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岁月与节庆(和谐教育丛书)
408200000002

第2章

冬至九九歌

每年的12月22日前后为“冬至”。有人说按照天文四季的划分,冬至这天,才真正是冬季的到来。人们习惯上把冬至这天定为“头九”的第一天。从“头九”到“九九”,一共81天,叫做“连冬起九”。此俗甚早,公元6世纪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曰:“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我国疆域辽阔,各地在“九九”期间的气候情况也不尽相同。人们根据本地气候变化特征和各自的生活体验,编出来的“九九歌”也风格各异,丰富多彩。

陕西、河南、河北一带的“九九歌”通俗易懂,流传很广:“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河边看杨柳。七九冰河开,八九燕子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四川、湖南、湖北一带,民间流传的“九九歌”,不仅形式活泼,形象生动,而且富于音乐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娓娓动听,好记好背:

“冬至是头九,两手藏袖口。二九一十八,口中似吃辣。三九二十七,见火如见蜜。四九三十六,关门把炉守。五九四十五,开门寻暖处。六九五十四,杨柳发青丝。七九六十三,行人脱衣衫。八九七十二,柳絮飞满地。九九八十一,穿蓑戴斗笠。”

九九消寒诗

在山东潍坊发现一首“九九诗”,诗为九首绝句,分别写在81格的“八封爻像图”内,相传为清道光年间王之瀚所写,他在前人“九九歌”基础上,加上形象、生动的景物描写,把当地“九九”期间的气候变化情况及淳朴的民风民俗刻画得淋漓尽致,跃然纸上,堪称“九九歌”中的佳作,诗逐日涂染,涂完则“数九”毕,全诗如下:“一九冬至一阳生,万物资始渐勾萌,莫道隆冬无好景,山川草木玉装成。二九七日是小寒,田间休息掩柴关,室家共享盈宁福,预计来年春不闲。三九严寒春结冰,罢钩归来蓑笠翁,虽无双鲤换新酒,且喜床头樽不空。四九雪铺满地平,朔风凛冽起新晴,朱禔公子休嫌冷,山有樵夫赤足行。五九元旦一岁周,茗香椒酒答神庥,太平天子朝元日,万国衣冠拜冕旒。六九上苑佳景多,满城灯火映星河,寻常巷陌皆车马,到处笙歌表太和。七九之数六十三,堤边杨柳欲含烟,红梅几点传春讯,不待东风二月天。八九风和日迟迟,名花先发向阳枝,即今河畔冰开日,又是渔翁垂钓时。九九鸟啼上苑东,青青草色含烟蒙,老农教子耕宜早,二月中天起卧龙。”

“十二时”的别名及含义

夜半又名子夜、夜分、中夜、宵分等。十二时的第一个时辰,地支命名称子时,相当中原标准时间23时—1时。夜指太阳落山到太阳升起这段时间。夜半,即夜的中间时段。夜分即一夜的中分时段。中,即中分,中分之夜即半夜。宵分,宵即夜;分,中分。古人还用天干把夜分为五个时段,称为五夜,即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五夜之间要打更所以又叫五更。古时打鼓表示起更,一夜打五次鼓,又叫五鼓。夜半即相当于丙夜、三更、三鼓这段时间。俗语有半夜三更之说。

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的第二个时辰,地支命名称作丑时,相当于五夜的丁夜、四更、四鼓,中原标准时间1时—3时。夜半之后雄鸡开始啼鸣,故曰鸡鸣。半夜鸡鸣,有的不按一定时间乱叫,被称作荒鸡。古时迷信,认为这是一种不祥的恶声。荒鸡作为时间单位指鸡鸣这段时间,一般则指夜半前后即三更前后鸣叫的鸡为荒鸡。苏东坡诗:“荒鸡号月未三更,客梦还家得俄顷。”(《召还至都门先寄子由》)另《晋书·祖狄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刘琨)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平旦又名平明、旦明、黎明、早旦、日旦、昧旦、早晨、早夜、早朝、昧爽、旦日、旦时、拂晓等。太阳尚未出,天灰蒙蒙亮时叫平旦,旦是会意字,表示太阳刚刚露出地面或水面,意为早晨。此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说是天明,却仍是夜色,故又名早夜。古人为臣子的,此时起床上朝办公,故又称早朝。昧意为昏暗,爽意为明亮,天要明不明之际,昏暗不清,所以又有昧旦、昧爽之称。

日出又名日上、日生、日始、日晞、旭日、旭旦、破晓。十二时第四个时辰,地支命名叫卯时,相当于中原标准时间5时—7时。指太阳开始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晞意为天明,旭意为日出时的光明样子,旭日即初出的太阳。破晓意为天亮。上、生、始均为此时太阳活动形象。

食时又名早食、宴食、蚤食。十二时第五个时辰,地支命名曰辰时,相当于中原时间7时—9时。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的时间,所以取名食时。一天中第一次吃饭,故曰早食。蚤就是早。

隅中又名日禺、禺中、日禺中。十二时第六个时辰,地支命名曰巳时,相当于中原时间9时—11时。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隅本意为角,此名得之于太阳与地上两个观测点之间的夹角。《淮南子·天文》:“日出于旸谷,……至于衡阳,是谓隅中,至于昆吾,是为正中。”禺也就是隅。

日中又名日正、日午、日高、中午、正午、亭午、日当午、日南、正中。十二时的第七个时辰,地支命名称为午时,相当于中原时间11时—13时。太阳运行到一天的中间阶段,处天的最高空。对在北半球的中国来说,此时日在正南、正中。几个别名就是指太阳活动的位置。

