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松下,你知道多少
6767300000017

第17章 掌握变化的趋势(1)

第三卷 企业成功的战略法则

计划思考,还要彻底执行,不达目的绝不善罢甘休。今天有很多人在分析未来人方向的明确性与不明确性,但不明确性到底是指什么呢?为什么会产生不明确的问题呢?想人类总是希望未来能够很明确地掌握在自己手里,但是要明确它是否遇到什么困难呢?

今天的这个世界,的确是看不透将来究竟会有什么变化,什么时候会以怎么样形态发生呢?谁也不知道,所以在今天是没有办法考虑到未来,未来是充满黑暗的,这里我们不得不展开我们的工作,这时候就会产生不确实的问题。

解决问题都是以人的意思为主。例如要这样做、要那样做,并不是神或别人在作决定,而是以自己的意志去实行。这就产生了明确性,因为它确实能变成这样。

松下的计划为什么能够一一实现呢?这其中有很多因素,最重要的是,为了使计划实现而彻底实行。如果仅仅是计划或是只有思考,那么什么都不会实现。为了要使计划实现,往往有许多事情应当互相配合,由此而产生的很多问题,如果有耐心地一一去克服,那么计划也就可以实现了。

当然这并不简单,有时候即使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你也要振作起来,鼓起勇气去作,这是不可缺的条件,如果能够这样有耐性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去做,那么胜利将属于你。你虽然起步晚,但只要不畏挫折,坚持到底,照样能够凌驾于他人之上。

一般来说,创业成功的人,大抵都是从二十岁就开始创业,比如松下的老朋友江崎在年轻的时候,一直在佐贺县做生意,倍尝辛酸;年过四十,才在大阪创立固力康公司,发迹起来。不过象江崎先生那样,到壮年才赤手空拳地开始创业,倒是很罕见的。他今天之所以成功,除了他做生意比别人热心以外,另外重要的是,二十年累积的丰富经验,无形中成了他成功的最大资本。

江崎有一个儿子叫诚一,可惜的是,诚一先生却在三十九岁时就突然去世了。江崎先生感到非常失望和沮丧,看了令人心酸。人间亲子至情,也难怪江崎先生如此难过。公司兴旺后,江崎原以为可以从此放下重担,把一切交给诚一,没想到诚一竟先他而去。而他的孙子是个小学生,刚上小学三年级,一时也无法接下重担。由于诚一的死,使他更专注于事业,发挥他高度的热心,九十岁时仍然以现在社长的身分奋斗。他的努力并没有白费,使得他的事业发展迅速。从江崎先生的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坚强的意志,不畏挫折地面对现实。不依赖任何帮助,坚定志向从事工作,即使有阻挠,也不轻易放弃或死心。如果意志不坚,就真的完成不了任何事了。世界上,失败是常有的事,而在成功之前就灰心的原因也很多,但坚持到最后关头,仍不灰心,一直做确切地努力才是最重要的。江崎先生就是实践这种态度的人。

江崎先生从九十岁成为会长后到他九十七岁去世之前,一直都站在经营的最前线,是一位生命力非常旺盛的人,够资格的经营者。

经营者是劳心的人,要想自己成为一个够资格的经营者,必须自我肯定价值感并保持身心愉悦。

经营时所想的都应是与经营有关的策略。若不这样,就很难把经营做成功。

对于一个上下班的职员来说,他有一定的工作和休息时间。但不管公司的大小,身为老板或高级干部,别人都在休假,自己可不能休假。当然并不是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工作,也有休息时间。但也往往是身体得到休息,脑子却一刻也无法忘记有关经营的事。

如果要说这是一种束缚,也的确很累。但是领导着几十人,甚至几百人、几千人的公司,员工的生活,都在自己双肩担负着,对于如此的重任怎能放下心呢?

也惟有如此,身为经营者才会感到生存的价值,生活才有趣味,在工作逆境中也才会有转机。如果你能感受这些的话,就不会觉得责任是一种束缚,也不会对繁忙的工作感到倦怠。这些观念,就如同能促进血液循环一样,使自己在忙碌的工作中忘记疲劳。

有些人始终是勤勤肯肯地努力,为的是得到某种地位。但松下以为这绝不是最快乐的事,倒不如忙得快乐,忙得有价值。也许有人并不同意这种法,但它肯定了另一种生存的价值,这种生存的价值就足以自我安慰。

