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皇朝经世文续编_1
5115300000083

第83章 治體五治法上(14)

天地剛毅正大之氣。凝聚於中國。中國人士必有當之者。不應至今日而不發洩。然竊觀今日之士氣。隳靡散漫而不振。何也。臣又有以知取之不以道也。古者鄉舉里選。猶以考行為難。後世變科舉以取人。一切已非先王之舊。然猶諮以時務。兼舉實行。而又廣科目以待之。尚可得才於十二三。今盡困天下之聰明才力於場屋中。而場屋之士。又盡一生之精力。不為效命宣勞之用。徒困之於八比小楷試帖至無足用之物。天下貿貿莫聞大道。而其試之也。又第取之於字句點畫間。其亦可謂靡靡之術矣。使天地剛毅正大之氣。消磨沮喪。而無一復存。教不遵孔孟程朱而遵王安石。士不講修齊誠正詩書禮樂而講小楷時文。世不尚禮義廉恥而尚鑽營奔競。 朝廷以此望士。士以此報效 朝廷。以故人心日壞。人才日凡。風俗日下。皇路荊榛。聖道息滅。悠悠長夜。良可痛也。臣愚以謂程文之士。資格之官。殊不足以當度外非常之用。而又竊惜  陛下抱用賢之美意。樂於求才而疏於識才。急於取才而略於培才。獨不罷去一切八比小楷試帖之獘。兼舉德行才能文學。與夫孝弟力田茂才異等博學宏詞直言極諫之屬。以復前代取士之良法也。  陛下之喜怒。天下之真喜怒也。喜則必賞。怒則必罰。天下謂之真賞罰。往者肅順端華等之大逆。為天下所切齒痛恨。  陛下奮雷霆之威以誅之。天下莫不服  陛下之至神。近者何桂清以誤國罪魁。江表人民。莫不思食其肉。  陛下徇私情而不誅。天下於是惜  陛下之不斷。夫賞罰者。天子之所與天下共。不得而私者也。賞罰乖於上。囗情解於下。  陛下方奉   天行討。將帥如林。海內豪傑。喁喁內嚮。冀成雲合響應之勢。而賞罰一乖。坐失眾望。此不可解之事矣。  陛下之賞罰壞。則天下之賞罰無一不壞。舉可惜矣。名器者。賞罰之大端。用人之先路也。今開捐籌餉。借名器以濟天下之窮。宜可以裕度支矣。而臣見近年以來。捐例日以繁。捐價日以減。報捐者日以多。四方之告匱者。復日甚一日。得不償失。有明徵矣。  陛下承   祖   宗極盛之後。奈何以黜陟大柄。反覆於部議。假手於吏胥。受賣官鬻爵之名。為直尺枉尋之計。奔競海內。流毒 朝廷。百姓得以罹其殃。  陛下莫能禁其獘。此亦非當世之利矣。無論非常偉出之才。不囗由此途。國家用人之法。不必以此重。而堂堂中國。三綱五常之所繫。政教典禮之所出。戎夷蠻狄之所瞻仰。自令官方混濁。善惡不分。姦宄同原。貪婪雜出。亦斷非  聖朝之所宜矣。鄙夫孺子今日入兌明日升庸。而與公卿相揖讓。商賈皁隸今日舍業明日居官。儼然操國家之大權。君臣上下惟見以利相接。臣憂其國之危矣。傳曰。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今日之勢。何以異此。故臣竊謂目前之積獘。未有如開捐之糜爛者。士不必讀書而躋大位。民不必耕種而服美官。天下之人。見其取之至速且易。於是苟有蓄積者。輒思出此苟且至便之計。囗趨眾騖。如蠅蚋之集朽腐。溺而不返。不特無以抑生人僥倖之氣。養國家廉讓之風。而反令天下之人以為民為恥。其患非淺鮮矣。  陛下建中興之治。十已四五。而此端不塞。臣實病之。名器之壞如此。因之有囗官之害。內而王公宰相以下。名以數千計也。外而督撫將軍提鎮以下。名以萬餘計也。此猶正額也。而每歲科目之所得。開捐保舉之所進。幾十倍之。綜計天下之官。當不下十萬人。而僕役書胥幾數十倍者。尚不在此數。夫開捐則濫。濫則易。易則視官為私物。幾成子孫世襲之珍而富家便利矣。官囗則滯。滯則貧。貧則無所不為而寡廉鮮恥矣。二者交為國之大害也。

