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
原名程月如祖籍广西省宾阳县,1934年12月26日出生,为政界名人程思远先生长女。由于战乱关系,林黛童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1948年,当她还在南京汇文女子中学念初中的时候,就因政治因素随家人来港定居,在新亚书院继续求学。
1952年,她在严俊的推荐下改投永华影业公司。处女作为根据沈从文名著《边城》改编的《翠翠》,她以梳着两条长辫子、天真活泼的摇船姑娘形象一举成名。1953年以后,永华经济不景,林黛以自由身先后为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和邵氏兄弟有限公司拍了很多影片,成为炙手可热的红星。
文/暗地妖娆
专栏作家、影评人、编剧。
著有作品《盛宴》《塔罗牌女神》等。
楔子
20世纪50年代,好莱坞是玛丽莲·梦露的天下,金发碧眼、丰乳肥臀,似乎为世界定一个“美人”的标准,那时候,丰腴的欧美女子是占便宜的,她们营造了厚墩墩的女神形象,让乌发扁薄的亚洲女演员吃尽了亏。
所幸,那时候中国还有个林黛,为东方人挽回了全部的颜面。
大眼、粗眉、宽鼻、阔唇。
与《红楼梦》里纤细婉约的林黛玉相反,林黛扭转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她的五官全部大情大性,把敏感脆细的内核包裹严实。于是乎,邵氏为世人奉上了这样一只“妖姬”,热辣的、奔放的、鲜艳的,亦是短暂的。
一、相框里的校花
阮玲玉吞药自尽的前一年,林黛出生了,仿佛是故意向当时公认的那种“凤目朱唇”的长相发出了一封挑战书,她开阔的眉眼注定要颠覆旧中国狭窄的审美观。
林黛出生在政客家庭,富足,然而颠沛,父亲程思远是广西宾阳人,罗马大学的研究生,政治学博士,更是桂系的核心人物,林黛作为他的长女,要跟着家人四处奔波。严谨而保守的老派教育模式让林黛备感窒息,这亦是她坚持要从光华女中转至汇文念书的原因。
因为长得漂亮、性格开朗又有大家闺秀的优雅腔调,这位当时还唤作程月如的高贵少女很快被冠以“校花”之名,校园剧社排演《雷雨》,她就是四凤的不二人选。当时追求林黛的青年排成了长龙,她每天收到大把情书,像极了白先勇小说《谪仙记》里的李彤,受膜拜、受追捧。
林黛的思想很欧美,她不介意父亲爱上与自己年龄相仿的美女石泓,甚至还与石泓交朋友,以姐妹相称,方便父亲接近她,最后竟促成程思远与石泓的婚事。
对自己的婚事,林黛却是不以为然的,身边的狂蜂浪蝶她终究看不上,心里反而装着一个亚洲影后胡蝶。胡蝶便是她未来的一个美好愿景,她要跟胡蝶一样出人头地,依靠美貌与智慧闯出一个更宽广的世界来。
林黛拒绝了所有肤浅诱惑,跟随父亲来到香港,那一年,她刚满十六岁,如花的年纪,注定会有如花的际遇。
是著名摄影师宗维赓给了林黛艳惊影坛的第一个契机,他为她拍了第一辑照片,丰满的面颊与一头浓发被记录在相纸上,然后摆进了影室橱窗。那么美,那么明亮,那么动情,一下子抓住了路人的眼球,亦惊动了长城电影制片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袁仰安。袁仰安路过橱窗,停驻、凝视、动心,然后疾步走进影室询问那个女孩的姓名。