日昳又名日昃、日仄、日侧、日跌、日斜、日映。十二时的第八个时辰,用地支命名即为未时,相当于中原时间13时—15时。太阳偏西为日昳。昳也就是跌,太阳已过中午便开始从最高处向下跌落。昃、仄、侧、跌、斜、映都是日向西斜落的意思。

晡时又名餔时、日餔、日稷、日夕、夕食。十二时的第九个时辰,地支命名称为申时,相当于中原时间15时—17时。古时候晡和餔相通,即吃饭的意思。申时人们开始吃一天中的第二餐,所以称为晡时。稷意为昃即日西斜。夕意为晚,夕食就是晚饭。

日入又名日没、日沉、日西、日落、日逝、日晏、晏食、日旰、日晦、傍晚。日入意为太阳落山。即夕阳西下的时候。晏意为晚。晦意为昏暗,太阳落山了,天也开始昏暗起来,即将进入夜晚。旰意为天晚了。

黄昏又名日夕、日末、日暮、日晚、日闇、日堕、日曛、曛黄。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太阳落山也就是白天的结束夜晚的开始。黄昏起更入夜,此时相当于五夜中的甲夜、一更、一鼓。闇即暗,曛意为日落时的余光,即日暮开始。

人定又名定昏。十二时辰中的第十二个时辰,地支命名亥时,相当于中原时间21时—23时。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相当于五夜中的乙夜、二更、二鼓。

《十二辰歌》

在敦煌遗书中发现《十二辰歌》,歌词内容如下:

平旦寅,少年勤学莫辞贫。君不见朱买未得贵,犹自行歌自负薪。

日出卯,人生在世须臾老。男儿不学读诗书,恰似园中肥地草。

食日辰,偷光凿壁事殷勤。丈夫学问随身宝,白玉黄金未是珍。

隅中巳,专心发愤寻诗书。每忆贤人羊角哀,求学山中并粮死。

日南午,读书不得辞辛苦。如今圣主召贤才,去尔中华用我武。

日映未,暂时贫贱何羞耻?昔日相如未遇时,恓惶卖卜于缠市。

脯时申,悬头刺股士苏秦。贫病即令妻嫂行,衣锦还乡争拜秦。

日入酉,金樽多泻蒲桃酒。唤君莫弃失徒人,结交承己须朋友。

黄昏戌,琴书独坐茅庵室。天子不将印信迎,誓隐山林终不出。

人定亥,君子虽贫礼常在。松柏纵然经岁寒,一片贞心常不改。

夜半子,莫言屈滞长如此。鸿鸟只思羽翼齐,点翅飞腾千万里。

鸡鸣丑,莫惜黄金结朋友。蓬高岂得久荣华?飘飘万里随风走。

古代以鼓报时

报时鼓

用鼓报时,在我国元代就已经开始了。据记载,北京的鼓楼当时有鼓24面,它代表着农历的24个节气。鼓用整张牛皮蒙制而成,直径1.5米,高2米。元、明两代,鼓楼的鼓是报时中心。当时鼓的报时主要以铜壶滴漏为依据,到清朝改为时辰香计时。

鼓楼击鼓时自有规律。每日晚7时定更,称为“交更”,这时全城百姓听鼓声关闭城门,出入城中断,叫“净街”,在以后每个更次击鼓两遍,直至五更。鼓的击法很有节奏,前后共108下,现在北京流传的“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的说法指的就是击鼓。当时,黎民百姓每日的作息时间都以此为准。

据1942年2月10日《实报》载崇璋的文章说,钟鼓楼专司更筹,清时隶銮舆衙门,划每夜为5节。八时(戍)曰定更,又曰起更,又曰初更;十时(亥)曰二更;十二时(子)曰三更;二时(丑)曰四更;四时(寅)曰五更;五时(卯)天明曰亮更,则只撞钟不击鼓。鼓之击法,先快击18响,再慢击18响,快慢相间6次,共为108响。相传在天气晴朗时可闻40里。

在历史上鼓楼的鼓也曾用作报警,故每夜12时(子时)以后不再击鼓。如外敌入侵,则击鼓告令全城百姓,传入宫中,以防万一。

“刻”的由来

为什么1小时中的15分钟又叫做一刻呢?原来,古人曾以铜壶滴漏的办法计时,这种铜壶叫漏壶,有单壶和复壶两种,复壶计时更精确。元代有一种复壶由四只铜壶组成,由上而下,互相迭放,上面三只壶底都有小孔,最下一只壶中竖放着一个箭形的浮标,上面有刻度。随着壶中水量的增多,浮标逐步向上升高,这样就可以知道时辰了。因为记录一昼夜的时间,浮标正好上升100刻。所以古人把一昼夜分为100刻。可是,100刻不好与12个时辰相配,不能被12整除,所以又改为96刻或108刻或120刻……清朝初期,确定1昼夜为96刻,这样每1时辰就是8刻,每1个小时辰(小时)就是4刻。我们知道,现在1小时是60分钟,60分钟除以4刻,所以15分钟就是1刻。

“最后一响”的由来

收音机里,每小时报一次:“刚才最后一响,是北京时间x点整。”这个“点”不是由北京直接报的,而是由我国报时中心——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授时给北京天文台,再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给听众。

陕西天文台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现代化授时中心。授时是由两个标准时间频率的专用电台进行的。一个是短波授时台,一个是长波授时实验台。长波授时实验台利用长波无线电波传递时间信号,它的精确度比短波授时台高,有比短波授时更为复杂、更为精确的现代化仪器设备。这里有氢原子钟和铯原子钟等现代化授时仪器,建立起了我国原子时间标准。其精确度可以保持3万年乃至30万年才有正负1秒的时间误差。

时间为何称“光阴”

各个国家最先发展起来的科学几乎都是天文和历法。因为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要劳作和休息。什么时候劳作合适?什么时间休息合适?昼兴夜寐,最为理想,而且人们对于昼夜的划分也比较容易把握,因此人类的第一个时间概念就是昼夜。白昼是明亮的,是“光”,黑夜是晦暗的,是“阴”;“光”和“阴”合起来,就是昼夜,成了时间的代称。另有一种不同说法,“光阴”之“阴”指古代“晷”上小棍的阴影。此种理解便和光阴称“寸”联系起来。

光阴为何用“寸”量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是前人用以提醒和督促人们珍惜时光,抓紧学习的诗句。那么,为什么把“光阴”称作“寸”呢?

