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给父母的爱调成振动的(微阅读1+1工程·第六辑)
6670900000010

第10章 找周姐帮个忙

母亲在外屋里,不停地转换着手中的遥控器,她眼神恍惚地盯着电视机。我心烦意乱地走出内屋,对着她吼:“妈,你能不能把声音调得小一点呢?”

母亲面带愧色,她起身关掉了电视机。

然后,她在屋里转了几个圈说:“我要去西安,找周姐帮个忙。”

“你说什么?”

“周姐是谁?”

母亲看了我一眼说:“娃,你不用管了,这事妈办就是了。”

母亲便开始收拾自己的行李,我也懒得管她。

毕业这么长时间了,我还窝在家里,用父亲的话说,小心窝腐朽了。是啊,早知道大学毕业找工作这么难,我还不如去学个什么技术呢。一个三本大学生,毕业走上社会一看,两眼抹黑。

可没想到,那天下午,我被一辆摩托车撞伤了腿。司机是个半大小伙子,看样子也特别老实,他没有逃跑,把我送到医院后,借钱替我交了住院费,又开始去建筑工地上打工了。他得打工来替我交住院费。然而,我还没有出院,就联系不到那个小伙子了。父亲找到那家工地,那家包工头说,那个小伙子也是他从劳务市场临时找来的,他也不知道小伙子去了哪里。真是屋漏偏遭连阴雨啊!直到我出院,也没有见到这个小伙子的影子,只好自认倒霉。

父亲停下他卖菜的三轮车,从门里走了进来,他见母亲收拾行李,惊奇地问道:“你要上哪里去呢?”

母亲头也没抬,她低头收拾她的行李,说:“我到陕西电视台去,找周姐帮个忙。”

父亲听了,嘿嘿一笑,一把把母亲拉坐到床边说:“娃她妈,你真要到陕西电视台去吗?”

母亲一脸认真地点了点头说,是啊。

父亲说:“你知道电视台的门朝南开还是朝北开啊?”

母亲又继续收拾自己的行李。她说:“反正我不管,长着一双脚,一张嘴,我想我能找到,我要为咱儿子讨回个公道。”

其实周姐帮忙这个栏目,现在已经成了陕西人家喻户晓的一档节目。那里面有一句经典的台词是:我天生一副热心肠,平日就爱帮人忙,要是有事您说话,有我周姐来帮忙。

那个留着齐耳短发的女主持人,年纪不过三十岁左右,但是,总是一副谦和的态度面对观众。

母亲识字浅,总共也认不了几个字。为了供我上学,父亲在市场上买了一辆二手三轮车,开始在大街小巷里卖菜。

母亲就在家里给我们做饭,有时候,帮父亲去市场里择菜。母亲也帮了什么大忙,她不会认电子托盘称,总是将数字认错,也不大会算钱。可想而知,以她的知识水平,能走到西安?还要去电视台?

父亲依旧在劝母亲,他说:“他妈,你先别急,我建议咱自己先想想办法,儿子的腿也快好了嘛!你就是找到那个什么周姐,咱现在也难以找到这个肇事者了,再说,一个打工的孩子,你能指望他什么呢?”

母亲坐下来,想了想说:“是啊,我不是着急吗?看着儿子一天在屋里唉声叹气的,我这心里像猫抓一样,非常不是个滋味啊。”

听到母亲这样说,我说:“妈,你不要着急,我这两天在网上找工作,已经有两家回话了。我给人家说了,等我腿好了,我就去上班。再说,你一个人跑西安去,不怕把你丢了啊?”

妈听到我这样说,立即露出了笑脸。

真实的情况不是这样,是我投出去五十份简历,都石沉大海。为了不让母亲去满世界乱转,我给她撒了一个谎。伟大的哲学家说了,善意的谎言不算谎言。

母亲这才停下了去西安的打算。

过了两个月,我的腿基本康复了,但我依然把自己当病人一样养在家里。也许由于我的心事重重,细心的母亲终于发现了端倪。这次,她没有告诉我和父亲,一个人悄悄地坐火车去了西安,至于具体的细节她没有说。我和父亲那两天满世界打听母亲的消息,亲戚朋友家都问遍了,却没有母亲的任何音信。

我和父亲慌了,我打算给公安局报警时,母亲却意外地回来了。

整整三天时间,回家后的母亲,并没有给我们解释她的去向,依旧每天做完饭之后,就开始拿着遥控器看电视。

突然有一天,她眼睛盯着电视,对我喊:“儿子,快来,你的工作找到了。”

我将信将疑地走到电视机跟前,才发现,正是周姐帮忙栏目,省里一家杂志社需要一个编辑,让我明天就去上班。

望着电视屏幕,我的眼泪像捏菜水一样淌了下来。我才知道,母亲去西安的时候,背走了我上学时发表的文章剪贴本,厚厚的三本。然而,我竟然一点都没有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