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傻世界,笨生意
3001000000003

第3章 日本公司八大奇(三)

奇怪的是,日本的员工们似乎颇不以这种束缚为苦,反而在这种种规矩之下挥洒自如,给人活得很滋润的印象。他们体内好像都带了一台专门处理这种“规矩”的计算机,该怎样行礼,该怎样说话,都可以自动应对而不出问题。

萨苏

大家凑钱喝酒去

日本人喝咖啡的本事大约可称天下第一,三杯咖啡下去倒头就睡,这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到的。但喝酒就不行了,从酒量的角度,日本人大多一饮辄醉,要是到我国山东、东北这种地方,能喝到终局的可能性都不大。但是,日本公司的员工,还偏偏喜欢隔三岔五一起喝酒去。

出去喝酒多半有个由头,比如某人退休,来了新人等等,这里面学问就大了。仔细观察以后,我才发现,这并不是私人朋友们的聚会,而是日本公司用来增进员工感情的一种有组织的活动。通常是星期三左右,就有小干事给希望参加活动的员工们发通知了:“周末,为了xx事,准备组织一个聚会,地点在xxx,希望踊跃参加。”随通知一般还附餐馆地图。表面上活动是自愿参加,实际上不参加的会被视作异类。这样,每到周末,日本大街小巷的餐馆总是熙熙攘攘,宾客盈门,这是他们赚钱的一大黄金时间。

仔细想想,组织这样的活动大有道理。日本的风俗“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可是偏偏日本的公司还最讲究合作,集体主义,二者的矛盾怎样调和呢?大家一起出去喝喝酒,联络感情,显然是最简单实用的方法了。日本人一喝酒就会撕去面具原形毕露,在这种喝酒的活动中,本来从无关系的一些员工也有机会坐在一起,将来工作中自然可以更好地合作。而通过这种活动交到私人的朋友,则基本是不必指望的,因为,这实际上是公司业务的一个延续而已。

但是,这种有益于公司的活动,公司却不会拿出经费来,而是同事们自己掏钱凑份子。我的一个在银行工作的日本熟人告诉我,每次发了工资,他都要拿出五万块日元来,作为本月的应酬费用,这应酬,就是喝酒和给同事生孩子、结婚等准备的份子钱了。

不过,日本的员工,也颇有一些不用公司组织,除了周末还自己跑出去喝酒的,往往一喝就到半夜才回家。我开始觉得这些日本人没心没肺,后来才明白他们的处境很值得同情。

原来日本传统观念认为加班是在公司有价值、受重用的体现,所以丈夫加班,妻子在家就会心满意足,百依百顺,如果丈夫不加班早早回家,妻子就会担心丈夫的工作出了毛病,惶惶不可终日。日本公司的确加班多,但总有不需要加班的时候吧,这种时候,本来可以早回家的日本员工为了让家人安心,就只好跑去喝酒到半夜。

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有一次问一个已经比较熟悉了的日本工程师——你们一天给人家鞠躬上百次,不觉得累么?那位听了一愣,想想,说有这么多么?我怎么没觉得?

当然有这么多了,只不过习惯成自然,大多数日本人对此已经没了感觉。

日本的公司,在外国人看来是一个条条框框极多的地方,前面说过着装的规矩,而这不过是日本公司各种规矩中的九牛一毛而已。在公司里碰面,上下级一般要互相问好,下级是“澳哈腰古匝一马斯”,上级呢?简单的“尤斯”就可以了。而上级见了更高的上级,又要马上改口,所以,和人见面时极快地判断双方的等级是一门必备功夫。中午吃饭要集体行动,坐下来的时候自然把级别最高的放在中间,整个吃饭期间大家谈论话题,每个人都要按照级别高低、长幼顺序有所发言,谈笑风生,表示参与又不能抢前辈上司的风头,通过这种方式共同建设集体内融洽的合作气氛。

工作中,就表现为小心翼翼,决不超越自己的范围。日本的员工对工作流程极少革新,理由是革新是负责革新部门的事情,即便有更好的方法,也不会主动提出来。而公司老板讲话最后问大家有无意见纯属套话,极少有日本员工出来表达意见。若真的出来提问,那就要惹麻烦了,因为会议肯定没有给提问回答留出时间,你的问题会造成整个会议的延长。

奇怪的是,日本的员工们似乎颇不以这种束缚为苦,反而在这种种规矩之下挥洒自如,给人活得很滋润的印象。他们体内好像都带了一台专门处理这种“规矩”的计算机,该怎样行礼,该怎样说话,都可以自动应对而不出问题。

有人说这是日本公司员工的一种“素质”,要按照我的感觉,更像是一种渗透骨髓的文化传统。

日本古代是一个国土狭窄、生存条件恶劣的国家,因此没有多余的社会资源可以浪费在民主决策、尊重隐私等这些方面,属于个人自由的空间十分狭小。所以,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民族始终生活在一种等级森严、规矩众多,而且强调服从的社会环境中。这种环境中发展出的文化,也就具有了“带着镣铐跳舞”的特征。尽管二战后日本的政治生活走向了民主化,但这种在层层束缚下乐在其中的文化传统至今犹存,便形成了公司里日本员工“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独特现象。

