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聪明人怎样说“不”
5205200000006

第6章 不好意思说“不”,根源是你不够优秀(1)

有些时候,明明我们内心不愿意答应他人的要求,但是我们却不好意思开口拒绝对方,结果给自己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有时甚至会影响我们的工作或生活。造成这样的结果,主要源于我们的心理素质不够强大。只要找出其中的原因,运用正确的方法,让自己变得自信起来,就可以拒绝对方。

有自卑的阴影,没勇气说“不”

自卑的人一般都会过低地评价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各方面都不如别人,进而在生活、工作等各种交际中都显得很不自信。在面对新的环境、陌生的人的时候,会感到害羞、不安;在遭受失败和挫折后,很容易对生活和人生感到绝望,变得忧郁,就算勉强振作,也会留下很深的心理阴影。

1951年,英国人弗兰克林发现了DNA的螺旋结构,这次发现纯属意外,这是他在仔细观看自己拍的DNA的X射线衍射照片的时候发现的。这个发现让弗兰克林兴奋异常,他还特意为此举办了一次报告会。然而,弗兰克林这个人特别自卑,自卑的性格缺陷让他多疑起来,他经常怀疑自己的论点是否正确和可靠,他无法拒绝自己的这种多疑性格对他自信心的破坏,最终还是抛弃了自己的论点。就在弗兰克林抛弃自己假说的两年后,霍森和克里克同样是从照片上发现了DNA的分子结构,两人很快坚定地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假说。这个假说的提出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意味着生物时代的开始,霍森和克里克的这项突出贡献使他们在1962年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而弗兰克林却因为没有及时拒绝自己因自卑产生的多疑,不够自信,没有坚持自己的假说,最终错过了诺贝尔医学奖,成为了一生的遗憾。

自卑的性格缺陷会给我们的拒绝蒙上阴影,让我们变得不自信、没勇气,像弗兰克林一样,与成功失之交臂。自卑带给我们的胆怯不仅让我们害怕自身的性格缺陷,还让我们没勇气拒绝别人,变成别人眼里的“懦夫”“胆小鬼”,丢了面子,失了尊严。所以,为了我们自身的完善,为了我们的尊严,也为了我们所关心着的身边人的幸福,我们要努力克服内心的那份自卑感,勇敢地将拒绝说出口!

提到名著《简·爱》,很多人都读过,它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书中主要讲述了坚强、自信、勇敢的女主人公简·爱为了追寻自己的爱情,得到男主人公罗切斯特先生的认可和青睐,她勇敢拒绝世俗的偏见,拒绝社会等级制度的束缚,最终获得了自己的幸福。

在书中有这么一个情节,相信很多喜爱《简·爱》的人都记忆犹新:简·爱对罗切斯特先生说:“尊敬的罗切斯特先生,我知道您一直没有注意到我的存在,因为您认为我只是一个身份低微的家庭教师,穷到一无所有,渺小得像空气中的一粒尘埃,既没美丽容貌也没窈窕身材,只是个个子矮小的平凡女人,您作为主人,高高在上,觉得我们这种人是没有丰富思想,没有宽广胸襟,没有高尚灵魂的小人物,您从没把我放在和您平等对话的位置。但是,现在我要郑重地告诉您,丢开蒙蔽您双眼的世俗观念,在上帝面前,我们的灵魂是平等的,倘若上帝也赐给我绝世美貌、尊贵地位和万贯家财,您一定也会像爱英格拉姆小姐一样,对我倾心相许,至死不渝。”

简·爱的慷慨陈词抵制了世俗偏见,也是对罗切斯特没有平等看待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拒绝。在勇敢抛弃世俗观念后,简·爱又信心百倍地向自己仰慕的罗切斯特先生表明了自己的思想。她认为自己和罗切斯特是平等的,自己的灵魂和他一样也是高尚的,自己的思想和他一样也是丰富的,自己的胸襟和他一样也是宽广的,她认为自己完全有资格去得到罗切斯特先生的爱。也正是因为她的自信,让她有了抛弃世俗观念并且追寻爱情的勇气,也正是因为她的勇敢拒绝,震撼了罗切斯特先生的灵魂,使得罗切斯特开始关注这个小个子姑娘的“美丽”,并且最后爱上了简·爱。

人生来就是平等的。我们绝不能被世俗观念遮蔽了自己的心灵,活在自卑的“阴霾”中;我们一定要自信和坚强,一定勇敢地拒绝生活中的那些不合理的现象以及不合理的请求,不去刻意迎合社会和别人的要求;我们应该听取自己的心声,快乐而轻松地工作和生活,用一种自信、积极、乐观的姿态去迎接美好的未来!

