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窃听风云:斯诺登与棱镜计划
3079300000007

第7章 透过棱镜监视全世界——“棱镜计划”(2)

在谷歌、微软等公司等待美国政府回复的过程中,欧洲学生隐私保护机构(EVF)根据欧盟《数据保护法》的规定,将被棱镜计划牵扯的Facebook、Skype、微软、苹果和雅虎等公司告上了法庭。

长久以来,EVF就在监督Facebook在欧洲的运营,也曾因为隐私问题将Facebook告上法庭,这一次,EVF将矛头指向Facebook、Skype、微软、苹果和雅虎这五家公司在欧洲的子公司。尽管这些公司的总部设在美国,但是身在欧洲的子公司应该遵守当地的法律。按照欧盟的法律,将大量个人数据发给外国情报机构是违法的。

此前,支付处理服务商SWIFT就曾因将交易细节提供给美国政府被起诉,最终,SWIFT将所有欧洲用户的数据转移到了瑞士的服务器,美国和欧盟也签订了一个利用支付数据打击犯罪的协议。如果EVF胜诉,微软、谷歌等公司很可能需要像SWIFT一样,将服务器转移到某个国家,还可能面临巨额的赔款。

面对两大互联网巨头的要求,美国政府以数据公开会损害国家安全利益为由,拒绝公开相关信息。至此,谷歌、微软和美国司法部的谈判失败,两大公司为了减少公众的指责,捍卫他们在消费者心中的声誉,决定起诉美国联邦政府,通过法律的途径要求政府授权公司将索取用户数据的细节公之于众。

微软总法律顾问布莱德·史密斯在博客中说:“微软和谷歌互不来往的时候很多,但今天,我们两家公司站在一起。”在漫长的谈判过后,美国政府依然不允许谷歌公布和《外国情报监控法》相关的数据,至此,谷歌和微软已经没有耐心等下去了,他们在外国情报监控法庭起诉了美国政府,不过,政府方面却没有给出及时的回应。

“棱镜计划”之所以会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是因为美国是世界上互联网技术最发达的国家,拥有全球数量最庞大的用户,有的科技公司甚至垄断了某一国家的网络市场。一旦爆出监视个人信息的内幕,不仅让美国这个超级大国扮演了“黑客老大哥”的角色,相关企业也会丧失全球用户的信任。

随着斯诺登获得俄罗斯为期一年的临时避难许可,“棱镜门”好像开始淡出人们的视野了。在美国国内,媒体和情报界前官员却没打算就此放过奥巴马政府和“棱镜计划”的始作俑者——美国国家安全局。按照奥巴马的说法,“棱镜计划”只用于威胁到国家安全的项目上,随着真相逐渐曝光,人们发现,“棱镜计划”不仅针对美国人所认为的恐怖分子、对手国家或潜在对手国家,连北约的军事盟友、拉美国家也在NSA的监控范围之内。

据斯诺登7月31日爆料,NSA的一项Xkeyscore计划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网上信息,可以最大范围收集互联网数据。NSA利用这一手段监控别国军事、政治、经济、能源乃至大学教育等多方面信息。可以看出,美国在消除恐怖主义、维护国土安全之外,还试图占据信息上的绝对优势,维护其超级大国的霸主地位。

民众愤怒归愤怒,向来以特立独行著称的美国政府似乎并没有打算就此停止“棱镜计划”。作为“棱镜计划”内容之一,威尔逊公司的监听项目又一次得到了美国外国情报监控法庭的批准,按照规定,这个项目的法令只有三个月的授权,每次到期都要重新申请。监听项目的再次批准证明,奥巴马政府和秘密情报法庭的11名联邦法官都支持继续实施这一监听项目。这一点,从“棱镜计划”曝光以来奥巴马不认错也不道歉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

对于美国这样的大国来说,情报工作的项目必然存在。“棱镜计划”之所以受到人们质疑,不是因为情报部门的参与,而是情报工作超出了法律的界限——NSA监听的内容已经超过了一般情报的需要,变成了对全体国民的监视,美国还利用技术上的优势监听别国情况。

在坚持不中止项目的情况下,奥巴马提议修改《爱国者法案》中授权国家安全局电话监控项目的部分内容,并且改革外国情报监控法庭,使得这一法庭的裁决从擅自决定是否同意美国政府的监视要求,改为交由听证会审议。在情报监控项目中,增加透明度,派遣专家小组审核情报监控使用的技术手段。

二 谁在执行棱镜计划?

