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鹰王传奇
2977900000004

第4章 凶禽猛兽(3)

过了几年,全国各地爱好玩鹰的人相约到一起,很隆重地搞了一次鹰王争霸赛,扈尔泰和徒弟穆格各自挑选了一只神鹰山的雕鹰参赛。经过激烈角逐,扈尔泰训练的雕鹰一举夺魁,虽然没有什么奖金,但扈尔泰老人却得到了一个“鹰王”的称号。就连穆格也得了个第三名,可谓名师出高徒。从此之后,扈尔泰老人的“鹰王”之名,便传扬开去,无人不晓。后来曾有人出高价购买那只得胜的鹰王,不想一天晚上,扈尔泰老人多喝了几杯烧刀子,醉得迷迷糊糊的,一时疏于看护,竟让那只鹰王啄开脚上的绊绳飞跑了,再也没有飞回来。旁人知晓,无不惋惜。

这一年夏天,有消息传来,说北平(今北京)城里有一位颇为得势的旧王爷,因为喜爱玩鹰,准备在这年十二月自己六十大寿时,举办一次全国赛鹰大会,最后的胜出者可以获得五千块大洋的奖金。按当时的物价计算,五个银圆可以买一条大水牛,一个银圆可以买一袋洋面。扈尔泰心想自己要是能得到这五千元的奖金,那下半辈子就不用愁了。于是就动了心,和徒弟穆格一商量,就决定师徒俩要双双参赛。

既然想要参赛,首先得捕到一只好鹰。捕鹰,用鹰把式的行话来说,也叫“请鹰”。秋分一到,北方的天气就变得异常寒冷,请鹰的季节也就到了。扈尔泰和穆格师徒俩准备好鹰网、鹰拐子、绳索等捕鹰工具,就上了神鹰山。

请鹰的过程十分复杂,处处都得小心谨慎。首先得选好鹰场,所谓鹰场,就是鹰喜欢落脚的地方。接着是搭鹰棚,捕鹰人好躲在里边等待鹰的到来。然后是用鹰网、鹰拐子、绳索以及用来做诱饵的鸽子等下网。鹰网展开,鸽子拴好之后,人就蹲进窝棚里,一旦发现鹰从天上飞扑下来,去叼食饵鸽时,就用手拉动网绳,鹰网就会翻扣而下,将鹰罩住。

扈尔泰师徒俩架好鹰网,在鹰棚里苦苦守候了七八天,虽然也捕到了几只雕鹰,但不是个头太小,就是声音不够洪亮,都不是理想中的好鹰,只得又将其放了回去。

第十天晌午,穆格正等得有些不耐烦,忽然发现系在鹰拐子上的饵鸽狂躁惊恐地扑腾起来。扈尔泰不由精神一振,抬眼一望,只见一道银白刺目的光芒划破天空,一只白色的大鸟“呼”的一声,冲落在鹰场子上。巨大的翅膀搅动起一股激流,四周草屑飞扬,落叶翻滚,几乎让人睁不开眼睛。

扈尔泰不由倒抽了一口凉气,这居然是一只浑身雪白的雕鹰。他曾听爷爷讲过,这种鹰叫“白玉爪”。它通体雪白,体形矫健,既具备了鹰的力量,又有隼的坚韧,而且力大无比,能追狐逐鹿,连虎狼也不是它的对手,是鹰中极品。大清朝的时候曾有规定,白玉爪只能由皇帝豢养把玩,即便是皇亲贵族,也绝不许染指。

扈尔泰顿时将手里的网绳抓得紧紧的,连大气也不敢出。白玉爪平时专吃野猪和狍子之类的大型动物,对蛇鼠之类的小动物,几乎懒得理睬,今天估计是饿蒙了,才会盯上地上这只灰色的饵鸽。饵鸽为白玉爪的威势所慑,吓得浑身发抖,缩成一团。

