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内圣外王话管理
4123800000008

第8章 创业感悟(2)

谈到Web2.0的前途的时候,王功权说,商业原理很简单,只要用户有需求,而且这种需求越来越多,就有价值。至于收人模式,那是另外的事情,用户上去了,商业价值自然就来了。QQ早期的时候大家都认为没有商业价值,虽然有用户,但是没有收入模式,但现在它已经是中国最有价值的网站。至于Web2.0的前景,要看现在Web2.0产品本身是越来越受欢迎,还是越来越不受欢迎?事实大家都知道。一个东西,当大家都说好的时候,就有问题了;都说不好的时候,可能机会来了。过了冬天就是春天,优秀的创业者一定要坚持信念,顽强前行,春天就在眼前!

王功权另外一个不为人知的身份是北京诗词学会副会长,写了几百首诗词,还要出诗集。论坛结束,跟王功权通短信,他说:“善友,你太有才了。”我说:“我喜欢国学,我要向您请教诗词。”我想,只有真正的诗人,才能这样直抒胸臆,真诚坦荡,毫不掩饰自己的真实。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负责,对自己,也对别人。冷峻的外表下是他火热真诚的心。

汉能投资董事总经理奚望

汉能把自己定位为投资银行,他们界于VC和投行之间,既帮助创业者做融资顾问,自己也有少量投资。汉能投资最为大家津津乐道的案例是框架传媒。2004年底,汉能进入框架传媒,只用了11个月的时间,就把它成功地卖给了分众传媒,升值了40多倍,充分显示了汉能“点石成金”的财务整合能力。

奚望高大威猛,仪表堂堂,他也是当年框架传媒案子的实际操作者。在回答如何选择投资项目时,奚望说,第一是市场,创业者要善于独辟蹊径,做与别人不同的事。第二是团队,尤其是领导者。创业的确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走的路,优秀的创业者首先要善于应付不确定的环境,环境变化的时候要善于调整并快速作出决策。另外,领导者还要有足够的领导能力。IQ高的人,未必是成功的创业者,关键是大家要喜欢跟你在一起工作,愿意跟你。对于创业者来说,EQ比IQ更重要。第三是不做早期项目。汉能喜欢行业内的前三位,最好是第一位的,并且它要有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汉能偏重于已经成型的公司,注重投资回报速度。“希望我们的投资不是在未来的5~10年内完成,而是在1~2年内完成。”奚望说。看来像我做的这样的小公司,一时半会儿还很难进入汉能的服务视线,只好快快长大,然后让汉能来帮助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在谈到中国互联网的未来时,奚望说要找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项目,在美国成功的模式在中国未必成功。比如迅雷,是汉能参与投资的项目,就非常有中国特色。未来中国不一定只有Web2.0模式,他看好电子商务,鼠标加水泥的模式现在可能到了实现的时候了。

晨兴集团投资人代表刘芹

我对晨兴有特殊的感情,因为晨兴是搜狐的投资人,当年是仅次于张朝阳的搜狐第二大股东。没有晨兴的支持,搜狐不可能那么成功,我和其它搜狐同事也不可能从搜狐上市过程中实现脱贫。晨兴还投资了九城和携程,刘芹也是迅雷的董事。

在谈到如何选择投资对象时,刘芹说,第一是人。他说了句很经典的话:创业者第一次跟投资人讲的话,对企业的理解和方向的看法,3~5年后回头一看,几乎没有不作调整的,有的甚至是面目全非。所以,与其说是投资项目,不如说是投资人,项目是死的,人是活的。刘芹坦承,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面试和选择创业者,看的人越多,对自己对人的判断能力越惶恐。作为一名曾经的HR总监,我对此深表理解。人是很难判断的动物,所有的面试技巧都是靠不住的。谈到他看好的创业者的共同素质,刘芹提道,他一定要志存高远,做一件事情要有坚持力,对事情甚至要偏执才能成功。第二个选择要素是市场。看这个市场机会是不是足够大,是否有爆炸性的增长。第三是创业者的资源整合能力和学习能力。创业者要善于在不同阶段把不同的资源整合起来,形成最优组合的能力,而且能在市场变化的时候迅速作出调整。因为,经营企业是一个试错的过程。

