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一本关于学术思想流派通论性的著作,通常应该是这一领域文献研究和专题性研究已经比较深入,特别是关于这一领域整体思想逻辑线索清晰呈现时才会出场。《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一书也是如此。这部全景式的论著,实际上应该是对近十多年以来我们在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进展的总结和提升。
上个世纪末,当我从“回到马克思”的研究重新回到国外马克思主义的思考中时,有感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那种人头式的、贴标签式的外在宏描话语,明确提出了“深度解读模式”问题。我甚至主张,在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专题式或概括性的全景描述之前,对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最重要的经典文本应该进行一次系统的认真解读。近十多年来,我们在这一方向上也进行了一些努力,《文本的深度耕犁》二卷以及数十篇专业博士论文,已经基本覆盖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文本群,一批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重要代表人物的学术专著也陆续出版。并且,越出西方马克思主义边界的更大范围的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研究平台正在建构之中,这里包括历史性延伸逻辑中的当代后马克思思潮、晚期马克思主义、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研究,以及共时性拓展中的日本新马克思主义的译介和研究都逐步在展开和深入。所以,开始进行一种全景式的思想通论研讨的时机似乎已经到来。这可能就是我们这部《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写作的初始缘起。
本书三卷的基本结构为:上卷除去西方马克思主义发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线索之外,主要是早期思想发展和人本学马克思主义的诸种思潮;中卷分别讨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主义思潮,以及有特殊思想史地位的法兰克福学派和英国马克思主义;下卷则分别讨论了上一世纪60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逻辑终结”之后重新集结的后马克思主义、晚期马克思主义和后现代的马克思主义思潮。将来有条件,还应该专门有一卷关于欧美以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的通论概述。
参加此次写作任务的作者,基本上是我们学科点上长期从事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中青年学者,还有近年来我们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少数章节,我们邀请了国内部分中青年学者加盟。我们知道,这种努力只是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中跨出的最初一步,我们期待更多有力的后援力量。
张一兵
2010年新年于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