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问世间情为何物:中国历代名人情感解读
2981800000008

第8章 两汉三国时期(4)

有一次,梁鸿出潼关经过京师洛阳,登上邙山,看到帝王宫室奢丽,想到百姓劳苦饥寒,不禁感慨万分,因作《五噫歌》(“陟彼北芒兮噫,顾览帝京兮噫。宫室崔嵬兮噫,民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批评朝政。汉章帝知道后大为震怒,下令缉捕梁鸿。梁鸿只得隐姓埋名,带着孟光逃亡。他俩先到山东,又跨淮河、过长江,一路到了吴地(今江苏苏州、无锡一带),因仰慕故人泰伯之高风,就在其墓地铁山安顿下来,并依附当地名士皋伯通。

他们居于皋伯通廊下小屋内,为人佣工舂米,依靠自己的劳动过日子,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生活虽俭朴却也充实、愉悦。每次梁鸿收工回家吃饭时,孟光不敢仰视他,总是把托盘高高举在眉前,请丈夫用餐,即“举案齐眉”,以此表示敬意。(“案”就是托盘,搁饭菜的一种用具,类似矮脚的小案几。)显见柴米夫妻是何等的关爱有加,互相谦让、体谅、敬重。皋伯通见了很为惊讶,称许他们“非凡人也”。文首所引《后汉书·逸民列传·梁鸿》中的那段话,便真实、客观地反映了这段故事。

夫妇俩常倘徉于山水之间,赞山川之秀丽,抒心中之不平,忧百姓之疾苦。据说梁鸿闭户著书千余篇之多(今多散佚),还帮助无锡人民兴修水利,疏浚了惠山古溪,这便是无锡亦称“梁溪”的由来。人们为了感谢和怀念他们夫妻俩,后来将铁山改为“鸿山”,把他俩在鸿山铁槛寺的故居称为“鸿隐堂”,并高立两人塑像,至今犹存。

元人编有《举案齐眉》的杂剧。《儒林外史》第十回:“席终,归到新房里,重新摆酒,夫妻举案齐眉。”明代吾丘瑞《运甓记·官诰荣封》:“重效鸯鸳戏,欢谐伉俪,唱随永娱,齐眉举案,偕老永随。”最著名的是《红楼梦》里宝钗和黛玉两人“金兰契互剖金兰语”之后,宝玉曾对黛玉说了句“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网上有个署名“书生论剑”的写了首《七绝》:“梁鸿宅畔尽芳菲,范蠡湖头满落晖。一寸柔肠愁别久,校书人远念加衣。”

绝世美女的畸形之爱——董卓、吕布与貂禅

“力斩乱臣凭吕布,舌诛逆贼是貂禅。”——北宋邵雍

董卓(130?—192年),东汉末年一代枭雄,字仲颖,临洮(今甘肃省境内)人,放大火焚烧东汉都城洛阳是他的主要罪状之一。但客观来说,董卓也并非一个罪大恶极、毫无是处之人,“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是他最先发明的,他是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后来曹操的名载史册之举,只是COPY了他。另外,他也很重视人才并礼贤下士,如启用早期并不出名的曹操,可曹操后来还恩将仇报要刺杀他;他又花大价收买人才吕布,希望能为自己所用,以成就一段霸业;对一心想谋害他的王允,也毫无戒备。当他死后,连蔡邕(著名才女蔡琰即蔡文姬之父)这样的一方名士亦为其嚎啕大哭,以报知遇之恩。

吕布(151?—198年),东汉末到三国时期的一员名将,字奉先,五原(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人,论武功在三国群雄间绝对坐头把交椅,“Number one”,方天画戟是其杰出兵器,赤兔宝马是其神奇坐骑。可惜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后被董卓利诱杀了忠臣丁原,但自己也不得善终。

貂禅,东汉末年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原本姓任,小字红昌,一说出生在并州郡九原县(今山西省忻州市境内),一说出生在陕北的米脂(而她的情郎、一代英雄与帅哥吕布,则据说出生在附近的绥德;所以,“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一语便由陕北流传到了全国);汉灵帝时,年方15岁的她因美貌被选入宫中,执掌朝臣戴的貂禅冠(汉代侍从官员帽饰),从此更名为貂禅。