原来,古时人们用“晷”来测算时间,在圆形石板上刻上表明时间的度数。圆中心立一小棍,由日出到日落,小棍的阴影由长而短,又由短而长地映在度数上,即表示时间。“寸阴”,即阴影缩短或延长一寸的距离,通常用来表示时间极为短暂。后来,人们便用“寸阴”来劝导大家珍惜分分秒秒的点滴时间。《淮南子·原道训》中说:“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明,时难得而易失也。”(“尺之璧”:直径一尺的、扁平、圆形玉器,先秦时,径尺之璧价值连城。)《晋书·陶侃传》:“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这是古人最早以“寸阴”言时间宝贵之名言警语。唐末王贞白《白鹿洞》诗曰:“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这是“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最早出处。1985年8月24日,董必武曾应《中学生》杂志的请求题诗道:“古云此日足可惜,吾辈更应惜秒阴。”其中“秒阴”正是由“寸阴”发展而来。古有《惜阴》诗云:“大禹惜寸阴,陶侃惜分阴;吾辈方少年,更应惜秒阴。”可见,前人对光阴是十分珍惜的。

敌伪政府的夏时制

抗日战争时期,敌伪政府也实行过夏时制,却乱了套。就当时武汉情况讲,给日常生活制造了不少麻烦。

原因出在敌伪政府不得人心。老百姓中有种看法,认为将时钟拨快一点钟,是趋奉日本人(为了同日本时间保持一致)的屈辱行动,有些人家就是不改。对公教机构,上面可以命令行事,对广大商户和居民,敌伪政府是无可奈何的。

在过去,诸如订婚结婚,产子添孙,生日寿诞,接风饯行,乔迁之喜,店铺开张,职务高升,一年三节,等等,所有认为值得庆贺的聚会,都是要发请柬的。一般家庭,常有“兹订于某年某月某日假某处……敬治菲酌恭请光临”的红柬飞来,有了两种时间标准,这“某时”就成了问题,以致有客人赴约扑空、主人等客不来或来客不齐的懊恼。至于商业中的接洽、生活中的约会,也常有信奉时间标准不同而误事的。久而久之,人们发明了“新钟”、“老钟”的说法。为了准确无误,人们常要反复叮嘱老钟几点,新钟几点,切莫弄错。这岂不增加了麻烦?即使如此,也还不断有出错后无谓的争论:“我说的是老钟!”“我以为是新钟!”……真是老钟新钟闹不清,敌伪政府只好草草收场了事。

花团锦簇的节日大国

有人说,中国人越来越喜欢过节了,此言不虚。旅游艺术节,购物节,欢乐节,丝绸节,陶瓷节,中药节,登山节,灯节,美食节,赏槐节,葡萄节,山楂节,西瓜节,少数民族服饰节,孔子文化节,茶文化节,酒文化节……据统计,1991年全国大大小小的节日加在一起超过了110个,平均3.3天一个节。

追古溯今,我国的节日家族从未有过这般的兴旺鼎盛;就数量而言,我们已进入了“节日大国”的行列;在社会生活领域里,“节日现象”的崛起确实引人注目。

不能设想,假如人类没有节日:

假如没有娱乐性的节日,我们的生活一定十分枯燥无味。无论哪个民族,也不管它处于哪个社会发展阶段,人们为了生存,都不得不付出繁重的体力或脑力劳动。但是,正如一个人在紧张的工作之后需要休息一样,人类社会也必须一张一弛,才能保持稳定和持久的发展。有了间隔性的娱乐节日,人们就能在轻松愉快的节日气氛中,通过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使困倦的身体得到休息,紧张的精神得以放松。因此,人们很自然地喜欢过节,盼望过节。

假如没有生产性的节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安排就容易发生混乱。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古老农业国,人们必须按照岁时节日来安排农活。“播种不过清明,移栽不过立夏”;“芒种芒种,样样要种,过了芒种,不可强种”……古老的谚语,像一道道无形的命令,指挥着人们按照节日的时序耕种收割。

假如没有纪念性的节日,人们对祖先和英烈的缅怀就没有适当的表达机会与形式。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是一个群体,就必然有着自己的精神纽带。清明扫墓,勾起我们对逝去了的亲人无限思念;端午划龙舟,使我们想起了屈原的伟大人格;“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我们追忆共和国创立的艰苦历程,赞颂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春节期间飞舞的龙、欢腾的狮,使我们面对这充满活力的民族之魂,涌出了炎黄子孙的自豪与自信。