白玉爪机警地四下里瞧瞧,觉得没有什么危险,便一步步走到饵鸽身边,正要一口朝它叼去,扈尔泰猛然一拉网绳。白玉爪蓦然惊觉到危险临近,急忙舍弃了鸽子,振翅欲飞,却不想被翻扣下来的鹰网罩个正着。白玉爪在网中上窜下跳,奋力扑腾着铁扇般的大翅膀,想挣脱出去。地上顿时腾起一片尘土,草根树叶几乎被卷上天去。但那鹰网是用特殊丝线织成,其中还交织进去了一些细铁丝,比一般渔网结实十倍还不止。任这白玉爪力气再大,再怎么扑腾,也是没法挣破的。

白玉爪急躁地在鹰网里闹腾了大半天时间,最后渐渐没了力气,这才慢慢停下来。扈尔泰趁机上前,一把将它擒住,拿出一个鹰套,就像给鹰穿衣服一样,将它连翅膀带脚一齐套住,然后又用鹰嘴子蒙住鹰嘴和眼睛,只在鼻孔处开两个小孔,以便鹰呼吸。白玉爪早已精疲力竭,终于老实下来。

没过多久,穆格也捕到一只体型硕大的好鹰。师徒俩这才提着各自的“猎物”,高高兴兴下山去。

2.飞来横祸

请鹰完毕,接下来是“熬鹰”和“驯鹰”。

所谓熬鹰,就是将鹰放在鹰杵上,连续几天不让它睡觉,以消磨它的野性,同时禁食七八天,然后喂以麻雀等活物,加以调教,使它能学会听从猎人的命令。这其中最难的,莫过于“带轴”,也叫“勒膘”,方法是用线麻团包裹一块鲜肉让鹰吞下,由于鹰无法消化麻团,不得不将它呕出。麻团在食道内反刍时,会将鹰的肠油刮出来,鹰便更具饥饿感,也更加听从猎人指挥。

在熬鹰的过程中,扈尔泰准备了一杆“鹰秤”,每天都要称一称那只白玉爪的体重。下山时,白玉爪的重量是四斤一两,熬鹰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使它保持这个体重。如果超重,就必须往下拿膘,以饥饿法来控制其体重。鹰若超重,就叫“膘大”,往往上喘,肌肉无力,变得懒惰,不爱追击猎物。如果体重减轻,少于下山时的重量,就叫“欠膘”,说明鹰的体力下降,狩猎能力降低。只有膘情适中,状态良好的饿鹰,才能成为好猎鹰。经过半个月时间的调教,白玉爪由“生鹰”变成了一只“熟鹰”,这鹰便也就熬成了。

第三步是驯鹰,就是将鹰带到野外,训练它如何捕猎,使之成为猎人的好帮手。

十月末的一天,北风呼啸,大雪覆盖了山林。扈尔泰把白玉爪架在肩膀上,带着穆格及屯子里的几个年轻人,踏着皑皑积雪上了山。一到山上,穆格他们就一字排开,嘴里不时发出“嚯、嚯、嚯”的声音,同时手持长棍,不住地扑打着雪地上的灌木和树丛。白玉爪仿佛也知道考验自己的时刻到了,昂首挺胸立在主人肩头,居高临下,铁嘴如钩,鹰眼如电,山林中有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它锐利的目光。

突然,一只草黄色的狍子受不住四面人声吆喝的惊吓,嗖的一声,自一片灌木丛中窜了出来,直往不远处的一片树林中逃去。白玉爪目光如电,早已看得清清楚楚,一声怪叫,振翅扑出,有如一道银色闪电,卷起一片雪雾,利箭般射向那只狍子。

狍子惊觉危险临近,跑得更快。但再快的猎物,也跑不过猎鹰的翅膀,只在电光石火之间,白玉爪就追上了狍子,利爪一探,一把抓住狍子的屁股。狍子吃痛,仰头欲叫,白玉爪的另一只利爪早已闪电般扣住它的咽喉,只听喀嚓一声响,狍子便脖颈断裂,一头栽倒在地。

