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安如青春
6857500000015

第15章 无数的梦想

放学后我在一棵大树下等周晓琳。刚才私心作祟下还故意在教室里多待了一会,怕待会跟周晓琳走在一起时又遇到小鹊。但随即我也觉得这个想法很可笑。

周晓琳跟何小韵、朱燕玲、杨青青几人从教学楼的一角打打闹闹地走了过来。这几个女生是周晓琳的同桌和前桌,现在跟周晓琳比较要好的人,虽然我跟她们还不怎么熟,但周晓琳经常跟我说到她们。

我想跟何小韵说下生日快乐,但她们还闹不够的样子。此时朱燕玲正追打着周晓琳,周晓琳则躲到我身后去,然后对朱燕玲叫嚣着,来啊,有胆就过来啊!

朱燕玲说,你耍赖,要别人帮忙的。青青快来帮我,你抓住辉东,我负责晓琳。

杨青青说,凭什么?这也太不公平了!

我没理她们两个,对何小韵说,生日快乐啊!

谢谢!何小韵笑眯眯地伸出她的右手。

我知道她的意思,但只能说,我除了一颗赤诚之心外什么都没有哦!

什么都没有?那也太没诚意了吧?何小韵开玩笑地说,不对,你还有晓琳呢。

我听了便把晓琳从身后抓过来,然后推给她,那就送给你。

何小韵几人夸张地哗一声,何小韵说,你这么舍得啊?

周晓琳嘟着嘴说,他恨不得早点把我送出去好去找其他女生呢!你们也看见了,中午他就背着我在跟一个女生在一起吃饭。

朱燕玲说,不会吧?李辉东你怎么可以这样?

何小韵说,就是,我也看见了。老实交代,她是你什么人?

我大感头疼,说,就一个同学而已。

何小韵说,同学而已?同学就会在一起吃饭吗?

朱燕玲说,就是就是!

何小韵三人是骑自行车来上学的,此时我们已经走到车棚了,因此我向车棚张望着,然后一边说,咦,你们的车怎么不见了?快去看看。

何小韵说,不见就不要了!别转移话题,你到底背着我们的晓琳去勾搭谁了?

周晓琳说,好啦好啦,你就放过他吧!他都快被你逼疯了。

周晓琳推着何小韵向车棚走去,何小韵大叫着,痒啊!真是的,我帮你严刑拷打一下嘛!

周晓琳说,我谢谢你了!拿你的车去吧!

几人像疯子一样又闹了一阵子后才一一分手,我和周晓琳则到学校的池塘边坐着。她跟我说这个地方是她和何小韵几人的秘密基地,她们有事没事都跑到这里来,就连哭也一样。上次何小韵跟她男朋友(她男朋友不是我们学校的)闹矛盾后就跑到这里来哭。周晓琳说,要是以后你也害我哭我就跑到这里来。

不过这个秘密基地并不怎么秘密,经过和在这里待的人也不少,只是像她们几个那么天真、那么幼稚的人应该没那么多,我想应该不会有人说这里也是她们的什么“秘密基地”了吧?

在“秘密基地”坐下来后,我很高兴周晓琳没有再纠缠于小鹊的事,而是问我,最近写了什么文章没有?

从小到大我有无数的爱好,于是便延伸出了无数的梦想。小学时迷上乒乓球便梦想长大了要当乒乓球运动员;初中迷上篮球便梦想当篮球运动员;因为天生有一点绘画的天赋便觉得自己长大了可能会成为一名画家;喜欢上音乐时便很想成为星光璀璨的明星;喜欢上看书后便梦想成为一名伟大的作家。但当我越来越大、幼稚天真的气质越来越少,当我慢慢感到梦想不是那么容易实现后,我不再大声地宣布我有什么梦想了,我只是小声地跟自己说,或者跟身边比较亲密的人说。周晓琳恐怕是知道我最多内心想法、最支持并最相信我会完成自己梦想的人了。

我不知道是不是大部分的女生对自己的另一半都有点崇拜的心理,反正我就觉得周晓琳对我有种盲目的信心,她觉得我一定可以成为作家或歌手。我从来没有遇到过一个那么相信我的人,有时连我自己都没那么相信自己。我想可能是我经常跟她描绘我伟大梦想的关系,而且有时吹牛吹过头了,以至于她被我所催眠。就像《大卫·科波菲尔》里的米考伯夫妇一样,米考伯太太便屡屡跟大卫·科波菲尔说米考伯先生一位人才,总有一天会得到赏识。但实际上米考伯先生没有多大的才能——当然,我希望自己的命运跟他不一样。

但我也曾像米考伯先生那样自信过头,多看了几本书后就觉得很了不起了。没想屡次投稿都杳无音信,随后就又自知之明了一点;但后来才知道投稿好像要工整地抄写在正规稿纸上的,于是又提起兴致投了几次,再次石沉大海后再次“怀疑人生”;过一阵子又发现自己又搞错了,好像只有打印出来的文字那些杂志编辑才会有耐心在那么多稿件里拿出来看,但后来又改成发邮件了。

我就这么反反复复地作了这些努力,相信很多作家或很多一度想成为作家但没成为的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后来看到杰克·伦敦的《马丁·伊登》,他就把自己(或者马丁·伊登)的这段经历写得很详尽——这一次我希望自己的命运跟他一样——当然,除了最后自杀那一章外。

但我自认没有马丁·伊登那么努力,而且容易失去热情,当一阵子的努力得不到一丁点的效果后,当文字没被哪本杂志选上后,我就会再度失去热情。这阵子刚好是热情不怎么高涨的时候,因此我回答周晓琳说,没多少,乱写了一点,但都不怎么满意。

随后她就说了一些鼓励的话,这些话跟世界上所有人说的那些鼓励的话相差不了多少。我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被鼓励到,但作为第一个被我“催眠”成功、第一个那么“盲目”相信我的人,我是终生感谢的(只是当时的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就算有也没那么强烈,因为我经常把她的鼓励忽略掉,有时还不喜欢听那些话)。

周晓琳又说,有空拿给我看看。

我说,好。

她说,要整本借我看哦,上次小韵她们也看了一下,都说写得好搞笑哦。她们也要看一下。