东汉末年,宫廷风云骤起,动荡不安。貂禅无奈出宫,被司徒(其职务相当于今之国务院副总理)王允看上,始命为歌伎,后收为义女。不久铁腕大臣董卓专权,貂禅见堂堂东汉刘氏王朝竟被他操纵在股掌之上了,很是怨愤;便于月下焚香祷告上天,愿为主人、义父分担忧愁。这就是著名的“貂禅拜月”典故。

貂禅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当她在王家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这情景正好为王允瞧见。王允为宣扬他的义女长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羞愧地赶紧躲进云彩后面去了。因此,貂婵后来也就被人们称为有“闭月”之美了。

王允眼看董卓有篡夺王位之迹象,日夜愁肠百结、无计可出,突心思一转,设下连环计:他先把貂禅暗地许给英俊魁梧、武艺超群、勇猛无双、但不乏幼稚简单的一代少年英雄吕布,再明地又把她献给枭雄老将董卓。吕布英勇却年少,董卓则老奸而巨滑。为拉拢吕布,董卓又收他为螟蛉义子,不惜以重金和爱马相赠,并任命他为京畿长安之警备司令。此二人都是好色猎艳之徒。此后,美冠天下的貂禅,即以双重间谍身份周旋于他们之间,玩着天下一流的“无间道”,或送吕布以秋波,或报董卓以媚眼,把二人撩拨得神魂颠倒。貂禅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施之后又一位著名的搞特务工作的女子;而且她干这行比西施还老到,是个职业间谍,因为她受过职业政治家王允长期、正规的训练。

吕布自董卓正式收貂禅入府为姬后,心怀不满。一日,他乘董卓已上朝后,入董府探视貂禅,并邀她在董府内凤仪亭相会。貂禅一见他,假意哭诉被董卓霸占之苦,令吕布更加愤怒。这时恰好董卓回府撞见,貂禅又哭诉吕布调戏她,故董卓怒而抢过吕布的方天画戟,对吕布直刺。吕布只得飞身逃走,从此“父子”两人互相猜忌。于是王允乘机说服吕布,不久吕布终于为情所烧,意气冲冠,率众起义,铲除董贼,立下莫大功勋。之后,貂禅正式成为吕布一人之宠妾,他俩倒是有过一段郎情妾意、男欢女爱、干柴烈火、云来雨去的美好日子。这真是“骑马就要骑赤兔,嫁人就得嫁吕布”啊!

但好景不长。数年之后,在著名的白门楼事件中,吕布壮烈殒命,貂禅又成了单身女子。曹操欲效法王允重演“连环计”于刘关张桃园三兄弟,遂赐貂禅与关羽。貂禅这次却不再配合了,“引颈祈斩”,倒被关羽保护逃出,削发当了尼姑。曹操得知后,派人抓捕貂禅,貂禅毅然扑剑身亡,最终一刻保持晚节,成了烈女。哎,“江山代有俊杰出,杀贼何必须女人?”

由于吕布、貂禅、董卓三人的关系,是建立在有特殊军事任务的基础之上,所以他们只能是一种三角畸形之爱。再说,当时貂禅正值豆蔻少女的十六岁年华,而董已是五十七岁的糟老头子,她怎么可能爱他?不过逢场作戏、同床异梦罢了。但是在董被吕消灭之后,貂禅与吕已不再有什么顾虑,一美女一英雄、一佳人一俊男,且都正当妙龄,又有老乡之谊,还是有过一段短暂但美好的真正的爱情生活的。

但网上有人说,貂禅一生至少有四个男人,除了吕布与董卓,还应有王允和关羽。其实,她对王允只有感激之情、报恩之意、父女之亲,绝不会有男女之爱。至于关云长,一则他是个大丈夫,更喜欢带兵打仗、冲锋陷阵,对儿女情长并不怎么放在心上;二则,貂禅在董、吕布次第死亡之后,既已完成了义父王允交给她的任务,一颗芳心又随着吕归去而心灰意冷,哪里会再同意曹操去第二次做间谍、施“美人计”、当“肉弹”呢?她不可能再爱上关老夫子的。

除了文首所引的这两句北宋时期士人邵雍的诗作外,元代无名氏杂剧《锦云堂暗定连环计》首次完整地叙述了貂禅的身世。而最接近今日说法的,仍数清朝罗贯中的历史小说巨著《三国演义》。今之京剧《凤仪亭》,则详细、生动地叙述了这段故事。

