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剧领天下:中外电视剧产业发展报告(2012-2013)
3380500000008

第8章 国内篇(6)

2.创作手法与时俱进

主旋律剧往往都有深刻重要的主题,但要影响观众,还要在好主题的基础上增加其审美价值、观赏价值。

(1)主题凸显时代精神

近期主旋律剧的题材除了宏大的革命英雄史诗以外,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题材在主旋律剧创作中得到充分地表现,多样化的主旋律主题共同完成反映时代精神和社会进步主题的重任。以现实主义的手法传播有感染力的精神力量,成为主旋律剧的共同追求。

例如,电视剧《不曾见过你》围绕杨善洲植树造林的故事,呈现出真实可亲,有坚守、有情义的地委书记荧屏形象,以平凡的人生来书写伟大的奉献精神。《感动生命》《心术》聚焦医患关系,将生活中的社会现实和道德选择进行艺术化的提炼和升华,贴近观众的精神诉求、宣传主流价值观,现实意义引发关注。

(2)叙事手法升级换代

电视剧的叙事既包括了叙事角度、整体结构的把握,还包括通过外在和内在矛盾冲突展现戏剧张力的手段。

首先是叙事角度的更新,近期一些主旋律剧采取了更生活化和人性化的视角切入故事。例如,《营盘镇警事》以警校刚毕业的警花何雨桐为视角,通过她带领观众逐渐熟悉主人公范党育,观众的认识过程和感受与剧中人物保持一致,利于观众对英雄人物产生认同。《不曾见过你》同样以一位采访杨善洲的年轻女记者为视角叙事,拉近了普通观众与英模人物的距离。

第二是叙事结构的丰富,改变了早期单线叙事的方式,除了突出主线的主要情节,还围绕主线发展副线,与主线交叉形成网状结构,使故事更具有吸引力。例如,《木府风云》以明代丽江木氏家族的风云变幻为事件主线,加上不落俗套的雪山之恋为情感线索,阴谋和爱情、戏剧冲突和人物命运相辅相成,看点丰富。

第三是戏剧矛盾的极致运用,借鉴了商业剧的手法,营造人物困境和一波三折的情节冲突。例如,《中国地》讲述了农民赵老嘎带领全村浴血奋战,在党的领导下坚守家园十余年未让日军占领的抗日传奇,戏剧情境设置独特。

(3)人物塑造要接地气

一部电视剧如果主要人物塑造成功,就成功了大半。当代主旋律电视剧在创作上也更多地从关注人的角度出发,在主要人物形象塑造、人物关系变化和细节方面下功夫,使人物更加贴近观众、贴近生活。

在人物设置方面:《我的父亲是板凳》《营盘镇警事》《民兵葛二蛋》《枪神传奇》等剧主人公都是小人物,却能够凭借丰富的生活细节表现,提高人物质感,以小见大,凸显出平民英雄形象。

在人物关系方面:《战旗》强化了敌我双方主要角色的性格反差;《红娘子》展现出红军女战士和善良阔少间的身份反差。上述剧集在突出正面典型人物基础上,强调人物之间的独特个性和性格冲突,把握住不同角色性格的特点,使不同人物个性凸显,层次分明。

在台词方面:《焦裕禄》在拍摄一段抗灾的戏时,编剧设计的台词是“鼓足干劲,争取完成今年的生产任务”,拍摄时采纳当地老乡的意见,改成了焦书记的原话“人勤地不懒,处处是金山”[3];《中国1921》里“信条比金条贵”等台词,以生活化的语言反映了伟人的生活态度。

(4)艺术风格各具特色

一些主旋律剧追求独特的风格特色。例如,《黎明前的暗战》强化写实效果,以湖南和平起义这一真实历史事件为基础,尽可能地真实再现历史人物,做到了大事不虚小事不拘;《长白山下我的家》重写意,将音乐与舞蹈等朝鲜族传统文化元素有机融合到剧情中,使观众欣赏和感受到朝鲜族民族文化和民俗艺术的魅力,提高了观赏性。

(5)技术推动质量进步

随着摄制技术和后期处理水平的提高,技术表现手段升级也为主旋律剧的艺术表现增加了更多可能性。例如,《国家命运》打破了常规电视剧制作模式,将大量真实的历史人物影像资料和演员的表演进行无缝对接。剧中钱学森三分之一的戏份儿都是依靠历史影像资料。由已经逝去的“钱老”亲自“出镜”,让该剧充满真实感和现场感。[4]