白玉爪毫不留情,先一口啄掉它两只眼睛,把热乎乎的眼球吞进肚子,接着又嘴爪齐用,撕开狍子的皮肉,将其心脏啄出,大口吞下。它还要再吃其他内脏,扈尔泰早已快步赶上,将猎物夺下。正在这时,从旁边树洞里突然飞出一只野鸡,白玉爪看见,立即又掉头扑去……

这一天下来,白玉爪共捕到野兔、狍子、狐狸等猎物计三十余只,算得上是扈尔泰老人当猎人以来,收获最丰富的一天了。穆格羡慕地说:“师父,你这只白玉爪果然不愧是万鹰之王,真是太厉害了。这次参加赛鹰大会,那五千块大洋的奖金,肯定非您莫属。”扈尔泰抚摸着白玉爪的头,呵呵笑了。从此以后,这只白玉爪经过重重考验,就成为了一只真正的猎鹰。

扈尔泰有个远房侄女,住在鹰山县县城里。十一月初的一天,因为侄女生孩子,接他去吃满月酒。扈尔泰就高高兴兴地去了。临行前交待穆格,一定要帮自己好生喂养白玉爪,千万马虎不得。穆格满口答应了。

数日之后,扈尔泰从县城回来,看见自己的爱鹰被穆格饲养得毛光油亮,精神饱满,很是高兴,连夸徒弟有长进,算是把师父的本事学全了。

第二天一早,扈尔泰把白玉爪架在肩上,像往常一样出去遛鹰。山下的路口,是他每次遛鹰的必经之地。路口边开着一家小杂货铺,看店的是村长的老婆郭博勒氏。扈尔泰每次经过这里,都要跟她打招呼。

这回,扈尔泰经过小店时,正好看见郭博勒氏打开店门,刚要跟她打招呼,肩上的白玉爪忽然“哇”的发出一声怪叫,两脚一蹬,冲天飞起,猛然冲向杂货铺,咄咄两口,就将郭博勒氏的两只眼珠啄了下来。郭博勒氏猝不及防,痛得倒地惨叫,鲜血长流。

扈尔泰大吃一惊,没等他回过神来,白玉爪早已将郭博勒氏两只血淋淋的眼珠吞进肚子,然后又振翅飞回到主人肩上。有早起路人瞧见这一幕,不由吓得大声惊呼:“不好了,有人纵鹰杀人了,有人纵鹰杀人了……”没待扈尔泰反应过来,村长就怒气冲冲地带人将他抓住,用一根麻绳捆了,押到了县城里的警察局。

直到扈尔泰被关进警察局的牢房,他仍然没有想明白,好好的白玉爪,怎么会突然暴起伤人?

几天后,有邻居到牢房里来探望他,告诉他那只白玉爪现在落到了他徒弟穆格手里,穆格准备带着它去北京参加赛鹰大会。扈尔泰这才隐约明白过来,原来这一切,都是他的好徒弟穆格搞的鬼。穆格在他去县城的那几天里,用草扎了个郭博勒氏的人像,把食物放在两只眼睛处,叫白玉爪去啄食。所以当白玉爪看见郭博勒氏的真人时,以为她的两只眼睛里还藏有食物,立即扑上前去,用嘴啄食,结果险些闹出人命来。穆格这么做的目的,当然是想让他身陷囹圄,自己好得到那只珍贵的白玉爪去北京参赛,最终赢得那五千块大洋的奖金,还有鹰王的称号。扈尔泰不禁暗自后悔,自己收养穆格多年,并且将一身驯鹰绝技倾囊相授,想不到却是养了一只白眼狼。

最后,扈尔泰因为纵鹰伤人,判了八年徒刑,被警察押送到数百里外的抚顺监狱服刑。

3.助纣为虐

再说穆格,他带着师父那只白玉爪到北平参加赛鹰大会,凭着白玉爪那浑身雪白令人惊艳的外形和凶猛凌厉的捕杀绝技,果然力压群鹰,一举夺魁,不但赢得了鹰王的称号和五千大洋的奖金,而且那位六十岁的旧王爷还一眼看中了这只白玉爪,愿意再出五千大洋将其买下。这可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穆格自然满口答应。最后,他将神鹰白玉爪留在了北平城,自己提着一万块现大洋回到了鹰山屯。