谈到对Web2.0网站的看法时,刘芹说,Web2.0企业是冰火两重天。有两种公司,一种是自己没有想清楚,只知道追逐热点,拼命地跟在别人后边,最后也找不到出路。另外一种是有自己的创新基础,有好的商业模式。在最冷的时候,只要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就会有好的发展。刘芹忠告说,创业一定要做减法,不要什么好就做什么,什么都想做;做那些自己能够做的、擅长做的事情,把一件事情做好就不错了。

天使投资人周鸿祎

周鸿祎是我最喜欢在论坛中遇到的对手,谈锋健,绝不回避问题,风趣幽默,嗓门大,我们之间的交锋经常被现场观众认为像排练好的相声一样精彩。周鸿祎批评我把他在听王功权关于企业估值价格时所说的话庸俗化了,我则回答说,我之所以喜欢王功权,就是因为他是一个庸俗的人,他不虚伪,不高抬自己,不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完人。别人夸他早期投资迅雷是目光远大,他说自己是碰上的,回头总结经验只是马后炮而已。他坦承自己也缺乏耐心,急于求成,2006年头脑发热做了不少错事。谈到做天使投资人的感受时他说,自己是“投资投成了员工”,现在已经开始走到前台来掌舵奇虎。周鸿祎是个在业内争议很大的人,好坏评论都很激烈,他从来不缺敌人,正如他永远不缺朋友一样,当然包括投资界的朋友。涂鸿川评价说,周鸿祎有我们所需要的斗士精神。

周鸿祎谈到他喜欢的投资项目时,回答说,第一是市场。要看他的网站是否有价值,要看他是否解决了一个问题,哪怕是他身边的问题,只要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项目,就有潜力把它做大。迅雷就是这样的项目。确定方向一定要寻求跟别人的不同点。To be different.不创新肯定没有出路。第二是人。创业者往往不缺乏激情,但缺乏韧性,急于求成。中国不可能出现My Space和YouTube这样的一下子成功的企业。创业者要有长期奋斗的打算,要每天10小时工作在网上,每周工作7天。而且,不是一年两年,而是要三年五年地这么奋斗。第三是价格。这里他着重表达了对王功权的支持。创业者如何定价格,反应了他们是否有合作精神。创业者不要过于计较股份,VC看好的创业者是那种不把自己当作天才的人,要有胸怀去找比自己更能干的人,给予别人充分的股份。一个企业成功了,10%和12%其实没有什么差别。周鸿祎说了句经典的话:我们常说创业者是弱势群体,其实VC才是真正的弱势群体。当VC把钱付给创业者之后,VC只能依靠创业者了,这个时候他们是纯粹的弱势群体,要看创业者的脸色啦。

谈到社区的未来,周鸿袆大唱赞歌:社区改变了中国互联网,社区是中国互联网的未来,社区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指明了方向!周鸿祎也郑重警告说:社区方向是对的,但是也要取决于网民的素质,不能仅仅靠一两个公司,脱离了网民的Web2.0是要做先烈的,只能烧钱,不会有发展。同时,不仅要有远见,也要有团队,要能够运营下去,如果只有理念而不能运营下去的话,最后也会变成先烈。奇虎本次社区大会的主题是“社区口碑营销”,周鸿祎谆谆教导我们说,在营销方面我们要创新,要摆脱早期门户化的狭隘的广告模式,要从口碑营销开始。

北极光创投基金创始合伙人邓峰

论坛结束前我做了总结,我惊讶地发现,7个大佬在回答我的“选择投资项目三要素”的问题时,第三个因素或有所不同,但前两个因素不约而同的是“市场与团队”,或“团队与市场”。我当时还有点疑惑,是不是因为他们同时在一个现场,相互影响才得出的结论呢?然而,更加巧合的是,当天晚上,我参加Zero2IPO组织的“创业邦英雄会”的时候,有幸听到投资界另外一个投资大佬——北极光的邓峰,在谈到自己如何选择投资项目是,他的回答是:第一是市场,第二是团队,第三是创新!