假如没有综合性的节日,人类的多种需求就不能得到满足。人并不仅仅需要穿衣吃饭,还需要婚恋、家庭、友谊、社交等等,这些需求在节日期间得到更好的满足。例如,节日是爱神最喜欢降临的日子,中国古代的春社和上巳节,都是男女择婚的节日。春社祭祀土地神,这位大地女神同时也是主管婚配与生殖的高谋神,在春社期间,连官方都下令男女相会,对这时发生的私奔事件不予追究。在三月初三的上巳节,人们在水边搭起帐篷,一面洗澡除秽,一面谈情说爱。今天,这些节日在汉族中,择婚的作用已退化殆尽,然而在不少少数民族中,却还保留着它们的影响。例如白族的“三月街”、壮族的“三月三”歌墟节、布依族的“跳花会”、侗族的“花炮节”、瑶族的“赶鸟节”、苗族的“踩山节”等等,都是在初春二、三月间举行的娱乐节日,这些节日为青年男女的接触和择偶提供了良机。

谁不喜欢节日呢?节日给儿童带来雀跃,给少男少女带来温柔;它使中年人得到喘息,使老年人得到安慰。节日使千万个家庭周期性地团聚,节日使亲友同事经常性地拜访聚会;节日使人的生活披上了五彩的花环,节日使人间变为欢乐的天国。

中国传统节日风俗的特征

从总体的变化规律分析,我国传统节日风俗有如下特征:

礼仪性古人说:“来而不往非礼也。”从春节开始,差不多每隔一段,就有一个重大的节日,随即开展了礼尚往来的循环活动。如中秋节女儿、女婿给娘家送月饼,重阳节娘家要给女儿家送花糕之类,礼节来往,基本上对等。

理想性不管农事节日或祭祀、庆贺、娱乐节日,都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和目的。清明节是为了“慎终追远”、悼念祖先;端午节插菖蒲饮雄黄酒是为了逐邪避疾、身体健康;中秋节是希冀家人团圆,共同过美好生活;重阳节则提倡远游、登高,开拓视野,送花糕即取步步登高之意。

时代性如元宵节看花灯,形成于汉代,盛行于唐代。其给人的印象是太平盛世,歌舞升平。这只能产生于文化比较发达、物质比较丰富的时代。如在奴隶社会,绝对形成不了这样的风俗。

民族性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节日,以及相应的风习,自成特色。藏族过年,男女老少见面都要互道“扎西德勒”(吉祥如意)、“洛萨尔桑”(新年好)。孩子们放鞭炮,大家喝青稞酒、酥油茶,互相祝酒。牧民们点燃篝火,尽情歌舞,通宵达旦。节日期间,民间普遍举行角力、投掷、跑马、射箭等比赛,很具特色。

传承性一种风俗世代相传,形式较固定,大家都要遵守。谁要违犯了风俗,就会受大家指责。如春节拜年,年少者不去给年长者拜年,就是不讲礼,会受到指责。所以古人说:“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变异性风俗的固定是相对而言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优秀的风俗,后人会继承,不健康的风俗则要加以改造以至于取缔。如解放前清明节“吃会酒”,一个家族的男女老幼聚在一起,以祭祖为名,杀猪宰牛,大吃大喝,既浪费物资又违误农时,解放后便被革除。但上坟踏青却延续下来了。

群众性节日风俗具有社会性、大众化的特点。其既为大家创造,又为大家遵守,其改革与变异,也是由群众自己做主。

汉族节日习俗的形成因素

天时首先,一年一循环的各个节日之间要形成一定的间隔。汉族比较重要、流传久远的节日均匀地分布于一年之中,基本上是两月一节。其次,节日活动的内容、方式与天时条件紧密联系。比如年终岁首,值农闲季节,便于举行全年最隆重、延续时间最长的节日活动。农历三月,草木返青,春光宜人,于是到田野山上,祭扫先人坟墓,兼之郊游。

地利首先,一定的时令产品为节日活动重要内容(消灾祈福)提供必要的祭祀品。如艾和菖蒲皆以农历五月初采摘疗效最好,可治百病,故采艾和挂菖蒲构成端阳节的一项重要活动。秋季需要采摘的药草有茱萸,故佩带茱萸成为重阳节祈求消灾、互相祝福的手段。其次,一定的时令产品为节日食品提供原料,而节日食品又往往成为特定节日的重要标志。美食是人的普遍愿望;对于一般人来说,节日食品就是对日常膳食的一种调剂。如冬季,米、豆、干果齐全,为煮腊八粥提供了原料。熬制腊八粥,祀先供佛,分馈亲友,成为腊八节最主要的活动。

社会历史首先是生产。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从事何种生产,对于节日风俗的形成有决定性的影响。春节从原始农业社会的“蜡祭”演变而来,从蜡祭的创始人和主要祭祀对象——庄稼神及收获神来看,显然和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社会经济结构有关。其次是历史事件、人物等。民众常常把纪念历史人物附会到节日习俗中,如屈原实有其人,自沉汩罗实有其事,民众悼念实有其情,和端阳结合却主要是一种附会。寒食节在周代就有,可是民间却流传说是晋文公为悼念介子推而特意提倡的。

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向民间节日习俗进行渗透,如儒家思想的核心是“礼”,于是节日活动中频繁进行追祭祖先,家人之间分别长幼尊卑,行礼如仪。

宗教迷信宗教信仰往往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在节日习俗中。如腊八粥又称佛粥,传说释迦牟尼时常拿个陶盆到处化缘,人家给的粮食七零八碎,释迦牟尼把它们混在一起熬粥充饥,为此人们每逢他成道的日子,亦以各色米、豆、干果加在一起熬粥,以示纪念,特别是各大寺庙,熬粥、供粥、献粥、舍粥、形成盛典。

