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乾陵陵园仿唐长安城格局营建,城墙高度及厚度当与其相当,若忽略两者的差别及其他因素,以此进度计算,总长13809米的乾陵内外城垣修筑共约需46万个工日,若2000人同时修筑,需7个多月;若5000人同时修筑,则需3月有余;若10000人修筑,则约需1个半月。而乾陵陵园地处山坡之上,地势高低不平,给运土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且山峰均为石山,黄土覆盖薄,若从山下运土,则难度要大得多,工期相对更长。(四)唐高宗武则天入葬前后的尸体防腐技术古人,特别是统治阶级死后,出于礼仪要停尸多日才能安葬,天子一般要停尸七个月。其间除要举行一系列祭吊等礼仪性质的活动而外,还要进行许多防腐措施,归纳后主要应当有:大丧,丧浴,小殓置床、夷床置盘冰,大殓并入棺,置輼輬迁尸(同时置有盘冰),入葬。
唐高宗武则天死后,应该进行了一系列的尸体防腐处理,可以分为埋葬前的防腐措施和埋葬时的尸体处理及埋葬后的密封技术等等。
1.埋葬前的尸体防腐措施(1)丧浴用酒丧浴包括以酒浴尸和以冰浴尸,丧浴的时间应该在大丧不久,小殓之前。这里主要谈以酒浴尸,以冰浴尸将在用冰中谈到。我国西周时就有主管祭祀的春官宗伯,其下设有专管用郁金香酿酒的鬯人和用这种芳香的酒沐浴尸体的女巫。据《周礼》记载,鬯人“大丧之大渳,设斗,共其衅鬯”,又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郑玄注,“斗,所沃尸也,衅尸,以鬯酒使之香美者”,“以香涂身曰衅”[13]。用特制的酒浴尸,有一定的防腐作用,且对防止尸体的自溶有一定的作用。周礼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唐人对周礼有一定继承。出于礼仪方面的原因,唐人对其应当继续在沿用。(2)寒尸措施秦始皇晚年东巡时死于沙丘,“会暑,上辒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湿咸鱼,味腥臭),以乱其臭”[14]。唐高宗死于宏道元年(683)十二月,文明元年(684)五月从洛阳西返,六月到达长安,八月入葬乾陵。武则天死于神龙元年(705)十二月,神龙二年(706)五月西返长安,八月入葬乾陵,从死到葬均历时200多天,并经历了一个夏季,是否和秦始皇一样尸体也腐烂了呢?
其实,早在唐代以前,就有了藏冰用冰的技术,而冰在古代最重要的一个重要用途就是所谓“大丧寒尸”了。
a历代用冰据文献记载,我国自先秦以来,历朝均设置专门机构管理冰事,并设置凌阴(冰窖)藏冰、贮冰。《周礼·天官·凌人》载:“凌人掌冰,正岁,十又二月,令斩冰,其三凌。”凌即积冰,凌人,为掌管冰事的官吏,季冬、十二月下令采冰,采冰量需达预计用量的三倍。近年来考古发掘出土了许多古人藏冰用冰的工具及设施,工具类有商代凿冰用的冰凿子——青铜凌穿和战国时冰酒用的“冰鉴”[15];设施类以冰窖为主,已发掘冰窖遗址很多,如20世纪70年代,陕西凤翔县秦雍城一处宫殿遗址内发现了春秋时秦国的一个大型凌阴[16]。而2004年10-12月,考古工作者又于汉长安城长乐宫西部,发现了西汉时期的一个大型凌室遗址,该凌室为浅地下式建筑,四周墙体很厚,有排水沟和陶质排水管,且发现有覆盖冰块的草类(可能为草席)遗迹,这些均比以前有很大进步[17]。唐代因其主要遗址处于市区,未进行大的发掘,还未发现凌室或凌阴遗址,但可以肯定唐代有凌室或凌阴,并且规模会更大,设施会更科学。
唐代也有管理冰事的机构,史料载,上林署,兼管冰事,“季冬,藏冰千段,先立春三日纳之冰井……仲春启亦如之”[18]。贮存的冰主要供宫廷使用,其一般用途为夏季的食物蔬菜保鲜,其次防暑降温。此外还经常颁冰于臣僚,唐诗中保存着许多有关颁冰的诗句,如韦应物《冰赋》有“睹颁冰之适之,喜烦暑之暂清”之句;白居易《谢赐冰状》有“伏以颁冰之仪,朝廷盛典;以其非常之物,用表特异之恩”之句[19]。
从北朝开始,不但宫廷贮冰,在京城有皇家专用冰窖,而且地方上也设有属于国家的官用冰窖[20]。同时私家也有贮冰,甚至记载有夏天市场卖冰的现象。《开元天宝遗事》载:“杨氏(杨国忠)子弟,每至伏中,取大冰使匠琢为山,周围于宴席间。坐客虽酒酣而各有寒色。亦有挟纩(棉絮)者。”[21]足见其奢侈。而成书于唐代的《唐摭言》又记载了一个“蒯人卖冰于市”的故事[22]。这两个故事同时从侧面反映了唐代贮冰量之大以及用冰之普遍。