不管你对这个观念怎么认为,但这是判定自己是否是一个够资格的经营者的一个重点。

为了收获时的成就感,辛苦、寂寞都算不了什么。

松下因为他父亲的失败,家里的生活极为贫因,离开家到大阪去当学徒,当时必须住宿到老板家,在那里的工作是照顾婴儿,其实哪会照顾小孩,自己还是需要别人照顾的小孩子。当时松下自己一个人单独睡在商店的二楼时,吓得坐立不安,到了夜深人静时,恐惧一阵阵地袭来,松下就忍不住哭泣起来,这样的情况连续了三四个夜晚。

半个月后,老板给松下零用钱,是一个五毛钱的铜币,这使得年幼的松下大吃一惊。在以前,每天从学校回来,松下为了得到一分钱,这样可以到糖果店去买糖,向母亲恳求一番,如果给了就觉得高兴极了。现在可以领到一枚金光闪闪的五毛铜币,对松下来说确实是意外的惊喜与体验,从此以后,松下加上对环境比较习惯了的缘故,从此夜晚不再悲伤,而更用心于学徒的工作。

经营不但要能吃苦,还要有解决苦差事的信念与决心。人不能象神一样,永远健康没有疾病。有疾病就要及早医治。就象一个得了重肺病的人,医生才告诉他说:你的病已经到了末期,无法救了。这种医生实在该死。他应该在有一点病症出现时,就应该告诉病人谨慎小心,好好保养,那才是尽职的医生应有的专业态度。

企业的经营也是一样,管理制度上有了不良的征兆,就得趁早开刀,而发现病症对症下药,则是经营者不可推托的责任。

在经营者的工作中,松下认为最难的是用人。用人得当固然很不容易,可是也只有谨慎用人才能获得真正堪当大任的人才。不要认为当了主管就可以轻松了,事实正好相反,职位愈高,工作愈苦。只有能吃别人不能吃的苦,受别人不能受的罪,才能担此重任。

经营者不但要能吃苦,还要有解决苦差事的信念和决心。在不久前一次聚会中,有人开玩笑地问松下说:万一生意失败了,你怎么办?松下回答说:去卖面啊。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怀疑,认为不可置信。可是松下的说法却是认真的,就算卖的只是二十元一碗的阳春面,他也会全力以赴,不稍懈怠。经营者要以无比的毅力、勇气和决心,去克服经营上的困难,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其中无穷的乐趣和工作的真谛。比如松下在担任松下电器社长的时候,曾经要求员工们,不客气地尽量把工作上所遭遇的烦恼,来和他商量。松下认为:管理者的职务,就是要承担起公司的烦恼,解决困难的问题。公司里所遭的烦恼,应分层负责,依问题的轻重,交由适当的主管去处理,这样公司的业务才能欣欣向荣。经营企业并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则,随着社会环境和市场形势的不断改变,业务的经营,也会不断地遭遇新的难题,经营者惟有随机应付,不断地解决层出不穷的烦恼,业务才能顺利推展。

在理论上,公司内各部门遭遇了难题,都应该由该部的管理者负责解决,而把最后的责任留给领导去承担。可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常常违背这个理论。最常见的情形是,许多困难往往在微不足道时,就被刻意地隐藏起来。如果难题能很快的解决,也就算了,偏偏许多小问题都因为被积压变成大问题,终将到了无法收拾的局面。也许各部门的负责人会说:领导平时已经够忙碌了,怎么能因一些小事而增加他的烦恼呢。殊不知这一番好意,往往只会带来更多无法解决的困难。公司的经营者不应该坐待烦恼上门,而是自动在每天的例行公务中,不断地去发掘问题症结,着手解决,负起责任。一般说来,问题一旦拖到最后,都已经很难解决了,人遇到烦恼,真的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如果再遇到千头万绪抓不到核心的困难,更是使人焦灼难过。

不过,我们应当在心理上,把烦恼问题的解决,当成表现自己生命价值的手段,每当遇见棘手的难题,我们要勉励自己。这样我们心中就能增加更多信心和勇气。到了这时候,烦恼不但不再是烦恼,反而会变成追求进步和创新的原动力了。信心和勇气会导致奋勉激昂的情绪,也会使整个人象是突然产生一种解决困难的欲望,并要求自己要将困难处理得十全十美。

当我们的思想被烦恼困住的时候,往往会变得懒散、反应迟钝。可是当我们一旦下定决心,以无比的信念去面对,并且解决烦恼时,马上又会变得神采飞扬,头脑清晰了。原来辗转反侧不能成眠,突然可以呼呼大睡,原来吃得索然无味的食物,也对人充满了诱惑,于是在一场好睡和一顿美味之后,人是那么感激生命的美妙和可爱,结果,烦恼也在这种轻松愉快的心情下,消声匿迹、烟消雾散了。