民俗观念民俗观念往往支配一些节日习俗。如除旧迎新、阖家团聚等民俗心理就体现在春节习俗中。如祛病禳灾心理就体现在端阳节习俗中。

神话传说神话传说往往被人们当作节日习俗的缘起,尽管不可信,但提高了节日习俗的意义。如中秋节制作月饼,有说源于唐初军队祝捷。吐蕃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臣子一起吃。

汉族节日为何不源于宗教

学者们撰文论述汉族传统节日为何不源于宗教的原因。他们认为,汉族的传统节日有两大来源,一是源于农事,二是源于历史条件,而不像世界其他民族那样主要源于宗教。其原因有:一、汉民族是一个农业民族,故有较深的重农经济思想;而中国古代社会又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包围之中,以一家一户的“男耕女织”为主。因此,所形成的传统节日,自然不可能摆脱农事的影响。二、汉民族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同时,自古以来宗教观念就非常淡薄,故传统节日难以与宗教结缘。三、汉族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较之世界其他各民族,神性最少,自然性与人性最多,这便从根本上否定了汉族传统节日源于宗教的可能。四、汉族的古代典籍多是世俗的、人性的,不以宗教观点为依据,这样便从古典文献上切断了传统节日与宗教的联系。五、中国古代儒学占有统治地位。

少数民族节日小集

那达慕大会“那达慕”是娱乐、游戏之意,为蒙古族传统节日,每年夏秋之际牧闲时举行。内容有摔跤、赛马、射箭、舞蹈以及物资交流等。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傈僳族、纳西族、拉祜族人民共有的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前后举行。这天,不分男女老幼都手持火把,察看庄稼地,并插松明火于田埂之上,驱逐害虫。随后,人们便相聚在一起,弹月琴、吹口弦、饮酒歌舞。

歌婆节又称歌墟(壮族叫“欢龙垌”、“欢寓敢”,意思是“到田里去唱的歌”、“到岩洞外唱的歌”),是壮族盛大的歌会日。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三月初三、四月初八、五月十二举行。人们三五成群或对唱,或问唱,或唱答,大都随编随唱。

达努节“达努”意为“不要忘记”,民间又称盘古王节、祖娘节、瑶年、夕九等,是瑶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时间为农历五月二十九日。节俗有铜鼓舞、点花炮、“兴郎铁玖舞”、射箭表演、捉迷藏、吹唢呐、对山歌等。

盘王节农历十月十六日是传说中瑶族的祖先盘王的生日,又时值丰收季节,因此十月十六日盘王节是瑶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

三月街又叫“观音市”,是白族盛大的节日和街期,已有1300多年历史。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在云南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三月街”是民族工艺品的交易盛会,也是文体活动盛会。

泼水节傣语称“楞喝桑勘比迈”,意为“傣历新年”,一般在公历四月中旬,历时三四天。分“麦日、“恼日”、泼水节“麦帕雅晚”三部分。“麦日”大清扫。“恼日”意为“让日子腐烂”,既不算在旧年内,也不算在新年内,是一个空日。清晨把净水挑回家,阳光普照大地时又挑到佛寺浴佛,然后用器皿盛一些互相泼洒。“麦帕雅晚”倾寨出动去赶摆(街)、划龙船、放高升。

端节水语叫“借端”(吃端之意),是水族最大的节日。时间是农历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的亥、午、末日。节日期间,人们走亲访友,村村寨寨敲击铜鼓,吹响芦笙,彻夜不绝。

跳花会布依族传统歌节,时间是农历正月初一到二十一日。节日清晨,身穿节日盛装的布依族男女青年,相约结伴,来到环境清静的山间草坪上、小溪旁、桥头边开怀对歌。

古代岁时节令的记载

岁时节令也就是岁时、岁事、时节、时令等事,是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一种集体性习俗活动。

南朝梁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是我国较早出现的一部记载地域性岁时习俗的笔记小品,反映了古代荆楚大地的社会景象和人们的生活情趣。荆楚大地主要的岁时节令有:

一月一日:拜天地、祭祖先、贴春联、门神,放鞭炮、辟除邪恶。

一月二日:祭财神。

一月十五日:上元节(十三至十七日为上灯节)。

二月二日:龙抬头。

三月:清明节,扫墓、踏青、插柳枝于坟头。

五月五日:端午节,门前插菖蒲或艾蒿,食粽子。

六月六日:晒衣。

七月七日:乞巧节。

七月十五日:中元节,祭祖先。

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吃月饼。

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

十月一日:送寒衣。

十一月十五日:冬至,祭祖先。

十二月八日:吃腊八粥。

十二月二十三日:送灶神。

十二月三十日:除夕,守夜迎诸神。

各种岁时风俗活动的产生,显示了我们祖先对自然运动规律的认识与把握,探究其根源,即是人们祈望五谷丰登、人畜两旺、岁岁平安。

荆楚传统的节俗活动,丰富多彩,难以尽述。仅以春节为例。腊月过了一半,荆楚各地就开始有了年终的气氛,街上有了西瓜子、花生米、年糕等各种各样的年货出售。此外,印着灶王爷、门神、财神的“年纸”,象征喜庆吉祥的“年画”、“春联”也纷纷上市出售。从腊月二十三日开始,各地就开始有了过年的气氛。二十三日被称为“过小年”,也是灶祭日。传说灶王爷自上一年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人。到了十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玉皇大帝报告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家家户户要备年货、贴春联。大年三十晚上,所有的人家要团年。晚饭时美味佳肴一起摆上,饺子是必备之物。在包饺子时,有的家庭还放进枣子,预示着早生贵子。除夕之夜守岁,门口挂着红灯笼,堂屋燃着熊熊的红火,点着蜡烛或油灯,一家人围桌而谈。此时,长辈给小辈压岁钱,名叫“红包”。到了晚十二时,家家鞭炮齐鸣,吃年糕、饺子,迎接新年的到来。《荆楚岁时记》这样记述古代荆楚人民过春节的欢乐情景:“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魈、恶鬼。”每到初一这天,家家户户争相燃放爆竹,以吓退怪兽。“正月一日,绘二神贴门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谓之门神。”为祈求平安,人们还在门户户上贴门神、挂桃符来驱逐邪恶。