“棱镜门”事件愈演愈烈,不仅将事件主角斯诺登曝光在镁光灯下,美国国家安全局也成了全世界的焦点。这个全球最大的情报机关,一直被认为是全世界数学博士、计算机博士和语言学家最多的机构,在技术方面的优势,使得NSA在数字化时代站在世界情报界的前沿,其中的监听和密件截取技术,是NSA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资本。

提到NSA,就不得不说一下美国庞大而复杂的情报机构。美国的情报体系,是由美国政府管辖下的16个情报机构组成的,由国家情报总监(DNI)领导,进行各种情报活动。这一体系主要执行两方面的计划,一是国家情报计划(NIP),二是军事情报计划(MIP)。除了CIA是独立的情报机构外,其他15个情报机构均属于不同的政府部门,如军事情报部队、国防情报局、海军陆战队情报机构属于国防部,FBI和海岸警卫队调查处属于司法部,恐怖主义及金融情报办公室属于财政部。

NSA名义上是属于国防部的一个部门,实质上是一个隶属总统,为国家安全委员会提供情报的“密码组织”,它甚至能够监视CIA、FBI等其他情报部门的高级官员,在每天的总统简报和秘密情报中,有90%的资料是NSA提供的。之所以称其为世界上最大的情报机构,是因为NSA拥有遍布世界各地的、固定的和机动的无线电拦截和定位站,包括美国驻各国大使馆。同时,NSA还和北约国家的无线电侦察和无线电谍报机关合作,进行全球无线电侦察,破译世界各国的密码信息。外国特工的名单、高度危险的证人姓名地址资料、军事武器的设计图、监测卫星发回的数据、总统的原子弹发射密码等都是NSA破译的目标。NSA是棱镜计划主要执行机构,这一计划也显示了NSA的超强实力。

在名气上,NSA并不像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那样风光,但是从1952年成立开始,NSA就主要负责情报工作,而侦察和搜索冷战时期东欧和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情报就成为NSA的第一个任务。NSA的总部设在田纳西州橡树岭的能源部国家实验室,那里也是NSA的核心。就像科幻电影中的装置一样,那里有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矩阵,数百名顶级科学家和工程师在那里工作,负责破译世界上所有的秘密。此外,马里兰州米德堡也有NSA的总部,那里主要负责制定战略和行政管理。

NSA的规模已经难以用语言来形容,作家詹姆斯·班福德在他的《影子工厂》一书中指出,如果位于马里兰州米德堡的NSA总部变成一座城市,将是美国最大的城市之一。NSA的总部有65万平方米的办公面积,相当于4个国会大厦,拥有员工3万人,车辆3.7万辆,停车面积1972亩。此外,还有一支由700人组成的警察部队和一支反恐特勤组。

尽管如此,NSA最为人所知的一面还是计算机技术。在二战时期,美国已经开始使用机器来辅助破译密码,NSA成立不久,就开启了一个投资浩大、意义深远的研究项目——“闪电”计划。当时,闪电计划是政府支持的最大的计算机项目,还受到了总统艾森豪威尔的赞扬。闪电计划是由斯佩里兰德公司、美国无线电公司、国际商业机械公司、菲尔科公司、通用电气公司和麻省理工学院等单位承包的,目的是用五年的时间开发出千兆级的计算机,这样一来,一旦有核战争的迹象,NSA就可以用计算机进行预警和应对。在计算机专家和工程界顶尖人才的参与下,闪电计划使晶体管最终取代了电子管,世界上第一个磁薄膜内容可寻址存储器被创造出来,在硬件构造和高速电路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步。

此后,NSA下大力气开发超级计算机,为了和苏联的计算机进行比赛,“巨型机之父”克雷制造了享誉全球的超级电脑“克雷1号”(CRAY-1)。由于“克雷1号”体积庞大,重达5吨多,想必没有人愿意在自己家里放这么一个庞然大物,它也注定不会成为一个私人的电脑。“克雷1号”实现了当时世界上绝无仅有的超高速——每秒钟进行1亿次运算,相当于IBM370电脑的40倍。然而,NSA的密码专家觉得这并没有什么,他们还在寻找提高计算机运算速度的方法,以便达到每秒钟1000万亿次以上的运算速度。

