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刃。亦名浪剑,是南诏国最为著名的宝剑,又称“浪川剑”,因发源于“三浪诏”,即邓赕、浪穹、施浪三诏(今洱源邓川一带)故地而得名。剑身用毒药淬炼,相传伤人即死。南诏是唐朝时期西南部的奴隶制政权,国土大致为今日的云南全境及贵州、四川、西藏、越南、缅甸的部分地域,五代末期被段思平所灭,后建立大理政权。南诏国尚武,当时一般将士和普通民众大多佩带南诏剑,所谓“不问贵贱,剑不离身”。唐人樊绰《蛮书·云南管内物产》:“浪人诏能铸剑,尤精利,诸部落悉不如,谓之浪剑。”此处浪人指行踪不定之铸剑师,而非日本的失业武士。《旧唐书·德宗纪下》:“南诏献铎槊、浪人剑、吐蕃印八纽。”《新唐书·南诏传》:“隋刃,铸时以毒药并冶,取迎曜如星者,凡十年用成,淬以马血,以金犀饰镡首,伤人即死。浪人所铸,故亦名浪剑。”
除了上述种种,古代流传下来的宝剑有上百种之多。如王勃《滕王阁序》的“紫电青霜,王将军之琥库”中,“紫电青霜”即为古时的两把宝剑,还有《列子·汤问》中提到的含光、承影、宵练等,《越绝书》《吴越春秋》《古今刀剑录》《名剑记》等书中多有收录。
一场由“茅”引发的血案
关键词:前茅 苞茅缩酒 自牧归荑 包茅之战 管仲 菁茅之谋
成语“名列前茅”意指名次列在前面,常有人会把“茅”误写成长矛的“矛”,其实只要理解了其中“茅”字的含义,就不会误用了。
“茅”原来是战旗
“名列前茅”与古代部队有关,“前茅”是古代行军时先遣部队手持的茅草旗,因此这里的“茅”是茅草之意。
春秋时,晋国(今山西与河北西南部)和楚国(今湖北、湖南北部、河南南部)两个大国争做霸主,矛盾时常激化。郑国(今河南新郑一带)是个小国,夹在两个大国之间,处境十分困难。一次楚国发动大军侵入郑国,郑国军民奋起抵抗,结果还是以失败告终。晋国派大将荀林父为统帅,出兵援郑,可还没有渡过黄河就得到消息,郑国国君已经向楚国屈服,楚军也已开始撤走了。荀林父召集部属将领,商议对策。他的主张是:“战事既然已结束,楚军也开始撤退,我们就回去算了。”另一位大将士会同意统帅的主张,并详细分析了晋、楚双方的形势,认为退兵回国是正确的作战计划。可是荀林父的副将先縠不以为然,竟不听指挥,擅自带领他的兵马渡过黄河,追击楚军,结果被楚军打得大败。
士会分析晋、楚双方形势时,曾说过“前茅虑无,中权,后劲”等语,意思是楚军的前锋戒备森严,中军领导很强,后军实力也很充足,所以不宜轻敌。根据后来研究《左传》的专家杜预解释,“前茅”在此引申为走在军队最前面的先锋部队。茅是楚国的特产,楚军斥候兵(古代的侦察兵)拿来做信号旗用,斥候兵发现前沿敌人有什么动静,就举茅打信号,因此前锋就叫“前茅”。古代兵书《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中即有“前茅后殿篇”,讲的是行军中前后部队的部署问题。
春秋时的楚国在行政制度上率先废除封邑制,实行“县”制,军事条例也逐步完善。据《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载:“敖为宰,择楚国之令典。军行,右辕,左追蓐,前茅虑无,中权,后劲。”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在行军过程中,前哨部队的士兵以茅草为旗,当遇到敌人或紧急情况时就举起茅草旗作为信号,告诉后面的部队,以提高警惕,及时应变。据说举茅草为号最早就是由楚国著名贤相敖(孙叔敖)颁令施行的。
在古代象征神圣的“茅”
事实上,楚国军队用茅作为旗帜除了作开导之用,还希望在行军中能够招引神灵保佑百战百胜,其目的是鼓舞士气,这源于楚人祭祀的传统礼俗。
荆楚大地于荆山山麓南漳、保康、谷城一带盛产菁茅,《禹贡》称之为苞茅(“苞”古通包),《本草纲目》则名之香茅,也有说即今日的猴毛草(笔仔草)。楚人居荆山一带后,开始实行一种以茅草与酒为主要手段的祭祀仪式,称之“苞茅缩酒”,后来传至中原地区,极为兴盛,连周天子也予以采用。《周礼·天官》说“祭祀供萧茅”,《禹贡》《汉书·地理志》《史记》等均有记载。《史记·集解》引郑玄曰:“匦,缠结也。菁茅,茅有毛刺者,给宗庙缩酒。重之,故包裹又缠结也。”虽然历史上楚国的疆界变动很大,从公元前11世纪末“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的山林僻壤,到楚成王时“楚地千里”,占据了江汉、南阳盆地及淮河流域,但是因产地关系,从周初以来王室祭礼用的这种“包茅”一直依靠楚人的进贡。