不过,这种规则,也往往因为外国人的进入带来种种误会。因为“老外”经常会不按牌理出牌。比如,我就曾经引起过这种麻烦。当时,我奉命接收一个日本公司的技术部门,算是个临时的小头头,部门里的七八个日本员工都很配合,所以工作颇为顺利。但是我有个习惯,就是喜欢上网写文。于是那天晚上工作完毕后,我就坐在自己的电脑前面开始信笔神游,乐在其中。待得一文写成,看看时间,已经到了半夜11点钟。正收拾东西要走,忽然发现那七八个日本员工一个也没有先走,这时也开始收拾起东西来。

一愣之下,我忽然恍然大悟——“上司在加班的时候,没有特殊情况下属不能先走”,这也是日本公司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呢。我无意中害得这几位多在公司干了三四个小时,真是抱歉。

至于这三四个小时人家到底加了哪门子的班,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了解这些日本职场的特点是必要的,否则,就算是工作狂,也有被从伊甸园赶出去的危险。让我认识到这一点,始自一位在日中国工程师老林的遭遇,从老林碰上的事儿来说,日本的职场,一点儿也不像个伊甸园。

老林,是我认识的一位机械工程师,原来在一家日本加工公司工作,干了半年后来我这儿聊天,表情很是郁闷,说自己下岗了。

我听了一愣,说起来,今天的中国工程师在欧美、日本这些国家可谓名声在外,人称“中国军团”,哪个大公司大企业没有一大帮中国人在技术部门里面撑着呢?要说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有些人言过其实那是可能的,但总的来说“中国军团”的牌子在国外很亮。我在美国工作的时候,弟兄们常常自嘲说在美国只有上街的时候才觉得是在外国,办公室里可是说中文的——您想啊,敢提溜着个小箱子,就凭一个脑袋两只手去闯世界,大多数没两年就变成各公司的中坚力量,中国工程师可不是吃素的。尤其老林是复旦出身,技术好,人品好,工作认真,要我是老板,把自己裁了也不能裁他啊,老林怎么会丢了饭碗呢?

一问之下,真是啼笑皆非。

原来,老林倒霉在多管了闲事。他从车间走,看到日本的工人在对铝板做切割——具体做法就是在铝板上打一排排圆孔,打一个圆孔,就得到一个圆片,这种圆片状的材料将用来冲压零件。这方形的铝板,日本人一量,宽度够四个圆片的,于是,就打四排孔,剩下的,当边角料扔掉。老林一看之下,觉得有问题。他说你们怎么这样浪费啊,你看,把两排圆孔错开,这个宽度的材料,不就可以打五排孔了吗?

其实不用中国工程师,是个中国人,看一会儿就能明白这个道理,日本人愣是这样干了20年。

日本工人一看,真绝,林先生,您厉害啊!

老林也没在意。谁知道一会儿,日本的车间主任找来了,说老林破坏生产秩序。

啊?!老林不高兴了——我这是节约材料啊,怎么成破坏生产秩序了?

日本车间主任说你就是破坏生产秩序,我们一向是一块板打四排孔的,打了20年,你改成五排,和以前不一样了啊!

双方吵了起来,矛盾闹到日本老板那里,没想到那个老板也是向着车间主任——林君,你这样做不对啊,规矩怎么能随便破坏呢?

老林不服:这样可以节省材料啊,做起来也根本不复杂么。

日本老板语重心长:大家都是打四排孔的,为什么只有你要打五排呢?你擅自改动,对公司肯定是不好的。

老林生气了:你说原来的做法好,你给我讲讲为什么有道理?好处在哪里?

老板:既然我们20年都是这样干的,不用想也是有道理的。

老林:你这是混蛋逻辑。

得,在日本人心里,你有多大能耐,上下级的等级也是不能逾越的。老板绝对没有错的时候,你居然敢骂老板是混蛋逻辑,日本老板当面不说什么,过后就给老林穿了小鞋,借口裁员把老林“放羊”了。

其实,当时听老林一说,我们就明白这老板绝对是一个井底之蛙。越来越多的日本企业里面,如果中国工程师骂老板是混蛋逻辑,日本老板不是装聋作哑就是泰然受之,脸皮比城墙还厚。原因是中国工程师在各大企业技术部门的地位,使他们不得不这样处理——赶走一个中国工程师,常常意味着严重的损失。

说“中国军团”受欢迎的看法没错,老林一个星期就找到了一家驻日的美国公司,接着做Specialist去了。这家公司在日本就一个销售,加一个老林,干得轻松自如又自得其乐——中国工程师有一个毛病是团队精神不佳,喜欢单打独斗。没几天,他原来那老板几次打电话找他,说什么什么玩不转了,请老林回去。

老林说——他早想什么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