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289900000002

第2章 慈悲:予乐拔苦的博大爱心 (1)

生命不是用来自私的

智慧点金石

自私是一种潜藏在心灵深处的人的本能欲望,它的存在与表现通常是不为人所察觉的,私欲较强的人不顾社会和他人的利益,一味地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在自己的私欲得到满足的时候却又心安理得地去享受。

生命不是用来自私的,弘一法师在他的有生之年发出了这样的呼声。他修佛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自身的超脱,而是为了去普度众生,去担负一切众生的罪恶,愿意去代替他们受苦。以他的一人一肩之力去承担一切的罪恶,这就是佛家的无私与伟大,是佛家的真境界!

故事苑:曲径通幽

有兄弟三人,虽然没有出家,但是喜好求佛问道,时日一久,为了求得更高的悟境,一起相约出外行脚云游。

有一天,在日落时他们借宿于一个村庄,恰巧这户人家的妇人刚死去丈夫,带着七个子女生活,第二天,三兄弟正要上路的时候,最小的弟弟就对两位哥哥道:

“你们两位前往求佛吧!我决定留在这里不走了。”

两位哥哥对于弟弟的变节非常不满,认为他太没有志气,出外参学,才见到一个寡妇就动心想留下来,气愤地拂袖而去。寡妇看到老三一表人才,就自愿以身相许。老三说:“你丈夫刚死不久,我们马上就结婚实在不好,你应该为丈夫守孝三年,再谈婚事。”

三年以后,女方提出结婚的要求,老三再拒绝道:“如果我和你结婚实在对不起你的丈夫,让我也为他守孝三年吧!”三年后,女方又提出要结婚,老三再度婉拒道:“为了彼此将来的幸福美满,无愧于心,我们共同为你的丈夫守孝三年再结婚吧!”

三年、三年、再三年,经过九年,这户人家的儿女们都长大了,老三看到他助人的心意已完成,就和妇人道别,独自步上求道的路。

一个妇道人家要独自抚育七个年幼的孩子实在不容易,幸好有老三自愿帮助她,他不入山打坐,反而为一家孤儿寡母服务,不为世间的五尘六欲所转,反而转变秽土为净域,可以说他才是真正懂得佛道的。所谓佛者,如果能活用,好比苦海的舟航,黑夜的明灯,更是救世的良方。

这则故事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慈悲不但是成佛的根本,甚至是做人的根本,一个身怀无私之心的人,总是把他人的悲苦装在心里,把自己的私利放在一边;这种人才是真正的佛者;相反,现实中也有一些人,他们总想保全自己,自私自利,结果生出许多无端的烦恼。

从前有一个人,经过长途跋涉,非常疲乏和干渴。他看见一条竹筒连成的水道淌出清清的细流,就赶紧跑过去捧水便喝。喝饱后,他满足地对竹筒说:“我已经喝够了,水就不要再流了。”他说完后,发现水依然细细地流着,心中发起了火:“我说我喝完了,叫你不要再流,为什么还流?”有人见到他这个样子,暗自发笑,上前开导说:“你真没有智慧。你自己为什么不离去,反叫水不要来呢?”

世间的人挣扎于七情六欲,可是久而久之对这缠人不休的欲望也会生出疲厌。如是就想:“这些诱人的色声香味,不要再来到我的面前,使我眼见心烦。”可是五欲依然如旧,不断纠缠人心,于是按捺不住大发雷霆,再次诅咒:“我要你迅速消失,永远不要再出现,为什么你还来纠缠,让我见到心生烦恼?”有智慧的人说:“一个人若要离开五欲,应该收摄自己的六情,关闭心意,妄想不生,这样才能得到解脱。何必执著眼前的事相,而希望它不生呢?”

