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皇朝经世文续编_1
5115300000013

第13章 學術二原學(2)

辨學上

朱琦

學之為塗有三。曰義理也。考訂也。詞章也。三者。皆聖人之道也。於古也合。於今也分。專取之則精。兼貫之則博。得其一而昧其二則隘。附於此而攻於彼則陋。有所利而為之而挾以爭名則偽。昔者孔子之時。道術出於一。其為教有易詩書禮樂春秋。而人無異說。其於問仁問政問孝問行問知。所問同而答皆異。而人無異議。其設科有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其及門有狂有狷有中行。而人皆得成其材。故曰道術出於一。一故合也。孔子沒。囗弟子以其所得轉相授受。而學始分。至孟子出。幾幾能合之。然當是時刑名法術縱橫楊墨諸家競起。而又不能勝。至秦遂大壞。而漢之學者。收拾煨燼之餘。去聖愈遠。而學遂不可復合矣。於是區而為六家。總而為七囗。歷史所載。書目所錄。由漢迄今數千年。學之為途日雜。而辯議日繁。然綜其要。則義理也。考訂也。詞章也。學之為塗雖繁且雜。不越此三者。為義理者。本於孔孟。衍於荀楊王通韓愈。而盛於宋之程朱。為考訂者。亦本孔子。泝流於漢。沿於唐初。而盛於明末之顧炎武。其於詞章也。六經尊矣。諸子百史備矣。漢朝人莫不能文。至六代寖靡焉。而盛於唐之昌黎氏。是故有專而取者。如漢之經師。專治章句而詳於考訂。宋之諸儒專治德性。而深於義理者也。有兼而貫者。如司馬之為史。鄭之說經。韓之雄於文。而其自任以道。朱之醇於儒。而又工於文詞。明於訓詁。是也。故曰精且博也。其次則得其一失其一。顓於體而疏於用。其為道隘矣。辯於義而俚於詞。其為道亦隘矣。治考据詞章者亦然。交濟則皆善。抵牾則皆病。蓋方其始為之也。無論其為義理考訂詞章也。其間必有一二臣子為之倡。其後舉天下人從而附之。附之不已。又從而爭之。爭之不已。其高者不過以為名。其下者至於趨利而止矣。故又曰陋且偽也。然則救之將奈何。曰宋之程朱患考訂詞章之害道也。而矯以義理。以聖人為的。以居敬窮理為端。其徒相與守之。於是義理明。而是二者皆衰。至明用以取士。士之趨向。亦云正矣。然陋者盡屏百家之書不觀。其為制科文者。類能依附於仁義道德之懿。而不能盡適於用。至於今日。學者但以為利祿之階。又其敝也。於是樸學者又矯之。博摭囗籍。參攷異同。使天下皆知通經學古之為高。而歸之實事求是。意非不善也。至其敝也。繁詞累牘。捃摘細碎。專以剽擊先儒。謂說理為蹈虛。空文為寡用。數十年來義理詞章之習少衰。沿其說者。亦寖厭之。而考訂者亦微矣。而士之敝心力於科舉速化之學。聲病偶對字畫之間。方競進而未已也。傳曰。三王之道若循環。窮則變。變則通。自漢以後。其學病於雜。雜者可治以孔孟之道而反於醇。今之學者。病於趨利。利者雖治以孔孟之說。而不能遽止。而又未知所以救之之方也。嗚呼。此吾之言學。所以不病於雜。而深惡夫言利者與。

辨學中

朱琦

或曰。子之言學。而惡於近利。似矣。其曰學不病其雜者。得毋惑於卑近之說。而不繇其統乎。曰。非謂是也。夫雜者乃所以為一者也。孔子曰。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傳曰。窮鄉多異。曲學多辨。不知而不疑。異於己而不非。公焉而求眾善者也。今夫京都。衣冠之所會也。中國政教之所出也。遠方百賈之所觀赴也。天下輻輳而至者。有二塗焉。一自東。一自西。二者皆大道也。苟循其塗。雖以萬里之遠。山岨水涯。車轝舟挽。而可以至焉。是故均之至京師也。出於東。與出於西。無以異也。此不待智者而決也。今使東道者。必與西道者爭。曰彼所由之塗非也。西者亦復之曰。彼所由之塗非也。可乎。不可乎。夫道。猶京師也。學者所從入之塗。或義理。或考訂。猶塗有東西之分。其可以適於京師一也。今之人不知從入之有殊塗也。執其所先入者而爭之。是東西交鬨之類也。且今之爭者吾異焉。彼義理考訂。猶其顯殊者也。程朱陸王。同一義理。同師孔孟。奚不相悅如是。為朱之徒者。未必俯首讀陸之書也。而日與陸之徒爭。為陸之徒者。未必斂己讀朱之書也。而日與朱之徒爭。夫不考其實。但惡其異己而與之爭。使他途者得以抵巇。非第交鬨之為患也。又如遠適者。未涉其途。但執日程。指曰某至某所若干里而已。某地所經某山某水。其間形狀險夷。弗之悉也。其有歧路。弗之知也。而囗京都宮闕之壯。百官之富。睹所繪之圖而遙揣焉。其庸有當乎。古人有言。義雖相反。猶並置之。黨同門。妒道真。最學者大患。又曰。道一而已。自其異者觀之。不獨傳記殊也。即書有伏生歐陽大小夏侯。易有施孟梁邱。詩則齊魯韓毛鄭。皆各為說。而唐宋以後之箋註者。悉數不能終也。自其同者觀之。則義理考訂。即識大識小之謂。程朱陸王。與分道接軫而至都邑者何異哉。朱子亦言。某與彼常集其長。非判然立異者也。是故善學者不獨陸王可合。漢宋可合。即世所謂旁徑曲說。如申商老莊之說。其書多傳古初遺制。聖人復起。必不盡取其籍而廢之也。故曰無病其雜也。然則學將安從。曰予固已言之矣。以聖人之道為歸而已。然此又非始學所能知也。此又向者塗人交鬨者之所笑也。

