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篇
第一节 走出竞技运动的认识误区
一、何谓竞技运动
翻开人类社会竞技运动的发展史,我们清楚地看到竞技体育起源于原始社会狩猎人、采集人、农耕人的闲暇娱乐活动,由于生产生活和战争的需要,人们对自己的身体能力不断地进行着有意识的锻炼和培养,继而产生了不同个体之间身体素质和运动技巧的对比,而后在欧洲发展为古代奥林匹克的祭奠竞技,这种闲暇的娱乐活动便渐渐演变为有明确规则约束下的竞技性体育活动。近代的竞技体育运动始于英国户外竞技活动,是欧洲近代体育的三大基石之一。我国古代也曾经出现过像礼射、蹴鞠、投壶等类似于竞技运动的活动方式,但由于竞技体育的价值观念与中国长期的封建文化背道而驰,而受到压抑,致使当今中国盛行的绝大多数竞技体育活动都来源于西方近现代的竞技体育理念。【1】
随着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自1986年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起始的百余年来,现代竞技运动已成为社会的一种缩影,对社会产生着深刻的反作用,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就竞技运动的概念而言,运动训练学将其定义为“竞技体育是指为了最大限度地发展和不断提高个人、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及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以取得优异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系统的训练和竞赛。”如果将竞技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看,体育社会学认为“竞技体育是一种位于游戏到工作者已连续演变过程中间的一种制度体系化的竞争性身体活动。”【2】笔者为进一步论证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的不可分割性,将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竞技体育运动的内涵一一作出细致表述。
(一)竞技体育运动是社会文明的文化载体
竞技体育作为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体育文化的主体;作为社会文明的文化载体,它是人类文化宝库中一朵眩目的奇葩,在社会进步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占据着重要地位,具有不可估量的深远意义。就其文化内涵而言,卢元镇先生在《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的不可分割性研究》中指出,竞技体育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一,竞技体育是一种庄严肃穆的礼仪庆典文化;其二,竞技体育是一种记录人类潜能的人体文化;其三,竞技体育是一种提高社会道德水平的规范文化;其四,竞技体育是一种提高审美意识的情感文化,其五,竞技体育是一种在深层结构方面影响着社会心理和民族精神的观念文化。综上所述,竞技体育对人的教育,对人的社会化,对个性的发展和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竞技体育运动具有多元的现代社会功能
随着竞技体育自身的演变和发展,其最初的本原功能已拓展为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功能。田麦久先生在论述竞技体育的现代社会功能中指出竞技体育有七种社会功能【3】:(1)激励人类自我的奋斗精神;(2)满足社会成员的观赏需要;(3)促进社会大众的体育参与;(4)推动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5)展示国家和社会团体的综合实力;(6)促进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7)排解社会成员的不良心绪。
(三)竞技体育是多种属性的复合体
竞技体育运动是一种具有规则性、竞争性、挑战性、娱乐性和不确定性的身体活动。具体而言,“规则性”表现为竞技运动的选手必须遵守各项规定;“竞争性”是指为了追求同一目标而进行的多方面较量,从而决出胜负和优劣;“挑战性”是鼓动运动员向他人、自己、运动器械以及自然做出的各种尝试;“不确定性”是指无论是比赛过程中对手技术战术的应用,还是比赛结果都存在着预先的不确定;“娱乐性”是指竞技者在运动中可以体验到快乐,这一点在大众竞技运动中表现得较为突出。需要说明的是,竞技运动同游戏存在着先天性的血缘关系,竞技运动的文化形态演变,便是经历了由玩耍到游戏,最终形成竞技体育,但竞技运动是游戏的典型化发展,比游戏更为简练、复杂,更具有高级文化的性质。
二、走出竞技体育运动的认识误区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理论界一直把狭义体育(学校体育)、竞技运动(竞技体育)、身体锻炼和娱乐(群众体育)作为构成广义体育的三大组成部分,而且认定竞技体育运动和学校体育之间是提高与普及的关系。由于隶属系统的不同,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一直处于两个不同的领域。同时学校体育与竞技运动的分野,也一直是学术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面对竞技运动是否应该进人学校体育的现实问题,学者们展开了一次次激烈的探讨:一派认为二者是水火不相容的事物,竞技体育与杂技、杂耍、舞蹈同宗,只是少数人的事情,不符合学校体育教育的范畴,不得进入学校干扰学校体育;而另一派则认为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作为我国体育事业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不仅理论上的分歧越来越大,而且在实践上也产生了巨大的偏差。笔者认为,随着竞技运动在现代社会中的高速发展和对传统学校的冲击,更应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竞技体育的基础是学校体育,竞技体育进入学校是体育教育的进步,学校体育不应排斥竞技体育。