那是林黛第一次试镜,不出所料,她被签为长城的基本演员,艺名取自她的英文名Linda的中文译音“林黛”。
可惜的是,林黛的靓照被挂在长城整整两年,却从未得到过一次演出机会,她居然被埋没了,沦为标准的“纸上明星”。袁仰安硬是让林黛以学习之名坐冷板凳,当时长城力捧的女演员是夏梦。心高气傲的林黛相信自己终究会站在水银灯下一展绝代风华,她拒绝了主动提出要资助她的富商,甚至还服安眠药自杀过!这份硬气终于让她有了上镜的机会。
1952年,也就是梦露首次登上《生活》杂志封面,开始用娇媚笑靥风靡世界的那一年,林黛在著名电影人严俊的力荐下转投永华电影公司,完成了自己的电影处女作。首次触电,她便在根据沈从文小说《边城》改编的电影《翠翠》里担纲女一号,扎着两条粗辫、眼神明亮如珍珠的形象一下子征服了大银幕,更征服了观众。
从此,林黛从纸片上走下来了,她从容地摘下“校花”头衔,戴上了“明星”的光环。
二、电影中的妖姬
林黛成名,完全在意料之中,她不是“小佳丽”,却是“大美人”,大美人有大美人的用法,所以永华经营不景气的时候,林黛却一直很景气,当时电懋和邵氏两大电影公司为争抢她一度打破了头。
于是林黛为电懋拍了电影《红娃》,那是电懋的首部彩色片,林黛扮演敢于向命运抗争的少女红娃,处处铿锵,也处处流艳。电影一经公映便票房大热,创下了当时港台国语片的卖座纪录。
从此后,无人不识林黛,甚至有人戏言:“林黛是继燕窝汤之后远东地区里最伟大的发现,一个林黛便抵得上二十五名苏丝·帕克、八名珍曼丝菲,及一大把玛丽莲·梦露。”
这样的赞美配在林黛身上当真一点不为过,她去美国纽约游玩期间,穿的依旧是东方风情的开衩旗袍,两条美腿在开衩处明晃晃地展示,引得眼界开阔的美国路人频频侧目。林黛后来有些受不住目光“洗礼”,只得回到旅馆里将开衩部分缝上了许多。
1953年之后,林黛一直在电懋与邵氏两大公司之间游走,拿到的角色多半都是“古典美人”系的,《江山美人》《金莲花》《貂蝉》《乱世妖姬》……在《金莲花》里,林黛彰显了自己的实力,一人分饰两角,同时扮演色艺双全的痴情歌女金莲花和命运凉薄的悲情少妇沈淑文,一番“红蔷与白莲”的自如转换让一众将她视作“花瓶”的人统统闭上了嘴,毫无争议地为她奉上了一顶亚洲影后桂冠。
林黛演了《貂蝉》,一位陷入权谋斗争的绝代佳人,她的风情与悲怆,在颠沛的宿命中努力试图扭曲困局的无奈再次打动人心,同时二度成为亚太展影后。1961年,一部唤作《千娇百媚》的歌舞片华丽亮相,仿的是梦露经典影片《绅士都爱金发女郎》的“双艳”模式。林黛扮演的歌舞女郎兰兰再次彰显女神风采,翘臀与美腿的花花世界配以林黛的绝色,令影片艳光四射,林黛再度拿到亚太展影后殊荣。1962年主演《不了情》,林黛扮农村姑娘李青青,亦是个性十足,歌喉出众,诠释了人海孤鸿的潮起潮落,这部悲剧电影为林黛赢得了第四座亚太展影后奖杯。
在一步步走上“顶级巨星”宝座的路上,林黛既可以朴素如山谷百合,又能妖冶如风中罂粟。她是个放得开的女人,在风头正劲之时也愿意放下身段。她诠释的狐妖妲己颠覆了《封神榜》原著中的反派形象,重塑了为消灭暴君勇于献身的完美女人。这部由岳枫执导的华丽宫廷风月大戏,场面恢宏,活色生香,林黛在里头尽情绽放了雍容与魅惑。所谓的“三级片”,因为有了林黛的操控,居然升华出了某种大气的境界。
