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吉安读水
2579900000008

第8章 白鹭洲

赣江北去,宏阔漫流,沿途不是雄奇的山势,即是陡峭的堤岸。山是秀色的山,堤岸上也多住有人家,较为平阔的地方就住了更多的人家,人家聚居多了,就变成了集镇,或者都市。赣水流过吉安的这片地方,就越发地显见出水的宏阔和都市的壮观了,因而就有了一个人杰地灵的所在。有人说,它的灵或许与白鹭洲有关。

大自然真的是很眷顾这个地方,一路汹涌的江水流过这里,突然一分为二,余下了一个美妙的沙洲。洲高而盈实,水的滋润,风的栖息,使洲上遍长了各种各样的树木,天长日久,树木蓊郁,群鸟翔集。不知谁最早想到了李白的诗句“二水中分白鹭洲”,而给了它这个美妙的名字。却也有白鹭飞来栖上,做窝产卵,使这个洲变得名副其实。

在我的印象里,中国有两个白鹭洲,都是久负盛名,另一个在南京。宋代的徐俯曾经写道:“金陵与庐陵,俱有白鹭洲。相望万里江,中同二水流。”可见在当时,两个白鹭洲就闻名于世了。南京的白鹭洲我没有去过,吉安白鹭洲我到得也并不早。

来的时候正值秋季,站在赣江边上,远看白鹭洲,就像一艘盈盈碧绿的航船。除了树还是树,近了,能看见各种各样的鸟儿从中起落,清脆的鸣叫融入了水中。走进去才知道,这里不仅生着树,还长着竹。茂密的竹林将一缕缕阳光透射进来,斑斑驳驳地洒在弯弯曲曲的小径上,顺着小径往里走,便看见了一个一个的屋舍,屋舍都很灰老,散落着时间的斑痕,却与这环境十分相称。

进入方形的或圆月形的小门,穿过青砖铺就的长廊,看到不同的碑石题刻,牌铭匾额,会感到有一种文化的味道浓浓地袭来。停住脚步,还真是听到了一阵阵忽高忽低的读书声。

最早于南宋时期,一个叫江万里的吉州知府就在这里创建了书院,名字或许就是白鹭洲书院。许多的江南学子得以在此深造。

有心人的播种总会给予他丰厚的收获,书院创立15年后的科举考试,吉州一地考中进士43名,大名鼎鼎的文天祥首中状元。文天祥可谓白鹭洲书院的代表。当时的宋理宗一高兴,亲自书写了书院的匾额,以示褒奖。匾额在白鹭洲一挂上,书院的名声享誉遐迩,遂与白鹿洞书院、鹅湖书院并称江西三大书院。

尽管白鹭洲书院的规模没有白鹿洞书院那么宏大,但是它造就的人才却是有目共睹的。比如从嘉熙二年到南宋咸淳十年,37年来共科考13届,其中12届是在白鹭洲书院创立后进行的,吉州共考取进士378人,居江西之首。白鹭洲也真就像一艘航船,承载着中国的优秀文化前行。

正是有了这艘航船的引领,方使得吉安人有了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多少年里,真可谓“人无贵贱,无不读书”。因此说,白鹭洲是吉安的一幸,白鹭洲书院是中国的一幸。

现在的白鹭洲上,仍然有着学校,名白鹭洲中学,是江西省的重点中学。每年仍有一批批学子从这里走出,进入全国的重点学府,而后成为国家的栋梁。这是白鹭洲文化的延续。

我把目光投向一个个教室,仿佛看到多少年前学习的场景,感到时光的更替中,中华文明昂昂不息的芬芳气韵。当我的文章《吉安读水》被刻石并立于白鹭洲上时,我感到是一种莫大的荣幸,那是同白鹭洲悠久的历史深深地融在了一起。我在洲上的学堂与学生们交流了一次,我觉得我已然成为白鹭洲学堂的一人。

想当年,文天祥就是高唱《正气歌》从这里走出,江山大任,置于一肩,浩然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赫然英名。

登上白鹭洲后面最高的楼阁,只感到雄浑的江水直面而来,转而又沧浪而去。历史或许就是这样故去了,但白鹭洲和这江水永在。

一阵清脆的叫声引我抬头仰看,几只白鹭翩然而起,像这时代的音符,翩然地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