國家有此數十萬之游民。既不能自食其力。必坐安袖手以待元元之養。而百姓方流離瑣尾。無一日之安。無一省之靖。男不得耕。女不得織。加以軍輸追迫。有司侵漁。未有窮極。尚冀其能安貧忍死。而無橫潰決出之虞哉。臣恐河北之響馬。江淮之長髮。皖豫之逆捻。川黔之苗教。滇秦之回紇。從此不可復制。此消彼長。迭為   宗社憂。而亡敗之轍見矣。故臣竊計今天下危道有十二。而內外賊寇不與。開捐取利。上下交征。一危也。囗官蕪雜。貽害百姓。二危也。捐釐抽稅。刻剝無已。三危也。律例牽掣。百度不張。四危也。空言粉飾。務為太平。五危也。言路不宏。見聞多隘。六危也。士無實行。正氣不伸。七危也。禮義廉恥。上無倡率。八危也。官人不擇。援例是銓。九危也。守令無權。濫授輕調。十危也。兵制破壞。散漫不修。十一危也。財源閉竭。不思變通。十二危也。不特如此。京師亦有十危焉。無勁兵。一也。無一月之儲蓄。二也。多游民。三也。盜賊公行。不用重典。四也。旗人坐食。毫無生計。五也。商民把持物價。昂賤不常。六也。律例屢更。法令不一。七也。戶口繁眾。無所統紀。八也。官祿不給。無以養廉。九也。間暇時日。不策備防。十也。凡此危道不除。而欲坐治天下。豈不難哉。乃者  陛下亦嘗除獘矣。然除之不盡不如勿除。為其除與不除等也。亦嘗興利矣。然興之不力不如勿興。為其興與不興等也。夫治國猶張絃作室也。絃敝不取而更張之。絃不可調也。室圮不從而改造之。室不可居也。非更張而遂謂前人製絃之不善。改造而遂謂前人作室之不堅也。今天下大局。敗壞若此。  陛下第用守而不用創。不知法敝不變。則不可守。事繁不省。則不可守。人才不更。則不可守。積獘不除。則不可守。律例不寬。則不可守。臣愚以為今日之事。當以創為守而後天下乃大可為也。  陛下何不鑒前代治亂之故。考今日得失之由。重守令之權。講取士之法。寬用賢之格。宏聽言之路。除囗官之害。罷開捐之途。去滿漢之名。破律例之習。行鈔幣之法。救兵制之壞。延進天下賢才。開誠布公。與之籌根本不拔之基。創生民未有之業。庶足以恢宏國脈。而光   先帝之舊德也。  陛下以沖齡踐阼。孜孜求治。志在中興。而又有   兩宮皇太后。親裁大政。和衷集事。用以宏濟于艱難。誠百代之昌期矣。故臣敢昧死上書言事。粗陳大略。而亦不知其言觸犯忌諱也。昔宋當南渡之後。君臣上下。安於一隅。惡聞恢復之說。陳亮以一書生。猶數上書陳當世利害。欲以感動孝宗。況  陛下大一統之君。同符   聖祖。虛己求言。樂於聽受。顧可  詔下月餘。而無一人竭忠盡愚。以塞  陛下之清問哉。  陛下不以臣妄愚不肖。賜之優容。使臣得竟其說。條悉數事以聞。此尤區區犬馬之誠。不勝大願。干犯天威。罪當萬死。臣謹言。