父子仨迷上同一女人——曹操、曹丕、曹植与甄氏

“体迅飞鸟,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坐。转盼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曹植《洛神赋》

曹操(155—220年),我国汉魏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境内)人。二十岁时举孝廉,官至丞相,进魏公,封魏王。死后,其子曹丕代汉称帝,建立魏国,追尊其为魏武帝。

曹操是汉相国曹参之后;祖父曾任中常侍,受封费亭侯;父亲系养子,官至太尉。他虽出身豪门,但系宦官之后,在时人眼中仍为“寒族”,这种社会地位激励其积极进取,奋发有为。青少年时期酷爱读书,经史典籍广泛涉猎,尤爱读军事著作,且在诗歌(如《观沧海》、《龟虽寿》)、书法、音乐方面天赋独具,几欲与名家媲美,武艺也十分高强。

曹操性多疑,残酷镇压过黄巾军起义,又错杀滥杀了一些人。但这些与他在促进社会稳定和生产力发展、统一北方所起的作用相比,显然过小于功。《三国志》作者陈寿称他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鲁迅也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曹丕(187—226年),字子桓,曹操次子。建安十六年(211年)为五官中郎将,兼副丞相。建安二十二年(217年)被立为魏太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死,他继承其官职和爵位,为丞相、魏王。此年冬他废掉汉献帝,将都城由许昌迁至洛阳,自立为大魏皇帝,史称魏文帝。

曹丕是魏国建立者,又是文学家,在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上都颇有成就。他是建安文坛的领袖人物。现存诗歌四十首,形式多样。其中《燕歌行》二首是代表作,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七言诗,对七言诗的形成很有贡献。他的《典论·论文》是我国最早的文艺理论批评专著。

曹植(192—233年),三国时期杰出诗人,字子建,曹操第三子,曾为东阿王,后封陈思王。因富才学,早年被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后失宠(书上说他任性,饮酒无节制,甚至违反法纪,大概是文人味太浓。看来只有曹植是纯粹的文人;而其父及兄却是半文人半政客)。建安十六年(211年)封平原侯,建安十九年(214年)改为临淄侯,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改封鄄城王。曹丕称帝后,他受其猜忌和迫害(如《七步诗》的典故),屡遭贬爵和改换封地。曹丕死后,丕子曹睿即位,他曾几次上书希望得到任用,但都未能如愿,最后忧闷而死。

曹植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和才华的作家,钟嵘《诗品》称之为“建安之杰”。现今流传下来的作品也最多,诗有八十多首,及大量辞赋、散文。其诗善用比兴手法,语言精炼而“骨气奇高、词采华茂”(《诗品》),比较全面地代表了建安诗歌的成就,对五言诗的发展颇有影响,代表作有《白马篇》、《送应氏》等。他的《洛神赋》抒情优美,文辞丰瞻,富于神话色彩,影响甚大,是建安时期抒情状物小赋的代表作。散文也有名篇,如《求自试表》等。

甄氏182—222年),中山无极人,魏文帝曹丕皇后,史上著名的一代才女、美女。建安时代统治者兼大文豪、伟大的曹操父子三人都爱上了她,为她痴为她迷。文人嘛,难免多情、风流些;更何况他们又大权在握,有这个资本。曹氏父子文才武略,不只是建安文学的骄傲,也是中国文化的骄傲。甄氏就以她的无比美丽与多情,同时照亮了他们三人的眼睛。蓬莱文章、建安风骨,如果没有了甄氏的丽质、文采、妩媚来相衬托,该减了多少风情啊!

