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国人的心理健康全集
5979200000003

第3章 不要怕说“我有病”(2)

⑤正确认识疾病。体弱多病容易焦虑烦躁、忧心忡忡,甚至怀疑病入膏肓。这种心理不仅不利于治病,反而会加速疾病的发展。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强意志是中老年人与疾病做斗争的最宝贵的心理状态。

(3)要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可能患心理疾病。任何人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等条件下,都可能会有某种程度的失常的表现,可能得心理疾病,只是在某些行为偏差上,有程度不同的分别罢了。况且所谓“失常”,还有健康与不健康的不同。因此,任何人都不必为自己“幸免”心理疾病而庆幸。

(4)患有心理疾病并不可耻,不能歧视或鄙视心理疾病患者。心理正常的人,对心理失常的人不应讥笑、讽刺、厌恶、疏远。否则,心理失常的人就会形成自卑、讳疾忌医,怕人家说他有病的心态,不愿向别人倾诉他们心中的积郁、烦恼、苦闷,而且对别人戒备、怀疑、恐惧,这就会使病态加重。每个心理健康的人除了要保持心理健康,防止发生心理疾病以外,还有义务帮助已经心理失常的人,使他们早日恢复健康。

四、心病恢复阶段论

1.第一阶段:消除症状

很多陷入神经症的朋友(也包括很多心理医生与咨询师)都是把消除症状当作第一要务,于是把神经症治愈的主要标准定为症状的消失。与生理疾病不同,症状的消失应该说只是心理疾病治愈的第一个阶段,其实还有更加漫长、任务更加复杂的第二阶段,即社会适应阶段。

2.第二阶段:社会适应阶段

这个特殊性是由心理疾病的特殊性质决定的。生理疾病,通过服药,改变体内的生化成分就可以自动解决问题;但是,心理疾病是由于个体不足的生长环境、不佳的教育、不良的个性思维造成的非器质性病变,它的治疗必须是对性格的改良,以达到适应客观环境的要求,这是药力所不敌的,于是就有了“心病需心药医”的说法。

这个阶段更需要发挥你自己的主动性,保持开放心态,积极学习认识客观环境。

首先,有很多不利因素会给你带来压力,你需要做好准备。(其实社会生活总是充满压力,应对压力的技能就是很重要的适应技能)例如,你长期脱离社会环境,不可能一下子就很适应社会环境,要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现在的就业形势不是很好,如果加上你没有市场要求的经验与技能,可能会在较长时间里找不到工作,这也需要做好心理准备。你要学会一些心理调节手段,比如体育锻炼、与朋友交流、为将来的职业做做准备等等,这样就可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机遇降临的时候就能够抓住。

第二,要善于借助外力,善于学习。由于自己的基础较差,这就需要善于学习,善于借助外力。可以与人多多交流有关的信息。例如,面试容易紧张,不要简单的归因于自己的心病,其实没有心病的人也是会紧张的,可以向他们请教一下如何应对紧张。也可以询问他们是怎样寻找工作信息的,甚至可以发动亲戚朋友家人给你提供具体的就业信息。有时某项工作有某种具体技能可以向有这种经验的朋友及时请教。总之,面对困难不要害怕,而是要开动脑筋,挖掘自己所有可以动用的资源,这样就会慢慢积累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

应该说到了这个阶段,“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不攻克这个阶段,前面的战果可能会散失殆尽,因为无法适应环境,会带来很多压力,会打击你的自信心,在状态不佳的情况下,所谓的心理疾病症状就会出现。但是只要克服这个困难,就是真正战胜心理困扰。

3.第三阶段:心病恢复阶段

阶段的划分以关注为指标,每个阶段从三个纬度论述:对症状的关注、对发展的关注与自我改变的动机结构。可以看出下面的论述中有些纬度没有论述完整,需要进一步思考。

I 症状关注期:

1级:症状很严重,只能依靠药物治疗,当事人自我改变的动力微弱。

2级:受症状困扰较为严重,负性情绪较多,积极行为相对较少。对心病存在强烈的否定和恐惧态度,幸运的是这种逃离痛苦的负性动机为治疗心病提供最初的动力。

3级:虽然受症状困扰较为严重,负性情绪较多,积极行为相对较少,但是开始了一些积极行动,带来了一些良好体验。此时对心病仍然是否定和恐惧的心理占主导方向,但是因为有了正确理论的指导,破除了“无药可救”的悲观想法。负性动机仍然占据主导,但是初步的成绩成为促进其行动的积极因素。