《荆楚岁时记》还描绘了春节隆重而欢庆的场面:“长幼悉正衣冠,以次祥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油,……凡饮酒。次第从小起。”大年初一,男女老少人人穿戴齐整,到亲戚朋友和邻居家拱手作揖,相互祝贺拜年。各家还为拜年的客人准备了糖、水果、糕点、瓜子等款待品。人们频频举杯,畅饮丰收美酒,年幼者首先品尝,享受着节日的优待。

从初一到初五为止,新年的各种禁忌将解除。初五又称为“破五。”从初六开始,人们开始做家务干农活。从十三日到十七日为“灯节”,商店、大街上到处张灯结彩、玩狮子、舞龙灯、采莲船、唱地方花鼓。《太平广记》载:在江陵,提灯祭是在一月十五日举行。这天无数的男男女女沿着河边走过。十五日既是灯节的中心日,又是元宵节。人们把它看作新年的最后一天,吃元宵,逛灯会,喜庆万物更新,新的一年有一个好开头。这样,自“过小年”以来近一个月的荆楚正月节令活动便告结束。

民族节日风情

敬牛的节日

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中,有许多是与生产有关的。由于南方民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因此,在生产中担负主要劳动力的耕牛成为人们崇敬的对象,产生许多与牛相关的节日。如牛王节、牛魂节、牛生日、洗午节等等,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

春牛节

广西龙胜一带的侗族,在立春以前,就要围着耕牛忙碌,修牛栏,制灯笼,准备青草,糯米粑和甜酒等。到立春这一天傍晚,前面要用灯笼开道,后面跟着以竹编纸糊的“春牛”,由两个青年舞动,最后面走着由劳动能手和能歌善说的人扮演的农民夫妇。他们代表全村,舞到每一户农家,便向主人祝贺“春牛登门,风调雨顺”。而主人则燃放鞭炮迎送,并赠给红糖、粑粑等礼物,用迎春牛的节日拉开春耕生产的序幕。在春牛舞队走遍各家以后,就在平地举行歌舞会,不仅演出模仿劳动的舞蹈,而且举行包括农事知识问答的对歌。

洗牛节

农历六月初六,贵州榕江、车江地区的侗族要过一个“洗牛节”,家家牵牛下河,为其洗身,并杀鸡鸭为牛祝福,愿耕牛清洁平安。据侗族老人传说,耕牛是牛魔王变的。当初,牛魔王受玉帝委派向人类传达旨意,误将“天皇赐你们一日三餐肚子饱”说成“天皇赐你们一日三餐肚子还不饱”,结果害得人们忍饥挨饿。于是牛魔王便下到人间,帮助人们苦力耕作,以作为传达旨意失误的补偿。侗家人为了感谢耕牛对农业发展的贡献,于是便每年过洗牛节。布依族地区也有这个节日。云南省丽江一带的纳西族地区每年农历六月二十日至三十日、九月十日至三十日,也要举行两次“洗牛脚会”。这两段时间正是春、秋农事大忙以后,需要稍事休整,于是人们在上述两段时间内任选一天,全村举行聚餐,并洗刷耕牛、喂它12个麦饼和一捆青草,还要在牛栏上挂一串麦饼以表慰劳之意。

浴牛节

在云南省兰坪县的傈僳族中流传着一个传说:在古代时,牛生活在天上,过得十分舒适。后来它见到地上人间傈僳族吃苦涩的野果为生,心中十分不忍。于是在一年春天,背着天神,将藏在葫芦里的五谷种子洒向了人间,使人间开始有了五谷成长,傈僳族摆脱了饥饿的困境。天神因此发怒,把牛驱出天上,来到人间。傈僳族将其养在家中,但牛看到人们耕作劳苦,又主动出来拉动犁耙,帮助种庄稼。天神见人间生活渐渐美好,又放出冰霜、虫灾,进行捣乱、迫害。牛在耕作之余,为了保证作物成长,又上天与天神论理,不让各种灾害得逞,对傈僳族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因此每年农历六月初五日,这里的傈僳族人民也要过一个“浴牛节”。在这一天,不仅家家要给牛洗澡,并要煮一锅放盐的稀饭,用来喂牛。并由家中最年长的妇女向牛祈祷,希望它在天神面前,多多求情,免灾无害,庄稼丰收。

牛王节

广西的壮族农家,在新年正月初一日,要让小孩到河滩边牵“石牛”回家。认为凡是有洞的石块,就是“石牛”,可以用牛绳穿着,牵回家中,“养”在牛栏,求得一年中牛只兴旺,免病消灾。到了农历的四月初八,壮族认为是“牛王节”、“牛魂节”或“开秧节”。仫佬族、侗族、布依族、土家族则要在这一天过“牛王节”,用各种形式为耕牛过节。桂西北山区的壮族,认为这一天是牛王诞辰(也有在农历五月初七、六月初六或七月初七过此节的)。他们认为春耕时耕牛受到人的鞭打呵叱而失魂,所以要在春耕后,牛王生日之时,进行慰劳,为之招魂并让它休息。各家要由家长牵牛绕桌一周,然后喂糯米饭及甜酒,鸡蛋汤或绿豆汤等,以竹筒灌喂,再喂糍粑。小孩要在牛角上缠上红纸,为其祝贺生辰。大人则要打扫修整牛栏。布依族要做“牛王粑”给耕牛吃。仫佬族要以酒、肉、糯米饭祭牛栏,祭毕将糯米饭喂牛。广西三江、孟江一带的侗族,要采回一种据说能生津发力的树叶,用其汁水沤米,蒸成黑色米饭喂牛,为耕牛增强体质。广西北部山区瑶族也认为四月初八日是“牛头王生日”,因此到了这天,不仅要让牛休息,而且要喂牛吃糯米饭、或以乌拉叶、枫树叶合煮染色制成的黑糯米饭,以酬谢其对人类的贡献,并祝祷牛的健壮。

