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激荡百年:大国农业
3649300000002

第2章 前 言

中国是一个农业古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作为国家之根本,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农业,从遥远的新石器时代蹒跚走来,勤劳的人们经过一万年左右的艰苦奋斗,辛勤耕耘,在农业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书写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业绩。

今天,为了了解中国农业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为了更好地发展中国农业,我们就不能割断历史,我们不但要知道中国农业的今天,还要知道中国农业的昨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当前农业发展的大趋势,从而找到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之后,中国进入北洋政府军阀混战的民国时期。从这一时期开始,中国农业的发展开始了一段坎坷不平的历程。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家的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农业强有力的支撑,因此,一系列救亡图存的爱国农业运动骤然兴起,一个个有识之士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力求为中国农业找到正确的发展之路。然而,在通往成功的发展之路上却是多灾多难,荆棘丛生,最终一切行动皆枉然。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农业揭开了新的历史篇章。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终于有了自己的土地。但是,新的篇章中也不尽是平坦和顺利,这一时期,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艰辛探索、勇于改革、奋力开拓的历史。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农业与工业化的发展矛盾,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给中国农业带来了空前绝后的巨大挫折。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也使中国农业彻底走上了改革之路。这是一次伟大的转折,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中国农业由此迎来了希望的春天,见证了无数春华秋实。

从1912年至今,中国农业走过了100个春秋。如今,“三农”问题已经成了国家发展的头等大事,农业要发展,农村要进步,农民要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更是国家发展壮大的基础。

回首百年,作为一个泱泱大国,100年之中,起起落落,兴衰成败,中国农民走的是一条坎坷无比的崎岖之路。尽管如此,勤劳勇敢的中国农民最终战胜了厄运,战胜了残酷的现实。中国在占世界耕地面积7%的土地上,创造了养活占世界总人口22%的奇迹。如今,中国农村已经大刀阔斧地迈向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行列,中国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取得了史无前例的高水平,而且这个水平并不是终点,它还在不断提升。

实践证明,中国农业的发展远不止于此。为了给中国农业谋求一条更加广阔的发展之路,为中国农村找到一个早日全部实现小康生活的最佳途径,为中国农民可以早日过上和城市人一样的生活,我们把中国农业从1912~2011年这一百年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内容汇集成册,编辑了《激荡百年——大国农业》一书。

此书既是对中国农业历史的一个回顾,也是送给中国农业未来的一份贺礼。我们希望通过本书对中国农业一个世纪风云激荡、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的梳理和总结,可以将其中的坎坷和辉煌,经验和教训,作为中国农业寻找未来的路标。我们相信,在这一百年里,很多教训值得吸取,很多发展经验值得借鉴,很多改革体制值得传承发扬,中国的三农问题必将能在此基础上尽快得到彻底解决,中国这一伟大的农业古国也必将迎来属于她的灿烂与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