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之间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关系?如何解决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问题关系到未来学校体育的发展。中国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之间的对立有其特殊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加之一些人还存在着认识上的种种误区,便使得近年来学校体育与竞技运动分庭抗礼的现象日趋严重。但从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自身发展的要求上来看,它们都迫切要求人们尽快走出误区,找出解决问题的合理答案。
(一)中国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之间的对立的历史和现实原因
从历史文化渊源来看,中国传统文化是排斥竞技体育的。在过去的100年中,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之间的文化冲突至少发生了三次。【4】第一次,学校体育中的“兵操废除之争”。第二次,是20世纪30年代的“土洋体育之争”。有人主张提倡“土体育”,脱离“洋体育”,不再参加奥运会和远东运动会,理由是竞技体育有损健康等等。这场“土洋之争”的实质是我国传统体育界的“国粹派”与西方体育不断较量、抗争的延续。第三次,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其中一种观点认为增强体质的活动才是“体育”,因而称体育为“体质教育”,而竞技运动是国外“竞技普及派”搞的“运动铸型”,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体育。近现代体育文化三次碰撞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不承认竞技运动是体育是不符合实际的,也是不符合体育文化发展逻辑规范的。
从现实原因来看,20世纪50年代,一种比前苏联更为集中的“举国体制”模式,在中国体育界确立起来,这是计划经济发展在体育界必然产生的结果。继之而来的文化大革命砸烂了教育、砸烂了训练体制所依附的学校,使运动训练体制更加游离于教育,成为体育行政部门下的独立拨款的一个事业系统。1979年通过的关于学校体育的两个《暂行规定》虽然对学校体育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体育与教育没有在有关竞技体育这一实质性的问题上达成一致。直到1990年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才授权学校应“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有条件的学校经过批准方才“可以开展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训练”。
(二)对竞技运动认识的误区
所谓“误区”,一般是指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所形成的错误认识或错误做法。综观今天竞技运动的理论与实践,我们认为,长期以来,关于竞技运动的错误认识和错误做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认识上,曲解了竞技体育的概念
我国体育理论界的主导思想一直是把竞技运动作为构成广义体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一提到竞技运动就认为是指称高水平的夺标竞技运动,就是争冠军、拿金牌的竞技比赛。这样便让人们产生了竞技运动只是高水平运动的错觉,有人甚至认为竞技体育进入学校是“引狼入室,多此一举”,不知不觉间,渐入误区的深渊。
2.在认识上,混同了“体质”与“身体素质”的概念
有些人认为竞技体育进入学校会影响多数学生体质的有效增强,这牵涉到对“体质”与“身体素质”的理解问题。身体素质是人的运动能力,仅是体质的一部分。而体质作为人体物态质量的评价标准,包括人体生长发育水平、体型、内在脏器的质量和能力、心肺功能以及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水平是评价人体质好坏的首要标准。学习、掌握和运用运动技术恰是提高神经过程的平衡度、速度和强度,提高对运动器官的控制能力和新陈代谢的应激水平,也即达到增强体质的重要手段。
3.在实践上,误区表现为“两极性”特征
一种表现为竞技运动的专业化、成人化。认为学校体育要尽量多地采用竞技运动技术,甚至认为学校体育改革要以竞技体育为导向,把学校搞成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基地。进而在把竞技运动导人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忽视教学对象的年龄特征和身心特点,完全按照对竞技运动内涵的片面理解,将体育课变成专项运动训练课。另一种则是把竞技运动视为与学校体育格格不入的对立面,有些人片面地认为学校体育是健身性、群众性和课余性的,而竞技体育则是少数人搞训练、为竞赛、争冠军、拿奖牌,是学校体育以外的事情。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我国学校体育中竞技体育的成分不是很多,或许有,也只是短期利益的驱使和“面子工程”催生的。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发展,原来由体育系统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单一模式已是漏洞百出,如大量人才的浪费、运动员文化素质的低下、退役后就业难等问题困扰着传统的培养机制。很明显,认识上的片面性必然导致实践上的误区。作为新世纪的学校体育工作者只有冲破长期以来一直束缚和禁锢着我们的各种陈旧观念,才能走上竞技运动发展的良性轨道。在此,卢元镇先生的一席话值得我们深思,“我们必须改弦更张,寻求一条与国际体育教育相近的,又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出路。我们要从军国民体育的阴影中解脱出来,汲取自然主义体育注重‘人’的因素的合理内核,保留前苏联体育教育思想中注重‘社会’的基本内核,在学校体育,包括在体育教学中,给竞技体育留出一席之地。【5】”