其实,这都是人的自私心理在作怪,自私是人类的劣根性之一。

弦外有音

人,无论是谁,都会有私心,这是人天性中的缺陷,但这种缺陷,并不是无药可救的。我们应该懂得,仁爱应摒却私心,自己对别人的态度,就是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善与爱无法共享的世界必是一片黑暗。

生命不是用来自私的,一个自私的人注定会伤害到自己,而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反而会从别人那里得到好处。把自私从你的心里赶走,你的心中就会充满光明。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智慧点金石

究竟怎样才能成佛呢?参禅打坐,云游四海?

成佛很困难吗?需要几十年,甚至一生的艰苦修行?

修行成佛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就一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这就要求人们要依循行为上的善行成就,福德成就,自然可以成佛。所以学佛只有两种要事,一个是智慧资粮,一个是福德资粮。譬如人们现在研究《金刚经》,以及所有的佛经,都是找智慧,就是储备智慧的资粮。“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找福德的资粮,智慧不够不能成佛,虽有智慧,福报不够也不能成佛。

故事苑:曲径通幽

唐代诗人白居易喜欢佛法。有一次,他听说鸟巢禅师的修行相当高,于是专程向鸟巢禅师的住处去请教。

白居易问鸟巢禅师:“佛法的大意是什么?”

鸟巢禅师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白居易鼻孔里哼了一声,说:“三岁的小孩也知道这样说。”

鸟巢禅师说:“虽然三岁的小孩也说得出,但未必八十的老翁能够做到。”

白居易心中服膺,便施礼退下了。

白居易从前听到过同样的答案,但是却不以为然,认为佛法就这么简单吗?但禅师的回答却是发人深省的,这么简单的道理有几个人能够真正奉行呢?如果某人真能奉行,那他就真的离成佛不远了。

智德禅师在院子里种了一株菊花。转眼三年过去了,这年秋天,院子里长满了菊花,香味随风飘到了山下的乡村。到禅院来的信徒们都对菊花赞不绝口:“好美的花儿呀!”有一天,有人开口,想向智德禅师要几株菊花种到自家的院子里,智德禅师答应了,他亲自动手挑了几株开得最盛、枝叶最粗的,挖出根须送给那人。消息传开了,前来要花的人络绎不绝。智德禅师也一一满足了他们的要求。不久,禅院中的菊花就都被送出去了。

弟子们看到满院的凄凉,忍不住说:“真可惜,这里本来应该是满院飘香的呀。”智德禅师微笑着说:“可是,你们想想,这样不是更好吗?因为三年之后,就会是满村菊香了!”“满村菊香。”弟子们听师父这么一说,脸上的笑容立刻就像菊花一样灿烂起来。

弦外有音

善与恶本是一念之间的事,众善奉行便成佛,时时心存善念,自然能够积累福报。智德禅师的行为虽然招致弟子们的不解,但是他却满心喜悦,这正是一个真正的修佛者、真正的出家人所要拥有的胸怀。一个人只有拥有这样的胸怀,才能在修行的道路上有所成就。所以想要修佛的人,一定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如果一个人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他就必定能够成佛。这一点,对于我们的现实人生同样主要。

每一种善行都有回声

智慧点金石

在佛家看来,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有这样一个小故事:马不肯分担驴子的负担,驴子累死后,马背负了驴子全部的负担和一张驴皮。释迦牟尼说:“若你会发现造成伤害,就不要依此伤害别人。”

佛法是十分强调与人为善的,其实,与人为善是一种莫大的智慧,要知道,在善待别人的同时往往也在善待自己。有句话说得好:“幸福并不取决于你拥有财富、权力和容貌,而是取决于你和周围的人的相处。”因此,当我们与他人相处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去善待他人。

