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今天,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我们出色的完成了第29届奥运会的参赛任务,并取得了可喜成绩。与此同时,我们也同样深刻感受到了党和人民对我们体育事业的殷切期望。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服务型政府,进一步发展体育事业,迎接后奥运时代的来临,将是一个需要我们共同思考的问题,同样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
本文将结合体育标准化工作实际,阐述体育标准化工作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服务型政府中的促进作用,探讨体育标准化工作思路。
一、标准化基本原理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相关要求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相关要求
1.落实科学发展观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他同时还强调“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中央国家机关的党员干部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努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贯彻落实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2.建设服务型政府
胡锦涛总书记2004年5月在江苏考察工作时明确提出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就是建设一个以人为本的政府、一个透明的政府、一个法治的政府、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中央国家机关的党员领导干部,应该切实把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落实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实践中去,落实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不断推进我党执政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二)标准化相关定义和工作原理
标准: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摘自国家标准GB—1.1)。
标准化:是在科学技术、经济贸易及社会管理等实践活动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最佳效益的过程(摘自国家标准GB—1.1)。
标准的范围和分类:标准的内容范围较宽,几乎涉及到各个领域的方方面面,小到名词解释大到技术法规都可以制定为标准,标准分类方式也很多,如按适用范围分,可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如按约束的程度分,可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其中比较适合体育工作实际的分类是将标准分为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等三类标准(摘自国家标准网站www.sac.gov)。
标准的制修订程序:按照《国家标准制定程序的阶段划分及代码》(GB/T16733-1997)的有关规定,我国国家标准的制定程序包括预、立项、起草、征求意见、审查、批准、出版、复审和废止9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严格的规定和具体的要求。
(三)标准化原理符合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相关要求
从标准化原理分析,标准化的手段是科学合理、协调统一,标准化的目的是指导实践,标准化的目标是实现最佳秩序和最佳效益。国家通过《国家标准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以及《标准化工作导则》(GB/T1)等一系列指导标准化工作本身的基础标准,充分保证了标准化工作的全面性、实用性、科学性、协调性、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对照科学发展观关于“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以及建设服务型政府关于“切实把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落实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实践中去”的要求,我们发现,其中所有重点词汇都能在标准化工作的基本原理中找到相对应的阐述。
标准化工作所具备的以上特点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和“建设服务型政府”工作方针的各项要求,是我们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手段。
二、对标准化工作的进一步理解
通过对标准化基本原理的分析,推行标准化工作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但是我们还需要对标准化的历史脉络和内容实质进行进一步理解。
(一)标准化是一种思想
“诸子百家,成秦一法”,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他总结统一六国的实践,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标准治国的伟大思想,通过“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等一系列标准化建设,结束了战国时代的各自为政,实现了国家的真正统一和生产力的大发展,为我国位居世界领先地位长达近两千年的历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欧洲也是在十八世纪末工业革命之后,通过标准化的建设发展崛起。所以说标准化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思想。
(二)标准化是一种战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标准化工作,包括我国在内的新兴社会主义国家之所以能够在反社会主义势力的重重封锁包围下站稳脚跟,在两极对抗的世界格局中保持力量均衡,很大程度上是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大量借鉴苏联模式,将苏联的成功经验和技术成果在各国通过标准化的方式迅速推广,在短时期内形成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抗争的实力,这就是标准化促进民族快速发展的战略意义。而作为战败国的德国、日本,之所以能从一片废墟上迅速发展壮大,重新成为世界强国,其重要原因也是由于这两个国家采用了标准化战略,将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方式通过标准化的方式推广实行。在世界多极化的今天,标准化又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战略要素,各国都非常重视标准化建设,最近凸现的几次贸易争端,都是各国通过标准化方式建立的贸易壁垒之间的较量。
(三)标准化是一种管理方式