不只领导者应该体认到领导人,就是烦恼的承担者这种观念,各部门的负责人,也都应该有这种认识。公司的领导固然是烦恼最多的人,但无论是谁在承担烦恼,解决难题的过程中,无疑都应该是能独挡一面的将才,否则公司的业务将很难开展。

解决层出不穷的问题是一件又辛苦又伤神的事,人们一旦受困其中,钻牛角尖,思路就会被局限。这时惟有以无比的毅力勇气和决心去克服,才能拨云见日,使思虑开阔。就象抽丝剥茧一样,一分一毫地把难题呈现并加以解决,从这其中可享受无穷的乐趣。而在思路奔放、智慧泉涌的时刻,更能体会人生无穷的奥妙。身负公司成败责任领导人,如果没有这种认识,只一味地受困于烦恼,觉得工作就只是吃苦受累,无法忍耐,如此就失去当领导人的资格了。

对经营有兴趣的人,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感受到无比的快乐。

经营者应具备的条件有很多,比如:一举一动都要规规矩矩,要有商场如战场的认识,还要有制敌机先的警觉性等等。做一个经营者真难,但是做一个好的经营者更难,因为经营者比任何人都辛劳。比方说,经营者往往使用很多人。这些人都听话吗?不见得。有听话的,有不听话的,有误解意思的,有发牢骚的,各式各样的人都有。

加上今天空前的经济危机与动荡的社会情势,想如何克服难关,晚上都睡不着觉了。

所以,要做一个成功的经营者是不简单的。仅有学问知识是不够的,还要有一个条件:就是有经营的兴趣。你也许会以为这个条件太平凡了,但是,总的来说有兴趣最重要。如果对经营没有兴趣的人,绝对不能做经营者;就是做了也不会成功。

要做一个经营者,对经营有兴趣是绝对必要的条件。有兴趣才不会把经营的艰苦当做苦;相反的,有勇气向它挑战,在恶战苦斗中发现乐趣。就好象运动选手长期训练所经受的痛苦,不是常人能忍耐的;可是他们却能在激烈的竞赛中,感受无限的快乐。

当然,经营需要有种种的知识和才能;只有对经营有兴趣的人,才能透过各种机会吸收必要的才能。古人说有兴趣才会进步,就是这个意思。

不论对内、对外都必须将意见的管道疏通;如果没有诚恳的态度,就无法知道自己的错误。

有一天,松下电器公司有位员工借巡回访问顾客的机会,拜访了某家批发商。结果,那位老板很生气地说:

我把你们的东西卖给零售店,结果,他们因为你们的名声不好而退货,我实在很生气。制造电器是需要有高度的技术,松下若只能生产这种不入流的产品,就干脆做烤蕃薯的买卖算了。回去以后,把这些话转告给老板。

那位员工回来后,据实向松下报告。松下说:如他真的那么生气,我将在最近几天去拜访他,并当面道歉。于是松下亲自拜访了这位批发商。

那位批发商听了松下的道歉后说:真不好意思。我因为一时气愤,才说出那么过分的话,但没想到贵公司的店员,把叫你们干脆去做烤蕃薯买卖的话也告诉你。真对不起,请你别生气。

松下回答说:我没有生气,只是以后我们会用心做出好的产品。结果一场误会化解了。从此以后,那位批发商反而成为松下电器公司的好主顾。

这就是反映下层意见应有的态度。这位松下公司的店员之所以把那些话据实地告诉松下,完全是由于松下平时不断地要求,严格管理的结果。

如果平日松下不这样督促,那位店员可能会因为怕松下生气,而不把实情报告给松下,或和对方商量,不要反映抱怨这种事。这样一来,松下就无法知道实际的情形了。

如果经营者或决策者,不能以诚恳的态度接受抱怨,那么就无法知道自己的缺点。愈是坏消息或是不中听的话,愈是能显示自己有需要反省或改善的地方。

因此,一个公司或商店,必须建立起重要干部能迅速得到外界对内评价的反映。这是经营事业或买卖时,应该随时注意的一点。

经营者必须量力而为,贸然扩张企业规模,一定会失败。一般人能对别人评头论足,却不容易认清自己。不过,松下觉得还是适当地自我判断,尤其是企业成长的过程中,如果经营者不能确实地认清自己的经营能力,往往会发生问题。例如,随着松下电器公司的发展,有好几百家有来往的厂商随之扩大规模,虽然程度上多少有些不同。不过,也有开始时很顺利,但员工人数增加之后,经营日益恶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