故事苑:曲径通幽

战国时代的名将吴起很懂得与人为善就是善待自己这个道理。《史记》中载有一个关于吴起的故事:他爱兵如子,深得士兵们的爱戴。有一次,一个刚刚入伍的小兵在战争中负了伤,因战场上缺医少药,等到打完仗回到后方时,那位小兵的伤口已经化脓生疽。吴起在巡营的时候发现了,他二话没说,立刻蹲下来,用嘴为那位士兵吸吮伤口、消炎疗伤。那位小士兵见大将军竟然如此对待自己,感动得热泪盈眶,说不出一句话。其他士兵们看了,也深受感动。而那位士兵的母亲听说了这件事后,却大哭起来。大家都以为她是感动而泣,可她却说:“我是在为我儿子的命运担心呀!你们有所不知,当年,吴将军也曾为他的父亲吸吮过伤口,结果他父亲感念吴大将军的恩情,舍生忘死英勇杀敌,最后战死在沙场上了。”

由此可见,与人为善、善待他人是我们在寻求成功的过程中必须去遵守的一条所谓的基本准则。而在当今这样一个合作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更是有着一种密切的互动关系。只有我们先去善待别人,善意地去帮助别人,才能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从而获得与他人的愉快合作。

善待他人,其实就是善待自己。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应当像我们希望他们如何对待我们一样去对待他们。”也就是说,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那么,你也要怎样去对待别人。

有一个孩子,他不知道回声是怎么回事。有一次,他独自站在旷野中,大声叫道:“喂!喂!”附近的小山立即有了回声:“喂!喂!”他又叫:“你是谁?”回声答道:“你是谁?”他又尖声大叫:“你是笨蛋!”山上立刻传来“你是笨蛋”的回声。孩子十分愤怒,向小山骂起来,然而,小山仍旧毫不客气地回敬他。

孩子气冲冲地回家对母亲诉说,母亲对他说:“孩子呀,那是你做得不对。如果你恭恭敬敬地对它说话,它就会和和气气地对待你。”孩子说:“那我明天再去那里说些好话。”

“应该这样,”他的母亲说,“在生活中,不论男女老幼,你对别人好,别人便会对你好;如果我们自己粗鲁,别人就不会对我们友善。”

的确,人与人之间就正如这山谷的回音,倘若你能去善待他人,那么别人也必定会善待你;倘若你对他人恶语相向,那么他人也必定会对你恶语相向。因此,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还是应该去善待他人。

弦外有音

孟子说:“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那些慷慨付出、不求回报的人,往往容易获得成功,而那些自私吝啬、斤斤计较的人不仅找不到合作伙伴,甚至可能被孤立。

只有当一个人懂得善待他人的时候,他的人际关系才会和谐友好、充满温情。对于他人,假如你遇事往好处想,多感念别人的恩德,即使别人冒犯了你,也不介意,这样,别人自然会被你的诚意所感动,进而回报你以真诚;假如你遇事往坏处想,以一种敌视的眼光看待别人,即使别人无意中冒犯了你,你也耿耿于怀,甚至伺机进行报复,那么,即使别人本无敌意,也会最终被你推到敌对的立场上去。不难想象,这样的人际关系该是多么可怕!

善待他人,营造出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你就会如沐春风,左右逢源。

世有平等,然后有真慈悲

智慧点金石

出家人以慈悲为怀,佛法是十分注重慈善之心的,而且一直都教导人们一心向善。佛法对善良的理解往往要比我们在世俗中的理解深刻得多。佛法强调:真正的善良首先应该是建立在彼此平等的基础上的。

如果没有平等,便谈不上善良。这正如一个高高在上的有钱人施舍一点残羹冷炙给乞丐,这不是善良,而是怜悯。佛法中的慈悲与善良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佛祖是站在与众生平等的位置上来展示自己的慈悲与善良的。

故事苑:曲径通幽

有一句诗说得好:“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佛本最多情,大慈大悲正体现了佛心的救世深情。

相传,释迦牟尼佛在前一世是一位修行者。他日夜不断、诚心诚意、锲而不舍、勇猛精进地修行菩萨道,惊动了天界。天帝为了测试他的诚心,即令侍者化成一只鸽子,自己则变成一只鹰,在鸽子后面穷追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