他们即使不在同一个场合,问题也回答得完全一致!我是学数理统计的人,我相信这不是巧合。无意之中我做了一个非常重要而又精彩的市场调研:投资人选择投资项目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是——“市场”和“团队”。想一想也符合逻辑,VC是要求回报的,所以要选择一个有回报的行业和市场来投资;事情是人做出来的,所以VC要找一个能够get things done(有执行能力)的团队把事情做出来,和VC一起取得并分享回报。VC的艺术,正如包凡所说,要把“人”和“事”搭配好,找到恰恰合适做这件事情的人。

既然是同一个话题,我想把邓峰的观点也包含在这篇文章中。邓峰早年在硅谷创业,用了7年时间把一个叫做Net Screen的公司做到40亿美元,并成功退出,回国创办了北极光投资公司。有人说,邓峰是中国个人资产最大的投资人。闻名已久,终于有机会见面,听了他的演讲,真的是受益匪浅。

邓峰认为选择项目第一重要的是看市场,看目标公司是不是在一个高速发展的市场里。最好是那种今天不大但是在高速发展,未来能够成为大市场的项目。即使今天在一个较大的市场里,如果未来增长机会不大,也不行。第二是团队。创业团队一定要是一个团队,而不是个人,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团队中的人要能够技能互补,大家有共同的商业利益。在创业公司里,个人利益如何摆,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也往往反应了人品问题。VC投资之后最大的风险就是人的风险,所以创始人和创业团队的人品非常重要。第三是创新。创新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创新,商业模式上的创新也可以。单纯靠低成本运营并不足够。

一个企业想成功,必须具备三个能力:盈利能力(profitability)、增长能力(scalability)、可持续发展性(sustainability)。可持续发展性体现在进入壁垒,

或者是技术壁垒,或是运营模式的创新性(differenciation)。

对于拿到钱的创业者,邓峰提醒说,拿到钱只是第一步,是一小步,最重要的是如何营造、如何运营一个企业。企业从第一天的第一个人发展到几万个人的时候,运营公司最重要的,也是永远不变的一个事情,就是建设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公司的DNA,往往在创业者第一天创立企业的时候就悄悄地开始形成。我们一开始有可能意识不到企业文化的存在,也难以用语言来总结,但是,当两个公司合并或者并购的时候,一经对照,企业文化就凸显出来。他透露Net Screen的文化就是:以成为成功团队中的一员而自豪(Proud of being in a Winning Team)。邓峰最后说,对于一个成功企业来说,比文化更重要的因素,显然是“运气”。真希望好运气砸在自己头上。

我要用我在论坛现场的结束语来结束我的这篇文章。狄更斯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有人说Web2.0热,有人说Web2.0冷。其实,在最热的时候也有人死掉,在最冷的时候也有人登顶。这既不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不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取决于你自己的时代——如果你选择了正确的事情,选择了合适自己的事情,选择了坚持把它做下去,直到成功,这就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否则,就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所以,这是一个——你(YOU)时代!

坚忍不拔之志

孔子对于“做君子”的三个原则之一就是“勇者不惧”。而我认为勇之“体”就是“初”,一个人要做到坚韧(忍)不拔;勇之“用”就是责,要能够做到承担责任,责无旁贷。

旷世逸才苏东坡曾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这句话说得太好了!每个人都像一把雨伞,一个人做的事情越大,好比伞的面积越大,伞下面能够罩住的空间就越大,能够靠之遮风挡雨的人就越多。结果,伞上面承受的压力也就越大。不愿意承担大的压力,就不会成就大的功业,想要有大的功业,就一定要承受大的压力,这是公平的。如果只想要功业,而不愿意承担压力,这种好事我从来都没有见过,这样的人我从来没有见过,我想即使有,那功业也难以长久。

换句话说,对于一个胸有大志的人来说,能够承受压力、做到坚韧不拔,是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我们来看一下跟“韧”相关的几个关键词。

首先是“胆商”。创业的人一要有胆商,大家都知道智商(IQ),后来又很流行说情商(EQ),但各位听说过胆商吗?胆商就是面对逆境和挫折时的承受和反应能力,英文简称为AQ(Adversity Quotient)。胆商高是创业者、企业家和领袖人物共有的气质。创业者会有很多很多困难,领导一个企业,有各种各样的压力和危险,要是没有高胆商、没有远大的志向、没有面对困难挺身而出的勇气,就不可能创业、不可能做企业家、不可能做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