渴望获得别人的肯定,不愿意说“不”

38岁的苏女士是个好女人,她作为家中的独生女,还需要照顾好年迈的父母。她在当地的一所小学教五年级,她自己的孩子也在那里读书。她在学校是骨干教师,很受上级的好评。除了做好学校的这份工作,苏女士还做了一份会计兼职工作,替丈夫的咨询公司记账。虽然工作忙碌,平时回到家里,她仍然要自己下厨,每天都准备好丰盛的晚餐,让丈夫和孩子们享用,有时还会为丈夫的客户做饭吃。她还参加了某个慈善组织,而且负责了很多工作。

苏女士看起来精力好像很充沛,激情四射,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她居然走进了心理诊所。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她对心理医生说,她忘了自己最后一次对别人说“不”是什么时候。她认为自己现在的压力很大,也许无法再继续劳累下去,必须要放下一部分工作。然而,她又非常担心,害怕失去自己辛辛苦苦创建的生活。

从小时候开始,苏女士就十分头疼自己的体重问题,现在她更加着急。她对心理医生说:“按照健康体重的指标,我足足超重50磅,减掉后又长了回来,反反复复,都不知道多少次了。”但她如此在意自己的体重,却是因为担心别人的笑话和嫌弃。

她说:“小时候其他的孩子都取笑我,管我叫矮冬瓜、肥妞儿。他们嫌弃我,不愿跟我玩,我心里特别希望能够加入他们。爸爸妈妈告诉我,只要你对其他人好,其他人自然就会接受你,跟你玩。于是我对别人格外好,尽可能让人满意,这样做真的很有效。如果我放弃这样做,不能让人满意,因为我的样子的缘故,他们肯定会嫌弃我。”

长大了之后,苏女士始终没有改变这样的认识,她一直很努力对人好,希望能让人满意:“我乐意为别人做事,只希望他们不会因为嫌弃我的样子而疏远我。即便明知道对方利用我,我也不会拒绝。我认为能被人利用,其实就证明了我的价值。”

苏女士的话里,有没有你自己的某些情绪和影子?好吧,不承认没有关系,那我们来分析苏女士的情况。很明显,苏女士同样不能拒绝别人,姑且称之为拒绝无能症。为了能够获得他人的肯定,小的时候,她就拼命讨好他人。长大了,尽管她的能力不凡,积极做事,很有活力,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她依然没有走出幼时的困扰,因为她做事的动力依旧是为了讨好他人,以获得他人的肯定。她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建立自己的自尊和自信。

讲到这里,想必你会感觉有些问题,同时或许也会发现自己似乎也有这方面的困扰。是的,问题就在于通过讨好人、取悦人的方式,建立自己的信心和尊严。因为自卑于自己的缺陷,便期待通过讨好人来重拾信心和勇气。这是绝大多数人的办法。但是在此提醒,这种办法,表面上有效果,而实际上会让你的心理状态变得更加糟糕。

通常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点儿自卑情绪,这种自卑来源可以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普遍的来源,就是自身的一些缺陷和不足。生理上的缺陷包括肥胖、明显的残疾或畸形、丑陋的相貌、干枯的头发或者矮小的身材等;还有心理上的缺陷,比如觉得自己笨、没知识或者没钱等。这样的缺陷比比皆是,几乎每人都有。而因为这样的缺陷,让我们感到不光彩,每个人都难免有几分担忧和自卑情绪。

这时,很多人便会像苏女士一样,害怕别人会因缺陷嫌弃自己,并且基于好人情结的认知模式,便会认为自己要讨好别人,让别人满意自己的所作所为,这样才能被人认可。用心理学的话来说,就是把和自己有关的消极情感投射到别人身上。他们还可能用讨好的方式来进行防御,以弥补自己所认为的外表或性格上产生的严重缺陷。

实际上,真正的缺陷并不在于外表或性格,而是在于自己所采取的应对策略。为了避免他人因自己的缺陷而嫌弃自己,便不敢拒绝,努力做事去奉承对方,让对方满意。从表面上看,这样做可以为人际关系带来好处,但事实上,他的自尊也不断地被人践踏。

想象一下,一个没有拒绝能力的人,在不断地接受和服从当中,逐渐地丢弃自尊,成为别人随意驱使的奴仆,为别人的需求而活。企图通过取悦于人,讨好他人,获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是不靠谱的。你认为自尊可以通过乞讨获得吗?显然这是极其荒谬的想法。

即使对方真的认可你讨好他的做法,你的自尊仍会受到削弱,因为你会把他的认可归功于你为他做的那些事,而不是你作为一个人的价值。你会想:“他之所以喜欢我,仅仅是因为我对他好,为他做了很多事。”有这样的思想,你的自尊如何建立呢?