关于“缩酒”的仪式,杜预曾解释说:“包,裹束也。茅,菁茅也。束矛而灌之以酒为缩酒。”缩酒的“缩”字,本作“莤”。《说文解字》解释“莤”字为:“礼祭束茅加于裸圭,而灌鬯酒,是为莤,象神歆之也。”“莤”字的字形上从茅、下从酒,恰是缩酒仪式的写照。祭祀时,人们束茅而立,将酒自上浇下,茅将酒中的糟粕滤掉,便成为飨神的清酒,同时酒汁渐渐渗透下去,就如同神已经饮用了一般。楚王在这一带立国之初,周天子让楚人上缴的贡品中,就已经有这种用于缩酒祭祀的茅草了。初期楚国国君地位不高,但在缩酒祭祀上却享有特权,这与楚地独产苞茅和楚人传统上掌天人相通的职责有关,所以菁茅或苞茅也被尊为“灵茅”。《史记·孝武本纪》说:“江淮间一茅三脊,以为神藉。”“三脊”就是有三条脊棱的茅草,“藉”为祭神时用的草垫子,《史记集解》引孟康曰:“所谓灵茅也。”由此可以知道茅不但作为滤器,还被用来编织拜神时用的草席。楚国曾制定了专门的《祭典》,规定在举行重大活动,特别是军事活动的时候要进行“苞茅缩酒”这一仪式。楚人认为“茅”所到的地方如同神灵相随,在神灵的庇佑下军队必会所向披靡。
“苞茅缩酒”的遗俗至今犹存于襄樊荆山的“端公舞”中。端公舞是南漳、保康、谷城一带的荆山民间巫教祭祀舞蹈,除原始内涵外,演变至今日,主要是用于民间的婚丧嫁娶,一般在每年秋收之后举行法事仪式,也有为临时亡故的老人而举办的。“端公舞”共16场,有时只择其几场而办之,“苞茅缩酒”则独立成篇,是单独的一场歌舞演奏。法事由能通灵的“端公”领舞,而端公现在只分布于襄樊荆山,在其他地方则已消失了。值得一提的是,据有关学者考证,韩国每年举行的“江陵端午祭”,其巫祭中酿制神酒的仪式几乎就是“苞茅缩酒”的翻版。韩国和中国荆楚之地远隔千万里,由此可见中华文化泽被之广阔。
因“茅”而引发的战争
古时民俗女子赠男子以茅,即有婚姻恋慕之意。《诗经·邶风·静女》中的“自牧归荑,洵美且异”,解释为“远自郊野赠柔荑,诚然美好又珍异”,这个“荑”便指白茅。古时因对自然了解甚少,因此十分重视对神的祭祀,而茅作为祭神时不可或缺之物,又是给天子的贡品,因此被人附会出更重要的深意,有时甚至成为攻伐的借口。
春秋时,齐桓公一次与夫人蔡姬在水中划船游玩,蔡姬习于水性而桓公不会水,蔡姬一时玩得兴起,便晃动船身捉弄桓公。桓公害怕,劝阻她,蔡姬少年心性,并没有停止,两人为此竟然大吵了一架。蔡姬觉得受了委屈,跑回娘家蔡国,向她的父亲蔡侯诉苦。蔡侯一时量窄,又把蔡姬嫁给楚王。齐桓公对此十分恼怒,认为自己受了奇耻大辱,记恨于心。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第九次大会诸侯,矛头直指蔡国。蔡侯惧怕而投降,齐桓公迁怒楚国,率联军去攻打。楚成王大惊,便派大夫屈完去问缘由。而管仲为齐桓公提出的楚国第一大重罪即为“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缩酒,寡人是征”。译成白话是:“你们好久没有进贡包茅,天子因此不能祭神,于是来征讨你们。”楚成王迫于压力,只得全国上下搜集好多包茅进贡,才化解了此次兵祸,也等于是间接承认了齐国的霸主地位。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包茅之战”,齐桓公借此成了春秋时的第一个霸主。此事于《史记》《左传》均有记载。
虽然这次战争的原因很明显不只是男女感情问题,楚王不进贡包茅也并非问题的根源所在,一切不过是齐桓公打击异党、欲图称霸的手段,但管仲那套冠冕堂皇的说辞,依然得到包括被责问的楚国在内的诸侯一致认可,还是可以看出包茅在当时的重要之处。
关于齐桓公、管仲利用包茅成事,历史上还有另一则“菁茅之谋”的故事。据《管子》书中所言,当时齐桓公在“尊王攘夷”的旗号下,向管仲请教“周天子向诸侯征赋未得响应”的解决办法,管仲提出让周天子将包茅的产地看守起来,当周天子要在泰山祭天、梁父山祭地时,可以下诏:“凡随从天子同祭的诸侯,都必须携带一捆包茅作为祭祀之用的垫席,不按照命令行事的不得随从前往。诸侯若不随行即成众矢之的,所以他们一定会花重金购买包茅的。”事后果如管仲之言,天下诸侯都载运着黄金争先恐后地奔走求购,江淮的包茅价格上涨十倍,一捆可以卖到百金。所以周天子在朝中仅仅三天,天下的黄金就从四面八方像流水一样聚来,此后周室七年没有索取诸侯的贡品,可见当时靠“卖包茅”所聚敛的钱财之多。