b大丧寒尸冰在古代除食物保鲜、驱暑降温外,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即所谓“大丧寒尸”,即《周礼·天官·凌人》所载的“大丧寒尸”。后为《后汉书》所引,“天子丧,供夷盘冰”,郑玄注曰:“夷之言尸也,实冰于盘中,置之尸床之下,所以寒尸也。”[23]又据《礼记》卷36《丧大记》之郑注云:“礼自仲春之后,尸既袭,既小敛,先纳冰盘中,乃设床于其上,不施席而迁尸也。”[24]这种冰盘大小质地《后汉书》也有载,“大盘广八尺,长一丈二尺,深三尺,漆赤中”[25],汉尺约合今23.1厘米,经换算该冰盘长277、宽184、深69厘米,木质髹红漆,容积约3.5立方米。据此推算一位帝王每次用于处理尸体的冰块至少要3.5立方米,还必须在排掉融水的同时不断更换新鲜的冰块,如果每八小时更换一次,则每天约需要用冰10余立方米。
c丧浴用冰丧浴除用酒外,还用到了冰。据《左传》记载:“大夫命妇,丧浴用冰。”就是说,盛夏时,大夫命妇的尸体还要用冰块擦洗以降温防腐,帝王就更不用说了。
我国历代均设置管理冰事的机构,到唐代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用冰制度。而秦始皇的輼车臭,并非当时无寒尸技术,而是秦二世、李斯和赵高等人“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26],每天对着装有尸体的辒辌车奏事如故,故意隐瞒死讯,怕走露消息而不能采取相应的寒尸措施罢了。唐高宗、武则天则不同,他们死后在洛阳也肯定进行了寒尸及防腐处理。沿途各州县事先也肯定有所准备,设于地方的官用冰窖为途中更换冰块准备了充足的冰源。这样,他们的“輼輬车”中始终可以保证有丰富的冰源,那么,尸体入葬前就不可能腐败了。
2.埋葬时的尸体处理措施古人在埋葬时对尸体的防腐处理极为讲究,一般应该包括以下几点:(1)汞、铅及酒精处理古人死后一般要对尸体用汞、铅及酒精进行处理,以防止尸体腐败。1972年考古工作者在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女尸的棺液中发现了HgS、Pb及乙醇和乙酸等成分[27]。
而我国古代有关应用水银防腐的记载就有很多,甚至多于香药,仅次于玉、金。如《史记》记载秦始皇陵曾“以水银为百川江河湖海”[28]。这证明了古人确实有用这些东西处理尸体的习惯,而从效果来看,达到了很好的防腐效果。(2)金玉、丝绢的填塞及包裹金玉被古人广泛用于尸体防腐,这方面的记载颇多。《丧大记》又有丝绢缠裹尸体的记载,“君锦衾”,“皆袭衣十有九称”,指死人要穿19套衣服。马王堆女尸的出土也证明了这一点。该女尸用玉石、丝绢填塞九窍,不仅眼、耳、口、鼻和肛门被填塞,就连阴道都被填上了丝绢。此外,还包裹捆扎了多重衣物,从贴身内衣“信期绣”到最外层的“乘云绣”达20层之多[29],这些措施针对细菌等微生物的特点,对尸体的易感部位进行了填塞、包裹等处理,客观上减少了侵蚀尸体的机会,对尸体的防腐起了一定的作用。(3)棺椁的处理及香料的使用《礼记》记载,帝王用棺椁四重,用水牛皮、雌犀牛皮做棺被,棺板要一层层用漆胶合。同时香药防腐的记载也不少。考古发现,马王堆一号汉墓使用了三棺三椁,棺板为杉木,整块无边缝,最大一块重达1500公斤。棺内髹漆彩绘,棺椁层层套合,棺内填充高良姜、茅香、辛夷等香料,它们也是名贵中药,有杀菌作用,同时具有防虫、去蠹作用[30]。
以上措施文献记载唐代以前已有使用,且唐以前的墓葬已经发现,那么,唐高宗、武则天时期也应该使用了,且有些措施同礼仪密切相关,使用的可能性很大。
3.埋葬后的密封措施古代帝王出于防腐防盗的目的,历来均很重视墓葬的密封。唐代以前,墓葬要深埋,一般要深达地下十多米,墓门以砖石密封,以土填封墓道,墓室上还要建高大的称作“方中”的封土堆。到了唐代,帝王陵墓多选择在渭北高原的丘陵地带“因山为陵”,在自然形成的石山腰部开凿地宫,所选之地地势较高,地下水水位较低,有利于尸体的保存。
唐高宗武则天的乾陵选择了渭北高原这一环形地带的最西边——现在的乾县城北的梁山作为自己的陵墓所在地。该山主峰海拔1047.9米,为一自然形成的石灰岩质石山,石层厚,黄土覆盖薄。周围农村历来打不出水井,地下水水位很低,乾陵地宫即开凿于其半山腰。1960年考古工作者对乾陵地宫隧道口进行了试掘,勘测发现,地宫隧道长63.1米,平均宽3.9米,全部用石条砌封。共砌39层,表面裸露410块,共约用石条8000余块。同时还出土了铁栓板、锡块、铁棍等物。铁栓板为细腰燕尾形,在水平相邻的两块石条之间凿与之相对应的凹槽,其间镶嵌铁栓板;锡块有长条形、圆形和不规则形的残块,长条形和圆形的为未使用的料块,残块形状对应于拴板的形状,似其外套,为石条与拴板之间缝隙内的填充物,浇灌缝隙时所留;铁棍贯穿于石条上下层之间。隧道用石条砌封,栓板镶嵌,铁棍贯穿,再用锡铁浇灌缝隙[31]。这样,隧道封石就和整个石山浑然一体,可见当时密封技术之高。