辨學下

朱琦

或曰。子之嚴於義利之辨。予既聞之矣。為宋之學者。不必與漢爭。為程朱之學。不必與陸王爭。予既知之矣。然則將舉漢宋而並治之乎。曰。漢以來之書。各守一師。各尊一家。六藝經傳以千萬數。窮年積月而不能殫也。至於宋。此一語錄焉。彼一劄記焉。互相水火。迭為主奴。支出漫衍而不能止也。學者將安從。然則又舉朱與陸而并治之乎。陸之說曰。千古以上。此心同也。四海以內。此心同也。既知本矣。何更言末。既註我矣。何更解經。陸非不學者也。然其弊必至廢學。朱子則不然。其為格物之說曰。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日日而格之。毋憚其瑣也。其為讀書之法。今日析一解。明日集一義。未究其精。則不敢遺其粗。未得其前。則不敢涉其後。孜孜焉銖積而寸累。毋畏其難也。是故為朱之學者。其弊則寡矣。而多與陸不合。與漢亦不合。不合則爭。爭則學者將安從。曰。人之自為學也。與教於人者異。人之學也。其氣習有南北。其質有柔彊敏魯。其近於漢也。其治經也。或詩或禮或易。擇其一而有可守。竟其業而使之精。其於宋也亦然。其趨於陸者。必實之以朱。束於朱者。吾不欲其攻陸。而不彊之使為漢也。是以人無齟齬。其為說易行。其於道庶幾有合矣。雖然。自吾始學時。至於今幾四十年矣。而未敢信也。雖然。其徑途分矣。向者吾喜觀近儒薛文清呂叔簡陳文恭以為未足也。進而求之程子朱子之說。若易傳若春秋說若或問若小學近思。若魯齋之私淑。若陳黃之親炙而面語也。然猶有疑者。以為聖人之道大矣。其言無不包矣。何以其說猶多不合。蓋物有相反而相成者。於是又證之漢。又博而參之陸王。平心而求焉。希其高者而懼其肆焉。吾始而疑之。久而徐有悟焉。於是又取程朱遺書而饜飫之。而後亹乎其若有會也。雖然其敢謂爭者可息而疑者信乎。其能以是施於人乎。夫觀眾水必導其歸。匯眾說必折諸聖言。學至於道而止矣。言道至孔孟而止矣。然而其途不能以驟闢。其微不能以遽明也。不得已而為之說曰。宋者階於漢者也。陸王聖之支裔。而程朱其宗子也。是故欲觀聖人之道。斷自程朱始。欲為程朱。又自去其利心始。

學論

方濬頤

學一而已。不窮經不可以為學。不講道不可以為學。窮經者何。訓詁之學也。漢學也。講道者何。義理之學也。宋學也。有訓詁之學。而後義理不蹈於空虛。有義理之學。而後訓詁不鄰於穿鑿。二者相需為用。而弗容以偏勝也。學一而已。何為漢何為宋哉。夫六經為載道之文。實賴東漢經師箋疏傳註。紹述而闡揚之。二千年來禮樂典章名物度數。俾考古者得所師承。實事求是。其有功於聖經賢傳者固不小也。烏得以尋章摘句為無足重輕也邪。此所謂樸學也。有宋諸儒幸生經學昌明之後。爰乃發明義理。以佐訓詁之不足。而聖人率性修道之旨。遂以大白於天下。濂洛關閩。其傳日廣。至今勿替。此所謂正學也。然而守門戶之見者。則挾漢攻宋矣。則尊宋鄙漢矣。則謂講學之風既盛。而朋黨抵排禍延海內矣。則謂抱殘守缺。曲學阿世。而歸罪於一二鉅人長德之敗壞人心風俗矣。近則漢學寖衰。而宋學大熾。至痛詆漢學。而等之於戰國之楊墨。晉宋之老莊。謂其能亂天下也。嗚呼。豈公論哉。漢儒之學為樸學。宋儒之學為正學。後之學者。當兩宗之。而取其醇。舍其疵。樹其閑。決其障。曉然於訓詁之非義理弗明。義理之非訓詁弗著。合樸學正學而一以貫之。無穿鑿之害。無空虛之病。斯處則可以為師儒。出則可以為卿相。講讓型仁。化民成俗。舉凡天下國家之道。要皆由小學以入大學。而始克底於成也。而乃漢之。而乃宋之。此唱彼和。靡然從風。逞其語言文字之工。刱為黨同伐異之說。囿於管窺蠡測之隘。發為憤世疾俗之談。彼其人方自以為目空萬古。獨有千秋也。嗚呼。亦烏知奴僕孔鄭墨守程朱者之均為學中之囗也歟。間嘗取魯論而繹之。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吾謂漢儒近之。又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吾謂宋儒近之。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吾謂漢學宋學之得失可以此斷之。學一而已。何為漢何為宋哉。

