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高血压饮食参照书
6202400000006

第6章 高血压的医疗常识(二)(1)

高血压易患人群

高血压是全球第一大疾病,临床分析发现以下人群易患高血压:

超重和肥胖的人

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发病的主要人群,同时也是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的主要人群。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是体重正常者的2~6倍。

我们衡量一个人的体重是否合适的标准之一是体重指数(BMI),它是利用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计算出来的,即体重/身高(kg/m2)。正常情况下,中年男性21~24.5,中年女性21~25。例如一个人的身高是1.7米,体重是70公斤,他的体重指数计算的方法是70除以1.72等于24.2。

如今社会,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相对体力劳动减少,致使肥胖人数猛增。同时,高血压、冠心病、心血管疾病等患者亦在猛增。如果你已出现肥胖的趋势,为了你的健康,请增加运动,控制体重!

吸烟的人

研究发现,吸烟不仅可以引起肺癌、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列的疾病,而且也是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一氧化碳、尼古丁等吸入人体后,会引起动脉内膜损伤和动脉粥样硬化;还会增加血液的黏稠度和血流阻力,从而使血压升高。

饮酒的人

酒精是高血压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尤其是大量饮酒可使血压升高,高血压病的患病率上升。每天平均饮酒精30~40毫升者,与不饮酒者相比收缩压高0.40~0.53千帕(3~4毫米汞柱),舒张压高0.13~0.27千帕(1~2毫米汞柱),高血压患病率高50%;如每天饮酒精50~60毫升,则收缩压比不饮酒者高0.67~0.80千帕(5~6毫米汞柱),舒张压高0.27~0.53千帕(2~4毫米汞柱);每天平均饮酒精60~70毫升者,高血压患病率比不饮酒者高100%。

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

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有研究发现,如果父母无高血压,那么子女患高血压的机会只有3.1%;而父母一方有高血压者,子女患高血压的几率就增加到28%;如果父母均有高血压,则子女患高血压的机会将增加到46%。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也发现60%的患者具有高血压的家族史。

高血压具有遗传因素,所以一旦父母或者祖父母等有高血压,其遗传给下一代的机会便非常大了。所以,对于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

中老年人

人的血压根据生长发育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一般而言,年龄越高,患高血压的比例也就越高,而且以收缩压的增高更为明显。统计资料表明40岁以下的患者占高血压患病总数的10%,而40岁以上的患者占90%左右。在65~69岁的人群中,高血压病人占34.8%,而到了80岁的时候,高血压病人就上升到了65.6%。

食盐过量的人

平均每日食盐(钠盐)摄入量与高血压发生率相关,即低钠则低血压,高钠则高血压。在我国,传统上北方地区人食盐量多于南方,因此,北方地区高血压患病率也高于南方。对于高血压病的病人,每日的食盐量应该严格控制,以低盐饮食为宜,这也是高血压病非药物治疗的主要措施之一。

研究表明膳食中平均每人每日摄入食盐增加2克,收缩压和舒张压平均分别增高0.267千帕(2.0毫米汞柱)及0.16千帕(1.2毫米汞柱)。通过对天津居民的研究显示:每人每日钠摄入量或24小时尿钠排泄量均与其血压呈正比关系。

此外,有研究表明膳食中钙含量不足也可使血压升高,而且当膳食中钙含量较低时,可能促进钠的升血压作用。

另外,通过对14组人群研究表明:人群平均每人每天摄入的动物蛋白质热量百分比每增加1个百分点,高压及低压可分别降低1.2千帕(0.9毫米汞柱)及0.93千帕(0.7毫米汞柱)。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咸、过腻的食物,还要注意动物蛋白蛋和钙的补充。

精神紧张的人

心理因素对高血压的致病作用不容忽视。情绪和精神刺激均能引起血压升高。

一些研究发现长期工作劳累、精神紧张、睡眠不足、焦虑和抑郁等都可引起高血压,尤其是精神紧张在高血压的发生中有重要作用。从事一些高度危险和精神高度紧张的工作者,例如驾驶员、股票经营者,其发生高血压的机会比较精神状态好的人高得多。而且长期生活在噪声环境中,听力敏感性减退者患高血压的机会也相对增多。

另外,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也发现,高血压病人静心休息一段时间之后,血压也有明显下降。

