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新闻哲学的思考:以人类认知为参照
3603900000026

第26章 新闻之路(24)

1995年10月,报业开始进入网络时代,从报纸上网到数字报纸,报业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2006年2月20日,我国第一张数字报纸在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诞生,随后《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广州日报》《温州日报》《新民晚报》等纷纷跟进。到2008年,全国39家报业集团已有33家实现数字报纸与纸张报纸同时发行。报纸的数字化,在网络传播强势时代已经成为一个新的趋势。

随着经济改革和市场活跃,广播电视与其他大众媒体一样,逐步面向经济、面向社会、面向群众、面向生活。1979年8月12日,中央电视台设立了《为您服务》栏目,恢复了被“文革”中断的生活服务节目,1983年,《为您服务》改版,以新的方式和新的姿态服务于大众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社会生活。这实质上标志着中国社会向“生活”的回归,标志着电视媒体在传播新知识、服务百姓、创造生活、面对现实等方面担当起自己的职能。

80年代的中国电视突然增加了异国情调。不仅是由于卫星传送的国际新闻时效迅速、生动活泼,而且由于外国影片开始占据屏幕。刺激而便宜的娱乐节目、絮絮叨叨的通俗生活剧都是电视选择的内容。新时期中国自制的电视剧出现于1978年,几年之间,电视剧以成倍甚至以十倍速度增长。从1986年开始,中国电视剧生产开始实行“许可证制度”。随着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中国电视剧的质量迅速提高,形式日趋多样,风格各有发展。

1980年,采用卫星传送图像的国际新闻突然发起了一次有力的冲击。这一年的5月,中央电视台的《国际新闻》栏目并入《新闻联播》,国际新闻成为许多人观看新闻联播的主要兴趣所在,与国际新闻相比,国内新闻则黯然失色。国际新闻给整个新闻界打开了思路,吹进了新风。1982年9月1日,从中共十二大开始,有关部门将重要的新闻发布从以往的20时提前到19时,即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首播时间,这使得新闻联播的重大新闻具有了时效性和权威性,电视的地位空前提高,成为发布重大国事新闻的第一媒介。

在百舸争流的竞争中,广东台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率先崛起,香港电视长驱直入。大多数闭塞的内地观众首先在香港屏幕上看到的是一个陌生而富足的花花世界。香港电视多彩的一面,令无数观众心动神摇。1981年,广东电视台全面改版,开办了文艺专栏《万紫千红》,创办了集生活服务、实用知识于一体的《家庭百事通》《百花园》等专栏。顿时,广东电视台面貌焕然一新。在新闻方面,到1986年,广东电视台的新闻播放次数已居全国之冠,现场采访、连续报道成为常规,电视新闻向多层次、全方位、大容量、快时效等目标挺进。

1983年,广电部提出了“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全覆盖”的政策,释放出一股积蓄已久的能量,市、县电视台的数量从1982年的不足20个一下子增加到1985年的172个,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从1984年的2469个增加到1985年的12159个。许多县级电视台引进大量娱乐性强、吸引力大的海外影视录像,引发了文化上的放纵主义。同时,中国的录像放映活动也很快在大小城市形成燎原之势。1985年7月1日,城市电视台节目交流中心正式诞生,城市电视台获得了迅速发展,一个多层次、多样化的电视立体转播网络在中国开始形成。

在新闻改革方面,也突破了旧的体制约束。长期以来,新闻对党和国家的阴暗面讳莫如深,对负面、敌对、不合己意的观点一律不谈。但是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这样的回避和掩盖越来越力不从心。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作为具有客观真理的认识,衡量新闻或者新闻媒介价值的标准应该是同一的,而不应该是双重的;应该是客观公正的,而不应该是主观随意的。改革的浪潮冲击着各行各业,新闻界也为改革奋力疾呼,批评成为新闻改革的重要武器,新闻改革一点一点地启动了,各种批评性的报道纷纷问世。这一现象的实质,是中国人在改革开放、开眼看世界的过程中,重新审视自己,重新审视社会,人们的认知图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敢于正视现实、敢于面对世界了。

改革的浪潮冲击着各行各业,新闻界也在为改革奋力疾呼,报纸杂志出现了“抓活鱼”的经济报道,出现了针砭时弊的报告文学。社会的新闻观念在一点一滴地变化,广播电视的新闻改革也从批评这个切口启动。改革初期,在一片“反特权”的浪潮中,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批评性报道《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停车场见闻》,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也受到社会公众的鼓励。之后,各地批评报道纷纷问世,新闻界终于敢于也能够迈出面对现实、正视问题的脚步了。1986年9月,中央电视台关于“企业破产”的一次立法报道,被认为是电视新闻的一次突破,引起强烈反响。这一展示最高层立法争论的生动节目对中国观众来说是一种完全新鲜的体验。对这期“特别节目”大加赞赏的人中,不乏力主《破产法》通过的热心改革人士。他们既全力推动经济改革的进程,又热切要求民主政治的进步。此后,中国新闻界开始纷纷起来追求“公开性”——电视新闻的真实性,因为公开得到了提升。

1986年,全国好新闻评选爆出冷门:一向在新闻界屈居末位的电视系统,在获得特等奖的3条新闻中占了两条,电视新闻的地位大大提高。此时,位于边缘的广播正在电视的挤压之下艰难挣扎,广播界也开始为了翻身而努力。1987年元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一档在午休时间与广大听众交流谈心的节目“午间半小时”一炮打响,年内奠定了名牌节目的地位,几年之内一直保持着对听众的吸引力,成为大众关注的社会讲坛。