标准化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协调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最佳效益。越是规模大的工作越需要标准化来协调统一,我国是一个拥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和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国家非常重视标准化工作,专门成立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行使标准化的行政管理权力,这在世界各国的政府框架中也不多见,可见我国对标准化工作的重视。西方国家的法规多如牛毛,而我国的法律框架讲究“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这就要求我们通过标准化的途径弥补现行法律法规涉及不到的方方面面,以期达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管理目的。因此,就我国来讲,标准化是政府行使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从粗放式转集约化后的一种重要方式。
(四)标准化是一种工作方法
标准化是一个过程,是通过制定、实施标准,将专家提炼的适合于工作本身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工作经验和管理要求转化为生产力的一个过程。每年我们有大量的科学研究和调查分析,从中可以看出有许多科研成果和调查分析结果都具有推广价值,能够促进社会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这些成果都是我们用于指导工作实际的宝贵财富,而标准化正是将这些成果转化为工作实际最便捷有效的途径。标准化不仅仅是教会标准使用者如何工作,更重要的是它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广泛适用性的工作方法,能够使我们的管理工作高效快捷,紧跟时代步伐,从细节入手,最终实现宏观调控。
三、体育标准化工作的作用
一般来讲标准化工作的作用主要集中在建立秩序、提高效率、加强管理、提高质量、技术进步、安全保障等方面。而在体育方面,无论是体育场地和器材、运动员参赛资格和等级、训练方法和竞赛规程,以及经营场所和赛级的评定等都需要明确的标准进行规定,基于体育本身的特性,更适合运用标准化工作予以推广和规范,在实行举国体制发展体育事业的中国,体育标准化的作用体现得更加明显。
(一)从科技进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讲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形势下,标准作为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技术支撑,作为将创新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载体,体育标准化工作可以集中全国各方面专家的资源优势,将先进的技术理论、科研成果和工作经验转化为标准,再通过推广实施,从而提高体育工作的整体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促进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二)从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来讲
体育标准化工作是体育参与者、体育工作者、体育经营者和体育管理者四者之间交流沟通的桥梁。通过共同协商、制定、使用和遵循同一标准,就可以使我们体育工作各方面协调统一,建立良好的工作秩序,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三)从体育行政管理者角度来讲
随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行政许可法的贯彻实施,我国行政审批将逐步减少,业内自我约束和市场调节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体育标准化工作的开展不仅为依法行政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使体育行政管理更加严谨和规范,提高了管理水平,同时还具有相对的灵活性,通过复查复审等程序不断自我完善、与时俱进,通过相互协调实现科学统一,达到和谐发展的目的;另外,推行体育标准化战略还可以借助全社会的力量对行政管理涉及不到的层面施加影响,从而达到规范管理的目的。
1.在现行管理方式的工作中运用标准化,可以将我们从具体的技术工作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解决管理方面的问题。
2.通过体育标准化建设,各部门管理采用统一的标准,可以避免政出多门,促进各部门协调统一。
3.通过体育标准化建设,可以使我们的具体工作实践有章可循,职责分明,是衡量和把握我们工作成果的量化尺度。
4.通过体育标准化建设,还可以将行政部门的管理要求通过标准的形式渗透到体育工作的具体执行当中,使全社会自觉地按照体育管理者的要求开展体育相关活动。
(四)从体育经营者角度来讲
为落实十七大提出的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指示精神,国家将会进一步推动第三产业和消费产业的发展,体育经营者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标准化作为科技进步、提高素质和加强管理的重要工具,也将为体育经营者提供规范的市场环境,有利于体育经营者通过自身的努力,在良性竞争中共同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和体育市场的繁荣。
(五)从体育工作者角度来讲
体育标准化工作能够提高体育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技能,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工作开展。
体育标准化工作可以通过制定和执行标准,使体育工作者了解自己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掌握相关的工作技能和工作方法,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可以通过标准化工作做到定岗定责,实施绩效考核。
(六)从体育参与者角度来讲
体育标准化工作可以推广和普及体育专业知识,提高全民参与体育的热情,保障体育参与者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
(七)从国际体育交流来讲
我国在世界体坛取得的成绩已充分显示了强大的综合实力,但在国际体育组织的发言权还有待逐步加强,体育标准化工作可以促进国际体育全方位的交流,提高我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的影响力。通过体育标准化建设,我们可以拥有雄厚的技术资本,在国际体育组织中充分表达我们在体育项目发展方面的各种意见,赢得更广泛的支持。
四、体育标准化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我国的体育运动蓬勃发展,社会各界对体育标准化的需求也更为迫切。总局开展体育标准化工作以来,借鉴我国其他行业以及国外体育标准的管理经验,结合体育行业自身特点和行业发展的需要,从调研体育工作的各环节入手,先后开展了体育服务、体育设施、体育用品等方面标准的研究与推广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如下:
(一)涉及领域逐步拓宽