另有观察发现,A型性格会有更多的机会患高血压病,这是由于这类人大多数热心事业、争强好胜、做事干练、脾气急躁。他们行动快、效率高,有过度的时间紧迫感,易于激动,缺乏耐心,经常处于紧张和压力之中。而B型性格的人则相反,其患高血压的机会也相对较少。

易发生意外的高血压病人

尚未被发现和确诊的“糊涂”病人

据美国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美国有1/2左右的高血压病人不知道自己患病。这是由于高血压病的初期到中期,都缺乏特异的症状。我国据现有资料报道,有半数以上的高血压病人未被发现。这部分被称为“糊涂”病人。他们有病而不知病,自恃“自我感觉良好”,与健康人一样劳动、生活,常做出使血压进一步增高的行为,因此,很容易发生意外。

该用降压药但不用的病人

有些病人虽然已被确诊为高血压病,但自己以为自觉症状尚可,或对吃药感到厌烦,而拒绝服用降压药。因此,他们血压增高但得不到有效控制,经常处在危险水平上,久而久之,势必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造成损害,并容易发生脑出血等意外。

滥用降压药的病人

许多高血压病人,不按医嘱或血压实际情况用药。而是凭“自我感觉”滥用,觉得头痛、头晕就吃两片,否则就不服,经常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时又“恨病吃药”,超量服用,误以为血压降得越多,越快越好。这些做法是危险的,往往会造成血压忽高忽低或降低过快。使已患病的血管难以承受、很容易诱发脑出血和脑血栓形成。

生活不规律、过度劳累或睡眠不足者

生活有规律可降低血压,并有助于血压稳定,而劳累过度和睡眠长期不足或不佳,则容易引起血压进一步增高或发生剧烈波动,因而容易发生意外。

生活放纵,嗜酒、嗜烟、嗜赌者

高血压病人若大量吸烟或酗酒,可使血压进一步增高并对血管造成严重损害,且比一般的高血压病人更容易触发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并发症,亦容易发生脑出血等意外。赌博时,人的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而大输或大赢都会引起情绪激烈波动,导致血压骤然增高或发生较大的波动,这对高血压病人极为不利,很容易发生脑血管意外。

血压过高者

高血压病人若血压显著增高,常达到26.6/16.0千帕(200/120毫米汞柱)以上,那是相当危险的,容易发生脑出血等意外,不容忽视。

合并心、脑、肾等并发症者

高血压病多年,并经检查已出现心、脑、肾等器官并发症,表明病情已相当严重,需要认真对待,加强护理以免发生意外。

合并冠心病、糖尿病者

高血压病与冠心病、糖尿病为姊妹病,关系十分密切,互为因果。若高血压病人同时并发冠心病或糖尿病,表明病情较为严重或相当严重,容易进一步恶化而出现心脑血管等意外。

饮食不合理、多吃少动者

一些高血压病人平时不注意饮食平衡,常吃高脂肪食品,口重,不爱活动,从不参加体育锻炼。这种多吃少动的生活方式常导致肥胖,不仅会使血压进一步增高,还会使血脂增高,加速对心、脑、肾血管的损害,因而也容易发生意外。

性情暴躁或不讲心理卫生的人

研究表明,精神状态对血压有重要影响,情绪稳定,精神愉快、轻松,则有助于高血压下降或稳定;相反,情绪恶劣,精神沮丧,特别是经常大发雷霆,可引起血压剧烈波动或进一步增高,因而诱发脑出血、高血压脑病或脑血栓形成。因此,高血压病人欲求长寿,必须加强个性修养,胸怀宽阔,遇事不怒,经常保持心平气和,情绪平稳,豁达而乐观。

高血压的主要表现

高血压主要表现于以下症状:

头痛、头胀

不一定所有头痛、头胀就是高血压或脑出血的前兆,诸如感冒、睡眠不足、饮酒过量或吸入二氧化碳等都可能导致头痛,头胀。然而,高血压引起头痛的情形颇为常见,同时也是显示高血压进展程度的重要症状。

高血压所引起的头痛,其部位是以全头部的自觉疼痛为主,少见有固定部位的疼痛;其疼痛性质以发胀、冲逆、昏沉、钝痛等特征为主,有时还会感到恶心、想吐。一定要去医院检查治疗。

