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梵父胜网 车本信流转
母王慧脱根 此章愿具胜
已见者能见 已见及不见
不见者不见 不见及已见
已见者者。谓诸已见苦集灭道。能见已见及不见者。谓彼能见。诸余已见。及不见苦集灭道。不见者者。谓诸不见苦集灭道。不见不见及已见者。谓彼不见。诸余不见及以见苦集灭道。
不应害梵志 亦复不应舍
若害彼或舍 俱世智所诃
不应害梵志者。梵志即阿罗汉。谓不应以手块刀杖害阿罗汉。亦复不应舍者。谓于阿罗汉。应以衣服饮食卧具医药及余资具。恭敬供养。不应弃舍。若害彼或舍俱世智所诃者。谓于阿罗汉。若以手块等害。或复弃舍而不敬养。俱为世间诸有智者诃责毁訾。
逆害于父母 王及二多闻
诛国及随行 无碍过梵志
逆害于父母王及二多闻者。母即喻爱。以能生故。如世尊说。
士夫爱所生 由心故驰走
有情处生死 苦为大怖畏
父即喻有漏业。以能引故。如世尊说。苾刍如是有情。造善有漏。修所成业。得生于彼。受果异熟。故我说彼随业而行。王即喻有取识。如世尊说。
第六增上王 染时染自取
无染而有染 染者谓愚夫
又世尊说。苾刍当知。我说城主。即有取识。二多闻。即喻见取戒禁取。如祠祀静默。二多闻士。于尘秽中。共为嬉戏。如是二取。于有漏法执。为第一胜上。或复净脱出离。弃舍永断爱业识取。故名逆害。国喻烦恼。随行喻彼相应寻伺。诛谓诛戮。弃舍永断烦恼寻伺。故名为诛。无碍者。碍有三种。谓贪嗔痴。彼于此三。已断遍知。故名无碍。过者出也。彼无碍故。出过三界。永除恶法。故名梵志。如世尊说。
佛恒住正念 游化于世间
灭恶法尽结 故名为梵志
逆害于父母 王及二多闻
除虎第五怨 是人说清净
此中上半义如前说。虎喻嗔缠。如虎禀性暴恶凶险饮啖血肉。嗔缠亦尔。暴恶凶险。灭诸善根。第五怨者。喻五盖中第五盖。或喻五顺下分结中第五结。弃舍永断。故说为除。是人永断贪嗔痴故。说为清净。
胜已不复胜 已胜无所随
佛所行无边 无迹由何往
胜已者。谓诸烦恼已断遍知。彼有复胜。有不复胜。谁复胜。谓已断烦恼后还退者。谁不复胜。谓已断烦恼不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