第二节 竞技体育要“挺胸走进学校”
一、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不可否认,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确实存在着较大的区别,竞技体育更追求选择性、高度技巧性、体能极限性、个人特长性、训练过程的专门化和系统性等等,其功利性、极端性和商业性也非常强;而学校体育则主要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目的。可以看出二者在性质、对象、目的、依据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学校体育与竞技运动虽有区别,但二者也存在必然的联系,从广义教育的含义来看,二者同属于教育范畴,同样存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问题。加之,竞技体育作为目前人类社会生活中形影不离的文化娱乐活动,不管学校体育是否愿意去吸收它、研究它,其全方位的宣传、传播力度决不逊色于体育课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所以学校体育应积极引进和改造竞技体育,使之为学校体育教育更好地服务。换言之,每一个学校体育工作者都应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引进竞技体育项目,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二、竞技运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是亲缘关系十分相近的文化种类
从体育文化的起源来看,原始时代的体育得益于宗教祭祀中的舞蹈,部落纷争的军事格斗,猎取野兽的射杀搏击,娱乐休闲时的玩耍游戏,以及健身祛病的医疗养生等。不管是根植于教育的身体活动技能传授,还是具有强烈对抗色彩的竞技体育,其本源都是相同的,其实质也是相通的。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的文化亲缘性具体表现为:一是它们有共同的表达方式,那就是人的肢体语言;二是都有走向比赛的倾向,不同之处是前者将比赛作为一种手段,后者把比赛演绎成一种目的;三是两种活动都主要发生在青少年儿童时期,即生长教育阶段;四是在哲学层面上,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描述和构造着未来人类的特征。
(二)竞技体育在学校体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要弄清竞技运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首先要明确竞技运动在体育中的地位。【6】日本学者佐藤臣彦通过函数关系式PE=f(a,b,clp),揭示出体育概念的内部结构,确定了竞技运动在体育中的地位。公式中a:作用项(教育者)b:被作用项(受教育者)c:媒介项(教材)l:条件p:目的、目标。佐藤认为,从范畴论的角度看,体育是“关系概念”而不是“实体概念”,正是上述诸要素的相互作用、密切联系才构成了体育。他还认为,包括竞技运动在内的身体文化和身体运动并不是与体育全然无关,而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具体而言,竞技运动在上述体育概念的函数式中位于媒介项即教材的位置,是构成体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明确了竞技运动在体育中的地位,实际也就解决了竞技运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问题。顾名思义,学校体育是构成体育外延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两者之间概念上的属种关系和相同的内部结构,因此竞技运动亦完全可以成为学校体育组成的重要内容。事实上,作为身体活动,比起游戏、舞蹈等,竞技运动已经在体育教学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因此,现代学校体育不能缺少竞技运动,而竞技运动也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充分发挥本身的文化机能。以教育作为形式和以竞技运动作为内容的竞技教育在学校体育中即将占据的至关重要的地位,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必然。
(三)竞技运动的教育性在学校体育的作用
1.从奥林匹克精神探求竞技体育的教育性
翻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百年历史,当我们从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来探究竞技体育的教育性时,可以清楚地看到:现代奥运会的奠基人顾拜旦先生和奥林匹克的先驱者们竭力主张“奥林匹克教育应教导人们通过心理、身体及精神的锻炼达到个人的最佳境界”。从他恢复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开始,就是以教育为主线,他认为教育是奥林匹克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这一指导思想出发,他的基本目的不是用奥林匹克运动去推行竞技体育,而是把竞技体育纳入教育范畴,进而把一般教育纳入人类文化生活过程之中。正如美国学者莉莎岱碧在《教育在奥林匹克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一文中精辟论述奥林匹克的教育性时指出:“奥运会提倡并且鼓励个人参与比赛国家青年的体能、道德精神及文化教育,以使他们的健康、品德、公民教育得以充分的发展。”
《奥林匹克宪章》是现代奥林匹克思想的集中体现,《宪章》中明确指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的一种人生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创造一种在努力中求欢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