从外观看上去,“克雷1号”就像是一个开口的沙发转椅,沙发靠背是由12个一人高的大衣橱组成的,占地面积约7平方米。“克雷1号”的内部安装了大约35万块集成电路,在提高运算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耗电量——115千瓦,若不是克雷想到用老式冰箱冷却管道的方法降温,它一定会把地板烧个大洞的。

1997年,NSA总部设立了第一个超级计算机中心,这幢大楼被命名为“托德拉”,是一个外墙由浅色瓷漆金属板装饰、周围绿荫环抱的设施,那里面有一个8000吨重的冷却水车间,电力供应足以满足半个中等城市的需要。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超级计算机开始向小型化转变,NSA也开始资助量子计算机的研究。

在棱镜计划曝光之前,NSA的“星风”计划就曾被曝光。除了被斯诺登曝光的棱镜(prism)之外,“主干道”(mainway)、“码头”(marina)以及“核子”(nucleon)都是星风计划的组成部分。其中“主干道”和“码头”项目分别对通信和互联网上数以亿兆计的“元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主干道”项目负责监控电话信息,包括通话或通信的时间、地点、使用设备、参与者,不包括窃听通话内容;“核子”用来截获电话通话者对话内容;“棱镜”则用来监视互联网,包括从微软、谷歌以及苹果等巨头的服务器上收集个人信息。

星风计划的泄密者是NSA的高级密码数学家威廉姆·宾尼。此前,他在已经NSA工作40年,专门从事密码破译工作,研究将全球私人电话呼叫和电邮信息接入NSA数据中心的方式。同时,他也是NSA信号情报研究中心创始人之一,参与设计了NSA最早的窃听系统和海外通信。

宾尼曾经建议NSA的高层根据与目标人物的亲疏关系进行监听,那么,与目标人物关系疏远的人受到的监视程度就较小,可惜,他的提议被NSA高层否决了。实际上,宾尼是希望NSA能够将信息区别对待,分为需要的信息和不需要的信息。不过,NSA的做法更倾向于尽可能全面地收集信息——先将一切内容存储起来,等用的时候再去找。

以前,有关NSA人员、设备和档案的资料都放置在一个2平方米的保险库中,后来,NSA在犹他州布拉夫代尔镇建了一个巨型情报存储中心“犹他州数据中心”,这些资料也被转移到那里。“犹他州数据中心”造价20亿美元左右,面积是五角大楼的5倍。这是一个无所不能的机构,无论是电子邮件、语音通信、购物明细、交易详情,只要是通过卫星、电缆传输的数字信息,它都可以截取。无人能敌的密码破译能力,使得“犹他州数据中心”成了一个划时代的情报机构,通过超强的运算功能,它能知晓所有人、所有通信工具的秘密。

根据功能的不同,NSA在美国各地设有分局,比如针对亚洲国家的信息会传输到NSA的夏威夷分局“地洞”。它位于美国在二战时期修建的巨大地堡群里,那里有近3000名NSA的雇员,专门分析、破译传输进来的文件数据。

NSA的解密能力向来为人们所称赞,同时,它也是NSA里的最高级机密,只有少数人有权限知道。NSA通过多种方式,窃听、监控着互联网上的加密内容,这一技术只和美国的四个盟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分享过,而这些解密技术被应用到与中国、俄罗斯和其他国家的情报战当中。

从2000年开始,互联网加密技术开始普及,时刻更新设备和技术的NSA也开始投入巨资,组建高速计算机系统等设备。不过,仍然有一些加密技术是NSA尚未破解的。斯诺登在逃亡过程中使用了Lavabit的电子邮箱服务,随后,Lavabit的创始人雷德·莱文森接到了NSA的命令,要求其提供客户信息,雷德·莱文森拒绝了NSA,随后关闭了邮箱服务。另一家服务商Silent Circle随后也关闭了电子邮箱服务,以拒绝服从NSA的要求。此前,斯诺登曾用Lavabit的电子邮箱给国际组织发求助信,也曾发给俄罗斯强力部门的工会组织。

2001年底,宾尼离开NSA,随后,NSA启动了“无授权窃听”计划,这也是星风计划最大的秘密之一。NSA在无须授权的情况下,就可以访问电信运营商AT&T、Sprint、MCI的国内、国际通话账单以及通话双方的详细信息。在项目启动时,NSA每天可记录3.2亿次电话呼叫,占NSA全球窃听总量的73%~80%。宾尼认为NSA的做法已经违反了宪法,他不能坐视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