土家族在过“牛王节”时,人们盛装聚集牛王庙,以酒、肉、米粑上供,还要吹唢呐、放鞭炮、跳摆手舞以娱乐牛王。据说过去土家族刀耕火种,生活艰苦,后来由于牛王下凡,帮助耕作,又与五谷神商议,让谷物每穗结子九九八十一粒,使人间得以饱食。但却因此触怒天帝,贬牛王来到人间,长期耕地,不得食肉和饭,只准吃草,而且还要反刍。但人们却感谢它,不仅为它修了庙,而且定四月十八日为牛王节,届时让它休息,给它披红挂彩,喂以精良饲料,而且杀猪宰羊,到庙里祭祀,真诚地表示感谢之情。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的羌族,则在农历十一月一日举行“牛王会”,有的地方要作日、月形的馍馍,挂在牛角上,并放任其自由活动,在附近山坡草地转悠,充分享受在大自然中休息的乐趣。

仡佬族和黔东南地区苗族的牛王节,是在农历十月初一,又称为祭牛节,敬牛节,敬牛王菩萨等。到这一天,不仅停止役使耕牛,还要用最好的饲料喂牛,要在两个牛角上各挂一个用糯米做的糍粑,并牵它到水塘边照看影子,使它高兴。同时取下牛角上的糍粑喂牛,为牛王祝寿。在海南岛黎族地区,也以每年七月或十月间的牛日为牛过节。居住在五指山中心的黎族合亩制地区,到了这一天,亩头要在家中敲锣打鼓,为牛招魂。他们将宝石视为牛魂的象征和牛群繁殖的福气,所以亩头夫妇要在家中用盆洗涤宝石,以求牛的强壮兴旺。人们还在牛王节时跳“总乓”舞,祈求作为家庭财富的牛群的发展。

颂牛节

云南省西北山区的彝族黑话人支系,在每年立冬要过一个“颂牛节”,用以感谢一年来牛的勤劳耕作。到那时,人们用洋芋和萝卜分别制作黄牛和水牛的模型,以玉米穗作尾,养麦粒或玉米粒作眼,用麦穗尖做角,以荞麦秸或玉米秆作腿,然后将制成的牛模型放入一个大簸箕内,置于牛神崖前的草坪正中。草坪周围竖12根松木,上边挂着有缀着养子、燕麦、玉米的红绸。由一个老歌手带领,人们牵来挂有红绸的耕牛,绕着簸箕踏歌而舞,歌颂耕牛的辛劳及精心饲养耕牛和获得丰收的农家。最后将牛模型和以养荞讲、燕麦炒面、玉米糕与切成段的燕麦秸所混合成的精饲料赠送给上述有突出成绩的人家,以奖励对耕牛的爱护和农业上的成就。获奖的主人,当场将得到的饲料喂牛,用彩线编成“牛轿”,载着牛模型,歌舞过寨。回到家中以后,将牛模型供干堂屋,作为传家宝物珍藏,充分显示了对耕牛的重视。

牛纳纳

云南省的哈尼族在农历三、四月的犁耙栽插春耕大忙结束以后,要在五月初过“牛纳纳”(哈尼语,意为“牛歇气”)节日。就是让备受辛劳的耕牛在这一天歇歇气,接受人们对它的敬意。到了这一天,人们采摘紫泽兰草煮出紫色水汁,用以染糯米饭,并杀一只公鸡,以供神祭祖。祭毕以鸡肉、肉汤拌糯米饭喂牛,同时进行祝告,并让牛上山自由游牧,啃食青草。另一方面,人们于当天清晨用紫水洗脸擦身,表示洗掉春耕中的劳碌疲惫。还要洗净一套衣服,象征脱净从事栽插时放纵唱情歌的山野习气。就这样,耕牛和人们都欢乐地度过休息喜庆的一天。对于耕牛的重视和为它过节,是我国南方农业民族的一大特色。

踩芦笙堂

每年农历的七月十五日,居住在湘西合同县境内的苗族群众,都要欢度自己的传统节日——踩芦笙堂。

苗家流传着一个关于“踩芦笙堂”的故事:很久前的一个夏天,久旱无雨,田地干裂,庄稼枯萎。苗族的先民们焦急地祈求苍天保佑。赤诚的心,感动了神灵。顿时,电闪雷鸣,狂风大作,一条口含宝珠的青龙腾空而来,大雨随之而下。正当人们狂欢之时,贪婪的寨主起了歹心,想把青龙的宝珠占为己有。他一箭射出,伤了青龙,宝珠掉落在杂草丛中。苗家儿女恨透寨主,便寻找宝珠,他们用脚拨开每蔸杂草,一块地一块地寻找,终于在农历七月十五日这天寻得宝珠,归还给青龙。从此,苗乡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苗族人民为祭奠青龙,便把七月十五这一大,定为“踩芦笙堂节”,以示纪念。