(6)借鉴类型剧成潮流

主旋律的本质是主流意识形态,但要实现其社会价值,对时代精神起到引领作用,必须具有传播力、吸引力。主旋律剧的发展,面临着提升市场表现的要求,因此,主旋律剧借鉴类型剧的表现手法,来进行市场化的包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开天辟地》融入了动作剧、悬疑剧的元素;《我们的法兰西岁月》《我的青春在延安》《向着炮火前进》借鉴了青春剧的元素;《正者无敌》借鉴喜剧片的元素等等。

总之,记录时代脉动、弘扬民族精神、传递正面价值观的主旋律电视剧有着巨大发展机遇和空间,主旋律剧需要增加可看性,接地气,从而增强传播力,实现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统一。

三、直面人生并点亮蜡烛——高收视下“宫斗”与“家斗”剧的道德坚守

2011年以来,打开电视,随处可见“四爷”“十三”“十四”“十七”等诸位阿哥,与“若曦”“甄嬛”等众多嫔妃间的感情纠葛,以及婆婆、岳母、媳妇、丈夫们为各种家庭琐事闹得纷争不断的故事。铺天盖地的“后宫风”“婆媳潮”吸引了大批观众投身于后宫嫔妃之间的尔虞我诈和婆媳、夫妻间的矛盾斗争中,剧中角色坎坷的命运走向,纷乱复杂的人物关系、跌宕起伏的剧情发展也成为许多百姓茶余饭后热衷谈论的话题。

(一)“宫斗”与“家斗”剧概说

1.“宫斗”剧之风光

所谓“宫斗”剧,一般是指以历史上不同朝代的后宫作为故事发生的环境,以描写后宫嫔妃等主要人物的爱恨情仇、命运起伏为主要题材的古装剧中的一种类型。由于其在情节上以后宫争宠斗恶、阴谋算计为主要特点,故被业内外以“宫斗”剧称之。

“宫斗”剧近两年火速上位成为内地荧屏新贵,对其发展影响最大的应该来自中国香港。2004年香港TVB的《金枝欲孽》,讲述的是清代嘉庆帝后宫中惊心动魄的纷争,播出后引起轰动,很快又风靡东南亚,并对日后的同类剧集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被业界不少人士称为“宫斗”剧的“鼻祖”。2006年湖南卫视将《金枝欲孽》引进,获得了观众的追捧,此后,大陆生产的同类剧集也陆续登上荧屏。2010年左右的《宫心计》《美人心计》已渐成气候,2011年更是有多达16部古代宫廷剧推出。《宫》《步步惊心》《武则天秘史》《倾世皇妃》等剧的播出进一步使此类剧型流行开来,然后至《甄嬛传》则发展到了“宫斗”剧的一个高峰,而观众的强烈收视热情也促使各地电视台争相轮番重播该剧,一时风光无限。

2.“家斗”剧之热潮

家庭伦理剧是“以家庭为表现对象,以社会和时代为故事背景,以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透过一个或一组家庭中发生的错综复杂的事件,探讨社会传统伦理道德的传承、裂变与升华,在还原个体家庭生活的过程中,艺术地映射出整个社会的发展与变迁”[5]的一种电视剧节目类型。

凭借对大众生活的贴近性,此类电视剧一直是备受市场欢迎的卖座剧集。向前我们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引起万人空巷的《渴望》以及90年代热播的《牵手》(1999年);再到2000年之后的《中国式离婚》(2004年)、《新结婚时代》(2006年)、《双面胶》(2007年)、《金婚》(2008年)、《马文的战争》(2008年)、《蜗居》(2009年)、《王贵与安娜》(2009年)、《夫妻那些事》(2012年)、《媳妇的美好时代》(2010年)等等,都掀起过一波波收视热潮。

总的来看,2010年以前的家庭剧,不同生活背景的双方家庭成员间在观念上的矛盾、两代人生活方式上的碰撞、由锅碗瓢盆等鸡毛蒜皮的小事引发的生活中的摩擦是这些剧集中的矛盾冲突焦点。2011年之后,随着《裸婚时代》《老牛家的战争》《金太郎的幸福生活》《不能没有家》《娘要嫁人》《妯娌的三国时代》《继父来了》等数十部这类作品相继播出,家庭内部的战争已然全面升级,婆媳、继父、妯娌等家庭成员间的争斗弥漫着十足的火药味,甚至出现挖空心思算计对方,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故事场景。