总之,冰的使用,酒、汞、铅、香料、金石、丝绢的使用,髹漆技法、棺椁的使用以及高超的密封技术,使唐高宗武则天入葬前后的尸体防腐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二陪葬墓出土陪葬品制作过程中的工艺技术(一)铜器制作时的鎏金工艺乾陵陪葬墓出土了许多鎏金器物,如鎏金马饰、鎏金铜灯、鎏金铜泡钉、鎏金铜铺首及鎏金铜锁等等。而最精美者要算永泰公主墓出土的一对鎏金铜铺首和一把鎏金铜锁了,它们不仅尺寸较大,而且制作精良,充分体现了唐代高超的鎏金技术,为不可多得的精美艺术品,今简单介绍其主要制作工艺——鎏金工艺。
鎏金工艺为古代金属工艺装饰技法之一。这种技法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汉时称“金涂”或“黄涂”,唐代也称“镀金”[32],近代称“火镀金”、“热镀金”。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掌握了该技术,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这一技术的国家。如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楚大官司槽钟”、窦信墓出土的“长信宫灯”均为鎏金器物,前者制作于春秋战国时期[33],而欧洲等国家使用这一技术则要晚一些。鎏金时先要将金和汞合成“金汞齐(Ji,剂)”,涂于金属器物表面,后加热使汞蒸发,金附着于器物表面。关于“金汞齐”的记载最初见于东汉炼丹家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34],它最初极可能是炼丹家在炼丹术中发明的。它的发明,使古代的镀金技术成为了可能。而文献关于鎏金技术的记载要比鎏金器物的出现晚约8个世纪,最早出现于南朝梁代[35]。
金,原子序数79,是一种极不活泼金属,只能被王水等极少的几种强腐蚀剂溶解,它在自然界中一般以单质形式存在。而汞,原子序数80,与金接近,沸点为356.9℃,是唯一一种常温下为液态的金属,易流动,因而对金的湿润能力较强,将金和汞以1∶7的比例混合,加热到约400℃,使其充分混合溶解可制成“金汞齐”。金汞混合时,汞可以选择性地湿润金并向其内部扩散。随着温度的升高,汞的流动性增强,金的溶解度增大,更有利于汞向金内部扩散。扩散时,先于器物表面形成AuHg2,后再逐步向其深部扩散生成Au2Hg,直至最终形成Au2Hg固体,整个齐(剂)化过程大约需要2小时。“金汞齐”为银白色糊状混合物,当其中金的比例小于10%时为液体,12.5%时为致密的固体。当将“金汞齐”加热到400℃时,汞升华成单质状态而分离出来,而金留于器物表面,形成鎏金层。这个过程在明代方以智《物理小识》有载,即“以汞和金,涂在银器上成白色,入火则汞去而金存,数次即黄”[36],说的虽是银器,铜器也可以如此法制作鎏金。
鎏金工艺过程如下:
1.制棍
准备一条铜棍,前端打扁,略微翘起,沾上水银,晾干即成所谓金棍,备用;
2.杀金
将金块打成金叶,用剪刀剪成金丝,烧烤去污后,置入坩埚中,加入7倍(质量之比)的汞,加热700-800℃约2小时,制成“金汞齐”,后倒入清水中,形成“金泥”备用;
3.抹金
先将欲鎏金之器物表面做磨洗抛光处理,使之平整光洁,以利于金的附着;再用金棍沾“金泥”均匀涂抹于处理过的器物表面;
4.开金
将烧红的木炭置于铁丝笼中,在器物表面烘烤,使汞蒸发,金开始附于器表,该工艺已基本完成;
5.压光
用玛瑙或硬度大于7度的玉石制成的压子在金面磨压,以增大金与器物的接触面,增强其附着性,以便牢固黏附。
该工艺一般需要反复多次使用,以增强其效果。唐以前许多出土器物的鎏金层已有大面积脱落,鎏金层外常常会生长许多绿色铜锈,鎏金层几乎很难发现,只有在除锈后才可发现,这应该是技术还不够完善引起的。而乾陵陪葬墓永泰公主墓出土的一对鎏金铜铺首和一把鎏金铜锁自从上世纪60年代出土至今,未进行过任何除锈和保护措施,然而其鎏金层仍然完好如新,几乎看不见铜锈,甚至有人还会将其当作金器。这也说明当时技术之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