更何况,如果在你讨好人的时候,别人还是嫌弃你、不认可你,那么你的错误信念就会得到印证,使你更加坚定地以为你根本就不配得到别人的认可。这无疑是在自己的伤口上撒盐,你的自尊伤口会变得更深。然而可悲的是,好人情结严重的你可能还是无法觉醒,依旧认为取悦于人的做法会帮助你获得他人的认可。为了避免再受到痛苦和嫌弃,你以后会更加努力地满足他人的需求,以讨好对方。

生活中还有不少的人,面对他人的冷遇和亏待,总希望通过为对方做一些事情,以讨好对方,从而赢得对方的重视。这种做法效果其实很不好,只是人们思维里就有这样一根筋,认为这样绝对有效。殊不知,这种讨好行为很多时候只会鼓励对方变本加厉,他很可能会希望你为他做更多的事情。

这种情况最常见于情人闹别扭之时,当我们为了让情人回心转意,而采取一些讨好的做法,结果等来的往往不是对方的回心转意,而可能是得寸进尺,他会更加坚持不理你,让你做更多事情来讨好于他,或者直接一去不复返,让你陷入深深的后悔,为你的所作所为付出惨痛的代价。相反,当你能够坚定拒绝情人的无理取闹时,却可能会让他对你另眼相看,从而慎重地对待你。这大概是情人相处中的特异心理学。

其实这种奇怪心理在普通的交往过程中同样会有:当你对他好,他可能懒得理你;当你对他不屑一顾,他则可能会心生不甘,反而对你产生一丝兴趣。当你拼命做事讨好他,他甚至会觉得你这个人真是傻,好指使,没头脑;可你要是埋头做自己的事情,而不去讨好他,能够拒绝他,他反而会觉得你这个人与众不同,做人有原则、有胆气,因而对你表示尊重。

因此,请不要期待通过讨好他人,来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更无须将自尊建立在他人的肯定上。你必须认识这一点,你最需要得到的是自己的认可,而不是别人的肯定。别人的肯定无法让你获得尊严,只有你肯定自己,你才会获得尊严。当你努力去处理让你觉得羞耻和惭愧的问题,并把你作为人的本质价值跟你的缺陷区别对待时,你的自尊伤口就会慢慢愈合。

一个人是否能被人尊重,这一点取决于他所具有的独立精神人格和自主能力。任何凭借讨好人获得他人的认可所建立起来的所谓尊严,都是虚假的泡沫,任何时候都可能会被他人的否定所破坏。

太在乎外界的看法,不敢正视自我

在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陷入这种困境,为了亲人、朋友和爱人,会抛弃自己的想法,藏起自己真实的感情,只为了顺从他们的心意,仿佛这样做会让自己在别人看来更完美。殊不知,在这个我们总是接受别人意愿、退让的过程中,我们慢慢地就会迷失自己,正如古代一则笑话中所说的那个解差。

解差接到命令要押送一个和尚去府城,在途中住旅店的时候,和尚把解差灌醉了,还把他的头发全部剃光了,然后,自己连夜逃走了。解差醒来发现,屋里只剩下自己,首先是惊慌,然后,就摸了一下自己的头,发现光秃秃的,瞬间便转惊为喜,以为和尚还在,只是找不到自己了。

生活中出现这种情况非常多,我们接受了他人的意愿,然后按着别人的要求来伪装自己。时间长了,自己变成了别人,正如解差变成了和尚一样,只是再也找不回自己的本来面目。

有时候,合理地拒绝别人的要求,不仅能做回真实的自己,还能在保持自我的同时成全别人、帮助别人。

小王出生农家,幼年丧父,母亲在村里的工厂干活,收入微薄,家里的生活非常艰苦,姐姐为了帮助家里,初中还没读完就辍学,然后工作赚钱养家,供小王读书。学习成绩优异的小王不想中断学业,想上大学,亲戚朋友都不支持,建议他也辍学去工作挣钱,减轻家里的负担。小王没有接受,而是坚持自己的想法,他要继续读书,要靠自己优异的成绩获得奖学金,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在课余时间去打工。在这个过程中,他遭到了亲朋好友的为难,说他是一个自私的孩子,拒绝承担家里的责任,但是他最终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小王通过不懈努力终于大学毕业,并且在一家大公司找到了工作。由于他工作优秀,很快升职到管理层。事业有成的小王也能照顾家人了,打算给家里买新房,母亲邻居都夸赞他孝顺,再也不说他自私自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