再求“天”而是求“佛”保佑丰收了。15世纪,格鲁派得势,望果活动便渗入了格鲁派教义思想,例如,有喇嘛列队导引,高举佛像,唱诵经义,并要举行法事活动。15世纪以后,望果活动就成为传统的民族节日了。

在藏族中流行的众多节日,无不渗透了藏传佛教教义思想;藏传佛教也通过全民同庆的节日把自己的教义思想渗透到民族心理中,化作了民族感情。在节日中,人们是把热烈的期望和虔诚的信仰,无限的情思和审美的创造,统统化作笑语泪花洒向了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