II 症状共存期:

4级:症状和负性情绪开始减少,积极行动带来初步的成果。对心病的否定恐惧明显下降,增强了克服心病的信心。

5级:症状和负性情绪处在一个相对较低相对平稳的阶段,但是会有不定期的加重现象。积极行为较多,但是受到低谷的影响,或者有“歇一歇”的松懈思想,可能会有波动。这个阶段是初期成果的巩固阶段,是真正理解心病本质在实践上的突破关键期。

6级:症状会有进一步的减少,低谷期也相应减少。由于有了前一个阶段的积累,已经能够正确理解心病的本质,正确对待出现的心理不良现象。消极动力减少,追求美好生活的积极动力开始占据优势。

III 发展关注期:

7级:真正开始关注自己的学习、工作与爱情(婚姻),虽然也有情绪的低潮,但是已经不再把它们看成心理疾病,持一种否定态度。生活的重心是如何经营这些人生任务,实际的行动也有较大的投入。

8级:在经营人生任务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实际的问题,但是并不会为此特别苦恼,而是积极寻找解决方法。在这个阶段,会积累一定的事业、情感方面的基础,基本适应生活。

9级:能够很好地适应生活,与人关系良好,能够很好适应生活的变化。此时自我实现是人生的动力。

四、大学生如何克服心病

目前大学生中有的是“毕业恐惧”不愿离校,有的是谈了恋爱无心学习,还有的长期被人际关系所困扰,一些重点高校的学生甚至严重到无法坚持学业、想休学的地步。于是不少人趁开学前向专家寻求“良方”。专家指出开学前大学生寻求心理帮助主要有三大类:一是由具体事物引起的心理障碍,比如考试焦虑症、人际关系不协调等;二是情感类的心理障碍,比如面对恋爱、面对亲情产生困惑等;第三类是关于如何应对竞争压力、怎样面对求职面试等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产生这些心病的主要原因一是大学生面临一定的就业竞争压力;另外暑假中大学生走出校园,直接面对社会、家庭,从中接触到了在校期间得不到的复杂信息,原先的价值观和学习态度受到冲击,就产生心理障碍。他们中不少人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主动要求得到心理帮助。

专家们认为克服“心病”主要还从自身下手。大学生的生活不应当失去“校园阶层”的文化品位,对外界的物质诱惑要有正确的鉴别能力,不要轻易被眼前的信息所迷惑。一旦遇到了自身无法判断的变故,一定要求助于社会经验较丰富的长者。同时在暑假尾声应该提倡大学生过健康、充实的生活:多做规划,多参加体育锻炼,培养高尚的兴趣爱好;在学习方面多做一些和今后毕业有关的社会职业交流,如参加单位实习、预习功课等,尽快建立和学校生活适应的作息模式,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而学校也应该重视大学生“开学不适应症”,理解大学生正常的情绪波动,积极引导学生的心理困惑。

第二节 现代人与“心病”

一、心病不是一种时尚

仿佛一夜间,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里涌入诸多“不速之客”——他们个个研习攻心魔法,人人手握心术专学之资质证明,或开诊所做咨询,或做访谈搞研究,还有机构专门培养心理保健师,一时间,报名者踊跃。更有身边“案例”佐证:本人最近一个月内,已经听见几个人说,在读或者刚读完心理学某学位了。

不知道现代人压力大,口头禅改用“郁闷”一词了吗?没看见伟仔们也要找慧琳们,诉诉无间道之苦闷吗?看,都市人有多脆弱,心理医生的“市场”就有多大。

据说,这也是时下流行的一种时尚。

世界卫生组织在定义人类健康标准时,把心理健康当作其中主要因素来对待;现代人作为社会属性的一面,常常陷入不平衡的心理困境中——从这两方面说,心理学受到重视当是一件好事。可是,这阵标榜时尚的风刮来,总让人感到有些不适,甚至不安,莫非现代病人真的越来越多?病得越来越重?