这一次出远门,穆格算是长了见识,他这才知道原来那些经过鹰把式精心驯服的猎鹰,不但可以帮助猎人捕猎,而且还可以卖个好价钱。他深受启发,从此后便放弃了那种驯鹰打猎的清贫生活,专门从神鹰山上捕来雕鹰加以驯服,然后高价卖给那些喜欢玩鹰的外地客。几年时间下来,竟然赚了大钱,成为了鹰山县里数一数二的富翁。

民国20年,日军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东三省相继沦陷。鹰山县地处东北松花江畔,自然也不能幸免。这一年冬末,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日本关东军独立混编第136旅团一千多人的队伍,在指挥官岛田一男大佐的带领下,冒雪开进了鹰山县县城。但刚刚驻扎下来的当天夜里,就遭到抗日山林队的突然袭击,伤亡百余人。天亮后,日军整顿兵力疯狂反扑,抗日山林队却早已退进县城周围的崇山峻岭中,没了踪迹。

日军几次进山围剿,都损兵折将,以失败告终。岛田大为恼火,却又无计可施,最后经过汉奸提醒,终于找到了一个对付隐藏在山林中神出鬼没的抗日山林队的好办法,那就是用猎鹰来搜寻抗日山林队的踪迹,让猎鹰来为日军带路。神鹰山的雕鹰目光犀利,飞得高看得远,据说即便是二十多里外的一只小鸡从地上跑过,它也能看得清清楚楚。它若凌空一飞,就如一架小型侦察机,整座大山都在视野之内,哪里藏得有人,哪里有埋伏,它都看得一清二楚。如果用猎鹰来为日军指路,那岂不是使日军平添了一对千里眼?

于是岛田立即派人找到鹰王穆格,叫他马上驯服十只雕鹰,好为日军服务。穆格见日军肯出高价,自然乐意,只花了一个多月工夫,就驯出了十只猎鹰,供日军使用。有了猎鹰指路,日军真如有了千里眼一般,清剿抗日山林队就顺手多了。无论抗日山林队队员藏得有多隐蔽,都很难逃过猎鹰的眼睛。几场恶仗打下来,抗日山林队损失惨重。

这事让抗日山林队的人十分恼火,几次派人暗杀助纣为虐的汉奸穆格,都因他家附近总有猎鹰放哨,而没有成功。后来穆格更是得到了岛田一男的重用,当上了鹰山县亲善维持会会长,身边多了几名跟班做保镖,想要铲除他,就更难了。从这之后,穆格就一心一意地跟着岛田对付抗日游击队,每年都要训练十几只猎鹰,供日军在深山里围剿抗日山林队时指路之用。鹰山县的乡亲们对他咬牙切齿恨之入骨,却又无可奈何。

民国21年,在日本人的操控下,末代皇帝溥仪在东北成立了傀儡政权——满洲国,日本人在东北的势力,就更大了。又过了两年,由于手段狠辣,又肯投机钻营,再加上日军大佐岛田一男的扶持,穆格当上了县警务处处长。虽然当了“官”,却仍改不了玩鹰斗鸟的习性,整天在肩膀上架着雕鹰,腰里挂着“盒子炮”,跟在鬼子兵屁股后面晃荡来晃荡去。遇上看不顺眼的人,就说他是抗日分子,一声唿哨,肩膀上的猎鹰就扑了过去,先啄双眼,再抓咽喉,好好的一条人命,就这样断送在鹰爪之下。乡亲们对他是又恨又怕,背地里都叫他“鹰犬处长”。

这一天,鹰犬处长正架着鹰,神气活现地领着一队鬼子兵在大街上巡逻。当走到一个十字路口时,突然从人群中跳出一个年轻人,手里拿着一把驳壳枪,叭的一声,举枪便朝穆格射来。穆格狡诈过人,一听到枪声,便立即抱头趴倒在地。子弹呼啸一声,从他头顶飞过,正好打在身后一名鬼子兵身上。那名鬼子兵应声栽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