链接一:春秋五霸
公元前770年至前476年,历史上称为春秋时代。在这290多年间,社会上风云动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仅据鲁史《春秋》记载,军事行动就有480余次。司马迁说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相传春秋初期诸侯列国140多个,经过连年兼并,到后来只剩下较大的几个。这些大国之间还互相攻伐,争夺霸权。历史上把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叫做“春秋五霸”,分别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另一说是去掉宋襄公和秦穆公,增加吴王阖闾与越王勾践。
齐桓公姓姜,名小白,于公元前685年即位。其后他任用管仲为相,促进国家统一,在政治、经济上作了一系列改革,使齐国强大起来。齐桓公率兵击退戎族、狄族的进攻,又率齐、鲁、宋等八国之师破蔡伐楚,阻止楚军北进,威信由此大增。前651年,齐桓公大会诸侯于葵丘(今河南考城),订立盟约,“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
接着称霸的是晋文公重耳。据说重耳生具异相,目有双瞳,肋骨连成一片。早年他因“骊姬之乱”的迫害逃离晋国,在齐国、宋国、秦国等地流亡多年,30多岁时才在秦穆公帮助下归晋掌权。公元前633年,楚成王率领楚、郑、陈等国军队围攻宋国都城商丘(今河南商丘县南),宋国派人到晋国求救。晋文公采纳了部下的正确意见,争取到齐国和秦国作为盟友参战,壮大了自己的力量。而后他又改善了晋同曹、卫的关系,孤立了楚国。这时,楚国令尹子玉大怒,发兵进攻晋军。晋文公为避开楚军的锋芒选择战机,便以当年自己流亡曾受楚国收留为借口,命令部队向后撤退90里。古代军队行军30里叫做一舍,90里就是三舍,这就是成语“退避三舍”的由来。晋军后撤到卫国的城濮(今山东濮县),此地离晋国比较近,补给供应很方便,又便于会合齐、秦、宋等盟国军队,集中兵力。前632年四月,在“城濮之战”中对楚国取得绝对胜利后,晋文公请来周襄王,在践土(今河南广武)和诸侯会盟。周天子册封晋文公为“侯伯”(诸侯之长),并赏赐他黑红两色弓箭,表示允许他有权自由征伐。晋文公成了中原霸主。
宋襄公,宋桓公次子,本名子兹甫。齐桓公去世后,他便一心想成为中原霸主。周襄王十三年(前639年)春,宋、齐、楚三国国君相聚在齐国的鹿地。宋襄公认为自己是这次会议的发起人,开始便以盟主身份自居,同时又觉得自己的爵位也比楚、齐国君高,盟主非己莫属。楚成王对其十分不满,令楚兵把宋襄王拘押起来,然后指挥五百乘大军浩浩荡荡杀奔宋国,被宋人众志成城击退。最后在齐国和鲁国的调解求情下,宋襄公被楚国放回。虽然宋襄公有名无实,不能算真正的霸主,急功近利、空讲仁义更是他失败的地方,但他讲信用而以仁待人,也被公认位列春秋五霸之一。
楚庄王,芈姓,熊氏,名侣,又称荆庄王或熊侣。在齐国称霸时,楚国因受齐国抑制停止北进,转而向东吞并了一些小国,国力日趋强盛。齐国衰落后,楚国便向北扩张与晋国争霸。公元前598年,楚庄王率军在邲(今河南郑州)与晋军大战,打败晋军。此后鲁、郑、陈、宋等中原国家先后归附楚国,背向晋国,楚庄王则成为中原霸主。
秦穆公,嬴姓,是秦德公最小的儿子,成公的弟弟,名任好,在位39年。秦穆公在位初时企图向东争霸中原,但由于向东的通路为晋所阻,便向西吞并十几个小国。其后他任用百里奚、蹇叔、由余为谋臣,击败晋国,俘晋惠公,灭梁、芮两国,又在崤(今河南三门峡东南)之战中被晋军袭击,大败,转而向西发展,“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史称“秦穆公霸西戎”。穆公对秦国的建设影响深远,为后来秦始皇扫灭六国,建立统一的封建制集权国家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