发短信该是一种时尚吧?可是你知道吗,英国的研究人员发现,越是频繁收发短信的人,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社会忧虑感和内向型个性就越强烈——这样的结论想必也不是人们心中所愿。

都市人不假思索地追求时尚的生活方式,也常常让原本优质的事物出现色香味的偏差。不过,与其被“时尚”施了魔法,不如以平常心来增加自己的定力。再说了,心态平和也是心理医生应该具备的一种潜质。

二、苦恼像瘟疫一样蔓延

社会的巨大变化对中国人的心理造成巨大冲击,有段时间很流行一句话是:不是我不懂,是这社会变得太快。父母和孩子,老师和学生,一个家庭的三代人都留下自己那个时代的社会烙印,混在一起时就必然会有冲突,孩子是弱势的一方,如果彼此不能沟通理解的话,悲剧就发生了。现在的孩子为了成绩,为了考重点,上大学,以后找个好工作拼命读书,好容易熬出学校,发现工作不是那样好找,好容易找到工作却不一定自己喜欢或长久,要成家还得有钱给自己找个窝,有了家还不知哪天又没了……总在压力中生活,有时就不知自己活着为什么了?许多家长自己都不知道,更不知道如何去引导孩子应该具有怎样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了。一位仅高中毕业,身家过亿的年仅25岁的总裁说:首先他为自己负责,对自己都不负责怎么会对别人负责呢?

德国之声报道,世界上每三起自杀事件中就有一起发生在中国。轻生者多为涉世不深的青少年。

14岁那年的任天辉一向成绩优异,却在一次升学考试中意外败北,与重点中学失之交臂。痛定之下,任天辉想到了自杀。就在他站在屋顶上,纵身俯跃之前的一刻,母亲及时制止了他。但任从此未能走出精神分裂的阴影。

22年过去了。任天辉在北京一家精神病医院里苦捱年月,好转迹象却是丝毫全无。任的母亲曼玉华将儿子的悲剧归罪于过于严苛的教育制度。他说:“学生们的压力太大了。”苦恼像瘟疫一样蔓延。中国抑郁症及恐惧症患者人数节节攀升。身心稚嫩的青少年首当其冲。据统计,患不同程度心理疾病的中学生及大学生比例高达30%之多。

寻根究底,近20多年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为国民内心的不安与忧患埋下了伏笔。与经济改革接踵而至的是家庭破裂、饭碗不稳以及工作及学业竞争的日益白热化。北京师范大学的心理治疗师姜云(音)说:“以前什么都由国家包了,落在个人肩上的负担很小。如今大多数人只能自己孤军奋战。”

现代化的中国——难道就是要使人疯狂?

官方数字显示,中国大约有8300万精神病患者,世界上每三起自杀事件中就有一起发生在中国。自寻短见者的年龄大多介于15岁至34岁之间。

加拿大医生迈克尔·菲利普斯深深为中国的高自杀率感到震惊。他说服卫生部在北京建立了一处自杀研究及预防中心,并自2003年以来,开通了一条咨询热线。菲利普斯说:“我们接到过许许多多的求救电话,年轻人占了多数,其中不少是大学生。”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医师平均每月提供2万通电话服务。

迄今为止,中国国内的心理治疗依然极度匮乏。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中国每10万户居民仅拥有1.3位心理医生,大约只占德国的十分之一。全国范围内的儿童心理学医生人数总共不超过150名。

生活在偏僻乡村的8亿农民更是对高尚意义上的心理保健闻所未闻。父母将疯孩子拴在院子里,患痴呆症的老人被锁在棚屋里,这样的现象不在少数。

北京师范大学的心理学专家姜云称,近几年来,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引起社会关注。加拿大医生菲利普斯也证实了这一点,但他同时表示:“目前只有精英阶层才消费得起心理咨询。”

另外,大多数中国人耻于谈论“心病”,菲利普斯的研究中心也从不把“自杀”二字挂在嘴边。鉴于“精神疾病”不被列入医疗保险范畴,患者家属必须自行为昂贵的治疗费用买单。

45岁的心理学工作者姜云表示,“整个社会存在着一种严重的对精神病患者的歧视心态。”大约7年前,临床经验丰富的姜云率先在北京开设了一家精神康复中心。由于条件有限,治疗中心人满为患,一间房间里往往要挤下十五、六张床铺。尽管如此,这家私人诊所的医护环境依然优于许多国有医院。大约两年前,姜云——这位笑口常开的中年女性凭借外国友人的帮助为患者建立了一家“疯狂糕点铺”,专门向德国大使馆学校销售花卷、油条等自制点心。

如今,曼玉华也将现年36岁的任天辉送进了姜云的治疗中心。她说:“我儿子先前住过的国有诊所费用是现在的两倍贵。却到处都是脏乱不堪。而在这里,他至少还有一个动手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