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计算机通信十年:拥抱互联网
6204300000001

第1章 自序

在最新出版的《必然》一书中,凯文·凯利说道:“在计算机与电话线连接之前,计算机时代并没有真正到来。”如果将此言引申,则在当今热火朝天的互联网时代,如果没有一张强大的通信基础网络做支撑,互联网便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法成为决定未来的必然力量。

然而,在国家大力发展“互联网+”,互联网企业风生水起,成为社会新的赋能集团时,通信产业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营收增速连续几年跑输GDP、移动增速引擎遭遇“天花板”、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负面舆论层出不穷……由此带来的后果是:人才流出、腹背受敌、企业和员工都感觉“压力山大”。

有人说,电信运营商已日落西山,走过黄金十年后,通信业已是夕阳产业。但通信业真的不行了吗?以科技为根基的社会经济在过去三十年中创造了无数时代英雄,势必也将在未来影响更多的人,而一切的科技,除了依赖已有的宽带网络和移动网络外,正在酝酿中的5G和物联网更是连接“地球村”的基础,电信运营商仍将是这场变革中的主角。

电信运营商如今的困惑,源自内在的桎梏,而要冲破这些藩篱,一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供给侧改革的目的在于调整经济结构,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如果以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来比对,中国电信运营商所遇到的问题恰恰是这几大要素难以得到最优配置而导致的,而其当下正在进行的新一轮转型,也是在阵痛之后做出的局部调整。

然而,作为国有企业,三大电信运营商的供给侧改革虽然一直在进行,但很难说一帆风顺,需求端的竞争在加剧:消失的人口红利、对民营资本和境外资本逐步放开的政策、虎视眈眈的互联网企业;供给侧的资源配置受限于企业性质和管理体系,在尝试一些创新试验时容易受红线所限。

利好在于,2015年开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国家层面被打响,坚冰正在被打破,政府大力推动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通信业对于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因此有着巨大、不可预期的潜力。

一切好的,坏的,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而一切改变,都源自内心的动力和恰到好处的时机。

作为一名时代的记录者,在十一年从业生涯中,我历经多次通信业“好时机”:第四次电信重组之后中国电信焕发的青春;轰轰烈烈的光网建设,使得短短两年内平均网速提升了几十倍;4G信号覆盖全国,移动互联网创新层出不穷……但同时,也扼腕于诸多错失时机的“昏招”:三家电信运营商恶意竞争后造成的巨大资源浪费;员工在KPI指标压力下的不健康生存处境;“拥抱互联网”和“去电信化”的努力和“笨拙”;在有限范围内的机制改革、资本腾挪和创新;“朝南坐”的惯性思维难以根治以及始终得不到用户满意的服务和提速降费……

本书从人才、资源、创新三个维度,通过多年的连续新闻报道,试图阐释此前中国电信运营商在供给侧改革中所做的尝试、带来的改变以及难以解决的掣肘,同时收录部分对国外电信运营商的观察报道,以他山之石,寻找殊途同归的方向。

在本书对此前十年通信业梳理之后,愿通信产业能迎来下一个“黄金十年”,而我能继续执笔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