由此,林黛成为50年代一个香艳的标志,为所有仰慕她的人们制造了如火的性感。
三、情路上的苦役
林黛被人爱,她也爱人。
翻开这位影后的情史,可以见到诸多演艺圈风云人物的名字,最让她纠结的便是演而优则导的邵氏著名电影人严俊,他也是电影《翠翠》的导演。林黛当年第一次服药自杀,便是严俊将她从绝望中救了出来,为了让林黛能主演电影,他甚至与永华老板李祖永签了一份协议,由他来保证票房,这才有了后来叱咤风云的林黛。
对林黛有恩的严俊长相俊朗,与她天生绝配,林黛当时便将严俊放在了心里,她认准了严俊,认为他是自己的“真命天子”。
无奈一度成为当红小生的严俊居然转投邵氏一位女明星李丽华的怀抱,与林黛终究有缘无分。林黛内心痛苦万分,却拒绝表露,她急需另一段恋情来冲淡严俊留给她的爱情空洞,于是开始了她的游戏人间。
1959年,也就是林黛在邵氏旗下的第二年,已经对爱情失去信心的林黛决定赴美进修。在纽约,她邂逅了国民党前云南省主席龙云的第五个儿子龙绳勋——也就是“云南王”龙五。
龙五与林黛的交往很快成为各类八卦周刊的头条,记者们纷纷追问林黛的爱情动向,可林黛却说:“我有很多男朋友,但没有一个理想的丈夫,谁最能真诚地爱我,谁就会变成未来的丈夫。”
事实上,那时“林黛要做龙五太太”的传闻已经满天飞,深知林黛个性的亲朋好友都劝她不要冲动,以免步上周璇的老路。
在龙五的猛烈攻势下,林黛动摇了,尽管当时许多人都认定龙五是个花心大少,跟了他注定没有好下场,但她还是于1962年12月12日与龙五结为夫妇,当时林黛表示自己仍将继续婚前的演艺事业。
只是人生岂能“万事如意”?婚后际遇并没有林黛想象中那么一帆风顺,新一批邵氏女演员纷纷崛起,逐渐取代了她“邵氏首席红星”的地位。林黛一怒之下,坚决要求在其主演的《宝莲灯》中换掉当时的女一号,让郑佩佩取而代之。有位导演甚至当众指着林黛的鼻子大骂:“你还神气什么?你已经一天不如一天地走下坡路了!”
那时,她的婚姻生活亦亮起了红灯,龙五的花边新闻将他们的关系逼入绝境,林黛自己更是绯闻缠身,终导致两人之间出现裂痕。
一度理想的未来之路逐渐在林黛脚下崩溃。
1964年7月17日,正在拍摄电影《蓝与黑》的林黛从片场回到自己的寓所,决然地折断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死的时候,她左手抱着十五个月大的儿子的照片,右手抱着天主教大奖章。
那一年,林黛只有三十岁。这绝对不是一个演员“过气”的年纪。
遗书中,她这样写道:“勋,万一你真的想救我的话,请千万不要送我到公家医院去,因为那样全香港的报纸都会当笑话一样地登载!只能找一个私人医生,谢谢你。”
可见,她临到死都还要保持尊严,捍卫自己的心气儿!而这段踏着荆棘行走的情路,终于在她的固执中被彻底封闭了。
尾声
父亲程思远曾这样评价他的爱女:“聪颖有余,刚毅不足。”
也许正是智慧的痛苦与脆弱的情怀让一代佳人林黛终究抵不过挫折考验,选择了逃避。
林黛的死犹若化作一抔胭脂灰,涂抹在岁月中、胶片里,供后代一次次地瞻仰、缅怀。
也许是与“林黛玉”一字之差令其注定早夭,也许是繁华阅尽让她无法自拔,这位演了太多悲情戏码的艳星,用她曲折而瑰丽的人生,在世间画下了一个大大的惊叹号作为她的结语,惊她不变的绝色,叹她永恒的离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