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雪球专刊第014期:要买就买科技股
3516600000004

第4章 一帖学会如何挑选科技股

蒋萌,个人投资者,发布于2013/07/08,原帖地址:http://xueqiu.com/5555468080/24362190

总有一些“创新”“专利”“高科技”“垄断性技术”的科技型公司需要评估,但对于任何一个行业里面的任何一项技术,我想作为投资人都很难有资格做出准确的判断,更难以预测未来的市场。我最近的一个思路是先把它们分为两类(面料或者裁缝),再分别评估。

第一类科技企业是做面料的,科技领域的面料指那些具有垄断性、划时代特征的基础研发产物。例如美国高通,从通讯协议垄断芯片领域,所有3G/4G的设备厂商都要向它付专利费,持续的尖端研发构筑了牢固的专利池和行业标准。另外ARM、贝尔实验室、施乐实验室、辉瑞制药等等都是类似的地位。

除了产业巨头长期研发做“面料”,在全球的科技高地也会有些小公司有所建树。最有名的是硅谷,构建在斯坦福大学的学术前沿基础上,资本和商业的介入催生了诸多做好一两样“面料”的小公司。这些小公司的创新,其实是区域科技能力的溢出和产业化,离开了当地肥沃的土壤,就很难长出这种苗来。蓬勃的小公司也催生了“思科模式”——收购小公司做大裁缝。

第二类科技企业就是裁缝,以基础研发的成果为原材料,紧贴客户需求开展应用研发,创造出产品和服务。这方面登峰造极的是苹果,施乐发明了图形界面束之高阁,苹果做出了MAC创造了图形界面电脑时代,微软于1991年和2002年两度推出平板电脑但是市场反应平平,苹果做出IPAD重新创造了平板电脑市场。好裁缝是面料和终端客户的联结者。

华为则是国内的顶尖裁缝,每年上百亿元的研发投入,任正非也曾或真或假地抱怨过没有一项“面料”级的成果,但是华为的发家史就是应用研发的成长史。华为最早的电信交换机技术成果,就是中文操作界面和更适应中国市场的计费方案。随后研发领域逐步深化到光纤平台、大容量机组、通信芯片,但是从来没有在标准、协议等基础研发层面产生过影响力。同期的大唐,想搞标准垄断挣“面料”钱,能骗得官员的支持强压给中国移动,却经不起市场检验被淘汰。

如果说面料企业的立业之本是产权保护和材料的性能优势,那么裁缝的立业之本就是客户(商业能力)和手艺(持续应用研发的能力),没见哪个裁缝是靠独家款式或者独家面料做大的。思科、微软、苹果、华为等都是市场能力超强的角色,同时建立了强大的应用研发团队紧贴客户需求持续迭代开发,最终实现了产品的应用领先和公司的行业地位。

个人对国内的“面料”类科技公司不抱什么希望。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领域的闭关锁国和科研系统的官僚化,使中国与世界的科技差距在拉大。信息、生物科技等行业在上世纪90年代还能讲国内外同时起步,现在已完全不可同日而语。顶尖的基础研发要么是巨型公司的大投入,要么是科研高地的技术落地,离开了上述土壤,小公司取得世界先进地位技术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世界已经不是19、20世纪满地发明家的年代,基础研发俱乐部的门槛已经大大提高了。

投资人没有评估“面料”的能力,但我相信技术不是小聪明,“面料”级的突破只有两个来源:一、业内人士的长期积累,经历了产品由初级到适用的迭代开发与演进的过程;二、跨界高手的突破,至少有一项其他行业深厚造诣,在新产业找到突破性应用,类似电学高手或物理高手解决化学问题的案例。离开了这两个逻辑,其他的领先技术只适用于忽悠官员。

但我相信中国有机会成长出优秀的“裁缝”类科技公司,毕竟中国是个大市场,在很多领域存在差异化的需求,这就给能准确把握客户需求,组织好应用研发的科技企业留下了机会。有潜力的科技公司应该有两个特征:一、能组织好应用研发的队伍,持续迭代开发,形成系列化的产品或专利,拥有经验证的研发能力;二、已经形成具备代表性的客户群,有更广泛推广的可能性,例如极客产品只有少数忠实客户,或者试用客户严重依赖某种关系,都是应该警惕的。

简而言之,好裁缝应该有两项核心能力:开发客户的沟通能力和留住客户的手艺。当然在某些领域有准入壁垒,例如医疗产品的牌照、特定行业存在有限竞争,都会放大好裁缝的领先优势,这也是我们最喜欢的。

还有一类伪高科技公司,靠给裁缝打下手缝衣服挣点辛苦钱,但由于处于电子、通信、锂电池、太阳能等新兴行业,也被贴上了科技的标签。我们可以理解为如果市场好,制造环节也可以分享行业成长红利,但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富士康就是富士康,缝纫工人就是缝纫工人,是挣不着大钱的。

精彩评论:

@龚浩的微博:

很好的比喻,其实就是技术型和应用型公司的区分。应用型公司离客户更近,知识产权保护的压力更小,这是国内企业的优势。应用型企业的挑战是如何既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又低成本交付。应用型公司也可以做成平台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