名實論上

高延第

何謂名。曰工也。商也。農也。士也。習其術。為其事。父師以是教。子弟以是學。所謂名也。何謂實。曰工必能操規矩。執繩墨。運斧斤。製器械宮室。商必能度貴賤。居奇贏。通有無。應趨市者之求。農必能辨土宜。識五種。知蚤晚。疾耕數耨。早穡而多穫。士必能立行誼。通古今。達治體。以任事而立功。人以是求之。我以是應之。事業不同。而同歸於有用。所謂實也。今之為工為商為農者。其良楛巧拙。不盡如古。然其事麤修。故器用不乏。有無相通。田疇尚闢。名與實不甚相遠也。若夫所謂士者。吾惑焉。問其所業。自應試詩文外。所謂離經辨志知類通達化民易俗者無有也。問其所讀。自坊刻五經四書外。所謂朝經暮史博考載籍殫究百家者無有也。以言乎立身。義利之不辨。是非之不知。賢不肖之不分。求其言為範而行為則者無有也。以言乎立事。則山川不能說。祭祀不能語。禮樂刑政莫識其原。求其才兼文武惟世所求者無有也。此其實果何在邪。夫工商農之事。惟其麤修。故十人中有一二人冒濫鹵莽於其間者。主人猶或容之。使冒濫鹵莽半其人。則主人必斥而逐之矣。是託其名者少。而為其實者猶多也。若所謂士者。其冒濫鹵莽。將居其十九矣。上之人曷從而辨之。又曷從而斥之哉。今夫制藝。本於唐宋之經義。其事非卑且陋也。然昌黎東坡已謂詞類俳優。忸怩自慚。而汲汲於學乎聖賢博通古今為事。故韓之禘祫錢物鹽法淮西兵事黃家賊狀諸議。蘇之榷鹽場務役法積欠水軍開湖諸議。昔人稱其識政體。達時務。非經生所能及。今人自揣摩一卷外。求其寓目於韓蘇著作。已為希有矣。尚望其會通古今。操筆下議乎。五經四書。乃治己治人之本原。益非卑且陋也。然必明訓詁。識句讀。辨異同。而後得其旨意。必驗之躬行。證之史傳。考之時事。神而明之。乃能著之於事業。今也。据坊刻囗脫之書。奉前人一家之說。訓詁之未明。句讀之未分。何論旨意。剽竊字句。塗附詞章。如畫家之有設色。曲本之有務頭。以為其體例當爾。而於一己之身心。古今之事理。瞢然若不相關。其稍知自愛者。拘攣曲謹。守婦女之檢柙。亦不過如中庸胡公。模棱味道。稱鄉里善人足矣。安望其立功立事。禦災扞患乎。顏黃門有言。漢時賢俊。以一經宏聖人之道。上明天時。下該人事。用致卿相多矣。末俗空守章句。施之世務。殆無一可。烏乎。循斯說也以求之。今人殆未嘗明一經矣。而遽加以民人社稷之任。其不茫如墮煙霧者幾人乎。夫工而不能為工。則不得其直。商而不能為商。則不有其財。農而不能為農。則不得夫食與衣。其敝也絀乎人。病乎己而已耳。而人猶且受其病。至於士而失其所以為士。則天下胥受其病矣。而猶詡詡然擁其虛名。肆於人上。而曰彼工也商也農也。麤疏苟賤。皆卑於我。而役我奉我者也。竊其名者之計誠得矣。取而任之者。果何所得哉。夫治天下之大端。有所謂職官食貨軍制刑法農田水利。莫不有慎核名實之道焉。然是皆所謂政也。人存則政舉。有治人無治法。有慎核名實之人出。則必以慎核人材為首務。而士者固人材之所由積也。士而可以偽為。則天下事無一而不偽矣。人見工商農之為偽。則訶而斥之。見士之為偽。則優而假之。庇之縱之。以為我能愛士也。吾適見其責望於工商農者重。而責望於士者獨輕。夫輕之而以為愛之。亦名實貿亂之一端也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