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思想道德训练
(一)思想道德训练的内容
思想品德训练是指在训练中,对运动员进行思想品德方面教育的过程。课余体育训练是培养人、塑造人的教育过程,其最终目的是把运动员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因此,在训练中,根据学生年龄特征与实际,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使他们明确训练动机,端正训练态度,在训练过程中锤炼意志品质和拼搏精神,培养他们的精神风貌。为此,教练员要做到训练育人,这才是完成教练任务的前提。
思想品德训练的内容主要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勇攀高峰、勤学苦练、克服困难和拼搏精神教育;尊重他人、团结互助、文明礼貌、遵纪守法、谦虚朴实、勤俭节约等道德品质的教育和胜不骄败不馁、赛出风格、赛出水平比赛作风的教育。
(二)思想道德训练的特点和要求
课余体育训练中,思想品德训练的基本要求有:结合训练和比赛的实际,有目的地进行教育,要根据学生在训练和比赛中的表现和思想反映,及时进行。例如,主力与替补、上场与下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裁判、胜利与失败等。这些矛盾在日常的训练和比赛中经常出现,因此,抓住时机把握住运动员的不同思想情绪和行为特征,适时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把思想品德教育寓于日常训练和比赛中,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还要注意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形式进行思想教育。如说服法、树立榜样、讨论、评比比赛、参观座谈、制度要求、奖励和处罚、家庭访问等。采用的方法要讲究效果,要严格要求,耐心疏导。思想品德是逐步形成的,不能操之过急,只有严格要求,持之以恒,循循善诱,才能逐步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行为和道德品质。对于行为较差的学生,也不可以生硬粗暴,要多做启发疏导工作,耐心说服,以理服人,促使他们自觉改正缺点错误。教练员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教练员的言行对学生影响很大。因此,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这一点在中小学课余体育训练中尤为重要。
第四节 学校课余训练的功能
就课余训练的功能而言,主要体现在学生、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充足的闲暇时间加之科学的业余训练,将是一件一举多得、多方获利的益事。
一、课余训练对学生的功能
(一)增强体质、促进生长发育
增强学生的体质是课余训练的本质功能。合适的训练内容和适宜的运动负荷将会有效地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增进健康;形成正确的身体姿态,塑造健美的形体;提高对外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通过改善大脑的物质结构和机能状况促进智力的发展,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动作记忆力以及分析判断和思维等能力。
(二)修炼身心、促进人的社会化
课余训练作为一个培养人、塑造人的良好教育形式,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其过程对于修炼人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课余训练中对学生实行针对性的教育,培养其良好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和社会公德与行为习惯,这对于培养一个人的现代社会竞争意识和勇敢、果断、顽强、拼搏、诚实、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遵纪守法、促进人的社会化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认识自我、实现人的新价值
在训练中、认识自我;在拼搏中、完善自我;在挑战中、塑造自我。为了“更高、更快、更强”,一次又一次的攀登体育运动的最高峰,在超越自我中,实现每一个人的价值。也许这就是体育运动的魅力所在。学生运动员在正确认识课余训练的功能和意义的基础上,系统地体验体育运动对人类的综合作用和影响,不断迎接科学训练对人的身心所带来的适应性挑战,最终体会到科学训练的过程就是运动对人的新价值形成过程,而这种运动性积累价值是其他任何社会教育活动所不可替代的。
(四)完善体育个性、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
所谓体育个性,就是学生在其生理素质和心理特征得到发展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环境条件下,通过体育的实践锻炼与陶冶,逐步形成的体育观念、态度、习惯和行为。学生在余暇时间参加自己喜爱的课余训练活动,不仅能够娴熟地掌握一项或多项运动技能技术,而且可以享受运动给他们带来的成功、喜悦和满足感,以及来自同伴的赞誉与肯定,从而促进其体育个性的形成与发展。而体育个性的形成则无疑奠定了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二、课余训练对学校的功能
(一)有助于学校体育目标的实现
目前体育院校通用教材《学校体育学》一书中明确指出:“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质,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随着人们对学校体育目标认识的升华和深化,学校体育的目标已包含有:增进健康目标、教养目标、教育目标、竞技目标、娱乐目标等多项。其中,“发现和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作为学校体育发展的自身职责,是社会体育发展赋予学校的育人使命。同时,学校课余训练作为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也早已达成了大众的共识。课余训练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弥补了两操一课的有限性和局限性,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不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身心发育水平。
(二)有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