1988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彩色电视中心正式启用,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随着技术手段的现代化,管理的现代化也提上了日程。早在1986年12月5日,广东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就开播了;1987年2月1日,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经济信息频道”由面向北京改为面向全国播出,以经济节目为特色,这一“转轨”是开放和搞活的产物;1987年6月,上海电视台实行倡导竞争的一台、二台分台体制,从组织结构到人员安排,从节目采编到审查播出,都形成了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商业性格局。此后,广东、浙江、天津等地电视台都迅速跟进,商业性收入成为日渐突出的部分。

1992年春天,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指出改革的步子要进一步加快,掀起了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新高潮。1992年6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广播电视被纳入除工业、农业以外的第三产业。在全国范围内,一个全国经商、全面搞活的局面开始形成。广播电视也在这次新的经济浪潮中得到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报纸、广播、电视迅速发展。1992年,中央电视台成立经营开发部,1993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夕阳红》开始试行专栏承包制。各地的电视剧制作、广播电视报刊、广告部、经济部逐渐实行经济承包。新闻媒体开始从经济上成长起来,依靠国家拨款的份额越来越小。1993年,北京、上海、广东、湖南、山东、辽宁、江苏、浙江、四川、湖北、福建等地的广播电视商业性收入都已经超过亿元。新闻节目的转型也成为时代的要求。1993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开播,出现了杂志化、主持人的特征,并催生了《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实话实说》等新闻栏目。《焦点访谈》的成功,昭示着中国电视新闻有了自己独立思考、舆论监督的大脑。这些深度新闻栏目所展示出来的中国社会和世界图景,令传媒人和公众对新闻的真实开始了真正的思考。

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新闻史上一个风起云涌、加速发展的新时期。都市生活类报纸迎来竞争发展的“新战国时代”,而广播电视也进入了竞争发展的新时期。早在1980年,中国已经启动了卫星广播的计划,1984年4月8日,中国第一颗试验卫星升空。1990年4月,中国替亚洲通信卫星公司发射了“亚洲一号”卫星,为中国电视发展带来了新的传播机遇。在卫星电视发展的同时,有线电视网络的建设也在加速。中国有线电视的大发展在90年代以后,其标志是自1992年行政区域性的有线电视系统开始联网,各大中城市开始建立有线电视台。随着国内卫星的投入使用,广播电视采用卫星直播的方式日益普遍。现场直播具有同步传播的时效性、时间自然流淌的纪实性、观众同时观看的现场感、细节丰富的真实感、时间进行过程中的悬念性等诸多优势。随着转播费用的下降,卫星转播逐渐变成了一种常规的传播方式。中国最初采用卫星转播主要是用于体育比赛。1997年被称为中国电视的“直播年”,其标志为中央电视台于6月30日至7月3日连续进行的“香港回归”直播报道获得巨大成功——从此中国电视新闻掀开了“即时传播”的崭新一页。

1997年以后,中国省级电视台陆续上星。1998年起,湖南卫视如黑马闯出。到1999年,30家省级电视台全部登上了全国舞台。2003年,上海卫星电视全新改版,改称“东方卫视”。实力强大的广东、山东等卫视迅速崛起。2002年,境外国际传媒机构的凤凰、华娱、星空、亚视等卫视先后获准在中国广东部分地区落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预示着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2003年有28家、2004年有29家境外卫视频道获得批准;同时,国家广电总局也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推动中国广播电视电影节目在国外、境外主流社会媒介渠道落地。

在中国报业走向集团化的同时,广播电视也走向集团化、产业化的道路。2000年底,全国第一家广播影视集团湖南电广传媒集团诞生。2001年12月6日,在中国正式加入WTO前,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在广播电影电视部及其所管理的全部媒介和产业的基础上诞生。2001年前后,山东、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天津等6个省级广播影视集团纷纷成立。到2003年底,中国有广播电台308座,广播节目2064套;电视台363座,电视节目2262套;广播电视发射台1900多座,国内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3.4%和94.7%;有线电视入户率将近20%,有线电视用户1亿多。随着有线电视数字化的推进,广播电视逐步向互动时代迈进。

改革开放以来,新华社各项事业飞速发展。1983年,新华社提出了“建设世界性通讯社”的奋斗目标;1986年初,又提出“把握大局,改进作风,当好党的耳目喉舌”的方针,进一步强化国家通讯社的职能,宣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到90年代初,新华社已经从一个长期以国内报道为主的通讯社,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世界性通讯社;由单一的新闻发布机构,发展成为拥有报纸、刊物、信息网、出版社、新闻学研究、新闻教育和其他多种经营的综合性的新闻集团。新华社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新闻信息采集和发布网络,形成了面向全球的24小时不间断对外发稿体系,被国际新闻界列为世界六大通讯社之一。

在改革拓展中,新华社形成了以中国新闻、发展中国家新闻和世界热点难点新闻为重点的多语种、多渠道的新闻发布体系,发稿量不断增加,时效性不断增强。到2000年,新华社在全国建立了30多个国内分社,拥有采编人员3000多人,在世界五大洲92个国家和地区设置了100多个总分社、分社和支社,拥有国外工作人员500多人。在新闻传播手段和通讯技术方面,新华社建立了以卫星和计算机等高科技为主干的通讯技术网络,具备了以现代化技术手段不间断发布新闻的能力,形成了为全球各种媒体和其他用户有效服务的现代化供稿体系。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在报纸、广播、电视迅速发展的同时,互联网和手机媒体迅速普及和崛起,中国传媒事业基本赶上了世界传媒事业的大潮流。

但是,中国新闻实践与新闻理论的发展,却依然滞后于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