经过近10年的工作,体育标准化的研究视野逐步扩展,已从最初的体育场所检验与技术要求、体育场馆星级划分与评定、场馆开放条件等逐步拓展到体育活动的组织与推广、场所运营管理、体育运动项目基础术语以及标志用体育信息图形符号等。初步构建了围绕总局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体育经济三大核心工作的标准总体框架,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技术支撑作用。到目前为止,批准发布国家标准21项,行业标准4项,在编国家标准近百项。
(二)机构建设和法规建设初见成效
在构建体育标准总体框架的同时,机构建设和法规建设也在同步进行,2006年,以体育器材装备中心为秘书处的中国体育用品联合会成立了“全国体育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07年12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又批准总局筹建“全国体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全国体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设施设备分技术委员会”,这标志着总局的体育标准化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另外,经政法司审核,《体育标准化管理办法》已列入总局2008年法规编制计划。
(三)工作实践效果喜人
随着我国体育标准化工作的发展,标准化工作对体育工作的促进作用得到了体育部门的认可。部分标准在我国和国际上均有创新性,已引起欧盟等国家的重视。总局组织制定的标准已经在国家体育场体育工艺设计、国家体育馆体操器材检验和国产品牌器材入主奥运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由中国制造的田径器材、乒乓球器材、体操器材、运动枪弹、运动垫、赛艇、举重杠铃等系列产品首次进入了奥运会。为规范体育场所市场管理,总局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实施了《体育服务认证实施办法》,并在部分省市试行,现已初见成效,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五、现阶段体育标准化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纵观整个体育标准化工作,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结构缺失
在此前的一段时间里,体育标准化工作缺乏一个总体框架概念,现有标准多是产品、服务类,基本没有脱离经济类标准,只是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的一小部分,没有更好地重视科技标准、训练标准、竞赛标准等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体育标准化工作脱离了体育这个主体,没有把竞技体育、群众体育放到主流地位上,没有与体育事业充分结合,也就无法促进体育事业发展。另一方面,总局现行的标准文件规定,诸如竞赛规则和运动员级别标准等,一直未纳入国家标准体系当中,没有发挥体育标准化应有的作用。
(二)认识缺位
长期以来,体育部门对体育标准化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还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理解深度还有所欠缺。虽然随着我国体育标准化工作的广泛开展,这种观念有了一定转变,但由于我们工作不到位,体育系统内部对标准化工作的重视还远远不够,也就产生了对体育标准化理论工作重视不够、支持不力的现象,阻碍了标准化工作的发展,也不利于体育标准化工作决策的科学化。
(三)理论基础薄弱
尽管近年来体育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对我国体育工作实践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体育标准化总体研究还不能适应我国标准化工作发展的需要,许多重大问题和实践问题需要解决。由于对现实问题的理论准备不够,对现实状况又缺乏深入的系统调查,对实际情况把握不住,因此研究缺乏力度和深度,既难以从理论上剖析和回答这些问题,也难以提出恰当的对策和建议。与此同时,实际工作者也存在凭经验办事,不重视理论研究的现象,不注意把实践中的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予以总结和概括,不利于我国体育标准化工作的发展。
(四)人员资金匮乏
目前我国体育标准人才非常少,日常从事体育标准化工作的职工不超过20人,具有较高素质,能够提出系统的体育标准化工作理论的专家学者更是凤毛麟角,这与国内1500名体育科技专家的规模相差甚远。目前,虽然已经培养出一批体育标准化研究人才,但还没有形成一支非常能战斗的体育标准化工作队伍和体育标准理论研究队伍。
国家体育总局对体育标准化的投入也严重不足,每年投入标准化的工作经费只有几十万元,不够编制十个标准项目,这与国家每年投入标准化工作经费上亿元,其他政府部门上千万的支持力度相差甚远。标准化是公益性工作,需要国家体育总局给予大力支持。
六、体育标准化工作的发展设想
体育标准化工作是体育管理者的管理手段,是体育工作者的工作依据,是体育参与(爱好)者的技术指导,同时也是体育行业与相关部门沟通协作的通行语言。
随着体育事业和国家标准化工作的蓬勃发展,在政府行政职能进一步放开的大环境下,体育标准化工作日益受到体育系统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我们将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加快我国体育标准化事业的发展作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使体育标准化工作切实成为推进我国体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发挥更好的技术支撑作用。
为有效开展体育标准化工作,应结合总局的工作实际,提出体育标准化工作发展的新思路。
(一)指导思想
体育标准化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坚持为体育事业发展服务,改善和规范体育软硬件环境,提高我国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发展水平,促进体育国际交流。
要结合新时期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对体育标准化各个工作环节进行有机整合,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建立精简高效、运转协调、动态开放的体育标准化工作体系,全面覆盖与体育相关的方方面面,为体育事业提供及时有效的标准化服务。
(二)工作思路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通过不断的宣传和学习,将体育标准化工作的理念推广到体育部门的各个方面,同时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将体育标准化工作提升到理论高度,统一思想开展工作。
2.依靠专家,提高质量
体育工作项目涉及面广,各方面都非常专业独立,标准化工作要充分依靠专家力量,使体育标准化工作更能符合体育工作实际需要,更好地为体育事业服务。
3.加大投入,提高水平
标准是公益性工作,资金不足是非常大的问题,标准化工作要在积极争取国家标准委和总局资金支持的同时,深入开展工作,谋求相关部门和社会资金的帮助,通过自身挖潜,做到少投入多办事。
4.系统规划,分步实施
体育标准化工作要服务于体育事业发展,就要掌握体育事业发展的脉络,通过科学系统的总体规划,形成体育标准总体工作框架,同时根据实际需要的紧迫程度,针对需求分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