甄氏出身名门,是汉太保甄邯(大儒孔光之婿)之后。父亲甄逸当过上蔡县令,甄氏才三岁他就去世了。甄氏从小就是个聪明而安静的孩子。《魏书》详载了她的许多美德,说她恪守妇德,孝敬长辈,和睦家庭,还表现出非凡的智慧。且秀发如云,身材窈窕,腰如柳枝,丰乳翘臀,肌肤如雪,早已美名远扬。

建安中,中原诸侯大户袁绍为次子熙娶甄氏。然熙常年出为幽州刺史,甄氏一直留在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境内)婆婆刘氏的身边。以她自幼在大家庭中练就的一套做人的本领,可以想像,嫁入另一贵族世家后,她同样如鱼得水。然而她生活得并不快乐,袁熙似乎并不太懂得怜香惜玉。郁闷独居中,她写了不少闺怨之作,功力绝不逊于建安七子的水平,成语“众口铄金”还是她的首创(句出其乐府诗《塘上行》)。

官渡之战后,袁绍一蹶不振。建安九年(204年)曹操破邺,当时袁绍已死,守邺的袁绍幼子袁尚败走中山。这样,甄氏和袁氏家族一起,顿时做了曹家砧板上的鱼肉。随军入邺城的曹操长子曹丕仿佛从天而降,成了甄氏的拯救者和新的主人。曹丕见甄氏容貌清丽,便欲纳为夫人。那年甄氏二十二岁,新婚的娇羞还未褪去;曹丕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十七岁少年;曹植却还是个十二岁的孩子而已;他们的父亲则正当盛年——四十九岁。

据说,最初是好色的父亲曹操对甄氏艳名早有所闻,攻打邺城就是想得到她,这才下令封闭绍府。后来见曹丕也有同好且抢了先,他尽管垂涎美色却亦无奈,(因当时曹丕不想节外生枝,便急切地径直对父亲说:“儿一生别无他求,只要此人在侧,此生足矣!望父亲念儿虽成年而无人相伴之分,予以成全!”)只得忍住气愤,摆出老子的姿态,做个顺水人情,使人做媒,把她让给了爱子,却仍暗暗心痛不已。

《三国演义》中写道:“时操破冀州,丕随父在军中,先领随身军,径投袁绍家,下马拔剑而入。有一将当之曰:‘丞相有命,诸人不许入绍府。’丕叱退,提剑入后堂。见两个妇人相抱而哭,丕向前欲杀之。忽见红光满目,遂按剑而问曰:‘汝何人也?’一妇人告曰:‘妾乃袁将军之妻刘氏也。’丕曰:‘此女何人?’刘氏曰:‘此次男袁熙之妻甄氏也。’丕拖此女近前,见披发垢面,丕以衫袖拭其面而观之,见甄氏玉肌花貌,有倾国之色。遂对刘氏曰:‘吾乃曹丞相之子也。愿保汝家。汝勿忧虑。’……操教唤出甄氏拜于前。操视之曰:‘真吾儿妇也。’遂令曹丕纳之。”

当时曹植还只是个孩子,尚不大懂得男欢女爱之类。但后来随着年龄增大,且与甄氏相处日久,两人又均是才貌俱佳、感情丰富,加之甄氏日渐被曹丕冷落,需要爱情滋润、安慰,于是他也便爱上了大自己十岁的甄氏——他的嫂子、他却常叫她姐姐。他在为乃父新立的铜雀台作赋中大显旷世之才,且具文人气质和高贵风骨,又长得如玉树临风、丰神俊朗,堪与潘安、宋玉媲美,也让甄氏倾心。

在这段日子里,两人无视年龄差异,倾心相恋,忘情于爱河。八斗大才曹子建的爱情使甄氏再次复活,容光焕发,光彩照人。

然而,曹丕的政治势力比曹植大得多,岂能让他横刀夺爱?曹植因爱甄氏,差点引来杀身之祸。兄弟俩为了甄氏曾展开过一场争夺战,最后以曹丕得胜了之。曹丕把亲弟赶出皇宫,让其远离甄氏,切断思慕之情。曹丕想,如果不果断采取这个措施,也许有一天甄氏会真的投入曹植怀抱。与此同时,曹植还成了曹丕争夺皇位的牺牲品。

甄氏嫁于曹丕后,生子曹叡(即后来的魏明帝),生女东乡公主。220年曹丕称帝,甄氏夫贵妻荣,终于实现了儿时的梦想,成了皇后(另一说法是,她拒绝为后)。可是她仍备受冷落。曹丕在成为皇帝之前尚对其宠爱有加;但到做了皇帝时,甄氏已年近四旬,而曹丕正值三十四岁鼎盛年纪,后宫佳丽众多;特别是在汉献帝将两个年轻美貌的女儿赐给他后,曹丕迅速疏远了甄氏。甄后从此失意,有不少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