同治初元。 詔求直言。一時中外臣工。咸具條奏。敷陳嘉納。繁不勝收。至士人伏 闕上書者。亦復更端繼進。草野愚戇。不諳體制。多被譴放。惟此疏獨蒙 優旨。渥膺榮遇。疏詞一出。傳誦都下。所言詳而能要。切中時獘。其感動 天聽。長承特達之知。非偶然也。尚有覆陳條目一疏。引申格令。尤為賅備。以未見施行。故不錄。

敬陳時事所先疏同治二年

邵亨豫

竊臣伏見   皇太后  皇上兢兢業業。勵精圖治。廣開言路。凡臣工獻納。稍有裨於時事者。無不俯加採擇。臣竊維賊起粵西。延及大江南北。已十二年。近年金陵賊勢。蔓延江浙。東南情形。不如庚申以前。捻蹤蹂躪齊豫。川匪復擾秦中。西北情形。不如壬戌以前。然而天下臣民。欣欣望治。皆以為昇平指日可見。寇盜指日可盡者。豈不以  聖明在上。正人彙進。 朝廷舉措。實有以深愜乎民心也。臣素檮昧。又久伏田間。於時事多未周知。謹就蠡測管窺。以效敷陳之義。

一曰飭吏治。與  皇上共撫百姓者。賢有司也。與  皇上共選有司者。賢大吏也。  皇上不能自撫百姓。則寄之於有司。  皇上不能囗識有司。則責之於大吏。蓋州縣於職雖卑。於民最親。民間之疾苦。惟州縣能先知之。民間之風氣。惟州縣能默移之。愛良民如子。則民心悅。而法令無不行矣。疾姦民如仇。則盜源清。而大盜無自起矣。得一好州縣。則一州縣治。得百好州縣。則一省治。可操券也。 國家登進之途。科目之外。厥惟選舉。自經費稍有支絀。始又有急公報效之條。在  皇上立賢無方。各予以上進之路。而仍以官吏之賢否。聽之督撫之察核。固非舉不知誰何之人。而盡以我赤子付之也。在督撫大員。受  恩深重自應仰體  皇上視民如傷之隱。任官惟賢之心。於屬員到省。密察其人品之端方。深究其心地之正直。隱核其操守之廉潔。明試其才具之開展。果其德才兼備。為守俱優。是出類拔萃之人。固堪為任重致遠之用。即德有餘而才不足。守有餘而為不足。加以歷練。亦可以造就人才。儻市井氣深。以地方為取盈之計。逢迎計巧。以夤緣為利己之謀。科目中有是人。亦必嚴參劾。捐納中有是人。豈能示姑容。無如督撫居高臨下。固難周知。復不計民生之休戚。祇關乎一人之進退。及至銅符手綰。任意恣睢。漕糧之浮勒有數。則於訟獄取之。訟獄之鍛鍊不足。則又於捐輸取之。萬民利害之所在。視如隔膜。一人利藪之所在。攘臂爭先。胥吏皆其爪牙。鄉民供其魚肉。在風俗樸茂之處。原不難俯首順受。及至久而生變。激成禍端。往往聚集鄉愚。鬨鬧衙署。於是始擇向來聲望好者。與民更始。而民之疾官已深。民之輕官已甚。雖有善者。變化良難。大之成伏莽之憂。小之亦風俗之害。自來潢池盜弄。其端皆起於細微。尋厥根由。每每釀成於官吏。夫民視官如父母。則未有子弟忍背棄其父母。而抗糧健訟無自興。官疾民如仇。則未有人情能愛其仇。而風俗人情因茲壞。故臣愚謂察吏者安民之機關。察吏外無安民之術。撫字者催科之根本。撫字外無催科之方。惟在各封疆大臣。於所屬官吏。不必問進身之何途。總當以親民為至重。循良慎選。休息生民。勿樂趨奉之巧。勿徇情面之多。勿姑息以養奸。勿因循以成變。勿因委用在前而有回護之見。勿因訪聞難確而忘壅蔽之多。惟總以愛民之一念。結之於至誠。誠則生公。誠則生明。誠則有感斯應。大吏為  皇上選有司。有司為  皇上愛百姓。一省如是。省省如是。循吏之績奏。政平而天下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