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年轻人要懂的心理学
2957800000003

第3章 莎士比亚和卡梅隆——两个心理学大师

如果我说莎士比亚和詹姆斯·卡梅隆都是心理学大师,可能你的第一反应是我在开玩笑。明明一个是诗人,一个是电影导演,虽然都在各自领域做出了杰出成就,但硬说他们是心理学专家,也太不靠谱了吧?

真的不靠谱吗?其实,莎士比亚笔下的罗密欧和朱丽叶,卡梅隆电影中的杰克和罗丝,都是爱情心理学的典型案例。如果不是心理学大师,很难想象他们能将恋人的心理了解得这么透彻。

罗密欧和朱丽叶虽然相爱,但由于家庭世仇,他们的爱情遭到了所有人的阻拦,但压力并没有让他们分手,他们的爱情反而越来越炽热,直到走上殉情的不归路。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被称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当出现干扰恋人的外在力量时,恋人之间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会因此更牢固。

这是著名心理学家在对爱情进行科学研究时发现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父母或长辈干涉儿女的情感,恋人的爱情会变得更深。这种现象似乎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的逆反心理,越得不到的东西便越珍贵。

有心理学家调查了91对夫妇和41对恋人。发现在一定范围内,父母干涉程度越高,恋人相爱越深。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关系的外在力量,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

这种感觉,就像孩子如果得不到想要的糖果,便会大哭大闹,似乎经过斗争得到的糖果会更加香甜,只不过这种现象在爱情中会更加明显。从心理上说,每个人都有自主的需要,都希望能够独立,不愿成为被人控制的傀儡。一旦由别人帮我们做出选择,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反对,尤其当别人做出我们心底并不赞成的意见时,心理抗拒会更加直接和明显:排斥自己被迫选择的事物,更加喜欢被迫失去的事物。于是,当家族要求罗密欧和朱丽叶相互放弃彼此的时候,由于心理抗拒,他们反而更加无法割舍彼此,增加了对恋人的喜欢程度。这样的事情不止发生在莎翁为我们营造的美妙故事中,在我们身边,类似的剧情每天都在上演。

村里的志明爱上了隔壁的春娇,可惜情投意合的年轻人,一个是村长的儿子,一个是洗衣工的女儿,家人拼命反对,两人却死命相爱。家人的阻挠越强烈,两人的恋情越大胆,发展到最后,离家出走也上演了,“自杀殉情”也试过了。

故事中爱得炽烈的罗密欧和朱丽叶没有得到完美结局,现实生活中的类似的情侣也很少以喜剧收场。被这种效应左右的情侣很少能走到最后,因为当阻挠的压力慢慢退却,爱情似乎也会随之降温。最终走到一起的两人,在相处的过程中,却发现似乎并不像原来想象的那么好,连凑合着容忍都没办法继续生活,只好黯然分手。莎翁不愿美好的主角以分手收场,以殉情的方式让他们的恋情戛然而止,现实生活中的志明和春娇倒是真的结婚了,但婚后的两人却发现激情退却后,两人根本没有共同语言,在鸡毛蒜皮的琐碎小事中,争吵一天天升级。

原来经典的爱情故事却有这样的心理学解释,相信一定粉碎了不少痴男怨女的“玻璃心”。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故事让人唏嘘,那《泰坦尼克号》的爱情就是完美的吗?发生在豪华巨轮上的爱情,简直可以说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升级版。

当穷小子遇到上流社会的千金小姐,杰克身无分文,罗丝却有保守的家庭和未婚夫,当这些都变成阻挠两人相爱的障碍时,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正式发挥作用。并且他们身处特定的环境——巨轮上,爱情迸发出来的火花更是吓人。这就是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的“特定环境版”——泰坦尼克效应。

叛逆的爱情不是不美好,只是太短暂,会让你伤痕累累。如果这段内容没有白看,相信你也能从中获得一点启示。自由恋爱固然值得称道,但长辈的反对肯定也有他们的道理。不妨在尊重的基础上同父母做进一步沟通,真爱是建立在支持、祝福基础上的真情流露,而不是建立在逆反、抗拒的基础上的一意孤行。

如果你仍在幻想能得到一段冲破世俗偏见的完美情缘,不好意思,打碎了你的美梦。但这种美梦又必须被打碎,因为只有活在现实,生活才会赐给你真正美满的感情。心理学讲述的就是这么一个个稀松平常又妙趣横生的小道理,爱情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