“家斗”剧实际属于家庭伦理剧类别。由于其表现重心集中在家庭成员,如婆媳、夫妻、亲家、兄弟姐妹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上,因此被冠以“家斗”之名。

(二)“家斗”“宫斗”缘何“供销两旺”

通过对这类剧型的本质特征、受众心理、制作和播出方的需求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观众爱看、电视台爱播、制片方爱拍,即生产、播出和消费三方都对其有着较大的需求,是三股力量共同促成了“家斗”和“宫斗”剧供销两旺的局面。其主要特点为:

1.贴近生活:现代家庭与职场的折射和隐喻

纵观当下热播的“家斗”和“宫斗”剧的题材和内容,从本质上讲它们都是现代社会激烈的职场竞争以及家庭生存环境的折射,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很强的贴近性。

“家斗”剧中的人物角色都是你我身边平凡、普通的老百姓,剧中所发生的故事,也大都是许多家庭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的事情,如买房、生子、子女教育、医疗、婆媳矛盾等日常琐事。此外,随着社会日趋多元化,各种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也相继涌现,多元文化和不同价值观的冲突越来越明显。电视剧创作者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种变化,并积极地将他们投射在作品之中。《双面胶》中东北婆婆和上海媳妇间的矛盾;《新结婚时代》里“凤凰男”和“孔雀女”背后所代表的城市和农村两个家庭间的冲突;《夫妻那些事》里老一辈传宗接代的传统思想与年轻人追求自由、享受生活的现代丁克观念之间的碰撞,无不反映了当下普遍存在且使人们备受困扰的各种问题。

“宫斗”剧中的人物和环境虽然离现实社会较远,但各嫔妃在深宫中不择手段、费尽心机地排除异己势力,稳固提升自己的地位,获取专宠,不断晋级至“皇后”“皇太后”,赢得无上尊荣和最终的“成功”,俨然是现代社会中职场、官场生存状态的“古装版”演绎。现代白领们面临的求职、加薪、失业、同事关系等职场问题都可以从后宫中找到相似的情境,甚至不乏有人将此类剧集看做职场生活的教科书。

“家斗”与“宫斗”剧通过对现代人生活中最重要的两个部分——家庭和职场的描写和反映(也包括隐喻),使剧中的人物和情节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故事对于观众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容易对其产生亲近感和代入感,因此这两类剧集的长播不衰也就不足为奇了。

2.剧情抓人:强化矛盾与冲突吸引眼球

“家斗”剧和“宫斗”剧从本质上讲并非近两年的新产物,此前也不乏大量以前朝后宫的权谋倾轧和家庭婚恋生活为主题的宫廷剧与家庭剧。而近些年“家斗”和“宫斗”名称的出现,表明这两类剧集均已从以往的宫廷剧和家庭剧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以“矛盾”为主要情节、“斗争”为主要内容成为此类电视剧最突出的特点。

复杂的人物关系、跌宕的故事情节、强烈的戏剧冲突赋予了这两类电视剧较强的悬念性和观赏性。观众对剧中角色的命运、事件的发展方向、问题的解决办法、故事的最终结局产生极大的好奇心,使有关家庭生活和宫廷生活的电视剧拥有广大且较为稳定的受众群体。因此各电视台也都十分偏好此类剧集,竞相争夺优质剧目,并通过不断重播来充分开发利用其市场潜力,也造成一时间荧屏上同类剧集的泛滥。

3.类型化发展:投资回报较有保障

电视剧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具有天然的商业属性,这一属性必然使其生产紧随市场需求。家庭伦理剧和宫廷剧的市场基础好,受众群稳定,获利空间较大,电视剧的生产方、投资方自然趋之若鹜,以期获得良好的市场回报。

对于生产者来讲,此类电视剧已经逐步类型化,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制作模式,在人物的设定、情节的发展以及叙事结构上,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编剧写作时可以依照既有模式,较快地完成剧本创作,保证剧情有足够的冲突、悬念和吸引力。在拍摄和后期制作中,此类剧集也不需要复杂的场景、特殊的道具、炫目的特技等。尤其是家庭伦理剧,在棚内搭出几个关键场景就可以基本满足拍摄所需。而“宫斗”剧主要表现的是人物间的互相算计,以室内为主,较少有战争等大场面,所以在投资上也比历史大剧要少很多。投入相对较低,模式化的生产方式也可有效地缩短制作周期,加速资金的回收速度。

总之,生产简单易操作,销路较有保证,市场空间大,投资回报率较高,商业模式成熟等因素吸引了大批资金和生产者积极投入,造成了供给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