校园文化反映着学校的特色和个性,它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和学校精神文化。学校课余训练作为学校课余文化娱乐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校园文化的范畴,是校园文化发展的催化剂。在学校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余训练和竞技比赛,不仅可以培养和熏陶学生的思想意志品质和竞争意识,而且可以活跃校园文化生活,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生活质量,为校内各式各样的其它竞争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典范。从而有效地推动学校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双重建设。
(三)有助于提高学校体育在学校中的地位
课余体育训练借助于竞技体育强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功能为学校所带来的利益是不可估量的。从体育发达国家的实践中可以看出,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可以提高学校体育在学校中的地位,对学校扩大生源、经费筹集等方面都有着诸多便利的条件。在美国,竞技体育是高校招揽生源的重要途径之一,竞技运动深受大中学生的喜爱,上大学除了挑选较有学术声望的大学之外,就是选择具有体育优良传统的大学。对学校而言,竞技运动则是一个重要的财源,它可以通过出售门票和电视转播权为学校带来可观的收益。正是由于能够带来利润,一些大学每年竞技运动预算高达1200万美元,一般大学也达到300~400万美元。另外,竞技运动的胜利还能为学校引来校友以及地方企业的无偿捐赠,多者甚至达到几十万美元不等。
(四)有助于增强学校的影响度
课余训练在体育竞赛中所取得的胜利还能为学校带来政治上的影响,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自从产生以来就与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政治结下了不解之缘。前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布伦戴奇先生曾长期坚持“将政治关在体育大门之外”的观点,宣传“运动员是不关心政治的”等体育与政治没有任何关系的思想,试图建立没有政治的体育,然而最终得出“体育不是政治,却是最大的政治”的惊人结论。弗吉尼亚特切学院院长曾说过这样一句话:“随着锦标赛的胜利,毕业生社团以及议会将倾向于学院,并为学院提供各方面的便利条件。”的确,学校通过参加校外各种形式的比赛,在增进了与国、内外其他学校之间的交流以外,也提高了学校自身的地位和知名度。
三、课余训练对社会的功能
(一)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过程
每一个社会成员必须充分利用一切条件,发展人格和自我,以适应社会的需求,这就要经过一定的社会化过程才能实现。所谓人的社会化,是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正是经由这一过程,社会文化才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才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社会化的本质就是角色承担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人逐渐了解自己在群体和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价值,熟知自己应当承担的相应义务。学校课余训练作为学生余暇体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可谓是“小小一台戏,人生大舞台”,其中“优胜者和落后者、成功者和失败者、组织者和被组织者”等各种不同的角色,恰恰正是社会角色的“模拟”。学生在运动中预演式的角色承担,体会、领悟、掌握各个角色的权、责、义,对促进其社会化过程,作用显而易见。
(二)预防青少年犯罪,降低社会隐患
法国的罗歇·苏在其所著的《休闲》一书中曾谈到“一项体育活动也是一种精神和生理释放的可能性”。当学生投入到自己所喜爱的体育项目训练之中时,便可以在无形中感受到心理的松弛和消遣,自然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心理上的疾患。同时,国外也有相关研究表明,人的越轨、暴力和犯罪行为多发生在余暇时间里。美国社会学家曾经这样说:“多修运动场等于少修监狱。”这些都可以证明有益的体育运动可以使处于不良情绪状态的人得以发泄和缓解,从而有效地预防犯罪,降低社会隐患。
注释:
【1】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评说[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2】高等学校教材:体育社会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
【3】田麦久.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与学科建设[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4】周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卢元镇.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不可分割性研究[J].体育科研.2003(2)
【6】佐藤臣彦.身体教育的哲学.北树出版社,1993.216
【7】宋继新.竞技教育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8】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评说[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9】曲宗湖,杨文轩.学校体育教育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10】曲宗湖,杨文轩.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11】宋全征.中国体育博士文丛: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开发[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12】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体育基本理论教程.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13】高等学校教材:学校体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4】杨铁黎,陈钧.学校课余训练改革新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15】杨桦,等.竞技体育与奥运备战重要问题的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16】杨铁黎,陈钧.我国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经验及改革对策[J].体育学刊,2002(9):104~107
【17】体育院校通用教材:学校体育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
【18】李祥.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