眩晕

高血压引起的眩晕,有时虽为轻度眩晕,却失去平衡感,一般女性比男性较多。

这种症状若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并频频出现时,就要特别加以注意。因为这种症状可能是脑卒中的前兆。

耳鸣

很多疾病都会导致耳鸣,如中耳炎、贫血、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但以上多数为单耳耳鸣,由高血压或脑动脉硬化等引起的耳鸣,往往发生于双耳,并且耳鸣严重,持续时间较长。

心悸、气促

所谓心悸就是自己会感觉到心脏跳动的情形和平常不同,或伴随有气促情形发生。

心悸和气促的主因是心力衰竭、慢性呼吸衰竭或血管异常及血液的问题。

由高血压所引起的心肌肥大、心力衰竭,或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心肌缺血、心肌梗塞等,都会使心脏的功能异常。

若心力衰竭、血管狭窄或贫血时,稍稍做运动便会有心悸、气促的发生。

四肢麻木

高血压病人有四肢麻木的现象。很多人清早醒来会遇到这种情况,所以担心自己患了高血压。

其实,能引起这种症状的,并不只是高血压。所以不能因此就断定是高血压所引起。

这种手脚麻木的现象,有时只是短暂的生理现象而已。因高血压而引起的四肢麻木并不是单纯的四肢麻木,严重时可出现某一部分的运动障碍,当然也会出现轻微的感觉障碍,但绝非是暂时性的。如果四肢经常出现麻木现象,且持续时间很长,就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轻度高血压不容忽视

高血压的病情轻重程度,常依据其血压水平及其靶器官损害而分类。1992年美国高血压检测、评价和治疗联合委员会第五次报告(JNC-5),提出了成人高血压的最新分类概念,即血压<130/85毫米汞柱为正常。130~139/85~89毫米汞柱为正常高限,≥140/90毫米汞柱为高血压;据血压值的高低又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四级(STAGE):一级为140~159/90~99毫米汞柱,二级160~179/100~109毫米汞柱,三级180~209/120毫米汞柱。以上新概念的特点为:①强调收缩压与舒张压升高的意义相同:②只要血压高,不管程度轻重,均具有明显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及死亡危险,故不应该低估以前认为的,“轻度”或“临界高血压”(140~159/90~94毫米汞柱)的致病作用。

高血压是如何损害心血管的呢?最初全身中小动脉痉挛、增厚以及管壁逐渐硬化,此为高血压临床第一期。此后引起靶器官心、脑、肾等组织结构异常,譬如心肌肥厚、脑动脉硬化、早期代偿性肾功能不全,此为高血压病第二期。经过10余年,病程可进一步发展为第三期,即靶器官不但结构异常,而且功能失去代偿,譬如发生心力衰竭、脑中风、肾功能衰竭以及冠心病等。一旦出现左心衰竭,约50%的患者可能在5年内死亡,其预后之差不亚于某些恶性肿瘤。

高血压的“三高”与“三低”

高血压是当今世界上流行最广泛的疾病,已影响到全球10亿人,中国患者近1.3亿。我国高血压的流行具有“三高”、“三低”的特点。

“三高”是指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

患病率高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35~74岁的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已经上升为27.2%,也就是说此年龄段就有近1.3亿高血压病人。

致残率高目前我国有600万左右脑中风患者是由高血压引起的,其中有75%的人有不同程度的丧失劳动力,40%的人重度致残。

死亡率高我国有41%的城市人口死于心脑血管病,其中北京已达51%。

“三低”是指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

知晓率低我国人群中仅有53%的人曾测过血压,44%的人知道自己的血压水平。1991年,通过对全国30个省市95万人的调查发现,高血压的知晓率在城市为36.3%,而农村仅为13.7%。

服药率低城市为17.4%,农村为5.4%。但最近的一项调查发现高血压病人的服药率已上升至28.2%。

控制率低血压控制到18.7/12.0千帕(140/90毫米汞柱)以下者,城市为4.2%,农村0.9%,全国2.9%。

继发性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继发性高血压是继发于某些疾病后产生的高血压。目前,凡是医学上能查得出原因的高血压,都称继发性高血压,也叫症状性高血压。能引起继发性高血压的疾病很多,常见于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某些血管性疾病和颅脑疾病引起高颅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