于是,每年的这天,苗家村寨芦笙队的“芦笙王”,先吹起“进堂曲”,踩堂的人们便换上鲜艳的民族服装,拿上舞具。姑娘们打扮得更加漂亮,细细的长眉描得好似一弯新月,乌黑的长发用红头绳编成一个大红辫子盘缠在头上,还插满银饰吊珠,脖颈上挂着一环套着一环的银项圈,银手镯几乎遮住了小臂的一半,耳环齐肩,一身上下银光夺目,行走时满身的银器互相撞击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当“芦笙王”吹响了“上路曲”,芦笙队便向芦笙堂场地进发。前面一人扛着一面大红旗。后面跟着儿童,每人手里拿着竹枝,枝上插着小红旗。继而是男舞队,手拿芦笙吹奏。最后是女舞队,人人手里拿着扇子和花手巾。

各芦笙队从四面八方陆续进场后,三声铁炮响后,鞭炮齐鸣,领队人互相恭贺,请安问候,踩芦笙堂开始了。主队先入场,绕场地走一圈,接着另一队在前一队的外圈,如此圈圈相套,高潮时,多达九圈,构成雄伟壮观的舞蹈场面。上千个踩芦笙的人在嘹亮的芦笙声中踏着明快轻松的步伐。翩翩起舞。姑娘和芦笙手距离越跳越近,调皮的芦笙手借着舞蹈的动作左旋右转,故意用扎在芦笙杆上的花草或山鸡尾扫击姑娘的面庞。而姑娘对这种调皮的举动,不但不生气,还感到自豪,不时把芦笙杆上的花草或山鸡尾羽扯下来。每当一个芦笙手的芦笙杆上的花草、鸡尾羽毛被扯光时,围观的老人和小孩,便为他喝彩。

踩芦笙不仅是苗族人民的盛大节日,也是男女青年交际恋爱的大好时机,他们以歌舞传情,“踩芦笙堂”成为青年男女结情的场所。

“踩芦笙堂”一结束后,青年男女便会约请自己的意中人到幽静的山林去对歌、盘歌,谈情说爱。当他们互相了解之后,女方就将腰中系的花带作为信物送给意中人,男方则以梳子或小圆镜回敬。这样边说边唱,直到日落月升,约定再相会的日子后,在“分别歌”中依依惜别。

洗井节

在浙江书访一带,中秋节又叫洗井节。中秋节这天,书坊人都会把村里每一口井清洗一遍,然后再放入茶叶和小鱼,这风俗一直传到现在。

关于这个风俗还流传一个故事。据说,书坊早先叫做书林县,在市街边,有家豆腐店。店主姓邝,三十多岁年纪,从小跟父母做豆腐卖,后来父母死了,就剩下他一个人。他为人老实,手艺又好,做的豆腐又白又嫩,所以人们都叫他“邝豆腐”。邝豆腐的店门口有一口水井,这水井泉水多,夏天冰凉,冬天温热,喝进口里,甜甜的,那水井干旱年间也从来不会干枯。

那时候,书林县出了两个蛇精,一公一母,经常出来害人,当地人请了法师,把两个蛇精赶跑了,可不晓得什么时候,那两个蛇精又跑回来了。

有一年,夏历八月十五这天,邝豆腐很早就起来做豆腐,突然他听到很远的地方有两个人在说话,他觉得很奇怪:这么早就有人,是买豆腐还是挑水呢?那说话声越来越近,便听到一个男的声音说:“我们这些日子被害苦了,整天躲在洞里。”一个女声音说;“他们会请法师来赶我们,非想个法子害死这些人不可。”邝豆腐从门缝中一看,看到两个蛇头人身的家伙,心想;这不是被赶跑的两个蛇精吗?正想看仔细些,朦胧中,只见那两个妖精,把头深深伸到豆腐店门口的水井里去,好久好久才把头退出来。

这时,天亮了,再过一会儿就有很多人来挑水,邝豆腐晓得,那两个蛇精一定是向水井里放了毒,要毒死书林县的人。邝豆腐想了想,从家里拿了一块门板,将门板盖住井口,自己坐在门板上,他不让人家挑水去吃,免得被毒死人。

过了一会,天已大亮,挑水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一看到邝豆腐坐在井上,就问:“你怎么把井霸住,不让我们挑水?”邝豆腐说;“这水有毒,今天两个蛇精在井里下了毒,你们不能喝这井的水。”人们听他这一说,有的人相信,有的人不相信。大家闹哄哄的。有人说;“蛇精早被赶跑了,你是看到今天过节,挑水的人多,你没法做豆腐呀?”听人家这样说话,邝豆腐只急得满脸通红,大家看见更以为他是说假话,有的人已动起手来,把邝豆腐从门板上拉下来,邝豆腐见大家不相信他,便站起来对大家说.“大家不要吵闹,我说这井水有毒,你们不相信,那就让我先喝三口,如果没事,你们再挑吧!”说完就从井里吊上一桶水,他伏下身子,把桶里的井水连喝三口。

渐渐地,大家看见,邝豆腐的脸色,由白转红,由红转青,两眼翻出来,倒地没气了。

邝豆腐死了,人们晓得错怪了他,是他救了满街人的命,所以就在豆腐店那里改建成一座庙,塑了一个面色铁青,两眼突出,左手握拳头,右手拿金锤的邝豆腐金像,来纪念邝豆腐这个人,把他叫做“神周佛”。

后来,每年夏历八月十五这天,都要把邝豆腐的神像抬出来游街,并且把书坊的每一口井上上下下都清洗干净,放入茶叶是为了解毒,放入小鱼是为一旦有妖怪放毒,那小鱼就会死去,人们也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