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我的北师大年华:庆祝政治教育系成立60周年
5365100000001

第1章 序

江怡

60年前,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中华民族结束了战争的纷乱,中国社会开始了有希望的重建。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在社会发展百废待兴的同时,政治与思想建设被新中国的中央政府列入了紧迫的议事日程。为了加强全社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特别是保证在青少年教育中灌输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情操,当时的中央政府教育部于1953年特别下文批准成立北京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由此开启了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先河。

根据学院历史记载,从1953-1979年,政治教育系凝聚了一批从事哲学社会科学教学和研究的骨干教师,其中既有老一辈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石盘、著名经济学家陶大镛、著名逻辑学家马特以及朱启贤等,也有当时刚刚崭露头角的中青年学者齐振海等,这些学者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研究、普及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国内学术界以及思想界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同时,政治教育系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培养政治理论教师。经过60年的发展,政治教育系的很多学生已经成长为各行各业的重要人才,尤其是为国家培养了数千名政治课理论教师,他们在全国各地的大中院校发挥着骨干作用。

如今,思想政治教育通常也被称作“价值观教育”,其实,原本的思政教育就是要塑造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品德,培养符合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价值观念,以共产主义的思想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等。如今的价值观教育增添了时代的新内容,突出了中国传统价值观的重新培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新塑造之间的共存关系。虽然当今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们仍然要积极倡导正确的价值观念,大力加强和改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

应当说,价值观教育应当分为两个主要组成部分:一部分是关于价值观教育的人才培养,也就是我们这里主要从事的教师队伍建设;另一部分是价值观教育的社会责任,也就是我们应当承担的为社会宣传核心价值观的社会服务工作。60年来,北师大政治教育系光荣地承担了价值观教育的这两个重要使命,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两个方面都为我国的价值观教育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对刚成立的新中国来说,价值观教育的人才培养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在北师大正式成立政治教育系之前,政治教育的工作由马克思列宁主义教研室承担。政治教育系成立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工作如何开展,就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与其他人文学科不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没有明确的专业领域,也没有任何先前的教学大纲或教程可供借鉴。但这个专业又是汇集了人文历史以及社会文化等不同领域的资源,以学科视野的广阔和思想资源的丰富而见长,因此,被当时的人们戏称为“万金油”专业。这种兼容并蓄、融会贯通的专业特征,的确使得思想政治专业培养的学生能够在毕业后选择各种不同的工作岗位,并运用自己所学的广博知识和各种能力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游刃有余。为了适应思想政治专业的这种特殊性,政教系特别设定了一些内容广泛的课程,从中外历史到古今社会发展,从大学数学到经济学理论,从心理学基础到课程教学论,内容涵盖了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并且配备了专门的课堂技巧和教学实践。所有这些都为学生们具备广博的知识和作为教师的基本要求提供了必要条件,而正是这些课程的设置也成为后来其他高校思政教育专业设置的重要依据。

在社会服务方面,北京师范大学政教系也身先垂范。我们在国内率先举办了全国中学思想政治课骨干教师进修班,前后共主办了26期,来自全国中学的1500名左右的政治课骨干教师接受了全面的政治理论教学培训和提高工作。政教系还承担了全国中学政治课教学的课程标准建设,并受教育部委托承办了《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这些都使北师大政教系成为全国政治课教学的重要基地。此外,从1985年起,为了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我们还专门开设了夜大和函授大学,截至2009年,夜大和函大的思政专业培养的各类人才已经达到数千人,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从1992年起,为了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我们又专门开设了硕士课程研修班和博士课程研修班,大力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先进文化。我们还与许多地方高校和教育单位联合办学,比如浙江教育学院、北京教育学院、西北师范大学、山西省教育学院、太原师范学院以及一些地方的教委和党校等等,共同推进社会不同行业的高层次人才建设。

回首60年的历程,我们经历了三年的经济困难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更感受到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成果。在这个历史过程中,从这里走出的每一位学生,都把北京师范大学思政专业的品格和精神传播到了祖国各地,把从这里得到的价值观念传递给了更多的学生。在这样的历史过程中,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我们的思想观念还不能完全跟上时代的步伐,但我们始终怀着“与时代共命运,为民族启慧思”的理想追求,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努力践行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念,努力推进价值观教育的社会实践。我们坚信,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中国的价值观教育将与时俱进继续从这里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