诚然,只有以教育的观点看奥林匹克运动,我们才能理解奥林匹克的理想和奥林匹克主义;只有以奥林匹克的精神看竞技体育,才能理解竞技体育的教育性。我们对竞技体育教育性的理解是:竞技体育既是培养和全面发展人体能的重要教育手段,同时竞技体育的发展也离不开人的全面教育。
2.竞技运动的教育性在学校体育中的作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意志。”这段话深刻地说明了竞技体育与学校素质教育之间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7】宋继新先生在《竞技教育学》一书中论述关于竞技体育与教育关系时指出:“客观地分析,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是一种运动的现象,……其本质是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潜藏在技术和金牌背后最基本、最稳定,而起决定作用的东西。如果我们仅仅片面追求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成绩,那么,就必然会使人成为运动的手段,而运动则成了目的。”
就竞技体育的教育性在学校体育中的作用,国内一些学者作了大量的相关研究。笔者将其归纳总结,认为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把竞技运动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习兴趣;第二,以竞技运动作为体育教学内容,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第三,通过体育教学掌握各种竞技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有助于培养学生运动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第四,竞技运动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第五,竞技体育可以激发学生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第六,竞技体育中树立的公正、公平、民主、协作、团结、友谊、谦虚、诚实等道德观念,是提高社会道德水平的规范文化,从而对青少年的成长起到积极的教育辅助意义;第七,竞技体育是一种提高审美意识的情感文化,它可以净化情感,提高社会的审美情趣,陶冶社会心理;第八,学校竞技体育运动开展,有利于及时发现和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实现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双赢。
三、竞技体育要理直气壮地走进学校
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是相互依存而不可分割的。竞技体育的文化内涵,决定了它必须走进学校体育和体育教育,而其面对现代人的教育特性,既是自身的本质特征,也是与学校体育最为优化的“结合点”,更是其理直气壮地进入学校体育课堂的坚实后盾。从长远的观点来看,竞技运动与教育相结合将是未来二者发展的必由之路。国际国内的有识之士已经预料到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相背离势必出现的严重后果,于是不断奋力呼吁大家走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相结合的道路,求得世界体育持续、繁荣的发展。国际体育联合会主席安德鲁斯强调,竞技体育在学校中的教育价值是符合学校功能的。他认为:“学校体育将帮助青年人区发展技巧和能力,这些东西肯定在2000年后是他们所需要的。”“在英国任何一个体育工作者,无论是持广义体育概念,还是持保守概念的都同意一份成功的体育大纲必须包括运动喜爱、运动欣赏、运动追求、运动参与等。”国际学校体育联合会主席兰姆斯说:“教育狭义的目的是传授知识,而广义的目的在于传授技术、能力和社会生活价值观念,而这种教育包括竞技体育教育。”
但我们知道二者在目的、内容、方法、价值观念、管理体制等方面确实存在着诸多差别。盲目的全盘吸收和一味的完全抵制竞技体育进入学校,都将无法实现二者结合的效益最大化。只有走出实践的误区,将竞技运动中富有教育意义,适应教学的项目和手段引入课堂,才能使竞技体育名副其实地“挺胸走进学校体育”。要实现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协调发展,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究。
(一)有选择性的吸收竞技体育项目
竞技体育可以划分为高级、中级、初级三个不同的层次【8】:第一,商业竞技体育,在我国亦称职业体育。第二,中级以上水平的竞技体育,即组织化的竞技体育。第三,初级水平竞技体育,指参加者为了娱乐健身而进行的游戏性的身体活动。在我国,这类竞技体育还未引起社会和教育界更进一步的重视。但它覆盖面广,对高水平竞技体育影响较大,直接关系到后备力量的选拔。这三类竞技体育目的和组织形式虽大相径庭,但其项目、方法、手段却是十分相近的。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体育中不适应开展第一类,而应提倡开展第二类,推广普及第三类。换句话说,不引进第一、第二类的功利目的,吸收第二类和第三类竞技体育活动的组织方法。
(二)实现竞技体育项目教材化
从改造体育项目的视角而言,一是,用社会学的视角把竞技体育看作社会现象进行挖掘;二是,用教育学的视角把竞技体育看作教育现象进行挖掘;三是,用心理学的视角把竞技体育看作心理现象进行挖掘。还有力学、史学、美学等等。改造的方法可以有效地结合综合化、分解化、简化、趣味化、生活化、理性化、游戏化、文化化、运动处方化等多种手段。【9】
此外,有学者在对我国21世纪学校体育之竞技运动发展模式的研究中,认为未来学校竞技运动将表现出五大特征:(1)内容的多样化;(2)环境的自然化;(3)运动的科学化;(4)水平的多层化;(5)交流的社会化、国际化。【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